海角七号(2008年魏德圣执导台湾电影)

由网友(满是风声)分享简介:《天涯7号》是由魏德圣执导并担负编剧,范劳臣、田中千画、中孝介、林宗仁、马想先等主演的音乐影戏,于二零零八年八月二二日正在中国台湾上映,二零零九年二月一四日正在中国大陆上映。[一]该影片讲述了1场正在恒秋夏都沙岸旅店沙岸上举办大型演唱会的小说。[二]二零零八年,得到第四五届金马惩最好剧情片提名、年度台湾良好影戏、观众票选最好...

《海角七号》是由魏德圣执导并担任编剧,范逸臣田中千绘中孝介林宗仁马念先等主演的音乐电影,于2008年8月22日在中国台湾上映,2009年2月14日在中国大陆上映。[1]

海角七号 导演魏德圣筹拍新片 将牵手吴宇森

该影片讲述了一场在恒春夏都沙滩酒店沙滩上举办大型演唱会的故事。[2]

2008年,获得第45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提名年度台湾杰出电影观众票选最佳影片;2009年,获得第2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亚洲电影提名;同年,获得第9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百家传媒年度致敬电影提名[3]

截至2018年12月12日,影片在中国台湾累计票房超5.3亿新台币,成为中国台湾市场票房最高的华语片[4]

中文名

《海角七号》

外文名

Cape No.7

上映时间

2008年8月22日

出品公司

博伟电影

制片成本

4500万新台币

色彩

彩色

编剧

魏德圣

制片人

黄志明、林添贵

主演

范逸臣、田中千绘(日籍)、应蔚民、林宗仁、中孝介

片长

133分钟

类型

爱情

制片地区

中国台湾

对白语言

汉语普通话、闽南语、日语、英语

导演

魏德圣

制作人

林添贵、黄志明、张长堤

监制

黄志明、魏德圣

剧情简介

六十多年前,台湾光复,日本人撤离。一名日籍男老师只身搭上了离开台湾的船只,也离开了他在台湾的恋人:友子。无法当面说出对友子的感情,因此,他把怀念与爱恋化成字句,写在一张张的信纸上。

  六十多年后,一个从台北失意返乡的年轻乐团主唱阿嘉,在继父的安排下,当起了恒春小镇的特约邮差;来自日本的过气模特儿友子,不知怎么地被迫留在恒春,做起演唱会的相关工作。为了争取难得的表演机会,阿嘉的继父发起自组乐团的行动,乐团的成员则来自当地居民。

  于是,看来平凡无奇的小镇居民,失意乐团主唱阿嘉、只会弹月琴的老邮差茂伯、在修车行当黑手的水蛙、唱诗班钢琴伴奏大大、小米酒制造商马拉桑、以及交通警察劳马父子,组合出了一个让人跌破眼镜的乐团。

  为了度假中心演唱会,他们必须在成军的三天内,培养出一百分的默契与精彩演出,这点让日本来的活动公关友子大为不爽,对这份工作失望透顶,每天顶着臭脸的友子也让待过乐团的阿嘉更加不高兴,整个乐团还没开始练习就已经分崩离析。

  老邮差茂伯摔断了腿,于是将送信大任交阿嘉手上,不过阿嘉每天除了把信堆在自己房里外,什么都没做,他在邮件堆中找到了一个来自日本,写着日据时代旧址‘恒春郡海角七号番地’的邮包,他好奇打开邮包,发现里面的信件都是日文写的,根本看不懂,因此不以为意的他,又将邮包丢到床底下,假装什么事都没发生。

  演出的日期慢慢接近,这群小人物发现,这可能是他们这辈子唯一可以上台实现他们音乐梦想的时刻,每个人开始着手练习,问题是阿嘉跟友子之间的火药味似乎越来越重,也连带影响乐团的进度。终于,在一场镇上的婚宴,大家借着酒后吐真言,原来阿嘉跟友子两人都是孤独的异乡人,解开心结的两人发现了怒气下所隐藏的情愫,于是发展出了一夜情。

  在阿嘉的房里,友子看到了日本来的邮包,发现那居然是来自六十年前七封未及寄出的情书,她要阿嘉务必要把邮包送到主人手上,然而,日本歌手要来了、邮包上的地址早就不存在、第二首表演乐曲根本还没着落、而贝斯手茂伯依然不会弹贝斯。而友子,在演唱会结束后,也要随着歌手返回日本,开始新的生活。

  阿嘉终于决定打起精神,重整乐团,他们的音乐梦是否能够实现?沉睡了六十年的情书是否会安然送到信件的主人“友子”手中?而阿嘉跟友子的恋情,是否能够继续发展下去?

  人只能活一回,梦想却有无数个,唯有放手一搏,才能知道机会属不属于自己。满怀着对音乐理想的追寻,让阿嘉再也压抑不住内心即将爆发的热情了![5]

演职员表

职员表

角色介绍

〖关于人物配饰〗

阿嘉:勇士之珠 - 守护你的荣誉和勇敢

友子:孔雀之珠 - 守护你坚定不移的爱情

劳马:泪痕之珠 - 充满怀念和不舍的含意

水蛙:手脚之珠 - 蕴含你智勇兼备

马拉桑:蝶蛹之珠 - 祝你事业丰收

茂伯:日光之珠 - 象征您崇高至上地位

大大:眼眸之珠 - 守护你一生

影视原声

电影原声带

艺人:范逸臣等

唱片:海角七号

厂牌:丰华唱片

时间:2008年10月

1.第一封信/友子 你还在等我吗

2.Don't Wanna

3.第二封信/时代宿命是时代的罪过

4.爱你爱到死

5.第三封信/友子 我就是那时爱上你

6.去哪里(丹耐夫之歌)

7.第四封信/海风啊 为何总是带来哭声

8.给女儿[6]

9.第五封信/友子 我真的很想你 啊! 彩虹

10.无乐不作(电影Live版)

11.第六封信/我把愧疚写成最后的一封信

12.国境之南[7]

13.野玫瑰

14.第七封信/情书

15.1945完整演奏版 (Bonus Track)

海角七号乐器

海角七号中出现的乐器有:电吉他、民谣吉他、口琴、铃鼓、曼波鼓、爵士鼓、贝斯、电子琴、钢琴、月琴、沙锤。

举办音乐会时歌曲所对应的乐器 如下:

第一首 无乐不作

马拉桑:贝斯

阿嘉&劳马:电吉他

大大:电子琴(KEYBOARD)

茂伯:铃鼓

水蛙:爵士鼓

第二首 国境之南

马拉桑:电子大提琴

茂伯:月琴

大大:口风琴

劳马:民谣吉他

水蛙:曼波鼓

阿嘉:沙锤(有背电吉他)

第三首 野玫瑰

茂伯:月琴

劳马:口琴(背民谣吉他)

水蛙:爵士鼓

大大:电子琴(KEYBOARD)

马拉桑:电子大提琴

荣誉记录

票房破新台币四亿元的台湾电影《海角七号》,继拿下日本亚洲海洋影展首奖后,再度荣获2008第28届夏威夷影展竞赛单元最佳影片奖。《海角七号》在2008年的金马奖上取得了6个奖项,在得奖数量上成为理所当然的第一。其中包括:最佳男配角(马如龙)、最佳原创电影音乐、最佳原创电影歌曲、观众票选最佳影片奖、年度台湾杰出电影、年度台湾杰出电影工作者(魏德圣)

影片票房

《海角七号》开映首周台北周末票房,开出新台币198万元,排行当周票房第4名。热潮从台湾出发、已逐渐蔓延至全球华语圈。至周二(21日)止,全台票房已达4亿3千3百万元台币,登上台湾电影票房史上排行第3名,仅次于《泰坦尼克号》及《侏罗纪公园》,为台湾电影再写新纪录。《海角七号》片旋风同时捧红片中演员,不仅男女主角范逸臣(听歌)、田中千绘成为荷包满满的当红炸子鸡,片中一人分饰教师及当红歌手的日本艺人中孝介(听歌)在台行情也水涨船高,新专辑《心绊情歌》大卖强占各大排行榜亚军,还将于12月7日来台参加“简单生活节Simple Life”演出,原音重现他于片中演唱的《各自远扬》

电影花絮

〖关于影片〗 

因为剧中不但有1945年日军战败后从台湾撒离的历史场面,以及关键的万人演唱会等壮观场景,超越一般台湾电影的拍摄规模,在获得新闻局500万辅导金之外,魏德圣更无惧地透过新闻局向银行申请贷款2000万,希望最后得以用将近4000万的资金规模向台湾观众和世界影坛证明台湾也可以拍出兼顾艺术品质与娱乐性的好看电影。为了这几场“要让观众看得停止呼吸”的戏,筹备过程曾经几番周折,导致拍摄日程一延再延,幸而在监制黄志明、林添贵的坚持下,和魏德圣“人一辈子一定要做一件可以拿来说嘴的事”的超强意志,影片才能顺利在930开拍。曾经参与过《双瞳》、《诡丝》和《不能说的秘密》等片的黄志明说:“在现阶段开拍《海角七号》的意义与价值,在于小魏是现阶段台湾影坛少数几个懂得电影语言的导演。”

〖关于影人〗 

为了演好片中乐手的角色,包括几位音乐人早在影片开拍前夕,就聚在练团室,勤奋演奏由功学社赞助的乐器,希望可以培养出演奏默契,成为戏中那个由“七零八落”转变为“梦幻组合”的超级乐团。首度演出电影的范逸臣,因为剧中场景多在炎热的南台湾,将有不少“上空戏”演出,在导演的要求下特别勤练身体线条,届时要让观众眼睛一亮,和女主角田中千绘的关键床戏也会好好表现,被问到《海角七号》的电影尺度,魏德圣导演还开玩笑请大家参考《色·戒》,让才跟范逸臣去过几次阳明山、八里约会培养感情的田中千绘羞红了脸。

〖关于寄信〗

电影《海角七号》在网络上热映后,不少影迷疯狂地效仿影片中的情节,给电影中的地名“海角七号”写信。如果你也给这个在台湾的这个地址写信,你同样可以收到了来自台湾恒春邮局的退信,信上还盖有当地特制的邮戳,但日期仅截止到2009年5月11日。

穿帮镜头

影片刚开始,阿嘉(范逸臣饰)发泄心中的不快时,他把吉他从包里拿出来,随手把黑色的吉他包扔了,吉他包是倒向画面左边然后落在地上的。然而当阿嘉把吉他摔向电线杆时,吉他包却是靠在电线杆上的。

友子(田中千绘饰)跟日本公司的人通话,到房间门口时,打手机的左手上还挂着米色和红色两个包。但是进入房间后,电话还没打完,刚才在门口时友子左手上挂着的米色包包却不见了。

幕后制作

〖关于海角七号的地址〗

是台湾宜兰的苏澳的一个地方,在苏澳发生过这样的一个故事:“日本明治维新时代的著名的功臣西乡隆盛。而西乡隆盛年轻时竟曾在宜兰苏澳居住过半年,并与一位台湾原住民女子萝茱谱出一段异国恋情。西乡隆盛后来离开了台湾。明治11年(1878)的某一天,西乡隆盛的儿子西乡菊次郎整理父亲遗物时,在一木盒中,发现了一封父亲写于1851年底,却未曾寄出的信。这封信的地址以汉字写着: 台湾噶玛兰厅利泽简堡苏澳庄南方澳海角七号 萝茱 小姐收。读信之后,西乡菊次郎终于明白,为何自己的名字叫做“次郎”了。他还有一个兄长在台湾。西乡菊次郎许下承诺,终有一天,他要来到台湾,亲手将这封信交到萝茱小姐的手里。”

影片评价

《海角七号》观后感:梦想只要坚持,命运终将报偿

有道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虽然出道于娱乐圈,但人生轨迹的转换让我这些年一直埋头于公司事物,已经少有闲情逸致去影院去看电影了,有时难得打开电视也仅仅限于新闻、财经类节目,以至于近来有一部叫《海角七号》的影片红透了半边天却浑然不知,经不住身边同事好评如潮的推荐,毕竟是家乡拍的片子,起码也可以重温一下乡情,因此还是忙里偷闲找来碟片看了看。应该承认这是一部很不错的影片。

片中的恒春是台湾南端一个非常原生态的半岛,由于地处热带,三面都是湛蓝清澈的大海,加上丰富多样的生态资源,1982年台湾政府将第一座“国家公园”设立在恒春镇东边的垦丁。可即便就是在这么美一个的地方,乡土与现代,固守与发展之间也如同难以交融的水与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乡土传统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迷失,年轻人对家乡情感的淡漠,仿佛是这个时代前行中无法规避的通病,“有钱人买下了饭店,也买下了海,年轻人宁愿出去给人家当伙计,也不愿意留下来。” 民意代表的一席话道出了老一辈人对本色乡土日渐式微的忧虑与无奈。

在另一方面,在台北奋斗15年一无所获的主人公阿嘉,用力将象征人生梦想的吉他砸碎,载着满腹的不甘与失落回到故乡的故事缘起,也真实的反映出当下许多年轻人背井离乡,到大城市追求人生梦想却历尽坎坷,不得不向现实妥协的社会生态。影片故事背景的设置巧妙契合了这个时代(特别是金融风暴背景下)主流人群普遍性的焦虑心态,难怪在两岸三地引起如此广泛的共鸣。一个写着日据时代旧址“恒春郡海角七号番地”的老邮包,一个为了度假中心演唱会而组成的“草台”乐团是影片推进的两条主线,而影片情节却简单到用几句话就可概括。七封写于六十年前的老情书以感伤的日语旁白,适时地填充电影里每一个过场。两条情节主线一喜一悲,让人很难定义这是部喜剧还是悲剧。

或许,正是这样的安排才更好的体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一切既向前快步发展着却又难免于失落的惆怅,内心有抗争同时又在妥协,生活看似绝望但不经意间却又暗藏了希望,每个受环境操纵疲于奔命人生,梦想却始终不屈不饶顽强的生长。经过漫长一甲子的等待,老婆婆终于等到了旧情人不辞而别的答案;伴随着那个尘封已久却又被重新被发现的地址,阿嘉也找寻到了曾经失落的梦想与新生的爱情;穿越历史的曲折,那艘曾经一去不返的航船,好象又悄悄开回国境之南的港口;透过泛黄的信笺,两个无法彼此相守的灵魂,此刻却又再次重逢……

的确,现实当中是有太多令人无奈的迂回和曲折,但人不可能没有梦想而活,当面对生活的遗憾时候,我们更愿意勇敢的相信,只要坚持,梦想终将得到命运的报偿。

《海角七号》:七封情书光影留证 青春万岁

故事

一个失意的摇滚青年阿嘉(范逸臣饰)从台北回到故乡——台南的某海边小城。小城里的高龄邮递员茂伯在工作中摔伤,阿嘉临时顶替了他的工作,也因此得到了七封迟到了60年的书信:日本战败后,一个日本教师在回国的途中写给台湾恋人友子的信。阿嘉在寻找友子的同时,无奈加入一只临时拼凑起来的乐队,为即将到来的海滨演唱会表演。除了阿嘉是内行,键盘手是个整天哼着流行歌曲、发育未完全的小女孩;会吹口音的被拉来当了吉他手;只会弹月琴的茂伯甚至也客串了一段时间的贝司手……另外,一位也叫友子的日本女孩(田中千绘饰)则负责监督乐队的排练,她和阿嘉的关系也从最开始的格格不入开始转变。以阿嘉的人生起伏为电影主线,满眼是台南的风土人情,人与人之间复杂的关系,三代人之间冲突与和解,理想的失落与再生,爱情的幻灭和追逐等丰富多元的因素都涵盖其中。

在《海角七号》的故事中,阿嘉带领一群外行人从一个草台班子变成有模有样乐队的过程就是内核所在,不过这件事很难被称为“青春成长事件”,因为除了范逸臣一个人还在青春的尾巴上,乐队里就只剩下未成年少女、失意中年男和暴躁老人了,看完全片我们只能说他们的精神确实很“青春”。《海角七号》的主旋律是滑稽的,先是在毫无竞争性可言的海选中确定了乐队的阵容,虽然在排练中屡遭不顺,主力也频频换人,只会弹月琴的茂伯竟然变成了贝司手,在演出时大家都穿上了印有米酒广告的T恤……

乐队的故事当然谈不上新鲜,范逸臣和田中千绘的表演只能说是差强人意,不过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两个非常抢戏的配角——未成年少女大大和暴躁老人茂伯。大大其貌不扬,出落成美女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她在电梯中的一段几乎没有台词的戏完全称得上惊艳!大大以成45度角仰望的姿势站在电梯口,旁若无人地哼着小酸曲“情是什么玩意,只不过是玩玩而已……”那气场强悍到无以复加,在此我们只能预祝她早日成为演技派。与大大的老成不同,茂伯就是一个胡搅蛮缠倚老卖老的暴躁老人,当他发现自己确实不能胜任贝司手的时候便主动推荐了马拉桑,当大家同意这个意见时,茂伯却发火了:“干!要回答地这么快吗?不考虑就回答,我是老年人嘢,我的心肝不是铁打的,我也会伤心的!”最后茂伯还是为自己争取到了摇铃手的位置,不过他却在排练的时候大发脾气,还企图当主唱,在最后关头甚至还表演了一把月琴,用茂伯自己的话来说他“就是宝贝,惹得起吗”?

爱情

爱情当然是每部青春电影难以回避的元素,因为那个时候的爱情是最美好的,说白了就是最好骗人眼泪的部分。《海角七号》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虚幻和现实爱情两条线并行,一方面是迟到了60年的七封情书娓娓读来,另一方面则是阿嘉与友子渐生情愫。

不过现实的爱情发生得太突兀,刚刚还在别人婚宴上翻白眼,一觉醒来阿嘉与友子就躺在了床上。更让人受不了的则是阿嘉的表白,冲上去抱着友子就说“留下来,或者我跟你走”,真是白白浪费了大好海景。说来说去还是怪两位主角演技尚嫩,没有流畅表现出情感的起承转合。反而是虚幻的爱情,成了全剧最浓墨重彩的一笔。配合着轻柔的音乐,七封情书用男中音娓娓读来,时而是60年前的情景再现,时而应和的是当下的人物心情,每一封都让人动容。尤其是最后一封——“我想我会把你放在我心里一辈子,就算娶妻生子,在人生重要的转折点上,一定会浮现你提着笨重的行李逃家,在遣返的人潮中,你孤独地站着,你戴着那顶存了好久钱才买的白色针织帽,是为了让我能在人群中发现你吧!我看见了,我看见了……”当离别的情形再现,当一双颤抖的手展开信纸的时候,没有人不流泪的。而且片中的七封情书都是导演魏德圣自己撰写的,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挚情感让人为之叹息悲伤,其优雅与绵长的气质正是网络时代快餐文化时代所欠缺的,尤显珍贵。

打架

可以这样说,没有打架的内容就算不上真正的青春片,因为不打架不足以成长。一想起青春片中的打架戏,脑海里闪现的就是《阳光灿烂的日子》中那轰轰烈烈,弥漫着雄性荷尔蒙气息的场面。

相比之下,《海角七号》的打架戏显得清淡多了。值得一提的倒是这部戏里女人的粗鲁,其中的一场戏就是女主角掌掴“怪伯伯”。在一场热闹而嘈杂的露天婚礼上,友子因为乐队的事正闷闷不乐,旁边的怪伯伯却不知好歹地喊她的名字,一边喊还一边摇晃友子的肩膀。焦躁不安的友子随即怒喝“不要碰我”,而对方却借着酒胆继续作恶。“叫你不要碰我”,友子突然火山爆发,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将怪伯伯拍倒在地!这场打架戏发生的如此突然,结束的又是如此干脆,令观影者跟片中人一样措施不及,极具带入感。半秒之后你会发笑:怪伯伯真是冤枉!更绝的是,画面接下来立刻切到婚礼表演的舞台上,两个火爆而鲜艳的泳装女郎仿佛救场般地唱着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歌曲。两个画面反差如此强烈,让人哭笑不得。接下来,醉酒的友子更是撒泼般脱下鞋子,砸碎了阿嘉家的玻璃窗,又躺在地上打滚,又哭又骂!

音乐

没有哪个青春期的人不会嚎上两嗓子。于是,《海角七号》选中了范逸臣和中

孝介。尤其是中孝介,他自己研习岛歌(日本的一种民歌)的曲风,声音被称赞充满了透明感,他的演唱有一种纯净之感,刘德华的《红颜自闭》正是翻唱自他的出道单曲《各自启程》。

总的说来,全片令人印象深刻的音乐场面颇多,元素也很丰富,民乐、西洋、流行一网打尽,欢快、愤懑、忧伤、甜美等情绪在音乐的表达上也称得上淋漓尽致。大大唱小酸曲,先是未经修饰的童声,然后音乐响起,原音跟上,重叠间让人有了隐约的感动。然后有一段范逸臣的英文SOLO,走英伦摇滚路线,颠覆了范逸臣留给大家的惯有印象。不过最出彩的地方还是出现情书朗读时的配乐,做出了在雨中低语和倾听的效果,实在不俗。建议听这七封信的原声音乐,有可能听不懂说什么,但是意义上的疏离可能更让人贴近情感的真实。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