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贵兴(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由网友(余裕)分享简介:邱贵兴(一九四二年三月一三日- ),男,中国工程院院士,熟于江苏无锡,一九六八年结业于中国协以及医科大教,现任北京协以及病院骨科主任医师。善少骨量松散症等脊柱取枢纽关头常见疾病及疑问病的诊治,曾获国度科技前进3等惩,享用当局特殊津揭。中文名称邱贵兴平易近族汉出诞辰期一九四二年国籍中国出熟地江苏性别汉子物履历邱贵兴,男,江苏省无锡市人...

邱贵兴(1942年3月13日- ),男,中国工程院院士,生于江苏无锡,1968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现任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主任医师。

珠峰 项目落地湘雅 乙肝患者或可获免费救助

擅长骨质疏松症等脊柱与关节常见病及疑难病的诊治,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中文名称

邱贵兴

民族

出生日期

1942年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江苏

性别

人物经历

邱贵兴,男,江苏省无锡市人,1942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院士。

擅长领域

擅长脊柱侧弯、脊柱后凸、强直性脊柱炎的矫形,脊柱肿瘤的切除固定,脊柱结核的治疗,椎管狭窄、脊柱滑脱的减压、复位、内固定,颈椎病以及腰椎间盘突出症,关节常见病及疑难病与骨质疏松症的诊治等各种脊柱疾病的治疗。[1]

个人职务

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

历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学系主任、骨科主任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及香港大学脊柱外科

中心主任

获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学术兼职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循环骨坏死专业委员会顾问卫计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国家药典委员会执行委员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医用耗材装备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原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ICSS(国际华人脊柱学会)主席

SICOT(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副主席

北京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第23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北京医学会第17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中华骨科杂志主编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主编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杂志主编

Journal of Orthopaedic Surgery(APOA)、Spine杂志编委

中欧骨科学术交流委员会中方主席

国际脊柱畸形矫形研究组(SDSG)中国组主席

国际脊柱功能重建学会(SAS)中国分会主任委员

主要成就

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探索TBX6在先天性脊柱侧凸中的作用机制

全外显子组测序探寻脊柱肋骨发育不全致病基因的研究

骨关节退行性疾病组织特异性干细胞功能活性改变及其表观遗传学调控

退行性脊柱侧凸(DS)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候选基因多态性研究

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病因学研究

胶原、核心蛋白基因在青少年脊柱侧弯椎间盘的表达研究

项目成果

作为项目负责人开展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2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

致力于脊柱、关节外科临床及基础研究,尤其对脊柱畸形进行了全面研究,提出了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中国分型,并在国际脊柱外科权威杂志《Spine》发表,命名为“PUMC(协和)分型”。

在先天性脊柱侧凸的病因学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最重要的致病基因,研究成果发表在世界顶级医学刊物《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北京协和医院骨科近年来在邱贵兴教授的领导下,骨科分有脊柱外科、关节外科、骨科创伤等专业组,特别在脊柱外科及人工关节的研究等方面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在关节外科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完成全膝、全髋关节置换术,使许多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髋关节创伤、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严重类风湿关节炎、严重骨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疼痛及功能丧失的患者恢复了日常生活。

主要著作

骨科手术学(第三版),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脊柱侧弯外科学,主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高级医师案头丛书骨科学,主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脊柱外科新手术(第二版),主编,北医大协和医大联合出版社。

髓内钉内固定,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骨盆与髋臼骨折,主译,人民卫生出版社。

奈特简明骨科学彩色图谱,主译,人民卫生出版社。

脊柱外科学,副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主编了《脊柱外科新手术》《髓内钉内固定技术》《骨折333个怎么办》《腰痛与腰椎疾病200个怎么办》《高级医师案头丛书-骨科学》主编、主译《骨科手术学》《高等医药院校八年制规划教材-外科学》等。

作为特邀编委参加了《脊柱外科学》的编著,并参与了《风湿病》《脊柱侧凸的预防和治疗》《颈椎外科手术学》《脊柱侧凸三围矫形理论与技术》《骨质疏松与临床》等书籍的编写工作。

在国内外各种杂志发表论著376篇。

期刊论文

1.四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耻骨联合分离生物力学特性的有限元分析。2017年 -邱贵兴-《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An innovative broken pedicle screw retrieval instrument.2007年 -邱贵兴

3.摘要:An innovative broken pedicle screw retrieval instrument,20(1):82-4,2007. Weng X, Qiu G*, Li J, Li S, Lee CI, Yu B, Li L. J Spinal Disord Tech. (SCI IF= 1.583)

4.Comparison of 1-stage versus 2-stage anterior and posterior spinal fusion for severe and rigid idiopathic scoliosis--a randomized prospective study.2006年 -邱贵兴

5.摘要:Comparison of 1-stage versus 2-stage anterior and posterior spinal fusion for severe and rigid idiopathic scoliosis--a randomized prospective study, 15;31(22):2525,2006,Shen J, Qiu G*, Wang Y, et al,Spine.(SCI IF=2.229)

6.特发性脊柱侧凸King、Lenke和PUMC临床分型的应用比较。2006年 -邱贵兴

7.摘要:特发性脊柱侧凸King、Lenke和PUMC临床分型的应用比较,26(3):145-150,2006,第1,主要合作者:于斌、Norbert Ventura、仉建国。《中华骨科杂志》

8.A new operative classification of idiopathic scoliosis: a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method.2005年 -邱贵兴

9.摘要:A new operative classification of idiopathic scoliosis: a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method. 30(12):1419,2005,Qiu G*, Zhang J, Wang Y, et al, Spine.(SCI IF=2.229)[2]

医学成就

邱贵兴教授擅长脊柱外科及关节外科。较早地引入并积极推广CD、TSRH、CDH系统等脊柱固定器在临床上的运用,尤其在脊柱侧凸方面进行了长达20余年临床基础研究,并针对国际上现有各种特发性脊柱侧凸分型的不足,在国际上首次提出脊柱侧凸的中国分型方法(PUMC协和分型),对指导脊柱侧凸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并受到了国内外广大同行的高度关注,使我国的脊柱侧凸治疗达到国际水平。他所领导的课题《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系列研究及临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关节外科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熟练地完成了大量全膝、全髋关节置换术,使许多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髋关节创伤、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严重类风湿关节炎、严重骨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疼痛及功能丧失的患者恢复了日常生活。

作为项目负责人开展了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协和(PUMC)分型及其临床应用研究、特发性脊柱侧弯相关基因的研究、老年骨关节炎的临床分期及优化防治等7项国家级、7项省部级科研课题,另外还有多项院内课题。

获得荣誉

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二项

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

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

国家教委三等奖

卫生部二等奖等奖项

院内医疗成果奖及科技成果奖

授权专利5项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