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2023最新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百科介绍)

由网友(用命爱你@)分享简介:美国中华医教基金会(China Medical Board,CMB),其余中文翻译包孕“洛氏驻华社”,“中国医教委员会”以及“中华医教基金会”等。初创于一九一四年,是1野自力的美国基金会,经由过程赞助医教、照顾护士和大众卫熟研究以及教诲去改良中国及其亚洲邻国国民的康健状态。中文名美国中华医教基金会建立时间一九一四年外文名Chin...

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hina Medical Board,CMB),其他中文翻译包括“洛氏驻华社”,“中国医学委员会”和“中华医学基金会”等。始创于1914年,是一家独立的美国基金会,通过资助医学、护理以及公共卫生研究和教育来改善中国及其亚洲邻国人民的健康状况。

中文名

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

成立时间

1914年

外文名

China Medical Board,CMB

组织性质

独立美国基金会

组织概况

菁英杯 2019内蒙古青少年足球锦标赛U7 U10东部赛区明日开赛

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创始于1914年,是洛克菲勒基金会的第二大项目,并于1928年在纽约改组为一个独立的基金会。CMB最初的职责是创建并运营北京协和医学院,该使命从1914年一直延续至1950年。自1950年从中国撤出后,CMB便开始在日本、韩国、香港、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台湾等亚洲国家和地区开展工作,促进其医疗能力建设。自从1980年应邀返回中国后,CMB在华的资助对象逐步扩展到二十余所医学院校,帮助他们改善提高医学教育和研究水平。除此以外,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其它十几所医学院校亦是我们的资助对象。

组织使命

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的使命是促进中国及东南亚地区卫生事业的发展,推动公平、优质的医疗服务。在这个日益相互依存的世界中,基金会秉承精诚合作的精神、立足卫生公益事业的战略前沿,致力于专业教育、政策研究、全球卫生等领域的创新能力建设。[1]

组织业绩

在近一个世纪的慈善事业中,CMB已为从远东至东南亚的众多医学院校提供了数亿美元的资金援助和技术支持。CMB拥有超过2亿美元的资产,每年资助额度超过1000万美元。CMB总部位于美国麻塞诸塞州的坎布里奇市,在中国北京设有代表处,拥有一支出色的赠款管理和项目支持团队。在理事会主席领导下,CMB共有十余名员工,其中半数在亚洲任职。CMB的管理架构设有理事会,由12名理事组成,负责制定机构的大政方针。

2008年CMB推出一项全新的资助战略,以期加强中国和亚洲机构在“关键能力”上的科研能力,来面对21世纪最大的健康挑战——即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使所有人公平地享有初级卫生服务以及预防性卫生服务,使所有人受益于知识进步。要实现该目标,具体的措施就是加强卫生政策、卫生体系、以及医学教育领域的能力建设,通过提高研究能力来推动实现卫生公平。

百岁华诞

2014年CMB百岁华诞。为了纪念这个历史性的时刻,CMB理事会筹备一系列活动来回顾CMB过去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并展望未来百年的使命和战略。[2]

机构人员

CMB设有三处办公室,分别位于波士顿、纽约和曼谷,主席为陈致和(Lincoln Chen)。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为李文凯。现任理事会主席为Mary Brown Bullock,理事会其他成员为:Jane Henney; Thomas S. Inui; Michael A. Duffy; Harvey V. Fineberg; Tom G. Kessinger; Jeffrey P. Koplan; Peter J.Robbins; Tony Saich和Wendy O'Neill Wang。

项目资助

CMB主要资助中国的13所医学类院校,他们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宁夏医科大学、九江学院医学院、西藏大学医学院。在将近100年的慈善活动中,CMB一共向亚洲,特别是中国地区共无偿捐赠了近10亿美元,为推动亚洲特别是中国的医学卫生事业做出了贡献。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