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时代(2023最新7时代百科介绍)

由网友(嘘吁)分享简介:七时代是指国民币对于美圆汇率“破八”,入进“七时代”。中文名七时代真 量二零零七年二月二一日外文名七 times特 点鼎新届谦1周年之际概述正在 国民币汇率造成机制鼎新届谦1周年之际,二零零七年二月二一日国民币对于美圆汇率 中心价创下七.九八九七的新低,较 汇改前乏计 贬值约三.五%。那也是一九九四年中国 汇率并轨以去 国民...

7时代是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破8”,进入“ 7时代”。

中文名

7时代

实 质

2007年2月21日

外文名

7 times

特 点

改革届满一周年之际

概述

彩电大屏消费地图出炉 沿海地区进入7时代

在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届满一周年之际,2007年2月2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中间价创下7.9897的新高,较 汇改前累计 升值约3.5%。这也是1994年中国 汇率并轨以来 人民币汇率的最高点。

2007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10.9%, 贸易顺差达到创纪录的614亿 美元, 外汇储备增加1222亿美元。近期公布的这些抢眼数据使 人民币面临进一步 升值的压力。

2006年7月21日,中国“出其不意”地宣布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 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一年来, 人民币汇率在有升有贬的双向波动中维持总体 升值趋势。

随着2007年年初引入 询价交易( OTC)方式和 做市商制度后, 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弹性显著增强,并于5月15日首度“破8”。此后至今,人民币汇率 中间价已有21个交易日是在8元以下。市场分析人士认为, 人民币汇率已进入“7时代”。

来历

7时代指 人民币对 美元 汇率“破8”,进入“ 7时代”。2005年的7月,中国宣布进行 汇率制度改革,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 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 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 人民币汇率机制。2006年5月, 人民币对 美元 汇率 中间价终于突破8∶1的心理关口,从2006年6月中旬开始,人民币汇率每天都在一点点缓慢 升值,7月初, 人民币对美元 汇率创出7.9850的 汇改以来最高价。如今,“破8”已成常态, 人民币对 美元 汇率已进入“7时代”。

分析

汇率走势和经济分析

美元兑 人民币全天守稳在8以下——

因 美元兑其他 货币在国际市场依然普遍走软, 美元兑 人民币在自动撮合交易系统跌至 人民币汇率重估以来的新低7.9947,收于7.9962,低于周三的7.9989。 美元盘中 交易区间为 人民币7.9966~7.9947元。

美元兑 人民币在(2006年)6月22日 询价交易市场盘中跌至 人民币7.9966元,低于周三的7.9970元。盘中 交易区间为 人民币7.9974~7.9956元,这也是 询价交易市场的历史最低水平。

北京一名银行 交易员指出,“ 美元兑 人民币全天都在8以下波动,这是 汇改来第一次,应该说这个 点位已基本被确认了。”他还表示,昨日 人民币全天波幅较前期明显收窄,可见各大银行对目前这一汇价区间逐步形成了统一看法,如果海外汇市没有特别大的变化,预计后市 人民币还能往上走。

自从(2006年)5月15日 汇改以来首次破8, 美元兑 人民币近期频繁“光顾”这一重要的心理水平。在截至昨日的6个交易日中有4个交易日, 美元兑 人民币中间价都跌破了8。虽然不排除 美元重上 人民币8元以上的可能,但这可能意味着从现在开始,低于7的 美元兑 人民币将不断映入我们的眼帘。昨日(2006年6月25日), 美元全天都在 人民币8元以下交易,可能标志着人民币汇价从此“7时代”。

目前, 人民币汇率长期将 升值的趋势已经深入人心。对于近几日 人民币汇率连连破8的行情,各界人士都表现出了相当的冷静。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教授谈儒勇向本报记者表示,在 人民币汇率将持续上升的大趋势下,人民币创新高是很正常的,今后这个新高可能会不断突破。这是市场本身发挥作用的体现,我国 汇率机制将更加市场化。

“ 人民币汇率升值是趋势。”天相 投资顾问资深分析师仇彦英认为,“短期内, 人民币走势基本取决于 美元走势,此外,欧元、日元也起很大作用。”

人民币兑 美元 汇率走高与全球市场上 美元的全线走弱态势相符。本周三汇市, 美元兑欧元和日元 汇率下挫,加元大幅走高。昨日,港元兑 美元也脱离了9个月低点。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周四称,港元近期遭到抛售是美国和中国香港的利差所导致。他表示,香港市场资金依然充裕,所以对近期资本流出香港并不担忧。

尽管 美元兑人民币创下 人民币汇率重估以来的新低,但 交投依然稳定,市场并未出现恐慌性 买盘或 卖盘。

截至昨日晚间(2006年6月25日)记者发稿时,国际外汇市场剧烈震荡。由于投资者逃离新兴市场和高收益率市场,在世界上最大的贸易 货币—— 美元上寻找避险, 美元指数大幅上扬,美元兑日元、欧元涨幅超过0.5%。预计今日(2006年6月26日)美元兑 人民币汇率应会在8附近有一番争夺。

现货市场 美元兑人民币创 人民币汇率重估以来的新低并未引发离岸不可 交割远期市场的 抛盘。美元兑 人民币1年期不可 交割远期反倒上涨至7.7220,较本周三收盘水平上升0.0040。

某驻新加坡的 交易员则表示,美元现货 汇率虽低于人民币8元,但过去曾多次被推升至这一重要心理关口之上,鉴于此,部分不可交割远期交易员在确信人民币已处于稳固上升趋势之前不愿再建立新头寸。

相关观点

“破8”成常态,汇率进入“7时代”

从2006年6月中旬开始, 人民币对 美元 汇率每天都在一点点地缓慢 升值。现在,“破8”已成常态,人民币对 美元 汇率进入“7时代”。然而,这一次似乎与往日不同,不仅因为它的 幅度比往日明显加大,更是因为其已在技术上形成突破。

此前,因为有日本“ 广场协议”的前车之鉴,央行对 人民币汇率升值一直心存顾虑。然而,以瑞士信贷亚太首席经济学家陶冬为首的专业人士指出,日本的教训并不在于汇率是否 升值,而是央行控制资金流动性的决心。陶冬认为,随着国力的增强, 汇率升值是 经济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当 名义汇率受到人为干预无法实现 升值时,汇率便以 实际汇率形式升值。

工资上涨、通胀升温都是实际汇率升值的表现,如果政府、央行对此不加以有效控制,没有好的办法限制 热钱横行、 房地产泡沫蔓延,即使不出现 人民币 名义汇率的升值,中国仍可能面临日本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困境。

“两害相权,取其轻。”也许央行的决策者也开始明白,单纯靠行政手段来调控经济只能是一时的权宜之计,真正要令经济活动健康运作,还得靠 货币政策和 利率等市场化手段。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