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丘露薇(中国女记者)

由网友(山一样的男人)分享简介:闾丘露薇(一九六九年九月一九日-),中国闻名电望尔子,现供职于凤凰卫望。二零零三年,美伊战役发作,闾丘露薇成为尾位入进巴格达的华人女尔子,也是寰球独一3入阿富汗采访的华人女尔子,被誉为“战地玫瑰”。中文名闾丘露薇事业尔子、资深媒体人国籍中国出诞辰期一九六九年九月一九日出熟地上海掮客私司凤凰卫望外文名ROSE首要声誉二零...

闾丘露薇(1969年9月19日-),中国著名电视记者,现供职于凤凰卫视。2003年,美伊战争爆发,闾丘露薇成为首位进入巴格达的华人女记者,也是全球唯一三进阿富汗采访的华人女记者,被誉为“战地玫瑰”。

中文名

闾丘露薇

职业

记者、资深媒体人

国籍

中国

出生日期

1969年9月19日

出生地

上海

经纪公司

凤凰卫视

外文名

ROSE

主要荣誉

2003年复旦大学首届校长奖
2004年
闾丘露薇获颁第五届搜狐年度记者奖项
第二届20位最令人羡慕的中国女性
2003年中国电视节目榜最佳电视记者奖项

民族

汉族

星座

处女座

毕业院校

上海复旦大学

性别

人物经历

三声出估值榜,大麦入阿里, 一剧四星 或回归,VR涉黄,陈晓楠换东家, 速8 爆剧照,内地票房连跌 搜狐

闾丘露薇于1969年9月19日出生于上海,在其四岁时父母离异,父亲再婚,母亲前往海外定居,她与奶奶一起生活,父亲在周末偶尔会前来探望。在1982年小学毕业后,闾丘露薇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华东师大第二附中。

在校期间,不但学习成绩很优秀而且十分活跃,曾任学生积极分子、宣传部长,初中开始即加入上海《青年报》上海中学生记者团,并担任了团长。1988年闾丘露薇高分考取了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加入大学之后闾丘露薇曾任学校音乐之夜节目的主持人。因家庭经济原因她不得不外出打工挣钱,曾在一家外企任职一份钟点工,又曾在大学附近的咖啡屋做招待员的工作。上大学半年之后,与母亲重逢,并得到母亲的资助。 1992年7月,闾丘露薇从复旦大学毕业前往其母在深圳所开办的一家外贸公司工作,但是由于这家公司的经营状况不佳,无法挽回失败的局面,不久之后公司关闭。随后其母离开深圳重新去了香港,而闾丘露薇和其同学则找到了一份为一家海南汽水厂在深圳市场进行汽水推销的工作。这段时间由于经济压力,她租住在深圳的农民房中,之后也曾经从事过倒卖文化衫及手表等短期销售工作。期间曾面试一份会计师事务所英文翻译一职,由于对专业英文词汇不熟悉,未获聘用,受此打击后在工作之余,闾丘露薇通过参加会计师培训班来自学,终于在1992年11月凭借流利的英语和参加会计师培训班的经历,被著名的深圳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聘用。进入会计师事务所后,经过一年的培训正式上班。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期间,初始工作是负责行政,在参加并通过了注册会计师专业资格考试,她升为高级审计员。

1995年,闾丘露薇与丈夫一起移民香港,应聘成为香港传讯电视中天频道的翻译。由于公司财务状况不稳定,三个月后,她跳槽到TVBS任电视记者,在此工作了一年之后,由于TVBS是面向台湾观众而且节目题材受到限制,又于1997年6月和同事曾瀞漪一起跟随其上司加盟开播不久的凤凰卫视新闻时事节目《时事直通车》,成为凤凰卫视的第一批记者。除了继续其新闻采访工作之外还主持一档财经节目--《经贸周刊》并受到好评,随后在全球采访过多次重大事件。2001年11月,阿富汗战争开始,凤凰卫视决定派人前往采访,闾丘露薇率先报名,这是其第一次的战地采访,同时也成为第一位进入阿富汗的华人女记者,此举让许多观众记住了闾丘露薇这个名字,甚至得到了朱镕基的关注。2006年7月25日,闾丘露薇拿到了尼曼奖学金(Nieman Fellowship),暂时离开凤凰卫视,前往哈佛大学留学。一年之后的2007年5月31日,闾丘露薇从美国返回香港,6月11日晚10点出现在了凤凰卫视资讯台《总编辑时间》节目出任主持人。2007年5月闾丘露薇在美国与朋友一起开办了新闻网站“一五一十部落”。

社会经历

1988年中学期间为上海《青年报》学生记者团成员。199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后移居香港。

1999年在浸会大学获得传播学硕士学位。

1997年开始在凤凰卫视担任记者、主持人至今。加入凤凰卫视后,采访报道过多名世界政要和许多重大国际事件,如长江水灾、香港和澳门回归等,也多次跟踪报道过中国领导人外访活动,包括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及美国总统布什等。足迹遍布欧洲、美洲和亚洲。

2001年,曾在美国华盛顿现场报道美国总统的就职仪式。

2001年采访报道了中国申奥成功、加入世贸组织及上海举行的APEC会议三件大事。

2001年“ 9· 11”事件后,她作为战地记者,深入阿富汗前线做现场报道。

2001年美国攻打阿富汗塔利班,她是全球首位进入阿富汗腹地喀布尔采访的华人女记者,获得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当面称赞,“你很了不起,我佩服你。”在2002年2月和2002年底,又两度前往阿富汗采访,成为惟一一位三进阿富汗的华人女记者。

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美军轰炸巴格达时,她是在巴格达市区进行现场报道的惟一的华人女记者。

2003年4月初她重返巴格达,并且在当地采访半个月后又直接前往北京抗击“非典”的第一线,进行有关SARS的报道。

2003年5月底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俄罗斯访问时,亲自向她表示慰问,并且赠言“事业要追求,安全要保证”。

成长故事

闾丘露薇在她两岁时候,父母就离异了,由奶奶带着她一起生活。没有父母的呵护,闾丘露薇从小就自立自强。小学毕业时,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上海最好的中学——华东师大二附中。在校期间,她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还参加了上海中学生记者团,并担任了团长。1988年,闾丘露薇又以高分考取了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充满激情的大学生活让闾丘露薇变得开朗了许多。她学会了打网球,还做了学校音乐之夜节目的主持人。

可不久,她就感受到了经济上的巨大压力。她不得不出去打工挣钱,以减轻奶奶的负担。颇费了一番周折之后,闾丘露薇才在一家外企找到了一份钟点工。为了做到学习、打工两不误,她一边竭尽全力地做好工作,一边分秒必争地看书,做作业。往往一天下来,她累得浑身都快散架了。

不久,闾丘露薇又在复旦大学学生经常出入的蓝心咖啡屋找到了一份做招待员的工作。到这家咖啡屋来喝咖啡的客人中,大部分是复旦大学的教师和同学,他们都认识闾丘露薇。当他们发现闾丘露薇竟然在这里端咖啡和饮料时,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有的同学甚至当面问她:“像你这样优秀的人,怎么干这种伺候人的工作呢?”

刚开始听别人这么说时,闾丘露薇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渐渐的,她变得坦然了。她觉得自己是凭劳动挣钱,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于是,她不顾别人的议论,坚持每周去那家咖啡屋打工。

重获母爱

上大学半年之后,失去联系已经整整16年的母亲突然找到了她。当时,她的母亲已在海外定居了。为了补偿这些年来对女儿的愧疚,母亲此后开始定期给她寄钱。因此,闾丘露薇再也不用出去打工了,她有了充足的时间去听各种讲座;读 北岛和海子的诗;看 三毛和李敖的作品;听齐秦和罗大佑的歌……

涉足社会

毕业

1992年7月,闾丘露薇毕业了。这时,她的母亲已从国外回到深圳,并开了一家外贸公司。闾丘来到了深圳。到深圳后,闾丘才发现,母亲公司的经营状况很不好。尽管她极力帮助母亲,但最终公司还是垮了。沮丧的母亲重新去了国外。

从头做起

这时候,闾丘露薇清楚地意识到:必须靠自己,一切从头做起。当时,与她一同去深圳的还有她的一位同班男同学。两人决定继续留在深圳,共同发展。

好不容易租到一套农民房,交了房租后,他们的身上只剩几十元钱了。当时,海南的一家汽水厂想在深圳打开市场,面向社会招汽水推销员。闾丘应聘了这份工作。

当天下午,他们拎着汽水样品,来到街上叫卖。可是那种汽水是个新品牌,加上大热天的,他们又没有冰柜,所以根本无人问津。为了节省钱,他们每天只吃一顿饭,但工作还坚持干着。后来,有一家商店的老板好心地说:“汽水都是要冰镇的。口感不好,怎么会有人要呢。”他们赶快买来冰块放到汽水箱里,汽水果然好卖多了。

一天,闾丘和同学用自行车驮着汽水在大街上走,突然下起了大雨。由于路滑,他们摔倒了几次,不仅损失了不少汽水,闾丘的胳膊也摔破了,流了很多血。看着摔伤的胳膊,闾丘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坐在雨中大哭起来。回到住处后,闾丘发起了高烧。同学说要带她去医院看病,她怕花钱,说什么也不去。第二天,同学让闾丘在家休息,自己出去推销汽水。可她仍咬着牙从床上爬起来,和同学一起出去。

那天,他们来到一家大酒店推销,酒店的总经理被他们的敬业精神所感动,给他们一份几万瓶的进货订单。闾丘和同学一下子赚了几千元,数着来之不易的钞票,她激动得哭了。

跳槽凤凰

1995年,闾丘露薇与丈夫一起移民香港,到达香港的第二天,闾丘便出去找工作。一天,在报纸上看到一家台湾电视台招聘编辑的广告后,一直萦绕在她心里的记者梦一下子被激活了,她当即跑去应聘。招聘人员让闾丘现场翻译一份英文资料。她用了很短的时间,就把那份资料翻译好了。到电视台工作不久,闾丘就发现了自己的差距。闾丘决定继续学习深造。不久,她考取香港浸会大学的传播学硕士研究生。白天,她要拼命地工作;晚上和周末,她还要去上课;甚至在怀孕、生女期间,她也没有放弃学业。1997年,这家电视台的负责人跳槽到了香港凤凰卫视。他很欣赏闾丘的能力和敬业精神,就把她带了过去。

闾丘深知,要想在凤凰卫视站住脚,必须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不俗的实力。她每天都要工作十多个小时,一天发稿四五篇,为了赶稿子,她常常要熬通宵。得知台里要办一个经济类的栏目,为了弥补自己经济知识的欠缺,她又在繁忙之中抽出时间去读财经硕士研究生。读完了财经硕士研究生后,凤凰卫视刚好要开办一个财经节目《经贸周刊》。台长指令闾丘和另一位主持人一起主持这个节目。此节目一播出,立即受到各方面的关注。闾丘新颖的报道风格很受观众欢迎,她的出镜率越来越高,并获得了不少随国家领导人出访的机会。

战地玫瑰

阿富汗战争打响后,凤凰卫视决定派记者前往阿富汗去采访。闾丘率先报了名,并成为第一个进入阿富汗的战地女记者。在伊拉克形势日益紧张之时,凤凰卫视准备派记者去伊拉克采访。闾丘露薇再次主动请缨,尽管亲朋好友纷纷劝阻她,她却异常坚定:“生命是非常宝贵的,但作为一名记者,我首先想到的是我的职业。我热爱记者这个职业,所以,我要为它负责。”

闾丘露薇成为了伊拉克战场上一朵耀眼的“战地玫瑰”。[1]

主要作品

《经贸周刊》

《世贸商机》

《论衡财经》

《时事直通车》

《香港直播室》

《香港Today》

《总编辑时间》

《天下被网罗》(2009年10月开播。2010年3月22日,闾丘露薇在其twitter中透露,由于受到上层的压力,当日的该期节目是她主持的最后一期节目。)

《华闻大直播》播出时间:周一至周日 19:00-19:45 播出频道:凤凰卫视资讯台

《走读大中华》播出时间:周五 19:20-19:55 播出频道:凤凰卫视中文台(该节目于2012年年末停播)

《亚洲金融风暴》专辑(参与制作了6集)

文学作品

《凤凰卫视闾丘露薇采访手记》(2002年11月出版)

《我已出发》(北京出版社文津出版社2003年7月)

《行走中的玫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2月)

《无薇不至》(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1月)

《不分东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

《利比亚战地日记》(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8月)

《行走中的玫瑰》(时代文艺出版社2012年5月)

荣誉记录

以上参考资料来源于:[2]

感情生活

1993年,闾丘露薇和一位香港青年结了婚;1995年底,她随丈夫移居到香港生活;1997年6月,女儿出生,英文名为Faith;后来,因为两人生活理念不合,在2000年分居,2002年离婚。

2006年4月,闾丘露薇再婚。

人物争议

闾丘露薇评论言论争议

2013年2月,闾丘露薇批评中国人民解放军阻止外媒记者偷拍解放军某部队基地。结果被网友挖出闾丘露薇在国外遇到类似情况后的态度截然不同, 闾丘露薇要求解放军公开军事禁区以消除美国怀疑。闾丘露薇在2007年的博客中提到同行在美国采访时踩在警方警戒线上,结果被警察驱赶的经历。闾丘露薇称赞美国警察的行为体现了他们“执勤的专业”,被酒店赶出去是“因为酒店是私人的领地,就要听从这里主人定下的规矩,不能拍就是不能”。

2013年6月6日,闾丘露薇在《羊城晚报》发表文章《纽约式过马路》。文章称:在纽约过马路,如果不仔细观察的话,会被简单地评论为“中国式过马路”……但只要仔细看就会发现,行人闯红灯一定是在确保没有车辆,或不影响驾车者车速的时候才过马路,而当行人绿灯亮时,车辆一定是会让走斑马线的行人优先。

闾丘露薇对“中国式过马路”和“纽约式过马路”的对比引起了网民几乎一面倒的质疑和吐槽。《纽约式过马路》引发网友“闾丘露薇体”群嘲。

闾丘露薇评《内地幼童香港街头小便》遭指责[3]

2014年4月21日,闾丘露薇的微博转载了一条名为《孩子在香港街头小便 大陆夫妻与港人发生激烈冲突》的新闻并配发评论。

闾丘露薇转发微博时指出,“这条视频只是事件后半部分。孩子当街便溺,有路人拍照,遭孩子父亲抢走相机和记忆卡,孩子母亲打了路人一耳光。片中白衣青年看不过眼报警,并且阻止夫妻离开,双方争执,青年遭人用婴儿车推撞。警察到场调查后,父亲无条件释放,母亲涉嫌袭击被捕,准保释,五月中需到警局报到。”

随即,闾丘露薇的微博招致一片谩骂声。截至4月22日上午10时30分,该条微博已有接近三万五千条评论。在评论中,网友几乎一边倒的指责闾丘露薇隐瞒事实,忽略了父母主动带小孩去厕所排队并且在小孩小便时母亲专门用纸尿布接住的细节,但是对于港人拉扯斥喝且拍了小女孩私处的画面并未提及。更有网友指出闾丘露薇没有考虑保护未成年人,转发清晰图片,不顾视频中被吓得哇哇大哭的孩子,误导舆论,缺乏基本的爱心。纷纷要求闾丘露薇出面道歉。

争议言论

2013年2月,闾丘露薇批评[[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军方]]阻止外媒记者偷拍解放军某部队基地。结果被网友挖出闾丘露薇在国外遇到类似情况后的态度截然不同, 闾丘露薇要求解放军公开军事禁区以消除美国怀疑。闾丘露薇在2007年的博客中提到同行在美国采访时踩在警方警戒线上,结果被警察驱赶的经历。闾丘露薇称赞美国警察的行为体现了他们“执勤的专业”,被酒店赶出去是“因为酒店是私人的领地,就要听从这里主人定下的规矩,不能拍就是不能”。

2013年6月6日,闾丘露薇在《羊城晚报》发表文章《纽约式过马路》。文章称:在纽约过马路,如果不仔细观察的话,会被简单地评论为“中国式过马路”……但只要仔细看就会发现,行人闯红灯一定是在确保没有车辆,或不影响驾车者车速的时候才过马路,而当行人绿灯亮时,车辆一定是会让走斑马线的行人优先。

闾丘露薇对“中国式过马路”和“纽约式过马路”的对比引起了网民几乎一面倒的质疑和吐槽。《纽约式过马路》引发网友“闾丘露薇体”群嘲。

经典语录

01、独立思考是我一直很强调的个人能力,当一个人看事情看得多了,就会慢慢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但是这是相辅相成的,当我们处于完全缺乏资讯的时候就不能要求自己做出独立的判断,因为在缺乏资讯的情况下,即使经过了自己的思考,做出的判断往往也有偏差。

02、对于我来说,我没有主动找过机会,往往是无意中遇到各种机会。比如说去美国那一年,这个出国留学的机会一直在,只是我不舍得手头的工作,后来因为家人的坚持我才去了美国。当我到了外面才发现如果你愿意再放得开一些,机会就会更多。我自己已经经历了很多事情,会比较清楚自己该做什么。

03、对于一个要进入社会工作的学生来说,选择第一家公司非常重要,其实收入并不是最重要的,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是这家企业的名声。

04、工作上面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因为如果真的克服不了,我会告诉自己,这是因为我的能力不够,正是因为这样,我现在很少有挫折感和失败感。

05、关键是如何定义女权主义这个概念,其实所谓的女性主义已经是一个男女不平等的存在,毕竟我们很少听到男权主义。我一直觉得很多事情上应该是男女平等的,但是这并不代表我是某一种主义的人,我觉得生活就是这样子,所以我没有特别认同某一种说法。(如何看待女权主义)

06、和生离死别,战火纷飞相比,总觉得我们所面对的困难微不足道。

07、很多人说女性相比男性是更弱势的群体,人们喜欢为一群人贴标签,比如说女人更依赖或者男人更独立。其实每一个年代,每一个不同的年龄层,每一个个体都是不一样的,男性中也会有一些人依赖心比较强,或者很多女人很独立。

08、很多时候,我的心会觉得孤独,这颗孤独的心,在等待着一个同样相信爱情存在的人的到来。

09、很多时候争取到了机会对自己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如果对于自己的能力没有充分了解的话。

10、互联网具有很多传统媒体没有的新特色,互联网上发布的新闻背后都有一些民生、社会心理的问题,但如何选择是很重要的。媒体关系到公众的知情权,而我们往往会选用一些比较吸引人的信息,这时注意分寸和取舍是很重要的。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