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2023最新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百科介绍)

由网友(不爱怎会受伤ゝ|)分享简介:浙江省科教技能协会建立于一九五八年一零月,系浙江省科联以及浙江省科普协汇合并而成。省科协由一五三个省级教会(协会、研究会、促成会)、一一个市级科协及二六个省属企职业科协构成,此中省级教会集体会员一一六二二个,小我私家会员一五万人,普遍齐省理、工、农、医以及综合类教科。中文名浙江省科教技能协会[一]建立时间一九五八年一零月主席姒...

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成立于1958年10月,系浙江省科联和浙江省科普协会合并而成。省科协由153个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促进会)、11个市级科协及26个省属企事业科协组成,其中省级学会团体会员11622个,个人会员15万人,遍及全省理、工、农、医和综合类学科。

中文名

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1]

成立时间

1958年10月

主席

姒健敏[2]

简称

浙江省科协

主管部门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总部地点

浙江

科协概况

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

外文名

ZHEJIANG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武林广场东侧

机构简介

缙云县科协举办浙江省科协 千名专家进万企 缙云县科技创新对接活动

省科协全省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2006年底召开了省科协第八次代表大会。现有主席、副主席13名(其中驻会的3名)、秘书长1名、常委49名、委员170名。省科协机关内设办公室、组织人事部、学会部、科普部、宣传调研部、机关编制40人,在职人数38人。下属7个事业单位,分别是:国际民间科技交流中心、科技教育中心、科技馆、科技咨询中心、信息中心、综合服务中心和《科学24小时》杂志社。事业单位编制178人,在职人员96人,机关和事业单位现有离退休人员80人。省科协主办的刊物有学术期刊《科技通报》、科普杂志《科学24小时》和工作内刊《浙江科协》、《浙江科协信息》,以及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服务的《科技工作者建议》,其中《科技通报》系国家中文核心期刊。

科协概况

浙江省科协基本情况:浙江省科协成立于1958年10月,系浙江省科联和浙江省科普协会合并而成。省科协由160个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促进会)、11个市级科协及26个省属企事业科协组成,其中省级学会团体会员6920个,个人会员16.3万人,遍及全省理、工、农、医和综合类学科。

省科协全省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2006年底召开了省科协第八次代表大会,现有主席、副主席15名(其中驻会的4名)、秘书长1名、常委51名、委员171名。

机构设置

省科协机关内设办公室、组织人事部、学会部、科普部、宣传调研部和机关党委,机关在职人员43人。下属7个事业单位,分别是:国际民间科技交流中心(台、港、澳民间科技交流中心)、科技教育中心、科技馆、科技咨询中心、信息中心、综合服务中心和《科学24小时》杂志社。事业单位在职人员119人,现有离退休人员97人。

省科协主办的刊物有学术期刊《科技通报》、科普杂志《科学24小时》、工作内刊《浙江科协》、《浙江科协信息》、《科协工作专报》和大众科技网站,以及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服务的《科技工作者建议》。其中,《科技通报》系国家中文核心期刊。

根据2009年全省科技人员状况调查,我省现有科技人员171.5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35%,呈逐年增长趋势。曾在浙江工作过和浙江籍的“两院”院士共有356人,其中,浙江籍院士223人,在全国排名第三。目前在浙“两院”院士30人,省特级科技专家50人(含社科类10人)。

机构领导

主席:姒健敏

副主席:王涛、王立平、朱世强、孙旭东、李校堃、李家彪、应义斌、张笑钦、陆锦、武传宇、范渊、林福呈、曾肖芃、谢志远、蔡袁强[2]

主要工作

该机构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中国科协的有力指导下,浙江省各级科协及所属学会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按照“三服务一加强”工作定位,紧密围绕省委“八八战略”和“两创”总战略,坚定信心、扎实进取,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任务,为我省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两创”作贡献活动成效明显 全省各级科协以院士专家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建设为重点,继续在广大科技工作者中深入开展“我为‘两创’作贡献”活动。截止2010年底,全省已建工作站66家,柔性引进院士专家74人(其中63名从省外引进),签约项目100余项。为加强对工作站建设的管理和服务,积极创新工作站的管理模式,省委组织部等六部门共同成立了工作站建设协调小组,并在省科协设立办公室,负责协调建站工作中的日常事务。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的实施意见》、《院士专家工作站认定管理办法》、《院士专家工作站评价办法》、《协调小组工作制度》等规范性文件。经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认定,评选出首批10家省级工作站,其中2家还被评为全国“讲比”活动先进集体,受到科技部等四部委的表彰。专门召开了全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工作会议,中国科协邓楠书记、省政府金德水副省长到会讲话。我省工作站建设得到了中国科协、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重视和肯定,省委省政府将这一工作纳入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工作和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并评为2010年度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浙江省试点工作十大进展之一。中国科协韩启德主席、邓楠书记和省委赵洪祝书记、金德水副省长等领导都对此作出重要批示,肯定成绩,提出要求。

学术交流与建言献策工作扎实推进 省科协以立项资助方式,支持省级学会、市科协开展学术交流活动107项。继续以省级学会为依托,推行学会专项服务行动,节能减排服务项目9个全部完成,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扎实推进。“东部科技沙龙”以农药绿色合成、城市绿色建筑等为主题举办了17场。省级有关学会承办、协办的钱江国际心血管会议、新型核电技术与项目发展国际论坛、海峡两岸生态农业学术报告会等一批国际性、全国性、区域性学术活动,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学术交流平台。宁波“天一论坛”、温州“瓯越学术论坛”,以及绍兴市科协承办的国际博协暨全国科技馆学术年会等学术活动颇具影响。以省核学会牵头的促进核电相关产业发展专家组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果。“低碳浙江研究”等5个重大研究课题、“浙江发展方式转变中科技进步贡献度研究”等18个软科学研究课题基本完成。全省各级科协及所属学会以课题研究和调查研究为依托,积极开展建言献策。省核电产业发展专家组通过调研提出了大力发展核电及相关产业的建议,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关注重视,核电及相关产业已被列入我省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省科协配合省政协科教委在全省开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贯彻落实情况专题调研,调研报告受到吕祖善省长、金德水副省长批示肯定。省老科协开展的《空中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得到赵洪祝、吕祖善、葛慧君等省领导的批示肯定。全年编发《科技工作者建议》6期,其中《关于开展公务员心理健康促进工作的对策建议》、《关于山上浙江建设及山区林业经济发展对策建议》、《关于优化浙江临港重化工业空间布局的对策建议》等分别得到赵洪祝书记、吕祖善省长、陈敏尔常务副省长的重要批示。 以“区域统筹与创新发展”为主题的第七届长三角科技论坛在嘉兴成功举行,设主论坛1个,分论坛21个,涉及低碳经济、生物工程等数十个领域,5000多名科技人员参加学术交流。

浙江省委、省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了2010年度《科学素质纲要》工作要点,明确了各责任单位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四类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及心理健康素质工程扎实推进。科技(科普)活动周、科普日等大型科普活动丰富多彩,纪念《科学24小时》杂志创刊三十周年暨科普创作报告会隆重举行。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蓬勃开展,在国际大赛中取得了“三金一银”的好成绩,为历年来之最。科普短信等新的科普方式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科普惠农计划不断深化,社区科普益民活动开始试点。全省统一启用浙江科普标识,进一步提升了科协科普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去年以来,省科协还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陆续创办了“科学会客厅”、 “科学行走计划”、“科技咖啡馆”、“中外科普联线”等“四科”系列科普工作新品牌。省委赵洪祝书记专门就“科学会客厅”作出批示,肯定其“形式灵活,内容新颖,效果好”。联合有关部门积极开展了农函大培训和“生育关怀——百万流动人口性与生殖健康科普教育行动”,全年各级农函大举办短期培训1.2万期,培训农民95.21万人次,培训一年制学员19.4万名。出版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与邪教防范》等反邪教理论书籍,“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的工作扎实推进。作为素质纲要实施项目之一的心理健康促进工程在余杭的试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通过验收。省委赵洪祝书记批示肯定:“做这样的研究很有价值,要不断完善提高”。省级学会科普讲师团开展了系列大型科普讲座、报告会,惠及民众10万人以上。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省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5.6%,位居全国各省区之首,高于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实现了《科学素质纲要》的近期目标。

2010年浙江科协年会由省科协联合宁波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与宁波市第六届学术大会联合举行。全省各级科协联合开展学术交流、科学普及、人才交流、科技咨询活动1300余项。与此同时,还开展了“百名院士专家企业行”、“万名科技人员送科普服务”等系列活动,邀请百名院士专家走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结对合作,组织万余名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开展科技服务。

开展了第二次全省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根据中国科协的统一部署,扩大了我省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点的覆盖面。二是进一步做好人才奖励和推荐工作。将与省科技厅、省人力社保厅联合设立的“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更名为“浙江省自然科学学术奖”。省级有关学会开展了医药卫生科技奖、电力科技奖、计量创新奖等相关领域的科技奖项评选活动。机械工程师认证工作进一步推进,至今我省已有265人取得机械工程师资格证书,动力与电气工程师等专业技术资格认证工作已经启动。我省32名科技人员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李兰娟院士获得“全国十佳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三是提升传统服务工作水平。坚持科技专家慰问走访制度,定期组织专家考察、学术联谊、疗休养等活动,努力做好省政协科协界委员参政议政和科技调研的服务工作,开展以“653工程”为龙头的科技人员继续教育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浙江科学家传记丛书《钱三强》、《竺可桢》、《严济慈》、《苏步青》相继出版。

五是对外民间科技交流不断拓展 国际医学合作等对外交流项目进一步加强。参与国际医学合作项目的省内单位增加到8家,合作形式扩大到双方高层互访、人员互派进修、联合举办国际会议、开展临床科研合作等方面。全年接待美国、英国、德国、挪威、日本等国的专家学者343人,派出170人次,成功举办了第八届亚洲白内障研究会议暨全国白内障基础会议、第三届中美院前急救流程和技能规范培训、首届西湖灾难与创伤救治国际论坛等国际性学术活动,并就在杭州召开2012年国际口腔医学大会等国际合作项目进行洽谈。选派19名省内医生赴国外进修,接收14名外籍学生来浙实习。省医学会、省水产学会、省作物学会等开展了对台科技交流与合作。省科协还积极参与省委省政府“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和中国科协“海外智力为国服务行动计划”,荣获中国科协“地方科协外事工作先进单位”、“海外智力为国服务行动计划先进单位”等称号。

各级学会通过开展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自身能力建设得到加强。在今年的年检中,省科协业务主管的学会全部顺利通过审核。二是科普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启动新一轮省级科普示范县(市、区)、科普示范企业、科普示范学校创建活动,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人均科普经费、外来人员科普、科普队伍建设等列入创建项目,被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科普资源开发和共建共享工程有序推进。省科技馆新馆运行良好,开馆以来累计接待人数达100余万人次。三是科协自身建设不断加强。中国计量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及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相继成立了大学科协。全省科协领导干部、学会干部和企业科协秘书长等培训班相继举办。以勤政、廉政、善政为目标,“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和“之江先锋”创先争优活动扎实开展。四是“十二五”科协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完成。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