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千佛洞(2023最新敦煌千佛洞百科介绍)

由网友(感情、空格键)分享简介:敦煌千佛洞位于敦煌市西三五公里南湖店相近党河北岸断崖上,约初修于西夏以前。敦煌千佛洞现存有壁绘以及泥塑的窟洞4百7106个,此中隋窟9105个,唐窟2百103个,5代窟5103个。从窟洞数字,已足申明唐朝是敦煌艺术的极衰期间。中文名称敦煌千佛洞下辖地域中国甘肃敦煌天气前提冬热夏冷,整年升火长,温好大所属地域中国东南地舆位置甘肃西...

敦煌千佛洞位于敦煌市西35千米南湖店附近党河北岸断崖上,约始建于西夏之前。

大唐无双2主创远走敦煌 莫高窟场景或有大动作

敦煌千佛洞现存有壁画和泥塑的窟洞四百七十六个,其中隋窟九十五个,唐窟二百十三个,五代窟五十三个。从窟洞数字,已足说明唐代是敦煌艺术的极盛时期。

中文名称

敦煌千佛洞

下辖地区

中国甘肃敦煌

气候条件

冬冷夏热,全年降水少,温差大

所属地区

中国西北

地理位置

甘肃西北部

著名景点

“净土变”、“法华经变”

壁画分类

壁画分经变、本生故事、尊像图、供养人像、图案装饰等。经变是壁画的主体,占最大面积。唐代净土宗风行,故壁画中“净土变”(包括“西方净土变”、“东方药师净土变”、“弥勒净土变”)最多。唐代《妙法莲华经》盛传,壁画中“法华经变”也不少。“法华经变”有二十八品,其中第二十五品——“普门品”,往往被单独提出来描绘,这是唐人对观音菩萨特别虔信的缘故。

尊像图中,就出现了曼荼罗,又出现了婆罗门的神像(如四臂、六臂、八臂如意轮观音和千手千眼等观音)。

艺术特色

千佛洞艺术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生产、生活情景,画工们运用智慧,在佛教场面中,巧妙地夹写了现实世界的形形色色。至于供养人像,更都是唐代各阶级、各阶层人物的忠实写照。此外,还有西域的人像。所有这些,不但有艺术价值,而且有史料价值。

泥塑分浮面塑(包括壁塑、影塑、高塑)、立体塑(圆塑)两种。唐以前,浮面塑和立体塑,兼而有之;唐以后,只有立体塑,浮面塑却绝迹了。这是因为立体塑更具有真实感,艺术性更高。

在石窟中,泥塑的佛、菩萨像,与壁画互相辉映。有一些石窟,其中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用泥塑,天龙八部飞天龙女等扈从部属,是画在壁上,塑与画,和谐地配合在一起。还有一种情况:菩萨是泥塑的,菩萨顶上的圆光,身上的飘带,用壁画代替,塑与画,更是合成整体了。

唐代流行着一句话:“宫娃如菩萨”。其实是菩萨如宫娃。塑匠们不仅模仿伎女的形象来捏塑菩萨,他们捏塑佛、迦叶、阿难、金刚、神王……,也无一不是参考现实世界中各种人物的躯体与性格。

综观唐代各时期的塑像,初唐清瘦,盛、中唐肥硕。这与书法的由瘦变肥,同一风气。

敦煌还有一些小石窟,是画工、塑匠居住的地方。其中发现过小石坑、小油灯,还发现过带着破布麻鞋的骷髅。工作于此、葬身于此的无名艺术家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创造出许多艺术作品。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