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水县(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下辖县)

由网友(却又难忘)分享简介:惠火县,别号差花红故里,隶属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中南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西部,东取贵定县、平塘县交界,南取罗甸县接壤,西取少逆县邻接,北取龙里县以及贵阴市花溪区相连。[一]原县位于黔中低本的南部,地处苗岭南端向广西丘陵过渡的歪坡地戴,县境属岩溶坝地地貌以及侵蚀常态地貌,总的地势是北低南高,最低处是东...

惠水县,别名好花红故乡,隶属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中南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西部,东与贵定县、平塘县接壤,南与罗甸县交界,西与长顺县毗邻,北与龙里县和贵阳市花溪区相连。[1]本县位于黔中高原的南部,地处苗岭南端向广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县境属岩溶坝地地貌和侵蚀常态地貌,总的地势是北高南低,最高处是东北部的龙塘山,低点在涟江南流出境的打场河。惠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1]全县总面积2470平方公里,辖8镇3街道217个村(居、社区),2021年底户籍人口数48.02万人,[2]惠水县城荣获“国家卫生县城”荣誉称号,同时经过复审后好花红镇继续荣获“国家卫生乡镇”称号,2019年新申报的芦山镇也荣获“国家卫生乡镇”称号。[3]2022年惠水县生产总值完成150.39亿元[4]

2021年末全县拥有170所学校,[5]卫生机构239个,其中医院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5]

唐朝,今惠水县境为黔中道庄州下属清兰县辖地;940年,楚设置南宁州,治所在今惠水县城十五里卧龙;1941年11月1日,定番县改称惠水县;1949年11月24日惠水县解放,同年11月25日,成立县人民政府,惠水县隶属贵阳专署;1956年12月,惠水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改称惠水县。[6]有红石滩、惠水咕噜云岭等旅游景区[7]

中文名

惠水县

外文名

HuiShui County

行政区类别

国家/地区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高等学府

财经商务学院、贵州盛华职业学院

电话区号

0854

著名景点

燕子洞、好花红、百鸟河数字小镇

机场

荔波机场

方言

西南官话

人口

48.08万人(2020年)[9]

拼音

Hui shui Xian

坐标

东经106°23′—107°05′、北纬25°41′—26°17′[11]

平均海拔

1100米左右

面积

2470平方公里[8]

别名

好花红故乡

地区生产总值

139.15亿元(2020年)[9]

下辖地区

8个镇、3个街道、217个村(居、社区)[2]

政府驻地

涟江街道

邮政编码

550600[10]

地理位置

中国西南地区贵州黔中经济区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车牌代码

贵J

行政代码

522731

县长

徐光信[11]

主要民族

布依族、苗族

县委书记

郑绍峰

建制沿革

再见,贫困 贵州 18 个贫困县 市 区 成功实现脱贫摘帽

五代时期在今县城南部7公里处的卧龙岗设置南宁州;

宋朝为“西南夷五姓番、七姓番”地;

元朝设置8个安抚司,史称“八番”;

明朝先后建立程番府、定番州,下辖16个长官司。

1914年设立定番县;1941年更名为惠水县。

1949年11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惠水县城,惠水宣告解放。从此惠水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

1952年10月4日,建立惠水彝族苗族自治区,成为贵州省第一个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县。

1954年6月27日改称惠水布依族苗族自治区。1955年5月11日,改称惠水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956年12月改称惠水县。

1949年11月至1956年10月,惠水县先后划归修文、贵阳、安顺等专区及黔南州管辖。1958年11月至1963年9月隶属于贵阳市,1963年9月划归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惠水县下辖3个街道、8个镇。[12]

区划详情

3个街道:涟江街道、濛江街道、明田街道。

8个镇:好花红镇、摆金镇、雅水镇、断杉镇、芦山镇、王佑镇、羡塘镇、岗度镇。[12]

自然环境

惠水县位于贵州省中南部,[13]地处黔中高原南部边坡,地势北高南低,最高海拔1691m,最低海拔666m,平均海拔1100m。惠水县属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苗岭山地南侧,地跨东经106°22′~107°06′,北纬25°41′~26°18′。面积2470平方公里,东接平塘,西连长顺,南邻罗甸,北与贵阳、龙里相壤。

地形地貌

惠水属喀斯特盆地地貌,涟江纵贯全境,涟江冲积平原面积90平方公里,土地肥沃,阡陌纵横,平畴绿野,生机盎然。县境位于苗岭山地南端,北连黔中山原,南接黔南峡谷,正好是苗岭山地向广西丘陵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北高南低。最高点东北部龙塘坡,海拔1691m,最低点南部打场寨附近的涟江河谷,海拔666m,全县平均海拔1100m左右

其中:海拔1400m以上面积90031亩,占总面积的2.43%;海拔1200m至1400m面积1208711亩,占总面积的32.62%;海拔1000m至1200m面积1754568亩,占总面积的47.36%;海拔1000m以下面积651690亩,占总面积的17.59%。

气候特征

惠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气候宜人。

自然资源

县境属亚热带黔中高原黄壤带区,由于地质、地貌、生物、气候条件复杂,土壤类型很多。按1984年颁布的《黔南州土壤工作分类系统》规定进行普查,县境共有5个土类,11个亚类,44个土属,122个土种。土壤类型包括壤土类、石灰土类、紫色土类、潮土类、水稻土类等。

动植物资源

野生植物

用材树种:主要有马尾松、华山松、杉木、柏木、梧桐、丝栎、枫香、香樟、皂荚、金丝榔、楸木、梓木、白栎、麻栎、楠木、重阳木、朴树、红绸、白杨、鹅耳栎、刺楸、红豆杉、香叶树、化香、举树、木荷、香椿等。

淀粉及糖类:主要有金毛狗脊、蕨、狗脊、贯众、槲蕨、杨梅、川榛、板栗、茅栗、贵州石栎、等。

油料植物:主要有华山松、铁坚杉、马尾松、杉、侧桕、桧、胡桃、化香、枫杨、鹅耳枥多种、川榛、锥栗、水青㭎、石栎、麻栎、朴、榆杨、大麻等。

药用植物:县境内药用植物很丰富,1970年,贵州省中医研究所编写的《贵州草药》收集介绍省内民间医生常用草药1000种,县境内有产出的在700种以上。

野生动物

鱼类:鲤、鲫、鳡鱼、南方马口鱼、鲭鱼、草鱼、中华细鲫、大鳞鱲、等。大鲵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蛇类:平鳞钝头蛇、赤链蛇、王锦蛇、灰腹绿锦蛇、紫灰锦蚊黑线亚种、黑眉锦蛇。

鸟类:苍鹭、白鹭、鸢、松雀鹰、红隼、灰胸竹鸡、红腹角雉、红腹锦鸡、白胸苦恶鸟、山斑鸠。

兽类:二类保护动物有猕猴、林麝、穿山甲,三类保护动物有苏门羚、大灵猫、小灵猫。

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人类活动的频繁,境内野生动物已大多减少,其中虎、豹、狼已经绝迹。仅于1973年以前有虎、豹伤人和捕获虎豹的记载,狼则较虎豹更早绝迹。

矿产资源

境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金属矿有铁、锰、锑等,非金属有砷、水晶石、冰洲石、大理石、硅矿等。煤的分布比较广泛,但因储量较少和媒质不佳未详细勘察。可作化工原料的石灰石遍及全县,原除了县水泥厂少量利用和民众烧石灰、建筑基础用之外,几乎没有开发利用。

人口

人口

惠水布依族人口分布在全县25个乡镇1075个自然村寨。重点分布在长安、王佑、打引、雅水、抵麻、岗度等乡镇,所涉及面积约127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1.6%。县域总面积2470平方公里,辖8个镇、17个乡,惠水县总人口46万人。

惠水苗族是黔南州苗族人口最多的县,全县25个乡镇均有分布,万人以上的有鸭绒和摆金两个乡镇。惠水苗族有8个支系,分为摆金支系、鸭寨支系、岗度支系、董上支系、大坝支系、摆榜支系、斗底支系、长田支系,六个支系分布于涟江以东的摆金、鸭绒等片区。

惠水毛南族是全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惠水县和平、高镇两镇涟江沿岸的7个村,总人口2200人。

2020年末,全县户籍人口总数为48.0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8.29万人,乡村人口29.79万人。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25‰,人口出生率为11.39‰。[9]

民族

惠水县由布依、苗、毛南、回、壮、侗、满、水、白等二十四个民族组成,少数民族26.21万人,占总人口的60.7%。主体少数民族为布依族、苗族,布依族人口约1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7%,苗族人口约9.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2.7 %。毛南族等其他少数民族0.41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近1%。

政治

党委领导
职务姓名
县委书记郑绍峰
县委副书记徐光信、田仁义
政府领导
职务姓名
县长徐光信
副县长陈照林、翟建明、张忠于、陈福松、刘祥祯、杨军、金梅
人大领导
职务姓名
主任罗朝光
副主任罗国光、龙瑞林、陈应勇、孙玲、杨光智、王永元
政协领导
职务姓名
主席王昌茂
副主席杨胜英、尹绍红、涂家卫、罗国华、刘似海、刘雪梅、吴成国

以上内容参考:腾讯新闻[14]、惠水县人民政府[15]、川观新闻[11]

经济

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9.15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83亿元,同比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50.71亿元,同比增长2.5%;第三产业增加值59.61亿元,同比增长1.0%。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0.7:36.4:42.8。三次产业结构从2018年的42:26.1:31.9,调整为2020年的20.7:36.5:42.8。[9]

第一产业

2020年,全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2.18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种植业总产值36.37亿元,同比增长8.1%;林业总产值3.14亿元,同比增长8.3%;畜牧业总产值8.99亿元,同比下降0.7%;渔业总产值0.83亿元,同比增长26.2%。

2020年,全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43.26万亩,比上年增长2.4%;粮食总产量13.09万吨,比上年下降0.9%。全年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27.76万亩,比上年增长8.8%;蔬菜及食用菌产量30.02万吨,比上年增长11.2%。年末果园面积11.70万亩,比上年增长15.1%;全年园林水果产量6.01万吨,比上年增长139.5%。

2020年,全年全县造林面积5500公顷。

2020年,年末全县猪存栏13.42万头,比上年增长20.9%;牛存栏4.47万头,比上年增长5.4%;羊存栏1.18万只,比上年增长12.8%;家禽存栏176.28万羽,比上年增长24.8%。全年猪出栏14.78万头,比上年增长18.2%;牛出栏1.92万头,比上年增长2.6%;羊出栏0.85万只,比上年增长13.1%;家禽出栏178.02万羽,比上年增长22.3%。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1.84万吨,比上年增长18.6%;禽蛋产量1.10万吨,比上年增长149.8%。

2020年,全年全县水产品产量0.27万吨,比上年增长62.5%。均为养殖水产品。[9]

2020年1月2日,惠水县入选全国第四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16]

第二产业

202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上年增长3.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6%。

2020年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8个,其中,二级资质企业4个,三级资质企业4个,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1.34亿元,比上年增长10.0%。[9]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20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统计口径)同比下降14.2%。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

2020年,年末全县公路线路总里程2244.7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24.49公里,公路里程1981.13公里。

2020年,全年电信收入2.64亿元。全县年末电话用户达411993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达16865户,移动电话用户达379480户。

国内贸易及旅游业

2020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08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6.15亿元,比上年增长2.8%。

2020年,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5.24亿元,比上年下降7.2%。

财税和金融

2020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2.61亿元,比上年下降3.2%,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61亿元,比上年下降3.1%。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4.64亿元,比上年下降1.1%。税收收入9.59亿元,比上年下降5.8%。

2020年,全县金融机构期末存款余额为100亿元,比年初减少8.17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70.82亿元,比年初增加3.78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14.39亿元,比年初减少9.39亿元。金融机构贷款期末余额为115.20亿元,比年初增加10.67亿元。[9]

文化

惠水布依族居住地的选择多重于水源,多选择在依山傍水、风光秀丽的平坝或丘陵以及在有河流或小溪的地带建房立寨。一般寨后靠山,寨前有田园,山川环绕。

婚俗

传统的布依族婚姻习俗有以下程序:一种是父母对已长大成人的儿子为其结缘婚配,成家立业。父母将称心的女方某某,主动征求儿子的意见,听儿子的看法与想法。另一种是首次请媒人拿着礼品到女方家进行试探时,媒人将礼品放在女方家神龛上,虔诚的表明了来意,并将男方情况介绍,女方父母委婉推辞,不表允否态度。过三五天,女方并没有退回礼信。再过些时日,媒人再次到女方家,如果原来礼信还在神龛上,表示不同意了;如果原礼信已收,表明没有拒绝,可以商榷,通过媒人撮合,女方将属相相告。男方请人将男女双方属相作了推算,如无冲克之瑕,便搭成此联姻之桥。通过双方父母商谈后,男方的母亲请媒人和五六位妇女陪同,带上礼品按女方家族每户一份。女方将请其族中亲属作陪,席间共同议定儿女婚事,这种仪式,叫“吃鸡脑壳”。其次是订亲,“吃鸡脑壳”只能算是说成这门亲事,还必须进一步确定婚姻关系,就是订亲。

丧葬

据历史资料记载及民间调查了解到,古代是火葬、装罐埋入土内或置于岩夹里。到现代仍习火葬与棺葬两种形式。非正常死亡者和传染病死亡者都要进行火化,布依族认为,只有火化才能驱邪除根、才能彻底杜绝此类传染病不再传给后人。

节日

布依族具有很多隆重的节日,如“过大年”(春节)、“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九月重阳”等。也有和其他民族共同过的节日,“五月端午”、“七月半”等,但过的形式有所不同。

文学

布依族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生动感人,是布依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斗争实践中口头创作的结晶。布依族诗歌,既是诗,又是歌,韵律、节奏明快,歌词多是七言句,也穿插少数五言句和九言句。惠水布依族民间文学的表达形式有:韵文体,即歌谣、谚语、谜语等;散文体,即故事,包括神话、传说、叙事、寓言、笑话等;曲艺体,包括说唱、顺口溜和弹唱词。

社会

2020年末卫生机构65个,其中医院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全县卫生机构编制床位数1381张,开放床位数1810张,卫生技术人员2442人,其中执业医师726人,注册护士987人。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91440人;报销补偿门诊和住院费用2.26亿元。[9]

人民生活

2020年,全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24元,比上年增长7.8%。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349元,比上年增长4.8%。

2020年末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32658人,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91440人。

截至2020年底,全县城市低保标准为625元/月,农村低保标准为4163元/年。全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0770人。拥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13个,其中:养老机构11个,儿童福利和救助保护机构2个。[9]

文化事业

2020年,年末全县乡镇文化站共有25个。年末数字电视用户34685户;广播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为98.4%和94.0%。[9]

教育事业

2020年,年末全县拥有本科院校2所,在校生32784人。高职专科院校1所,在校生3566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招生1791人,在校生3419人,毕业生1164人。普通高中3 所(含民办1所),招生2717人,在校生9151人,毕业生3127人。初中学校20所(含九年制学校5所,其中民办2所),招生5899人,在校生18026人,毕业生6333人。普通小学70所,招生6395人,在校生38878人,毕业生6024人。幼儿园70所(其中民办20所),在园幼儿17407人。[9]

基础设施

2008年建成投入使用惠水至青岩古镇二级公路,改造和新建城区道路桥梁、车站,建成县府路、建设西路、人民北路、振兴路、步行街、外环路等23条,总长33.15公里,新建蒙江桥、扩建县汽车站和8个乡镇汽车站,改建县乡公路100多公里,拆除危旧房上千户,10多万平方米,建成8个居民住宅小区,建成文化休闲娱乐广场2个,建成县职业中学教学楼和扩建25个乡镇中小学教学楼及学生宿舍食堂,完成惠水民中、二中、四中的教学楼和学生食堂工程,完成25个乡镇中心卫生院的建设,县人民医院门诊大楼、住院部、疾控中心、单采血浆站建成投入使用。[17]

旅游

九龙山景区

九龙山距离惠水县城8公里,硬化油路到达景区,交通便利,九座山峰以左三、右三、后三的顺序排列成一把天然的大椅子,中间另有一座小山峰傲居主位,在亿万年 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声地演绎着“九龙浴佛”的庄严场景,九龙山因此而得名。清朝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开山祖师古源禅师云游至此,以其高超的 佛法成就感得种种瑞应,定义此山乃天然的“九龙浴佛”圣地,创建了九龙寺,作为“太子佛”应化道场,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是与贵阳黔灵山、长顺白云山齐名的 黔中三大佛教圣地之一。

九龙寺

九龙山寺建筑是与黔中遐迩闻名的白云山寺共负盛名的佛教胜地之一。寺殿依山顺势而建,谷地中央的小峰上筑玉皇阁,为全寺最高层,登阁眺望可俯览全寺,谕意天阙至高无上;玉皇阁下东西山腰建观音殿,殿前置铁鼎,鼎座是用方礅条石从2米高的崖坎下砌成。再下为二进院落,正殿为“大雄宝殿”,钟楼、鼓楼翼其左右;前殿为“天王殿”、“灵官殿”。每殿左右均有配殿,设藏经楼、禅房、客斋等,殿与殿之间有廊道、花圃;另外在殿旁左右建有僧舍、寺厨、仓库等。山门建在谷口最窄处,石墙拱门,左右有照壁。大门两边的门柱上,悬挂着一幅木制阴刻的对联,黑底金字,上联为“黔南钟灵无双地”,下联是“昆仑发出第一山”。整个九龙山寺建筑布局合理,做工精巧,古朴大方,翘角飞檐,雕龙画凤,壮丽辉煌,为黔南各寺之冠。

望郎回

在惠水县城往南 三十多公里的 芦山镇硐口村有座山,名叫纳窝坡。坡顶有一处宽约数十丈,高约丈许的悬崖峭壁。这面峭壁长期如刀切一般,又宽又直;加上峭壁长期没有受到雨水渗浸,因而颜色皎白,上面的一丝一纹都十分清楚。其间,有一图案,形如一位少妇,手提竹篮,遥望远方,久久伫立在这悬崖峭壁上。这里的人们叫她“望郎回”。

惠水县还有百鸟和风景区、清水苑、滴水崖、溶洞群、文笔峰、马鞍井、荷花池登景点。

荣誉

2020年4月,入选由《小康》杂志社联合多个国家权威部门和专业机构开展的“2020中国夏季休闲百佳县市”榜单。[18][19]

2020年5月,入选“2020中国避暑名县榜”。[20]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21]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