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券(实现经济政策的工具)

由网友(佐掱の恛憶)分享简介:消费券是公用券的1种,是为完成经济政策的东西之1。发搁消费券推动消费,是正在特殊的前提下采纳的特殊措施,是1种比力可行的抉择。尤为是平易近间消费威力大幅阑珊时,当局或者者企业发搁给市平易近消费券,做为市平易近将来消费时的付出凭据,希求经由过程加强平易近众的采办力取晋升消费愿望的体式格局以振兴消费,加快经济的苏醒以及增加。[一]中文名消费券发搁单元政...

消费券是专用券的一种,是为实现经济政策的工具之一。发放消费券拉动消费,是在特殊的条件下采取的特殊办法,是一种比较可行的选择。尤其是民间消费能力大幅衰退时,政府或者企业发放给市民消费券,作为市民未来消费时的支付凭证,企求通过增强民众的购买力与提升消费欲望的方式以振兴消费,加速经济的复苏和增长。[1]

中文名

消费券

发放单位

政府、企业[1]

类型

政府消费券、社会消费券

发展前景

发放消费券有望升为国家计划

功能

消费时的支付凭证[2]

种类区分

比造节还过瘾的 消费券 为何能瞬间激活消费

1、在中国,消费券主要有“政府消费券、社会消费券、旅游消费券、转移性消费券和教育培训消费券”5大种类,相关企业发行的一般为抵金券,其消费券的面值一般为100元,也有20元面值的社会消费券。

a)政府消费券

特点:使用财政资金发放的公益性、红利性消费券。

b)社会消费券

特点:单位和个人(含中国外游客)按照自愿原则购买的非公益性,非红利性消费券。

c)转移性消费券

特点:企业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为实现保就业、保收入,用政府拨付的各种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和企业扶持奖励资金在用于发展再生产和缴纳社会保险费后购买的用于企业购买商品、服务及用于职工福利的消费券。

d)旅游消费券

特点:政府适当资助、专门向来本地旅游者发放的消费券。

e)教育培训消费券

特点:用于资助困难企业职工在岗培训、进城务工人员、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等。

2、在日本,曾经发行过“地域振兴券”。

3、在泰国,为“救国支票”。

发放标准

1、中国

浙江省杭州市政府编列人民币1亿元,于2009年春节前后针对低收入家庭、困难家庭、退休职工以及中小学生各发放等值为100元至200元人民币的消费券。

2009年3月,杭州再次推出总金额超过6亿元各类型的消费券,发放标准根据不同类型和需要有200元、500元等。

四川省成都市市政府为扩大内需,针对2008年12月1日~12月20日前登记在册的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城乡重点优抚对象等三类人员约37.91万人,在2008年12月29日前每人发放等值为100元人民币的消费券。

广东省广州市国美电器有鉴于经济形势,同时“响应政府号召拉动内需,减轻市民的购物压力”,于2009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派发总价值2000万元人民币的消费券。消费券实行实名制发放,须广州市户口或在广州居住满一年的市民,凭身份证或其它有效证件到国美电器各门市店登记免费领取,每人限领1000元,凭券可在2009年4月25日至5月4日期间在全广州的国美电器和永乐电器任何门市使用进行消费,“在成交价基础上使用消费券可直抵现金使用”。

在全国其他地方也推出多种形式的消费券。

2、日本

1999年,日本针对符合发放条件的特定族群发放“地域振兴券”,每人2万日圆。

3、泰国

2009年3月26日,日本向登记申请并获准的752万低收入国民发放每人2000泰铢的“救国支票”。

使用方式

功能

消费券的功能与现金一样,但只能用来买商品,不能兑换成现金。消费券一般都会指定购物地点,在指定的商场才可以购买商品,而且要一次性消费完毕,不设找零。

如果消费券是某商场送的,是此商场的一种促销手段,这就要注意了。商场只是为了促销商品而推出,往往会有多种限定,在消费前要看清楚,特别是细小的字眼更要看清楚。

注意事项

1、使用时不找零。

2、收受消费券的店家,需申请过“营利事业登记”,方可将消费券存入银行帐号中兑现。

3、未曾申请过营利事业登记的商店或摊贩,若收受消费券,无法存入银行帐号中兑现,但可于采买原物料时,将消费券转手给上游厂商以抵扣货款,或在使用期限内再拿出来消费。

4、可捐赠消费券给公益团体,并可抵税。

国家计划

商务部2009年2月首次表态肯定地方政府发放消费券的做法,为此前一度火热的消费券作用之争定调。人们由此也产生更多期待:发放消费券能否上升为“国家计划”?

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明确表示:“在特殊的条件下采取特殊的办法,我认为是一项比较可行的选择。我们一些城市,比如成都、杭州发放了一些消费券,据我了解已经产生了一定的作用,对拉动消费起到了推进作用。”

姜增伟的表态代表了商务部的态度。人们普遍认为,作为主管商业流通的中央部委,商务部的态度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决策层的态度。在笔者看来,姜增伟的这番话,至少传递出三大积极信号:一是肯定了地方政府的试点行为;二是肯定了发放消费券对拉动消费的推动作用;三是表明决策层在这一问题上已逐渐形成共识。

事实上,地方政府的实践已充分表明,发放消费券拉动消费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重要选择。以杭州为例,据统计,消费券对商贸行业拉动效应为2.06倍。而成都向37.91万人每人发放100元消费券,消费券转化为真实消费的比率接近100%。

因此,问题不是消费券该不该发,而是该怎么发。如果决策层已经形成发放消费券拉动消费的共识,那么,在总结地方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则应加紧筹划更大规模的消费券发放计划。

有关专家指出,在经济形势下,时间不等人,我们迫切需要一个发放消费券的“国家计划”。如果全国范围内由于经济发展程度所限不能按一个标准发放消费券,那么,至少也该拿出一个国家层面的对地方有约束力的“消费券发放指导计划”,防止一些地方任意压缩消费券的金额和发放范围,让老百姓心里有个底。

关于消费券的发放范围,最理想的方式是人人有份,如果一时难以实现,至少也应该扩大范围。因为人人有份扩大规模,对刺激消费的力度更大,同时体现了社会公平,而且消费券只有附带尽可能少的对象限制,让不同阶层的民众都能在市场中自由选择,才能确保不扭曲正常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至于怎么补贴低收入群体,那是另一回事,不能跟发放消费券刺激消费混为一谈。

当然,发放消费券还应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相结合,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敢花钱。而这,则是另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发放情况

2020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宣部、财政部、商务部、人民银行等二十三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聚焦改善消费环境、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助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各地各部门相继出台了包括推出消费券在内的扩大消费政策措施。[3][4]

2020年4月9日,在商务部网上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据初步了解,已有7个省20多个地市组织发放了多种形式的消费券,激发消费潜力,带动消费回补,在短期内取得了积极成效。[5]2020年3月以来,湖南、嘉兴、青岛、重庆、深圳、沈阳、武汉、佛山等多地通过微信向市民陆续投放超百亿消费券。[6][7]杭州、深圳、郑州等多地也通过发放消费券的方式激发消费潜力、带动消费回补[8]

截至2020年4月7日,湖南省总工会通过以消费券形式提前向全体职工和工会会员发放节日慰问费,湖南线下微信支付消费增长270亿。[9][10]

2020年5月2日,从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获悉,总额达5000万元的北京市惠民文化消费电子券2日启动发放,用于拉动市民文化消费。[11]

2020年5月8日,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表示,初步统计,疫情发生以来,全国有28个省市、170多个地市统筹地方政府和社会资金,累计发放消费券190多亿元。[12]

2020年6月10日,西藏林芝发放500万元旅游消费券,到林芝的所有游客均可领取。(领取及使用方法见参考链接)[13]

2020年7月17日至8月13日广州向全社会发放3000万元文旅消费券,以提振市民和游客的消费信心,助推文旅市场复苏。消费券可在参与活动的668家景区、酒店、实体书店、民宿、旅行社等场所消费。[14]

2020年7月26日10时,150万张政企消费券在京东APP上发放,其中线下餐饮购物券100万张、智能产品券50万张。[15]

2020年9月2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将发放3亿元餐饮外卖消费券为进一步促进北京餐饮市场消费。[16]

2021年9月17日,湖北首批消费券发放,此次湖北省消费券分为普通券和特惠券两类。普通券包含商场消费券、超市(便利店)消费券、餐饮消费券三种类型共9个券额,在支付宝、微信、美团、云闪付4个平台发放,所有在鄂人员都可抢券。[17]

2021年11月26日起,哈尔滨市政府向多个领域发放消费券,消费券分批次进行发放,共计投入4亿元。[18]

2022年4月25日,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同程旅行启动云南消费券发放活动。包括了“文旅消费券”与“文旅加油券”两大类别。[19]

2022年5月8日,海南省发放第二批“助商惠民,乐享海南”消费券。第二批1700多万元消费券约41.8万张。其中零售19.1万张,餐饮14.4万张,旅游消费券8.3万张。[20]

2022年5月13日,成都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为提振消费、激发市场活力,成都会分两批次发放约6亿元的“成都520”消费券。[21]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