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晓华(2023最新甘晓华百科介绍)

由网友(归宿)分享简介:甘晓华(一九五七.零一.一二- )。航空策动机博野。江西省入贤县人。一九八二年一月原科结业于南航,一九八九年专士结业于北航。第10、101、102届天下政协委员。曾任空戎衣备研究院总工程师,现任空军研究院航空兵研究所低级工程师、中国设备办理教会副会少、中国航空教会副理事少、教术委员会主任以及能源分会主任...

甘晓华(1957.01.12- )。航空发动机专家。江西省进贤县人。1982年1月本科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989年博士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空军装备研究院总工程师,现任空军研究院航空兵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中国设备管理学会副会长、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动力分会主任。

航空学院百科全书了解一下

长期从事航空发动机技术和发展研究。主持航空发动机多项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修复和改进了多型飞机发动机,提升了使用性能和寿命,解决了发动机及飞机停飞停用问题;主持研发了高超声速风洞燃烧加热技术,为实现新一代常规大型系列高超声速风洞起到关键作用。参与了国家飞机和发动机发展战略研究,任国家“大飞机”和“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等科技重大专项的国务院专家委员会成员,从事发展方案制定和研制技术指导。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5次。2009年被评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2012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

中文名

甘晓华

籍贯

江西省进贤县

职业

军人、南方科技大学等院校教授[2]

出生日期

1957年

毕业院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大学本科毕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硕士研究生毕业

性别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研究领域

航空发动机专家

基本介绍

甘晓华:籍贯江西省进贤县。

甘晓华是空军装备研究院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等院校教授。[2]

从事飞机发动机研究工作26年来,组织、参与了多项重大课题攻关,在核心技术、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3]、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发明专利5项,被评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2011年1月6日,中央军委给甘晓华记一等功庆功会在空军装备研究院举行。会上宣读了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签署的通令,并为甘晓华颁发了一等功奖章和证书。

人物履历

1974年上山下乡

1978年2月考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系

1989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系,获博士学位

1989起先后任空军第一研究所发动机室高级工程师、副主任、主任,研究所科技处处长、副所长

从2004年11月起,任空军装备研究院总工程师、科技委主任

2001年获政府特殊津贴

2002年获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

2009年被评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4]

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厦门大学兼职教授

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

第十届、十一和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4]

2011年12月[5],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7年起任南方科技大学教授[2]

曾获荣誉

2010年12月21日,甘晓华被胡锦涛总书记签署通令记一等功。2011年1月6日,中央军委给甘晓华记一等功庆功会在空军装备研究院举行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3]

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6],二、三等奖5项;

荣立二等功5次[4]、三等功2次。

学术研究

空气雾化的模型及其计算, 航空动力学报, 1990年 第02期

空气雾化喷嘴内液膜对雾化性能的作用,推进技术, 1991年 第04期

航空发动机战斗/训练状态控制研究,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 , 2002年 第01期

现役航空发动机使用寿命确定和控制方法,航空工程进展 , 2010年 第02期

社会兼职

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厦门大学兼职教授

南方科技大学讲座教授[2]

北京航空航天学会 副理事长

空军航空器适航技术研究中心、型号审查组 主任、审查组长

空军装备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兼首席专家

中航工业大运发动机专家组 副组长

中国航空学会浮空器分会 主任委员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喷气推进学术委员会 研究员、博导、主任

[7]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