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福建省辖地级市)

由网友(你我这么近又那么远)分享简介:宁德,雅称闽东,福修省辖地级市,位于福修省西南部,东临东海,南交福州,西邻南平,北取浙江省温州市交界。截至二零二二年,下辖九个区县市,有四三个城、六九个镇、一四个街谈服务处、二一五个居委会、二一三四个村委会。齐市海洋面积一三四五二万平方私里,海疆面积四.四六万平方私里,海岸线少一零四六私里,截至二零二一年,齐市户籍人嘴...

宁德,俗称闽东,福建省辖地级市,位于福建省东北部,东临东海,南接福州,西邻南平,北与浙江省温州市接壤。截至2022年,下辖9个区县市,有43个乡、69个镇、14个街道办事处、215个居委会、2134个村委会。全市陆地面积13452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46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046公里,截至2021年,全市户籍人口355.66万人。截至2022年,宁德市生产总值3554.62亿元同比增长10.7%。[1]

全市土地面积13452万平方公里,其中以山地、丘陵为主,沿海有面积不大的海积、冲积平原。境内河流多呈西北-东南走向,较大的河流有24条。非金属矿比较丰富,金属矿次之,能源矿产贫乏。宁德地处东南沿海,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春夏雨热同期,秋冬光温互利,四季分明,海洋性季风气候显著。[1]

2021年实施教育扩量提质专项行动,加快建设教育补短板项目66个,新增学位1.67万个。新建公办幼儿园6所。持续完善课后服务。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提高到60%以上。争创省示范高中2所。支持宁德师范学院争创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提高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终身教育发展水平。[2]

2021年实施医疗卫生服务提升专项行动,加快推进医疗卫生补短板项目50个,新增医疗床位1000张以上。开工建设市医院传染病院区、市疾控中心迁建、东侨医院和市医学影像中心、检验病理中心等项目。[2]

闽东群山环抱,面向大海,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由“亲水天堂”白水洋、“海上仙”太姥山、“名山奇峡”白云山三大景区组成的“宁德世界地质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境内的屏南白水洋鸳鸯溪景区、福鼎太姥山先后荣膺5A级景区;“中国最美的十大海岛”之一福鼎嵛山岛等众多旅游景点。[1]

宁德市汉语方言分布情况比较复杂,根据方言内部的异同,闽东各地方言均属以福州话为代表闽东方言系统。闽东素有“天然鱼仓”之称,水产资源有600多种。水果种类繁多,盛产四季柚、板栗、芙蓉李、水蜜桃等。[1]

中文名

宁德

外文名

Ningde City

别名

闽东、蕉城

地区生产总值

3151.08亿元(2021年)[3]

人均生产总值

100034元(2021年)[3]

高等学府

宁德师范学院、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民族

汉族、回族、壮族、畲族[4]

邮政编码

352100~355514

地理位置

福建省东北部

气候类型

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方言

闽东方言

车牌代码

闽J

市委书记

梁伟新[5]

海岸线长度

1046公里[4]

行政区划代码

350900

面积

13452平方公里

人口数量

户籍人口355.66万人(2021年)[3]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国家/地区

中国

下辖地区

1市辖区、2县级市、6县

政府驻地

蕉城区

电话区号

0593

著名景点

白水洋风景区、鸳鸯溪、太姥山风景区、白云山、九龙漈瀑布

机场

宁德霞浦水门机场

火车站

宁德火车站、福安站、霞浦站、太姥山站、福鼎站、古田北站

市树

香樟

市花

桂花

市长

张永宁[6]

所获荣誉

中国地级市百强品牌城市第90位(2021年)[7]、“无偿献血先进省(市)奖”(2020年)、2020中国宜居宜业城市、国家森林城市

地理坐标

东经118°32′~120°43′、北纬26°18′~27°40′

建制沿革

福建宁德 跟紧福州脚步,或将迎来发展机会

先秦时期为百越诸部之闽越族驻地。

晋太康三年(282年)设温麻县,是区内最早建立的县一级政区,隶属晋安郡,后隶属丰州。县治在今霞浦县洪山山麓,辖境包括今宁德地区的大部和政和、连江、罗源等县地。

隋开皇九年(589年),温麻县被撤销,其地并入原丰县,隶属泉州。隋大业三年(607年),原丰县改名闽县,隶属建安郡。

唐初改隶建州。武德六年(623年),析闽县原温麻县地设立长溪县(治所在今霞浦县)和连江县,隶属泉州。同年,长溪县并入连江县,隶属闽州。唐长安二年(702年)连江县析出原长溪县地,复设长溪县,治所在今霞浦,隶属闽州,后隶属福州。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长溪县升为福宁州,属福建行中书省福州路,辖本州和福安、宁德2县。

明洪武二年(1369年),福宁州降为福宁县,仍属福建行中书省福州路。明成化九年(1473年),福宁县升为福宁州,属福建承宣布政使司,辖福安、宁德2县。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福宁州升为福宁府,隶属福建闽浙总督府,辖福安、宁德、霞浦、寿宁4县。

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州厅建置,实行省、道、县3级地方政制,区内古田、屏南、霞浦、福鼎、宁德、福安、寿宁7县属东路道。

民国三年(1914年),东路道改称闽海道,区内7县属闽海道。

民国十四年(1925年)废道,区内7县属省政府。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福建划分为4省2市,区内7县同属闽海省。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福建省政府实行政督察区制,闽东划为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闽东并入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闽东被划为第八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闽东又被划为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期间,闽东所辖境域几经变动。

新中国

1949年9月30日,闽东区成立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福安、宁德、福鼎(11月划入)、霞浦、寿宁、周宁、柘荣等7县,专员公署驻福安,隶属福建省人民政府。1950年,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福安专区专员公署。

1955年4月又改称福安专员公署,隶属福建省人民政府。

1956年,隶属福建省人民委员会。

1968年,成立福安专区革命委员会,隶属福建省革命委员会。

1970年,福安专区革命委员会驻地由福安迁往宁德县城关。

1971年6月,福安专区革命委员会改称宁德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8年4月,撤销宁德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宁德地区行政公署。

1979年,隶属福建省人民政府。

1983年后,宁德地区行政公署辖有福安、宁德、福鼎、霞浦、寿宁、周宁、柘荣、古田、屏南等9县(1956年至1983年间,闽东辖区变动频繁,除原有辖区外,还先后辖有松溪、政和、长乐、连江、罗源等县地)。

1999年11月14日,国务院批准宁德撤地设市,成立宁德市人民政府, 2000年11月14日正式挂牌。宁德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蕉城区,全市辖9个县(市区)。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宁德市下辖1个区、6个县、2个市。[8]

区划详情

1个区:蕉城区。

6个县:霞浦县、古田县、屏南县、寿宁县、周宁县、柘荣县。

2个市:福安市、福鼎市。[8]

2015年宁德市行政区划一览表
名称乡 级村 级
街道办(个)(个)(个)民族乡(个)社区(个)行政村(个)
蕉城区2103141(含东侨区9个)277
福安市4132346439
福鼎市3101234250
霞浦县263323292
古田县284
12275
屏南县
47
7152
寿宁县
77
9196
周宁县
63
7140
柘荣县
27
4112
全 市13663791832133
资料来源

自然环境

宁德俗称闽东,位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台湾省三大经济区的中间位置,地处东经118°32′—120°43′,北纬26°18′—27°40′之间。东望台湾,西邻南平,南连福州,北接浙江省温州市。东西横距235公里,南北纵距153公里。全市陆地面积1.35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46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046公里。[9]

地形地貌

宁德市在福建省地层区划中属华南地层区东南沿海地层分区。境内除福鼎大部和柘荣一部地域属温州地层小区外,其余均属青田漳州地层小区。在地质构造带中,宁德位于闽东燕山火山岩断裂带北部,处在东南沿海火山岩带。

宁德市地貌基本轮廓在燕山运动末期即已形成,在福建省地貌区划中属闽中火山岩系中山地貌区和东部沿海花岗岩丘陵与平原地貌区。其地形西、北部高,东、南部低,中部隆起,大致呈“门”型的梯状。境内西北部有洞宫山、鹫峰山两大山脉,千米以上山峰696座,最高峰山尖海拔1649米;中北和中南部有太姥山和天湖山两条山脉,千米以上山峰189座,最高峰山尖海拔1479米;东面濒临太平洋,海域内港湾岛屿众多,海湾、港湾178个,岛屿305个,构成区内地势陡峻,其间杂有山间盆地,沿海一带夹滨海堆积平原。

气候环境

宁德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10]冬少严寒,夏少酷暑;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夏季最长,秋季最短;气候资源丰富、气象灾害频繁。由于有4个高海拔山区县,气象要素的地理差异较大。全市年平均气温为17.5℃、生长期327.9天、无霜期270.4天、日照时数1637.7小时、降水量2350毫米。降水集中两个时段,即5—6月的雨季(前汛期)和7—9月的台风季(后汛期)。年平均有3.5个台风影响,暴雨日数年平均5.7天,大暴雨年发生概率全市平均为80.3%,特大暴雨多为台风影响造成,其中柘荣出现特大暴雨的概率最大。

水文

境内水系发达,河流密布,较大的河流有24条,流域总面积为1.19万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88.46%。其中最大的交溪和霍童溪两条水系的干流及其10条较大的支流,控制面积0.78万平方公里,占全市流域总面积的65.5%。地下水资源约占水资源总量的14%左右,分布于全市各地,特别是西部、北部和中部地区。全市的水资源总量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闽东海阔港深。海岸线长度878公里,居福建省设区市之首;海域面积4.46万平方公里,浅海滩涂面积9.34万公顷,可供作业的海域面积是境内陆地面积的3.3倍。区域内有大小港湾29个,其中三都澳深水岸线长度居全省港口之首。

自然资源

宁德市东临台湾海峡,海岸线(不包括岛屿)长943.2公里,占全省海岸线总长的28.35%;海域面积4.4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海洋渔场总面积35.63%,区域内有岛、礁、沙、滩、岬角、水道、河口共1215个,[11]其中岛屿307个,占全省岛屿总数的21.3%。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拥有三都、沙埕、三沙、赛岐等天然良港;尤其是三沙湾港,50万吨轮船可随时进港全天候作业,是远洋大吨位中转港和大项目开发的理想区域。2012年,三沙湾宁德城澳港和福安白马港区已经国务院批准对外籍船舶开放。

闽东水产资源极为丰富,拥有海洋生物600多种。海域面积4.46万平方公里, 浅海面积9.34万公顷,滩涂面积4.36万公顷,盛产着大黄鱼、对虾、石斑鱼、二都蚶、剑蛏等。大黄鱼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水电资源

宁德市雨量充沛,山高谷深,溪流纵横,水电资源十分丰富。全市河流总流域面积达11899平方公里,可开发电力185.49万千瓦, 交溪、霍童溪、古田溪等水系,具备建高水头电站、大水库的条件,宜于梯级开发。闽东海岸线长,蕴藏着丰富的潮汐能源,可开发总装机容量245.96万千瓦,其中三沙湾潮汐可开发利用129.34万千瓦,为省之最。截至2011年,全市已建成水厂35个,日供水30万吨。

矿藏资源

截至2007年底,宁德市已发现各种矿产资源种数51种,占全省已发现矿产总数的38.35%,其中能源矿产2种,金属矿产15种,非金属矿产32种,水气矿产2种,探明储量的矿产18种。已探明固体矿产矿床(点)178处,具小型规模以上的矿产地90处。其中,大型矿区2处,中型矿区21处,小型矿区67处,另有“零星分散”矿产88处。列入福建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固体矿产16种,其中金属矿产9种,非金属矿产7种,上表矿区总数37个,大型矿区2处,中型矿区8处,小型矿区27处。矿山总数252处,按设计生产规模划分,大型矿山2处,中型矿山51处,小型矿山151处,“零星分散”矿山48处。

矿产资源分布在空间上具有地域化的特点,可供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诸如铁矿主要分布在寿宁、周宁、福安一带;钼矿主要集中分布在福安、古田、周宁一带;银矿主要分布在周宁、屏南、柘荣、福安一带;非金属以饰面石材最有优势,各县(市、区)均有分布,而以福鼎、古田、寿宁、屏南、蕉城最为丰富。

土地资源

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宁德市土地总面积2014.80万亩,其中:农用地面积1795.9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9.14%;建设用地面积89.7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45%;其它土地面积129.0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41%。农用地中,耕地241.60万亩,园地151.55万亩,林地1287.76万亩,草地68.37万亩,其它农用地49.40万亩。建设用地中,居民点工矿用地46.90万亩,交通运输用地21.92,水利设施用地18.44亩。

人口

人口

2021年,全市年末常住人口315万人,与上年末持平。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95.93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2.2%,比上年末提高1.2个百分点。全年出生率9.03‰,死亡率6.92‰,自然增长率2.11‰。

2021年,全市年末户籍人口355.66万人,比上年减少0.1%。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38.3%,比上年末提高0.5个百分点。[3]

民族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宁德市是属于多民族地区,有汉族、畲族、回族、壮族等35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265.3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94.0%;少数民族34个,人口16.8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0%。在少数民族中,畲族人口最多,达15.48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1.7%;其次是回族,占6.1 %,再其次是壮族,占0.5%。宁德市是福建省畲族人口的聚居地,畲族人口占全省畲族人口的42.4%。主要分布在沿海四个县市,占全市畲族人口的92.7%。

政治

职务姓名
市委书记梁伟新
市委副书记张永宁、杨方

人大领导

职务姓名
主任
王世雄[6]
副主任

刘水金、陈梅、张雄、钟乃安、徐光忠、刘正宇[12]

秘书长雷树荣

政府领导

职务姓名
市长张永宁[13]
副市长缪绍炜、陈怡、叶其发、包江苏、郑忠辉、刘笃凡[6]、吴卫云[14][15]
秘书长詹少铃[16]

(以上内容来源于:[17][18][19][20][21][22]

政协领导

职务姓名
主席兰斯琦(畲族)
副主席

程树平、黄建龙、王代忠、刘登健、黄家盛、刘国平、陈美莺(女)、林岩峰、钟梅允(女,畲族)

秘书长杨良辉[23]

经济

2021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3151.08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9.80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746.16亿元,增长19.4%;第三产业增加值1045.12亿元,增长8.1%。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4%,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5.4%,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3.2%。全年人均GDP达100034元,比上年增长12.7%。

2021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7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17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14%,低于省下达控制目标0.86个百分点。[3]

第一产业

2021年,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45.61亿元,比上年增长4.2%。其中农业产值240.25亿元,增长3.8%;林业产值33.29亿元,增长2.4%;牧业产值41.11亿元,增长16.2%;渔业产值318.41亿元,增长2.9%;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12.54亿元,增长6.1%。

2021年,粮食播种面积134.89万亩,比上年增加0.34万亩,其中,稻谷面积87.03万亩,减少0.08万亩。蔬菜种植面积91.50万亩,增加1.26万亩;中草药材种植面积16.23万亩,增加0.8万亩;油料种植面积3.80万亩,减少0.02万亩。

2021年,全年粮食产量47.72万吨,比上年增产0.48万吨,增长1%。其中,稻谷36.3万吨,增产0.23万吨,增长0.6%;薯类9.59万吨,增产0.2万吨,增长2.2%。

2021年,全年肉蛋奶总产量12.94万吨,比上年增长18.7%。肉类总产量9.71万吨,增长20.5%。其中,猪肉产量8.0万吨,增长27.1%。生猪年末存栏79.7万头,增长6.4%;生猪出栏100.79万头,增长26.5%。奶产量0.68万吨,增长65.4%;禽蛋产量2.55万吨,增长4.7%。

2021年,全年水产品产量106.53万吨,比上年增长2.9%。其中,海水产品产量101.53万吨,增长3.0%;淡水产品产量5.0万吨,增长2.0%。海水养殖产量87.24万吨,增长3.9%。

2021年,全市林产品采集总量97.69万吨,比上年下降4.1%。

2021年,年末实有茶园面积101.84万亩,比上年增加6.79万亩。茶叶总产量11.83万吨,增长7.2%。其中红茶产量2.44万吨,下降1.0%;白茶4.77万吨,增长48.1%;绿茶4.41万吨,下降13.2%。

2021年,现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6个,新增2个;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0家,新增3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4个;“三品一标”认证产品549个;市级“菜篮子”示范基地17个;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中心177个,新增50个。[3]


第二产业

2021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500.88亿元,比上年增长24.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2.5%。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34.3%;股份制企业增长44.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2.3%,私营企业增长42.3%。分轻重看,轻工业增长60.3%,重工业增长13.1%,重工业增加值占比44.3%。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9.0%,制造业增长39.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1.3%。工业产品销售率100.0%,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的34个行业大类中,有7个增加值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1倍,汽车制造业增长1.9倍,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86.7%。

2021年,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1%,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8.3%,同比提高11.6个百分点。其中,锂电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增长92.1%,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长2.3倍,不锈钢新材料产业增长1.1%,铜材料产业增长31.1%。

2021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9.9%,同比提高14.7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6.9%。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0.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8.4%,同比提高14.4个百分点。

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88.49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利润25.84亿元,下降7.4%;股份制企业211.82亿元,增长56.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76.17亿元,下降34.5%;私营企业175.46亿元,增长54.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63.5%,比上年提高6.6个百分点;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8.6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8%。

2021年,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47.01亿元,比上年下降5.4%。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541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25.64亿元,增长4.1%。其中,建筑工程产值192.14亿元,增长0.8%;安装工程产值33.18亿元,增长28.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57.02万平方米,增长2.4%,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211.69万平方米,增长1.0%。全市一级、二级资质建筑业企业分别完成产值50.32亿元、87.46亿元,同比下降3.5%、4.8%。三级资质企业完成产值87.85亿元,增长20.9%。[3]

第三产业

服务业

2021年,全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045.12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04.30亿元,增长11.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98.06亿元,增长24.0%;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5.10亿元,增长13.9%;金融业增加值155.14亿元,增长6.9%;房地产业增加值148.65亿元,增长5.6%。

2021年,全年276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31.87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实现利润总额9.9亿元,增长41.1%。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6.2%。其中,项目投资增长4.3%。

2021年,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35.6%,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3.2%,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4.5%;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3%,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3.2%。制造业投资增长39.2%,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8.1%。基础设施投资下降26.9%,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9.6%。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9%,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4.8%。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93.5%,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5.9%。

2021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75.10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住宅投资226.45亿元,增长10.7%;办公楼投资4.13亿元,增长200.7%;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5.29亿元,下降5.6%。本年新开工房屋面积366.51万平方米,增长18.9%;商品房销售面积357.80万平方米,增长10.7%。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61.06万平方米,增长18.6%。

2021年,全年新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950套(户),历年累计基本建成5.19万套(户)。

2021年,325个在建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58.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10.23%,其中新开工重点项目133个、竣工85个。

国内贸易

2021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0.17亿元,比上年增长6.6%。限额以上消费市场实现零售额125.52亿元,增长4.3%。限额以下消费市场实现零售额754.65亿元,增长7.0%;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85.7%。

2021年,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4.8%,汽车类增长11.8%,粮油、食品类增长10.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3.1%,烟酒类增长9.5%,饮料类下降27.4%,服装、鞋帽、针织品类下降19.3%,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20.6%,五金、电料类增长30.8%,家具类下降21.6%,日用品类下降9.7%,中西医品类下降12.1%,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4.4%,金银珠宝类增长23.9%。全年限额以上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18.87亿元,比上年下降1.9%。

对外经济

2021年,全年进出口总额905.7亿元,比上年增长76.4%。其中,出口600.5亿元,增长79.0%;进口305.2亿元,增长71.4%。进出口贸易顺差295.3亿元。

2021年,全年新签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23个,比上年减少4个。合同外资总金额6.57亿元,下降66.7%。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85亿元,增长24.9%。

财政金融

2021年,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不含基金收入)265.79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8.05亿元,增长14.7%。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44.06亿元,增长3.1%。全市税性总收入224.83亿元,增长12.2%,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84.6%,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地方级税性收入117.08亿元,增长12.0%,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4.1%,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

2021年,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832.2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35.92亿元,增长13.5%。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760.8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61.60亿元,增长20.1%。其中,制造业贷款余额319.34亿元,增长108.7%。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86.80亿元,增长33.1%。涉农贷款余额1241.26亿元,增长14.7%。

2021年,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642.1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50.01亿元,增长10.5%。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671.5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75.27亿元,增长16.3%。其中,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017.9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54.01亿元,增长17.8%;个人经营性贷款余额511.4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8.66亿元,增长21.0%。

2021年,年末主要农村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农作合作社、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91.6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0.29亿元,增长14.7%。

2021年,年末全市股民证券投资者开立资金账户数为40.52万户,比上年增长13.5%。全年债券交易额4145.23亿元,增长15.9%。

2021年,年末全市共有保险公司30家,其中财产险15家,人身险15家。各类保险公司保费收入63.88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46.01亿元,增长8.9%;财产险保费收入17.86亿元,增长17.8%。支付各类赔付及给付20.67亿元,其中人身险业务赔付12.11亿元;财产险赔付8.56亿元。[3]

文化

宁德市汉语方言分布情况比较复杂。根据方言内部的异同,宁德方言属闽海方言群中以福州话为代表的闽东方言区。古田、屏南两县属于闽东南次方言南区;蕉城区和霞浦、周宁、柘荣、寿宁、福鼎、福安等7县(市),属于闽东北次方言区。闽东方言福州话在南片区可自由交际,北片区各市(县、区)人也能基本听懂福州话。霞浦话在北片区的周宁、寿宁、柘荣等县可自由交际,蕉城、霞浦、福鼎人也能基本听懂霞浦话。闽东方言北片区各县(市)没有像福州话韵母那样的变韵现象。福安话语音浊重,语调偏硬;福鼎话轻清、绵软。

同时,境内有一些地方形成区外方言岛。蕉城区飞鸾镇的碗窑和礁头村(共3000多人)讲闽南话;霞浦县的三沙镇和水门、牙城两个乡镇的部分村庄,以及下浒、柏洋、长春等乡镇的少数村庄(共约7万多人)讲闽南话;福鼎市的沙埕、前岐、店下、白琳、点头、贯岭、俞山、叠石等乡镇的部分村庄(共13万多人)讲闽南话;还有柘荣县的乍洋乡和东源乡的少数村庄(约500多人)也讲闽南话。全地区约有21万多人讲闽南话。闽南话是宁德境内第三大方言。还有少数地区形成汀州话(客家话)方言岛和莆仙话方言岛。古田县风都镇的后溪、珠洋两个村(约5000人)讲客家话,霞浦县柏洋乡利埕村福鼎楼自然村300多人)讲客家话,柘荣县城郊倒龙山村( 100多人)讲客家话。此外,福安市社口镇首笕村、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和点头镇观洋村以及寿宁县西南部边境个别自然村讲客家话。霞浦县溪南镇岱屿村(100多人)讲莆仙话;福安市下白石部分村庄(400多人)讲莆仙话;福鼎市沙坦镇澳腰等村庄(数百人)讲莆仙话。

闽东方言南片的福州话在境内少数地方形成方言岛。福鼎市秦屿镇(3. 5万多人)全讲福州话;霞浦县的海岛乡和柏洋乡的北岐村、长春镇的计米村(共1. 4万多人)讲福州话。

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条件,一些县的边界村庄讲邻县方言。屏南县西北部岭下乡的富竹、上楼、东峰、上梨洋、葛畲等村因与闽北的建瓯市毗邻而讲属于闽北方言系统的建瓯话,周宁县的西北部与政和县接壤的泗桥乡的赤岩、洋尾、洋尾弄、吴厝坑、吴厝坪和纯池镇的前溪等村庄讲属于闽北方言系统的政和话;霞浦县的东冲半岛与罗源县的鉴江镇隔海相望,该县北壁乡的东冲、上岐、下岐几个村讲罗源话。

风俗民情

婚嫁

境内传统男女婚嫁通常由“议婚”、“嫁娶”、“闹洞房”、“下厨房”和“回门”几个环节组成,有中国古代婚姻六礼遗留的痕迹。而“嫁娶不亲迎”是闽东婚嫁礼俗中的一个突出特点。

男女到了结婚年龄,经过家长物色,或男女青年自由恋爱,由男方父母托媒人向女方求婚,倘女方父母表示同意,“合婚”认为男妇生庚无“冲”、“克”后,男、女双方家长就聘金、聘礼妆奁、婚期等进行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后由男家择吉日送礼到女家,婚事就算定下来,俗称“小定”。“小定”后男家再次选择吉日,送乾坤贴、聘金、聘礼、布料至女家;女家回送以糕果、新郎布料,为大聘,俗称“大定”。送过聘礼后,男家将选定的结婚日期写在红纸上通知女家,俗称“送日子”。迎娶,这一天晚上,新郎、新娘各自设祭拜祖宗。新娘还得向其亲属长辈行拜别礼。

迎娶之日,女家设午宴请亲友,俗称请“出门昼酒”。男家摆酒席遍请亲友,俗称请“新妇酒”。午宴后,接亲队伍前往女家(新郎不必亲白前往)。花轿到达女家,新娘凤冠霞帔,盛装而待,上轿前必须伤心哭嫁,以避凶煞,并与兄弟举行“分家契”仪式,最后由全福的长辈搀扶上轿。并由小舅小姨伴送新娘前行,俗称“送媳妇”(蕉城区风俗,送亲的小姨特别多,少则4人多则12人)。花轿大抵天黑到达男家,再由男家全福长辈出来,揭去轿门上的“轿前符咒”,点火焚化,然后开启轿门,“正中姑”(全福小女孩担任)请新娘下轿,再由“伴娘妈”(通晓当地婚姻礼仪的老妇)搀扶到大厅,等待举行拜堂成亲大礼。当花轿到男家大门口时,新郎及其父母兄嫂都必须上楼回避,以示身份尊上,将来镇得住新娘。经“子弟官”手提“风雨灯”(全福小男孩担任)来回上楼三次相请,新郎身着长袍头戴礼帽下楼与新娘一道拜堂,三拜九叩礼毕,新娘由全福长辈持喜烛、捧“斗灯”(内置大米、红蛋、镜子、剪刀、尺子、筷子、戥秤、点燃灼油灯并围上红纸的红漆圆形木斗--即俗称“斗灯”)缓步引入新房,新娘进入新房后端坐床沿,让人观睹,俗称“瞧新妇”。拜堂后,大厅上再次摆起酒宴请亲友,俗称“请接亲酒”。一般午宴的“新妇酒”宴请女宾,晚宴的“接亲酒”宴请男宾。

“接亲酒”后,另备一桌精美丰盛的筵席,俗称“佳期酒”,赴席者多为预先选好的父母双全的全福青年,喝“佳期酒”和“闹洞房”往往间杂进行,通常“闹洞房”要闹三次以上,直至拂晓(也有是夜送房的)。

迎娶次日,天一亮新娘便在“伴娘妈”的引领下进厨房行“下厨礼”,当天新娘还得参拜亲属长辈,行“见客礼”。当夜,“伴娘妈”备办糖茶、点心两份送入新房请新郎、新娘一道吃用,俗称“送房”。

迎娶第三天,新郎须陪伴新娘同往岳父家,即新娘“回门”,新郎做女婿”。女家要摆“女婿酒”宴请女婿,于当日返回男家,至此整个婚姻礼仪才告结束。

春节

春节,俗称大年,是民间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境内各地春节团拜日子也有差异。初一是福安贺年日,家家必备冰糖茶、米饼、糖饴、水果,热情待客。正月初二,是福鼎、柘荣和古田拜年日。福安初二是“白年日”(祭奠死者的日子),忌来客串门。霞浦则有吃新年饭祭奠死者的习俗,故忌讳初一、初三、初四有客登门。

民间春节庆祝活动到正月十五日元宵之夜达到高潮。街市上张灯结彩,有“迎铁机”、“驮故事”(由若干儿童扮演神话戏剧人物,分别坐在人肩上)、“踩高跷”等,鱼龙灯舞,管弦乐奏,锣鼓鞭炮铳声震天动地,狂欢直至深夜。乡村人家则在家门口点篝火,尽情娱乐,并于篝火中留取火种,俗称“燃炬”。正月十八日夜,城内各境龙灯沿街荡舞,号称“龙洗街”。民国间渐废,仅存民间小规模神事娱乐活动。元宵之夜,有举办折枝诗唱,燃放焰火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元宵之夜常由单位举办灯谜诗唱、游园等文娱活动。直至过了元宵节,心理上的“做年”才告结束。

地方特产

农林特产

宁德盛产林、茶、果、竹等经济作物,茶叶、食用菌、四季柚、槟榔芋、晚熟荔枝、晚熟龙眼、油柰、无核柿、板栗等畅销海内外。宁德还盛产大黄鱼、石斑鱼、对虾、二都蚶、剑蛏等,有“中国大黄鱼之乡”之称。

  • 芙蓉李

福安市是芙蓉李之乡,芙蓉李面积、产量居全国之冠。福安芙蓉李具有颗粒大、肉厚核小,甜酸适中,不粘核等特点,不仅可以鲜食,更是加工供出口的蜜饯原料。以芙蓉李为坯制作的加应子、玫瑰李、芙蓉李干等系列蜜饯,口味独特、具有原果鲜味。

  • 古田油奈

皮薄油亮,核小肉丰,甘甜可口。

  • 古田水蜜桃古田水蜜桃栽培始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当地群众自古就有种植水蜜桃的传统习惯和丰富的栽培经验。水蜜桃皮薄肉厚核小,甘甜可口。
  • 茶叶

宁德各县普遍栽培,历史悠久。红茶、绿茶、白茶、花茶,质地优良,名茶甚多。“坦洋工夫”、“白琳工夫”占福建三大工夫茶之二。福安“坦洋工夫”生产的红茶,香味浓,以“条索紧细,略有白毫,叶色油润,叶底明亮,汤色棕红,滋味清醇”著称。远在明末,就打入国外市场,福安年均产量居全省第二位,是全国茶叶生产基地之一。宁德天山绿茶,以香高、味浓、色翠、耐泡四大特点著称,1982年评为30种名茶之一,获烘青绿茶第三名。福鼎的“毫银针”清代就闻名国内外,1982年全国名茶评选获白茶第一名,以98.6分的成绩居全国第二位,“香云”、“大白毫”也有盛誉,1983年获福建省优质品奖,为福建省五大茶叶基地之一。闽东茉莉花茶、泽三绿、香味三优,有“天山银毫”、“毛蟹”、“香云”等4种获省优产品,其中“茉莉花茶”、“毛蟹”曾获商业部优质奖。

  • 绿竹笋

又称马蹄笋、绿笋,主产地福安、赛岐,产于夏季,质嫩味美,甜脆可口,清暑解渴,是盛夏酒筵的八闽山珍之一。已有400多年栽培历史,独创“清水白玉笋”罐头,销往国内外市场。2011年,福安约3万农户参与绿竹生产,绿竹面积达5.5万亩,年产绿竹笋1.2万吨,产竹材1万吨,年产值达1.2亿元。

  • 红曲

系古田、屏南特产,其中古田是红曲正宗产地。明万历年间,《古田县志》有“由家乡制曲,畲家乡租山”的记载。生产历史悠久,品质优良,工艺独特,素以颜色鲜红、表里色泽好、糖化发酵能力强而闻名。年出口量占全省同类产品的80%以上。

  • 福安蜜沉沉酒

福安酒厂红福牌蜜沉沉酒,色泽金黄透亮,味甜香醇和,有舒筋活络、滋补营养之功能。

  • 茶油

主产于福安,栽培历史悠久。产品质纯、色清、味美、气香,可降血压、抑胆固醇。1958年,周恩来总理为上白石公社墩头大队题词“绿色油库”。2013年7月宁德福安被评为“中国茶油之乡”。[24]

  • 猕猴桃

主产屏南,种植历史悠久;营养和药用价值高,质好、香气浓、适宜加工。

  • 茉莉花

主产于宁德、福安等地,其中七都的茉莉花粒大、蕊实、香气浓,吸引许多省内外花客茶商。每年农历5—8月为产销旺季,花源除宁德外,还有福安、霞浦等地。销往柘荣、福鼎、福州和宁德等茶厂、香料厂。七都花市场,高峰期交易的人数达4000多人,日成交量15万公斤,成交额80多万元。据1989年统计,花产量达15000多担,产值306万元。2012年,白琳镇共种植茉莉花1890亩,年产量668吨,亩产量达354公斤。

  • 洋中香菇

宁德洋中香菇,菇叶厚、香味浓。

  • 四季柚

四季柚为福鼎地方名贵特产,因四季开花而闻名.四季柚四季结果,“立冬”后采摘。它的特点是耐藏耐运、表面光滑、皮薄籽少、气味芬香、肉嫩味美。四季柚,含有柠檬酸和多种维生素。据本草纲目记载和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认可:四季柚具有滋阴养血、清热降火、开胃理气、降低胆固醇等特异功能,经济价值很高。历次参加全国柚类评比,均获“优质果品”称号。福鼎前岐镇因盛产四季柚而被称为“四季柚之乡。

  • 福鼎芋

据史料记载,福鼎芋在福鼎市栽培已有近300年的历史。福鼎芋属天南星科魁芋类,又名福鼎槟榔芋,八十年代香港市民把福鼎槟榔芋称为“福鼎芋”,并沿用至今,以区别于其他槟榔芋。由原有单个母芋(可食用的地下球茎部分)0.5公斤左右,发展到2-3公斤,最大可达6公斤。

  • 大黄鱼

宁德是中国最大的黄瓜鱼养殖基地,主要分布在蕉城区,霞浦县,福鼎市。其中尤以蕉城区的大黄鱼为精。

  • 六都草莓

蕉城区七都镇六都村盛产优质草莓,每到春节前后,市区一长溜的鲜红草莓摊子成了蕉城区一道独特的景观。

  • 晚熟龙眼

宁德市的晚熟龙眼有800年种植史,粒大肉脆、果白壳黄,肉多核小,味香汁浓甜,品质上等,适于鲜食,制罐头及焙干。收成季节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 晚熟荔枝

相传在唐代引入,种植于沿海一带,由于受气候影响较闽南地区晚熟10-15天故名晚熟荔枝。晚熟荔枝果紫红色、呈短卵园形、龟裂片细尖、小刺、粒大、果肉厚、核小、味甜而微酸。

  • 二都珠蚶

二都珠蚶具有壳薄、肉嫩、肥满、血多、色红、颗粒大小适中的海鲜品种,大量出口港、澳、台等东南亚地区。

  • 柘荣太子参

“柘荣太子参”,以色泽晶黄、块根肥大、气味浓厚为特色。各主要中药材市场太子参价格以“柘荣太子参”价格为衡量标准。

工艺品

  • 竹编

宁德地区各地的民间传统工艺之一,以古田、宁德、屏南、寿宁等县(市)为代表。古田竹编早在20世纪30年代制作的竹枕在万国博览会比赛就获优等奖。1959年古田竹编的花篮、花筐、提盒等被编入《福建工艺美术选集》。产品有瑰丽花篮、竹蝶、角目提篮、“猫盒”、玉青花插等近百种。编工精制,典雅美观宁德马记竹枕是宁德三大传统竹艺品之一,形成方矩状,柔软富有弹性;并以黑白蔑条拼织出吉祥字画图案,甚为典雅。寿宁竹编做工精细,工艺精湛。产品有饰物、器皿、人物、动植物等,可作为玩具、生活用具和纪念品。屏南竹编厂生产各种竹编,设计新颖,制作精细,色彩鲜艳,为福建省四大竹编工艺出口厂家之一。[25]

  • 剪刀

宁德霍童剪刀和柘荣剪刀两种产品。柘荣剪刀历史悠久,是传统名牌产品,在全国享有声誉,质量居全国第二位,畅销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宁德霍童剪刀是闻名遐迩的传统产品,民国十五年至二十四年(1926年——1935年)生产最为兴旺,年产5—6万把。霞浦、福清、连江、莆田一带客商到霍童镇设站收购,然后转运销往台湾和南洋、东南亚各地。当时最受欢迎的是“仁记”剪刀(后改号为正仁、长仁、成仁三种)。

  • 霞浦贝雕和软木画

为旅游工艺品,制作精美,极具特色。

  • 蒸笼

是宁德虎贝乡熟洋村祖传手艺,已有数百年历史。熟洋村海拔800米,是近海山区,潮雾多,气候润湿,适于柳树生长,百年以上柳树较多。

交通

2021年,公路通车里程12314公里,比上年增加39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1513公里,占通车总里程93.5%。高速公路599公里。铁路总里程310.3公里。

2021年,全年货运量8072万吨,比上年增长26.2%。货物周转量158.12亿吨公里,增长23.4%。全年辖区内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6286万吨,增长26.9%,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498万吨,增长2.1%;集装箱吞吐量15.33万标箱,增长5.7%。年末全市共有生产性泊位5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2个。

2021年,全年公路和水运客运量2479万人,比上年下降24.2%;旅客周转量14.74亿人公里,下降6.5%。

2021年,全年全市铁路旅客发送量634.58万人,比上年增长8.0%。其中,宁德站旅客发送量232.58万人,比上年增长11.4%;福鼎站121.33万人,增长1.7%;太姥山站31.65万人,增长5.7%;霞浦站125.19万人,增长6.5%;福安站65.81万人,增长6.5%;古田北站44.49万人,增长2.5%。屏南站6.29万人,周宁站6.26万人,支提山站0.83万人。

2021年,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33.58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比上年末增长8.4%,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30.48万辆,增长7.7%。民用轿车保有量19.63万辆,增长11.6%,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18.22万辆,增长10.9%。[3]

港口

2019年全年辖区内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4217.29万吨,增长28.2%。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674.22万吨,增长28.7%;集装箱吞吐量13.08万标箱,增长36.1%。[26]

铁路

截至2011年,有铁路196公里,其中温福铁路146公里,外福铁路50公里。“十二五”将围绕推进“三纵五横”铁路网建设,规划里程783公里。“三纵”即温福铁路宁德段(146公里)、宁德至漳州高速铁路宁德段(约150公里)、沿海货运铁路宁德段(约150公里);“五横”即浙江衢州至宁德铁路宁德段(约105公里)、合肥至福州高速铁路宁德段(约20公里)、宁德至古田(南平)铁路宁德段(约102公里)、宁德至浙江丽水铁路宁德段(约60公里)、宁德至江西上饶铁路宁德段(约50公里)。

2015年6月28日,合福高铁通车,途经宁德市古田北站。古田北站站区位于古田县黄田镇洋上村,距古田县城约14公里,是合福高铁途经宁德市境内的唯一站点。

公路

2019年,公路通车里程12239.93公里,比上年增加142.63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1349.39公里,占通车总里程92.7%;高速公路578.47公里,比上年增加21.78公里。全年货运量5341万吨,比上年增长11.2%。货物周转量166.53亿吨公里,增长11.2%。[26]

社会

2021年,全年高等学校招生6692人,在校生1.97人,毕业生3979人。普通高中招生1.93万人,在校生5.57万人,毕业生1.56万人。初中招生4.47万人,在校生12.42万人,毕业生3.42万人,初中净入学率99.1%。普通小学招生4.7万人,在校生27.7万人,毕业生4.46万人,小学净入学率99.98%。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102.9%。学前教育在园幼儿11.64万人,学前教育普惠率91.7%。特殊教育招生525人,在校生3457人,毕业生633人。全市已审批设立民办中小学、幼儿园358所,比上年增加15 所。[3]

科学发展

2021年,全市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5家,新增6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52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5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6家。市级众创空间28家,其中省级15家、国家备案1家。星创天地国家级2级,省级14家,市级19家。全年共实施省、市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62项,其中省级52项、市级10项。

2021年,全市驰名商标总数46件,实现各县(市、区)全覆盖。新核准地理标志商标12件,全市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总数达到86件。全市注册商标总数达到8.41万件,增加2.43万件。新登记市场主体12.32万户,增加3.15万户;市场主体总量达44.74万户,增长25.7%。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总数达250项。全年检定校准计量器具15.7万台件。[3]

医疗卫生

2021年,年末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930个,其中医院52个,卫生院107个,村卫生室2085个。年末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98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7012人,注册护士8854人。年末共有床位数1.51万张。新冠病毒核酸日检测能力达到 16 万管。闽东医院被授予国家“高级卒中中心”。[3]

文化事业

2021年,全市现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5个、名村14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6个、名村28个,中国传统村落141个,省级传统村落134个。

2021年,全市纳入文物保护名单的不可移动文物648处(752个点),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省级86处、市级550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3个、省级63个、市级187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7人、省级102人、市级341人。

2021年,年末全市共有国有艺术表演团队5个,影(剧)院26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9个,博物馆(纪念馆)12个,乡镇文化站134个,公共图书馆10个。

2021年,拥有市级广播电视台1座,调频、电视转播发射台10座,广播节目11套,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76%;电视节目10套,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87%。全市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107.86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57.02万户。[3]

体育事业

2021年,在国际大赛中,宁德籍运动员获得1枚铜牌。在全国级别的比赛中,获得6枚金牌、4枚银牌、6枚铜牌。在全省级别比赛中,获得49枚金牌、64 枚银牌、49 枚铜牌。举办福建宁德铁人三项公开赛、福建省全民健身运动会(宁德赛区)、福建省第三届青少年乒乓球巡回赛(宁德站)等各类赛事活动318场。2021年末全市共有注册运动员4210人,在省、市优秀运动队集训351人。[3]

邮电通信

2021年,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4.31亿元。快递业务量9854.42万件,比上年增长23.1%。电信业务总量32.56亿元,增长25.1%。年末全市电话用户总数372.25万户,比上年增加8.90万户,增长2.4%。其中,固定电话用户46.72万户,增加1.1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25.53万户,增加6.63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 277.99万户,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为86.9%。5G终端用户87.01万户,在移动电话用户中占比26.7%。互联网宽带(固定)接入用户139.46万户,增长11.3%;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为113.2%。其中,光纤宽带用户131.80万户,光纤用户渗透率94.5%。三大电信运营商全年建设5G基站1746个,累计建设5G基站2978个。[3]

人民生活

2021年,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460元,比上年增长10.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615元,增长9.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82元,增长11.7%。

2021年,全年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220元,比上年增长14.7%。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573元,增长12.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269元,增长19.0%。全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9%,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为35.2%,农村为40.2%。[3]

社会保障

2021年,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4.8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2万人。其中企业养老保险72.39万人,增加8.11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12.46万人,增加0.09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41.68万人,其中当年新增参保登记人数1.22万人。

2021年,年末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28.4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18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6.85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81.59万人。参加工伤保险58.68万人,增加7.2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32.84万人,增加6.09万人。

2021年,全市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7162人,比上年减少231人;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6.91万人,增加0.48万人;累计发放救助金3.73亿元。城乡特困人员16375人,减少466人。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平均年标准分别为7408元、 21204元。。

2021年,年末各类养老床位数23935张。建有社区服务站(服务中心)213个,比上年增加12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92亿元。[3]

资源环境

2021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254.1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1.8%。

2021年,全年完成植树造林总面积11.02万亩,完成中幼林抚育39.98万亩,封山育林12.55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69.97%,比上年降低0.01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5549.5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209.2万立方米。

2021年,全市共有县级以上自然保护区32个,其中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2个;自然保护区面积6.65万公顷。累计建成省级森林城镇7个,比上年增加1个;省级森林村庄157个,比上年增加40个。周宁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霍童溪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河湖”。

2021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交溪、霍童溪、古田溪、闽江段、敖江双口渡水质状况良好,功能达标率为100%。主要水库(古田、洪口、芹山)水质达标率为100%。

2021年,全年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64,优良天数(达标天数)比例为99.2%,细颗粒浓度(PM 2.5)为21μg/m³。城区环境噪声均值为53.9分贝,质量级别为二级。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均值为66.5分贝,质量级别为A级。[3]

安全生产

2021年,全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79亿元;农作物受灾面积1994.75公顷。全年发生森林火灾3起,受害面积1302.45亩,未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

2021年,全年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49起,伤亡52人,分别比上年下降50%和5.5%。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015人,比上年下降25%。[3]

旅游

宁德市旅游资源丰富,滨海以海上风景以石奇、礁美、滩佳、洞幽、岛绿为特点,有嵛山、台山列岛、大京、西洋岛、三都澳等海岸景区。内陆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省级森林公园4个,国家级湿地公园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市级自然保护区9个。每年的4月至12月是最佳旅游时节。

具体景点有福鼎太姥山,福安白云山,屏南白水洋,周宁九龙漈瀑布,周宁鲤鱼溪,屏南鸳鸯溪,支提山布,霞浦赤岸,古田临水宫,古田翠屏湖,杨梅州风景名胜区。其中,屏南白水洋旅游区、鸳鸯溪景区等在2009年2月6日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屏南白水洋、福安白云山、福鼎太姥山三园区组成的宁德世界地质公园,2010年10月3日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名录。

2021年,全年接待游客总人数4587.8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3.9%;旅游总收入410.80亿元,增长8.1%。现有A级景区52家,其中5A级景区2家、4A级景区2家。[3]

景点介绍

白水洋白水洋园区位于宁德市西部屏南县境内,分为白水洋、宜洋、水竹洋、双溪及棋盘顶五个景区。区内溪流密布,沟壑纵横,拥有国内发育典型、地貌类型齐全、景观丰富的火山岩峡谷地貌景观和被称为“浅水广场”的平底基岩河床地貌景观,形成独特的多彩水体风光,因其奇特的地质地貌现象被誉为“奇特景观,亲水天堂”。

太姥山太姥山园区位于宁德市东北部福鼎市境内,融山、海、川、瀑、洞的自然景色和寺、寨、镇的人文景观于一体,素有“海上仙都”的美誉。分为太姥山、九鲤溪、晴川湾、福瑶列岛四个景区。太姥山岳游览区是太姥山风景名胜区的主体,面积24.8平方公里,包括国兴寺,葫芦洞、一片瓦、香山寺、“九鲤朝天”、白云寺、天门寺七个景区,共有三百六十景。

白云山白云山园区位于宁德市中部福安市境内,分为白云山、九龙洞、龙亭峡谷、黄兰峡谷、金钟山五个景区。拥有河流侵蚀形成的大型河谷壶穴群和深切峡谷曲流地貌等多种类型的地质景观。园区内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保护完好,有恐龙时代的植物“活化石”刺桫椤群,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云豹、中华鲟等多种珍稀动植物,以及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云山风景名胜资源特色归纳为“六大典型景观”和“十大胜景”。

翠屏湖古田翠屏湖位于福建省会福州的“后花园”古田县城东郊,距城区3公里,距福州2小时车程。1958年,国家在此兴建“一五”计划重点工程、中国第一座地下水电站-古田溪水电站,筑起长412米、高71米的大坝蓄水,淹没了逾千年历史的古田旧县城,形成了水域面积达37.1平方公里、蓄水量为6.41亿立方米的福建第一大人工淡水湖。因湖背靠翠屏山,遂名“翠屏湖”。

临水宫临水宫坐落在古田大桥镇中村,福州至古田公路114公里处,距县城39公里。临水宫是一座风格别致的仿唐代宫殿建筑,始建于唐贞元八年(792年),后经元明清历代重修扩建,占地面积911平方米,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分布国内外各地临水宫的祖殿,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都澳三都澳又名三沙湾,位于宁德市东南部,为中国1.84万公里海岸线的中点和闽东沿海的“出入门户,五邑咽喉”,是天然深水良港。三都澳地形口小腹大,水域面积714平方千米,出水口只有唯一的东冲口,宽度仅2.6千米,是少有的海湖。作为旅游开发的岛屿主要有斗帽岛、三都岛、青山岛、鸡公山、纱帽屿、圆屿等。三沙湾内还有一些明暗礁,如松岐白礁、七星白礁、渔潭白礁、甲杯礁、荷叶礁等。

戚继光公园戚继光公园又称“西山”,位于宁德城关西部,为纪念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继光村农民自发集资筹建。公园以白鹤峰顶为屏障,灵溪禅寺为中心,经灵寺、居士林为左右翼。 建戚继光大型塑像、紫竹观世音、白鹤亭、盘两洞、玉女池、三仙洞、龙柱亭、白云洞、虹桥、灵光洞、思儿亭等十八景区。

第一旗峰
    第一旗峰,海拔1497米。位于虎贝乡境内文峰、梅鹤村附近,堂义村后山。第一旗山脉,系展旗峰山脉,清代版《宁德县志》上记载,展旗峰自屏南,历天湖、钟洋突出高峰,其形如旗。

荣誉

2017年12月24日,宁德市入选2017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27]

2018年5月,在2018年中国城市品牌评价(地级市)百强榜中,宁德以360.61分排名第55。[28]

2020年11月,入选中央文明办公布的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29]

2021年5月,宁德上榜中国地级市百强品牌城市榜单。[7]

2021年5月21日,“2021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发布,宁德位列第97位。[30]

2021年5月,在2021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宁德获评为三线城市。[31]

对外交流

序号国家友好城市
1马来西亚砂捞越州诗巫市
2德国沃尔姆斯市
3美国哥伦布市
4德国施佩尔市(施派尔市)[32]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