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放礼炮(2023最新鸣放礼炮百科介绍)

由网友(淡蓝色的记忆)分享简介:叫搁礼炮发源于英国,是当战舰入进敌对国度的口岸以前,或者正在私海上取敌对国度的舰舟相遇时,为了暗示不敌意的1种礼貌体式格局。尔国从一九六一年六月邪式起头,一九六六年后勾销,一九八四年起,中国当局决议为外国国度元尾以及当局领袖访华进行接待典礼时恢复叫搁礼炮。经党中央核准,自二零一八年一月一日起由国民解搁军担任国旗护卫以及礼炮叫听任...

鸣放礼炮起源于英国,是当战舰进入友好国家的港口之前,或在公海上与友好国家的舰船相遇时,为了表示没有敌意的一种礼貌方式。我国从1961年6月正式开始,1966年后取消,1984年起,中国政府决定为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访华举行欢迎仪式时恢复鸣放礼炮。

共和国礼炮部队首次在京外执行鸣放礼炮任务

经党中央批准,自2018年1月1日起由人民解放军担负国旗护卫和礼炮鸣放任务。[1]

中文名称

鸣放礼炮

19响

迎送政府首脑或其他相应级别的人

起源于

英国

17响

迎送副总理级官员

方式简介

鸣放礼炮起源于英国。据说400多年前英国海军用的是火炮。当战舰进入友好国家的港口之前,或在公海上与友好国家的舰船相遇时,为了表示没有敌意,便把船上大炮内的炮弹统统放掉,对方的海岸炮舰船也同样做以表示回报。这种做法以后就逐渐成为互致敬意的一种礼仪。由于当时最大的战舰装有大炮21门,所以鸣炮21响就成了一种最高礼节。 21这个数字可能是因为古代英国人认为7的倍数是吉利的,而且英国海军还有一个迷信认为双数是不吉利的。

在陆军战场上,交战双方停战以便双方收拾自己的阵亡者和伤员时,也会大炮齐鸣呼唤战友重新投入战斗。这也是以鸣炮或鸣枪纪念阵亡将士的由来。

次数级别

国际通例是,鸣放次数与战舰级别(装炮门数)相当。21响为最高,以下次数为19、17、15、13响。依此类推,均取单数,不同级别如下:

21响,迎送国家元首或其他相应级别的人;

19响,迎送政府首脑或其他相应级别的人;

17响,迎送副总理级官员。

举行盛大庆典鸣放礼炮各国不尽相同。美国国庆日鸣放50响,表示每州鸣一响。很多国家在举行盛大庆典时也鸣放礼炮,但响数、鸣放时间都是各国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而定,如英国君主诞辰鸣放62响,议会开幕和闭幕鸣放41响;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宣告成立时,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所以54门大炮齐鸣28响,因为当时正值中国共产党诞辰28周年。

以鸣放礼炮作为国际礼节,我国是从1961年6月正式开始的,当时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第二次来我国访问。我国曾多年停止鸣放礼炮。我国政府决定,自1984年3月起,为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举行欢迎仪式恢复鸣放礼炮。[2]

中国规定

经党中央批准,自2018年1月1日起由人民解放军担负国旗护卫和礼炮鸣放任务。

2018年1月1日7时36分,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仪式,首次由人民解放军仪仗队和军乐团执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及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网、中国军网,将进行现场直播。[1]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