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峰会(2023最新金融峰会百科介绍)

由网友(你若闹心,我便开心)分享简介:金融峰会,是金融市场以及世界经济峰会的简称。初次金融峰会于二零零八年一一月一五日正在华衰顿进行,紧迫召开峰会旨正在追求解决金融险情,此外,还切磋了怎样鼎新世界金融系统的答题。由此,世界金融系统鼎新入程将邪式承动。第2次金融峰会,于二零零九年四月二日正在伦敦召开,集会决议向IMF删资,提多发铺中国度讲话权,取商业掩护主义做妥协,...

       金融峰会,是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的简称。首次金融峰会于2008年11月15日在华盛顿举行,紧急召开峰会旨在寻求解决金融危机,此外,还探讨了如何改革世界金融体系的问题。由此,世界金融体系改革进程将正式启动。第二次金融峰会,于2009年4月2日在伦敦召开,会议决定向IMF增资,提高发展中国家发言权,与贸易保护主义作斗争,以维护公平贸易与投资环境。第三次金融峰会2009年9月25日在美国匹兹堡落下帷幕,此次会议议题包括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等。第四次多伦多G20峰会(2010年6月26日~27日)多伦多G20峰会在首尔G20峰会上商讨金融监管问题,如对银行资本流动性和大型金融机构(SIFI)的监管,达成了共识。峰会对于可持续与平衡发展框架、金融监管制度改革、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全球金融安全网络等问题,进行了广泛商讨。第五次金融峰会于2011年11月11日~12日在韩国首尔举行,峰会通过的《首尔宣言》表明,这个崛起于金融危机的全球财经权力机制将在后危机时代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在目前情况下,汇率问题不是在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而且汇率问题不能解决全球经济失衡以及贸易问题,各方没有过多纠缠这个问题。

中文名

金融峰会

参与国家

20多各国家和地区

由 来

美国次贷危机波及世界

时 间

2008

第一次

普信荣膺中国卓越金融奖 年度卓越综合财富管理公司 大奖

2008年由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迅速波及整个世界,各国经济增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放缓或衰退,为防止全球经济的进一步陷入衰退的困境,除了西方七国集团成员即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和加拿大之外,包括欧盟、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韩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南非和土耳其在内的20国集团领导人于2008年11月15日在华盛顿举行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除了寻求解决目前这场金融危机的有效途径之外,此次峰会还将探讨如何改革世界金融体系的问题,世界金融体系改革进程将正式启动。
  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世界银行行长、联合国秘书长以及金融稳定论坛主席也将应邀出席。
  对于此次峰会的意义,美国杜克大学社会学教授高柏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无论是看待金融危机,还是看待即将举行的这次峰会,最关键的是要认识到:历史正在被塑造,一个国际金融秩序被重新设计和构架的进程已经启动。
  不过,在如何改革的问题上,各方目前尚未形成一致看法。是将现有的体系推倒重来,还是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如果是对现有的体系加以改进,那么,选择哪些领域,又该如何改进?是作大的修正还是只进行小的修补?
  目前看来,欧盟主张实施更严厉的监管,主张扩大国际金融机构的作用,授权它们监控从全球金融衍生品交易到国际间银行业务的一切事务。但美国政府对这一主张不那么热心。极力推动此次峰会的法国总统萨科齐要求此次峰会必须取得一些具体的和直接的成果。美国总统布什则表示,此次峰会只是为解决危机和改革金融体系召开的一系列峰会的开始,其重点应该放在达成一些原则性的协议上。
  布什13日还表示,全球金融危机不是自由市场的失败,“我们的目标不应该是更多的管理,而应该是更巧妙的管理”。他主张采取“适度的”金融改革措施,反对躲避自由市场制度或者限制贸易。
  新兴经济体也有自己的主张,认为世界金融体系改革势在必行。在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9日举行的会议上,巴西财长曼特加就对目前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提出批评,称今年2月举行的西方七国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应对金融市场动荡”。多数与会代表认为,此次危机是风险管理缺失以及发达国家金融监管体制存在漏洞所导致的结果,他们要求对世界金融体系的核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进行全面改革。
  可以预见,改革世界金融体系将会是一个各方力量激烈博弈的过程。高柏认为,金融危机未来的演变及其对实体经济影响的加深将对改革进程产生影响,因为这些进展有可能改变各方的谈判资本。
  这场金融危机使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变得更加明显,此次峰会邀请主要发展中国家参加,也说明新兴经济体发挥的作用正在越来越多地得到承认。世界经济的增长离不开新兴经济体的贡献,因此,未来世界金融体系也应该充分反映新兴经济体的权益。
  代表全球390多个金融机构的国际金融协会在本月10日给布什以及参加此次国际金融峰会的其他领导人的一封信中指出,应该认识到全球经济力量结构已发生重大转变,这种转变要求所有主要的国际机构都充分反映新兴经济体的呼声,其中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美国《纽约时报》本月初发表的一篇文章认为,任何长期解决方案的商讨都应该倾听中国、印度和巴西等国家的声音。
  美国著名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弗雷德·伯格斯滕12日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文章说,最积极的应对危机的做法应该是,与会领导人都保证实施财政刺激计划,规模至少要达到各自国民经济总量的1%至2%。他说,中国已经有了令人钦佩的行动,现在就看其他国家的了,特别是要看美国和欧洲如何行动。他认为,二十国集团成员广泛地刺激内需将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至关重要的支持。
  考虑到美国正处于新旧总统交接前夕,舆论对此次峰会可能取得的实质性成果持比较谨慎的态度。新当选总统奥巴马已经表示自己在布什总统尚未卸任的时候参与峰会不适当,因而不会出席此次会议。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资深学者莫里斯·戈尔德施泰因说,新当选的总统不出席会议,而即将离任的总统又不能替他的继任者做任何承诺,所以,不应该对此次会议抱太大的希望。

第二次

  相比去年11月在华盛顿召开的第一次峰会,本次伦敦峰会某种程度上被赋予了更多“务实”的色彩。在G20伦敦峰会将要解决的五项重要任务是:使世界金融市场重新恢复信心、避免保护主义、帮助最不发达国家应对经济危机、改革国际金融机构和金融机制、加强和改革金融市场的监管。

  热点:重整全球市场信心

  与华盛顿峰会不同,伦敦峰会面临的新问题是全球经济和金融危机不断深化。“世界金融市场重新恢复信心依然成为新一轮峰会主要议题,这也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浦东改革发展研究院常务副主任王国兴指出。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和日本等对外出口国的出口数额急剧下降,外贸顺差在急剧下挫,同时美国的贸易逆差跌到六年以来最低值。“首先,美中日三大经济体目前都在出现问题,下行的风险进一步加大;第二,中日两国外汇储备增量出现大幅度的萎缩,并不排除负增长,这意味着美国新国债的发行遇到新困难。而在过去一年里面,中国、日本、英国是美国国债三大持有者。根据最新统计,中国在一年里面增持比例超过50%,日本增持比例接近8%,而英国是减持了17%的美国国债,如果今年出现新情况,中日两国的外汇储备没有增量,又找不到人替补,那么美国国债的发行肯定会遇到很大的困难。美国刺激经济计划,它的融资会受到影响。这样的结果是会加大三大经济体陷入更长时间的衰退。”王国兴说。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灵也认为,目前没有新的技术突破,而全球化和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和完善也需要一段时间,因此全球经济走出低迷状态,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吴晓灵建议,各国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尽力恢复市场信心,稳定世界金融体系。金融业要回归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本位。监管当局也应严格控制金融产品和金融机构的杠杆率,除纯经纪业务和结算业务外,所有的业务均应有资本约束,要加强场外市场交易的监管,要加强对冲基金的信息披露。此外,还要加强国际监管合作,各国均应该遵守并接受监督。

  亮点:预防贸易保护主义

  自华盛顿峰会以来,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不仅没有遏制住,现在正在各地蔓延,一些发达国家都传出“购买本国货”“雇佣本国人”的消息。这对其他国家起到了不好的示范作用,也挑战了华盛顿峰会的作用。

  “伦敦峰会上,能不能在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上有所作为,将是它区别于华盛顿峰会的一个重要标志。”王国兴指出,除了要发出倡议以外,还有主要的具体实施措施,20个国家的领导人应该作出承诺并严格履行。

  从目前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的蔓延程度来看,他认为,贸易保护主义还没有成为主流,但要警惕两种贸易保护主义新趋势,一是警惕“符合WTO规则的贸易保护主义”,二是警惕保护主义有从贸易向投资、金融领域扩散的倾向。“首先,现在的贸易保护主义者更加精明,它是符合规则的贸易保护主义,符合WTO规则的贸易保护主义,所以有经济学家提出没有想到在新的条件下,WTO的规则竟然给了贸易保护主义这么大的保护空间;第二,从贸易向金融向投资领域扩散的迹象,比如美国这次经济救援计划里面有一项,实际上就是迫使这些金融机构把钱从国外抽回来,支撑自己,这是一种新形式的保护主义,并且没有什么规则来约束它。”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孙立坚指出,贸易保护主义很可能是“政治牌”,从而获得很大的群众基础。他建议亚洲要做好准备,一旦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话,要知道怎么应对。

  难点:改革国际金融体系

  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徐明棋认为,伦敦峰会的有些主要任务是在重复华盛顿会议,如重建金融市场信心。“这次开会把它作为议题,只不过要各国政府的领导人再重申一下。”而在三个其他的议题———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改革世界银行以及监管问题上现在都没有达成共识。

  “最关键的核心问题是关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议题,正被发达国家逐渐引向歧途,因此我们很难取得成果。”在此前伦敦峰会的预热会———20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对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投票权进行了重新划分。“现在对于改革国际金融机构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对于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投票机制的讨论”,他解释,投票机制的讨论不是国际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核心问题是如何让主要的国际货币的发行当局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现在我们还不可能建立一个全球的监管机构,再跨境对所有的金融机构进行监管,因此金融监管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一个国家的金融监管当局身上,因此国内的金融监管当局与货币当局之间的关系最后也还是要协调起来。

  徐明棋表示:“伦敦峰会让我们期望,但结果可能令人失望。”吴晓灵也指出,由于对世界很多的问题存在重大分歧,也不要指望这一次会议取得具体的成果。摩根大通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则表示,对于伦敦峰会最大的期望就是希望各国能够改善协调机制。

第三次

匹兹堡G20峰会确定韩国申办G20峰会。峰会就2010年6月在加拿大、同年11月在韩国、2011年在法国分别举行G20峰会,达成了共识。
峰会商定每年定期举行峰会,还正式确立了G20峰会的国际论坛地位。峰会开始讨论退出策略,对于一直到经济走上复苏轨道,继续采取应对政策,落实财政支出计划,达成了一致。

第四次

多伦多G20峰会就在首尔G20峰会上商讨金融监管问题,如对银行资本流动性和大型金融机构(SIFI)的监管,达成了共识。峰会对于可持续与平衡发展框架、金融监管制度改革、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全球金融安全网络等问题,进行了广泛商讨。

第五次

  11月12日,二十国集团首尔峰会闭幕。在这次峰会前,11月1日,韩国总统李明博提出了“新”四大议题:汇率、全球金融安全网、国际金融组织改革和发展。本次峰会通过的《首尔宣言》表明,这个崛起于金融危机的全球财经权力机制将在后危机时代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这次二十国集团峰会的背景是:中国、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出现经济过热,希望遏制流动性过剩的局面;而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则复苏乏力,希望更大规模地刺激经济。双方存在分歧,因此良好合作可能比以往要难,反映在宣言和协议中,就是在汇率等问题上的妥协。本次二十国集团峰会上的汇率问题成为主要议题,让人意外,但是又在情理之中。早在 9月 30日,韩国财政部长尹增铉还表示,不宜在峰会上公开讨论汇率问题。但是仅一周时间,10月7日,李明博则表示,首尔峰会将就汇率等问题进行协调,一个月后,汇率问题被提升为峰会的四大议题之一。为峰会打前站的庆州二十国集团财长会议已经就最主要的汇率问题达成协议――实施市场决定型汇率制度,避免竞争性货币贬值。但是,美联储突然启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释放 6000亿美元的决定,令二十国集团峰会重新承受了重压。汇率议题,宣言中最终加上了“提高汇率弹性”的措辞,尽管这与中国关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表达相一致,但其中隐含着美欧对于人民币汇率的高度关注。贸易失衡议题,虽然作出了努力缩小贸易顺差跟逆差国之间差距的承诺,但是美国针对中、德等国的“外贸顺差占 GDP比重不能超过 4%”的提议未被采纳。全球金融体系改革议题,德、法在全球范围内征收银行税和金融交易税的主张没有成为共识。

  相对于推进全球金融安全网络、发达国家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投票权中 6%的份额转移给新兴市场国家这两个切实成果,核心议题的磋商成果不仅有限,而且缺乏二十国集团成员间合作的有效着力点。不仅如此,美国再一次将美元开闸放水激起了普遍的强烈反应。德国总理默克尔的说法是“很不喜欢”。这次最后通过的《首尔宣言》中说,与会各方表示将推动更为市场化的汇率机制,避免竞争性货币贬值。同时,包括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在内的发达经济体承诺对汇率过度波动和无序变化保持警惕,以减轻部分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的资本流动过度波动的风险。这说明,各国就这一政策向美方表示的质疑、担忧和批评,对美国确实会有一些约束力,但这种约束力的大小还要取决于美国国内经济状况的发展。如果达到部分预期效果、经济形势有所好转,可能美国会有所收敛,但如果达不到效果,美国很可能还会继续出台刺激政策。然而,问题在于,美元是国际货币,为了推动出口、提高竞争力,美国政府采取弱势美元政策,全球为此将付出代价。正是由于这样的担忧,就连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希望在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以及未来的人民币之间建立一个稳定机制。巴西财长曼特加也提出了由美元、欧元、日元、英镑、人民币和雷亚尔组成新世界储备货币的构想。明年将主办二十国集团峰会的法国从今年的早些时候也开始讨论和酝酿建立类似机制的可能性。另外一些领导人的顾问们则建议,全球主要债权国中国、德国和日本应携手对美国不负责任减轻其实际债务的做法进行“某种约束”。

  在目前情况下,汇率问题不是在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而且汇率问题不能解决全球经济失衡以及贸易问题,各方没有过多纠缠这个问题。

  鉴于庆州会议就 IMF份额改革问题取得重大进展,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和发展问题的进展可能成为此次峰会的积极成果之一。据二十国集团财长会上的共识,IMF将在2012年之前,向包括新兴国家在内代表性不足的国家转移 6%以上份额,超额完成匹兹堡峰会定下的目标。欧洲国家还将让出2个执行董事席位,以提高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然而,由于IMF的大部分决策都实行绝对多数的表决原则,因此此次改革并没有触动美国的否决权,即使是让出席位的欧盟作为一个整体也拥有否决权。所以,《金融时报》认为,“IMF的改革决定几乎不会给IMF治理带来任何正式的变化”。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