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作品)

由网友(明天你好,我叫干不倒)分享简介:《汗青》是二零零八年由上海3联书店出书的图书,做者是古希腊汗青教野希罗多德,成书于私元前四四三年,译者徐紧岩。[一]该书是希罗多德撰写的东方第1部汗青教巨著,叙说了吕底亚、米底、巴比伦、埃及、波斯、印度等地的地舆情况、平易近族漫衍、经济糊口、政事轨制、汗青旧事、风俗世情等环境,还散中记叙了现代“世界大战”的颠末。该书除了叙说...

《历史》是2008年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成书于公元前443年,译者徐松岩。[1]

看到纪念币上的异国风情,春节我都想去旅游了

该书是希罗多德撰写的西方第一部历史学巨著,叙述了吕底亚、米底、巴比伦、埃及、波斯、印度等地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经济生活、政治制度、历史往事、风土人情等情况,还集中记述了古代“世界大战”的经过。

该书除叙述史实外,还夹叙了不少传说和故事,有些部分还具有地方志特色,它是一部历史著作,同时是一部能给读者以美好享受的文学读物,全书有统一的构思,文字注意修辞,有时采用史诗式的套语,力求引人入胜。

中文名

历史

创作时代

公元前443年

作者

希罗多德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译者

徐松岩

外文名

The Histories

类别

历史著作

作品别名

希腊波斯战争史

出版年

2008年

内容简介

《历史》主要部分是描写前492—前479年发生的希波战争。引发这场战争的原因是希腊和波斯双方为争夺地中海的控制权。战争持续了十几年,结果波斯被击败。由于在希波战争中,雅典城邦是希腊联盟的首领,所以在希波战争之后,雅典成为希腊的中心,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出现了繁荣昌盛的景象。希罗多德的《历史》正反映了这一历史过程。

全书共分9卷,每一卷都以希腊神话中的一位缪斯女神的名字来命名,并有各自独立的主题。

第一卷先说明写作目的,然后描述波斯和吕底亚王国的情况。波斯帝国在居鲁土的统治之下越来越强大。吕底亚感到受波斯帝国的威胁,于是主动进攻波斯帝国,结果遭到惨败。接着,作者又叙述了居鲁士如何成为波斯统治者的过程,以及波斯军队在居鲁士的率领下消灭亚述的过程,最后叙述了居鲁士战死的经过。

第二卷主要介绍古代埃及的情况。居鲁士死后,他的儿子冈比西斯上台。刚刚继位的冈比西斯马上就率领军队远征埃及。在这里,希罗多德叙述了埃及的历史、地理状况和文化,并详细描述了埃及国王建造金字塔的过程。

第三卷介绍波斯国王冈比西斯和大流士的情况。冈比西斯侵入埃及后,在埃及做了许多亵渎神灵的事情。当时,波斯国内有人冒充冈比西斯的哥哥在国内称王,冈比西斯率军回国,后因伤口感染严重而死去。但是新的波斯王的假冒身份很快被揭穿,大流士发动宫廷政变,取得了波斯的王位。大流士取得王位后,将国家分为20个领地,派兵重新征服了巴比伦。

第四卷描述了大流土对利比亚地区的军事征服。在征服巴比伦后,大流士又率军征服波斯帝国西部高原的斯奇提亚人,那里物产丰富,人口众多。最后,大流士看到追逐不到斯奇提亚人,所以决定留下八万军队在当地,并派另外一支军队去征服利比亚。

第五卷叙述伊奥尼亚对波斯人统治的反抗。依附于波斯的米利都僭主阿里斯塔哥拉斯决定摆脱大流土的统治,向雅典求援。雅典当时十分强大,同意增援。这成为希腊与波斯发生争端的开始。大流土知悉反叛和雅典增援的消息后,决心以武力扑灭。

第六卷开始正式描写希波战争,主要介绍了大流士对希脂各联邦的进攻,主要战役是马拉松战役。战争在马拉松这个地方展开,结果雅典和斯巴达的联军大败波斯大军,波斯与希腊的第一次大规模冲突结束。

第七卷叙述薛西斯重新入侵希腊,主要战役是温泉关战役。大流土不幸身亡。他的继承人薛西斯立刻重新征服埃及,雅典人决定利用强大的海军抵抗波斯的进攻,以雅典为核心,希腊各邦很快组织起来,决定在陆地上死守险要的关卡温泉关。斯巴达国王李奥尼达率领300名斯巴达重装步兵守在温泉关击退了波斯人的猛攻,但最后被波斯人从小路包抄,温泉关失守。

第八卷主要描写了撒拉米斯海战,此战中,希腊海军决定性地击败了庞大的波斯海军,成为希波战争的转折点。波斯的海军集结在区域狭窄的撒拉米斯海城,准备与波斯海军决一死战,因为这里的地形对希腊海军有利。结果波斯海军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薛西斯决定退回波斯,但仍然留下了30万军队以继续征服希腊。

第九卷叙述了两个战役,即普拉塔伊战役和米列卡战役。本卷是希波战争的尾声。双方在普拉塔伊进行决战,波斯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是训练不足,结果被希腊联军击败。同时,在米列卡海。希腊海军再一次击败了波斯海军。至此,人侵希腊的波斯军队基本被肃清,希波战争结束。

从分卷情况来看,该书的第一卷至第五卷论述的实际上是希波战争的背景,描写的是环地中海区域的历史、地理、民族和风土人情;第六卷至第九卷才是对希波战争的正式记载,是全文的核心。

作品目录

目录
第一卷克丽奥(Clio,历史女神)
第二卷优特尔佩(Euterpe,抒情诗的保护神)
第三卷塔莉亚(Thalia,司喜剧的缪斯)
第四卷麦尔波门涅(Melpomene,歌唱女神,司悲剧的缪斯)
第五卷特尔普西科瑞(Terpsichore,司舞蹈与合唱的缪斯)
第六卷爱拉托(Erato,司爱情诗的缪斯)
第七卷波琳尼娅(Polymnia,司舞蹈哑剧和抒情诗的缪斯)
第八卷乌拉尼娅(Urania,司天文的缪斯)
第九卷卡利奥佩(Calliope,9位缪斯中的大姐,司史诗的缪斯)
年表
参考资料:

创作背景

希罗多德30岁左右便开始了四处游历的生涯,他展开了范围极广的旅行,他不仅到达了北部的黑海北岸,还到埃及的最南端进行游历,他甚至还到达了东部的两河流域的下游地区,到达了意大利半岛与西西里岛。在游历的过程中,为了能够让自己生存下去,希罗多德便以贩卖物品为生。但凡到达某一个地方,希罗多德就会立即到那里的历史古迹名胜处浏览,对当地的地理环境与风土人情进行考察与了解,那时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听当地人讲述那里的民间传说与历史故事。在听着当地人讲述的过程中,希罗多德会非常用心地将听到的一切记录下来,并随身携带。

公元前445年左右,希罗多德到达了希腊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中心城市——雅典。由于那时的雅典经历了希波战争,使得当地的政治经济都获得了高度的发展,呈现出一片繁华的景象,尤其是那里的学术文化更是整个希腊发展得最好的。到达雅典城后的希罗多德非常高兴,他非常积极地加入雅典城的各类集会与政治文化的活动之中,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还认识了政治家伯里克利与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等人物,并与这些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对于雅典城实施的民主政治,希罗多德十分崇拜,他特别是对刚刚结束不久的以雅典为首的希腊城邦在希腊波斯战争中打败奴隶制大国波斯的侵略表示了极大的钦佩之情。为了了解其中的过程,希罗多德便不停地打听刚刚发生的那场战争各方面的情况,并从中收集到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由于雅典人在意大利南部的塔林敦湾沿岸建立了图里翁城邦,希罗多德便跟随雅典移民一起到那里定居,并且成为图里翁城的公民。也正是从那时起,希罗多德开始将自已的时间与精力全部用到了写作之上。经过长时间的坚持与写作,便诞生了一部历史著作——《历史》。

在写作过程中,希罗多德主要依靠对古代遗址和人们习俗的直接考察与了解,通过对零乱的原始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并凭着自己观察力与创造力才完成了这部作品。

作品鉴赏

《历史》是一部关于希腊与波斯大大小小的战争的总汇。有些真实, 有些为希罗多德虚构,但却充满了魅力。作为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站在一个比较客观的角度来看待过往的历史。重视东方文明对希腊的影响,对非希腊民族持公正的立场,这是非常难得的。如书中记载了埃及的太阳历比希腊历法的准确,希腊的字母是从腓尼基人那里学来的。希腊人使用的日晷最早是由巴比伦人发明的,等等。

受时代的局限,希罗多德难免有天命观和宿命论的色彩,这在当时算不了什么,在当代却看成是瑕疵和局限性。但现代人不能因此而去苛求古人。现代人如果生活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同样会作如是观。虽然许多史学家指责他的《历史》著作中夹杂许多不足为据的神话传说和无稽之谈。但在看来这些都在所难免。因为当时就是一个充满迷信的时代,他的这种表现,正代表当时的时代,希罗多德也不能避免。他记载的许多事例,已被近代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所证实。

《历史》中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说明作者的历史观还很稚嫩。又如作者亲雅典的立场固然有推崇民主制的原因,但也常使他不免偏袒一方,有违史实。对趣闻轶事的过分喜爱,有闻必录,不免造成内容庞杂,不够精练。由于当时史料考证工作还刚开始,书中难免有不少失实之处。然而所有这些都无法抹杀《历史》的巨大历史功绩。这部不朽史著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创作特色

首先,它视野开阔,内容丰富。在书中,希罗多德不仅对政治、军事、外交事件详加记述,而且对经济生活、山川地理、民族分布、宗教信仰乃至风土人情、趣闻轶事无不涉及。除希腊外,埃及、巴比伦、叙利亚、波斯等国的历史在书中也占相当篇幅。

其次,《历史》并不满足于对史事和环境的叙述,还在努力寻找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譬如,希腊各城邦作为弹丸小国何以最终能战胜庞大的波斯帝国?希罗多德强调胜利的根本原因是雅典的公民享有民主自由,希波战争的结果是雅典的民主制度战胜了波斯的专制制度。通过叙事来表达和揭示历史事件的原因,使《历史》具有了前所未有的深意。

再次,希罗多德主张对史料进行考证,辨别真伪,体现了历史研究和写作中的求真精神和批判精神。他是西方史学史,上最早运用历史批判方法的人。希罗多德明确地说:“ 我的责任是报道人们所说的一切,但我自己并不一定相信这些事是真实的。我的这项声明,适用于我的全部著作。”尽管他有闻必录,有时失之轻信,但他的批判精神和求真精神为史学研究和写作确立了重要的原则。

最后,希罗多德治史重视道德训诲作用,如他对雅典民主制度的推崇,对专制制度的厌恶,对波斯侵略行径的谴责,都有道德教育的作用。

后世影响

希罗多德在撰写《历史》一书时所使用的方法,即以历史事件为中心的历史叙述体,为西方历史编纂学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这种历史编纂法至今仍是西方学者编写历史著作时的一种通用体裁。另外,在当时没有任何标准纪年方法的情况下,他采用统治者执政年代或参照其他地方同时发生的事件来编排年代的方法,也被后来的许多历史学家所接受。希罗多德在史学领域里取得的开创性的历史成就,对西方以后的史学发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版本信息

《历史》传抄本和校注很多,仅10—15世纪的传世抄本就有十数种。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大都将其翻译介绍给本国读者。

中译本1959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译者王嘉隽主要根据牛津古典丛书编订本,并参考赛威林·汉梅尔的波兰译本,青木岩的日文译本和乔治·劳林逊、亨利·.凯里、顾德雷的3种英文译本译出。

作者简介

希罗多德(Herodotos,约前484—约前425)。生于小亚细亚西南海滨的希腊城邦哈利卡纳苏城,出身于名门望族,父亲是个奴隶主。希罗多德从小喜欢读书,酷爱史诗。曾游历埃及、巴比伦、黑海北岸等地,考察地理环境、了解风土人情、探访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搜集战争史料。公元前443年,他在图里里翁城邦潜心撰写了《历史》这部巨著,希罗多德因而在西方史学中有“历史学之父”的誉称。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