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树(神话中的树名)

由网友(loser(遗失者))分享简介:扶桑树,现代传奇中的神树。《山海经.海外东经》载:“汤谷上有扶桑,10日所浴,正在白齿北。”扶桑树是由两棵彼此搀扶的大桑树构成。太阴女神羲以及大神为她的儿子金乌(3足乌鸦,太阴之灵)从此处驾车降起。也说是神界,人世,冥界的连通大门,仅仅大羿站正在下面射日,将其踏断,人神冥3界才难以联结的。中文教名朱槿推丁教名Hibiscus...

扶桑树,古代传说中的神树。

扶桑树 神话中的树名

《山海经.海外东经》载:“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扶桑树是由两棵相互扶持的大桑树组成。太阳女神羲和大神为她的儿子金乌(三足乌鸦,太阳之灵)从此处驾车升起。也说是神界,人间,冥界的连通大门,只是大羿站在上面射日,将其踩断,人神冥三界才难以联络的。

中文学名

朱槿

拉丁学名

Hibiscus rosasinensis

锦葵科[2]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分布区域

中国广东、福建、云南、台湾等地

亚纲

五桠果亚纲

作用

解毒、利尿、调经

形态特征

叶卵形、花冠大型、有红、白等色

锦葵目[1]

别称

扶桑、佛桑、红木槿

植物界

木槿属

朱槿

真核域[3]

木槿族[4]

生长习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

来历

关于扶桑的来历,古文献多有记载。

汉代文学家东方朔《海内十洲记》载:“扶桑,在东海之东岸,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广狭浩瀚,与东海等。扶桑在碧海之中,地多林木,叶皆如桑,长者数千丈,大二千余围。树两两同根偶生,更相依倚,是以名为扶桑。”

《山海经·海外东经》:“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居水中。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山海经·大荒东经》:“汤谷上有扶木,一曰方至,一曰方出,皆载于乌。”

由前引资料看,扶桑生长所在或东海之东的碧海中,或海外以东的汤谷亦或大荒之东的汤谷,但无论碧海还是汤谷,其方位公认为东方的某一处所在。从文献透露的信息看,碧海和汤谷应为同一所在,同时,扶桑与扶木也是一回事,应通称为扶桑木。

产生时间

需要是神话产生的内在动力。

在神话传说中,扶桑是太阳栖息的神树,而太阳是用乌鸦来搭载的。既有载日乌鸦,人们很自然会把乌鸦与树联系起来,而这树又是供太阳休息的,只能是神树,于是扶桑树应运而生。可见扶桑的产生当在载日乌出现之后或同时。

《淮南子.本经训》:“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尧乃使羿上射十日,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淮南子》把羿射十日定在唐尧时代,那么扶桑的产生必然在唐尧之前或同时。但郭沫若先生认为数目的十进位制代表相当高度的文化,射日故事很可能产生在奴隶制的商代(参见郭沫若《出土文物二、三事》第47页)。因此认为扶桑神话的产生不会迟于商代。

代指太阳

传说日出于扶桑之下,拂其树杪而升,因谓为日出处。亦代指太阳。《楚辞·九歌·东君》:“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王逸注:“日出,下浴于 汤谷 ,上拂其扶桑,爰始而登,照曜四方。” 晋陶潜《闲情赋》:“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逯钦立校注:“扶桑,传说日出的地方。这里代指太阳。” 明 凌云翰 《关山雪霁图》诗:“扶桑飞上金毕逋,暗水流澌度空谷。” 清颜光敏《望华山》诗:“天鸡晓彻扶桑涌,石马宵鸣翠辇过。”

东方古国名

东方古国名。据考证为美洲墨西哥,墨西哥在中原大陆以东两万里处,且玛雅人栽种许多扶桑树,更尊崇其中一株古树为树神。《梁书·诸夷传·扶桑国》:“ 扶桑 在 大汉国 东二万余里,地在中国之东,其土多扶桑木,故以为名。”。《南齐书·东南夷传赞》:“东夷海外,碣石、扶桑。”王安石《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飘然欲作乘桴计,一到 扶桑 恨未能。” 元王冕《送颐上人归日本》诗:“上人住近 扶桑国 ,我家亦在蓬莱丘。”鲁迅《集外集拾遗·诗》:“ 扶桑 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

其实,日本古称倭国,宋以后日本冒称扶桑。所谓“扶桑”,其实就是日本富士火山喷发时,所发生的冲天火柱、火球、烟尘和旋转的飓风。因其形态像树,所以被传说为东海中的“神木” 神话中的扶桑树,就是日本的富士山……确证日本的富士山信仰,与中国古代之“扶桑”的神话有关,“富士山”一词,在日语中读音作“fujisang”——几乎完全同于汉语“扶桑”的读音。

植物名

植物名。灌木。叶卵形。花冠大型,有红、白等色。多栽于我国南方。全年开花,为著名的观赏植物。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扶桑》:“扶桑产南方,乃木槿别种。其枝柯柔弱,叶深绿,微涩如桑。其花有红黄白三色,红者尤贵,呼为朱槿。” 明徐渭《闻里中有买得扶桑花者》诗之一:“忆别汤江五十霜,蛮花长忆烂扶桑。” 清吴震方《岭南杂记》卷下:“扶桑花, 粤 中处处有之,叶似桑而略小,有大红、浅红、黄三色,大者开泛如芍药,朝开暮落,落已复开,自三月至十月不绝。”

扶桑的学名是Hibiscus rosasinensis又称为朱槿、佛桑,锦葵科木槿属植物。扶桑产我国福建、广东、云南、台湾、浙江南部和四川等省区,喜光,阴处也可生长,但少开花。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 。水分过多时叶易黄落。扶桑花色鲜艳,花大形美,品种繁多,四季开花不绝,也常用于道路两侧及延、庭院绿化。扶桑在马来西亚、苏丹、斐济作为国花。茎皮纤维可代麻制绳索、织麻袋;根、叶及花入药。有解毒、利尿和调经的功用。

乐名

乐名。《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崇宁三年》:“ 伏羲 以一寸之器名为含微,其乐曰扶桑。”

民间用法

扶桑叶子可以炒着吃,能排毒,叶子煮好后是滑溜溜的,有点像胶水。

白色扶桑花可入药,经常流鼻血的人,可以晒干泡茶喝。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