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县(浙江省杭州市辖县)

由网友(杀尽所有负心狗ァ)分享简介:桐庐县,别号绘乡,浙江省杭州市辖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地处钱塘江中游,介于北纬二九°三五ˊ~三零°零五ˊ以及东经一一九°一零ˊ~一一九°五八ˊ之间;东交诸暨,南连浦江、修德,西邻淳安,西南界富阴,东南依临安。齐境工具少约七七私里,南北严约五五私里。总面积一八二五平方私里。[一]天气属亚寒带季民风候,4季分亮,日照充沛,升...

桐庐县,别名画城,浙江省杭州市辖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地处钱塘江中游,介于北纬29°35ˊ~30°05ˊ和东经119°10ˊ~119°58ˊ之间;东接诸暨,南连浦江、建德,西邻淳安,东北界富阳,西北依临安。全境东西长约77公里,南北宽约55公里。总面积1825平方公里。[1]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水充沛。[2]截至2022年, 桐庐县下辖4个街道、6个镇、4个乡;181个行政村;4个经联社;37个社区。[3]户籍人口41.92万人(2021年)[4]

截至2021年末,桐庐县共有幼儿园45所,全日制小学27所,普通中学17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所,特殊教育1所。[5]

共有各类卫生机构350 家,较上年增加7 家。其中医院19 家、卫生院10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07 个、诊所(卫生室、医务室、卫生所等)62 个、门诊部29 个、村卫生室118 个、急救中心1 个、健康体检中心1 个、医学检验实验室1 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 个、卫生健康行政执法队1个。[6]

桐庐县始建于三国吴黄武四年(225),隋开皇九年(589)废桐庐入钱塘县,至仁寿二年(602)复置。唐武德四年(621)析桐庐西北七乡置分水县,三年后废严州及分水县。如意元年(692)复置分水,更县名为武盛。神龙元年(705)复名分水县。开元二十六年(738)移桐庐县于今县治。宝应元年(762)析分水西部地置昭德县,治所在今桐庐县西北,大历六年(771)废昭德还属分水。天佑三年(906)划分水东北五乡入临安。1949年4月至5月桐庐、分水两县解放,1958年11月废新登、分水两县入桐庐。1960年8月又废富阳入桐庐,并隶属于杭州市。1961年12月复置富阳县,并将原新登县辖地及原分水县贤德公社划归富阳。今桐庐县政区,基本上为原桐庐、分水两县辖地。[7]

桐庐县现有A 级景区15 个,其中4A 级6 个、3A 级9 个。3A 级以上村落景区9 个,其中4A 级1 个、3A 级8 个。浙江省景区村庄123 个,其中3A 级34 个、2A 级33 个。[8]

中文名

桐庐

外文名

Tonglu County

别名

画城、莲城

地区生产总值

413.88亿元(2021年)[9]

人均生产总值

98727元(2021年)[9]

政府驻地

城南街道迎春南路298号

电话区号

0571

著名景点

瑶琳仙境、严子陵钓台、江南古村落群、巴比松度假庄园等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车牌代码

浙A

高校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

地理坐标

北纬29°35'~30°05'、东经119°10'~119°58'

县长

张蕙娜

面积

1829.59平方千米

人口数量

户籍人口41.92万人(2021年)[9]

行政区类别

国家/地区

浙江省杭州市

下辖地区

4个街道、6个镇和4个乡(含1个民族乡)

主要民族

汉族

邮政编码

311500

地理位置

浙江省西部、杭州市中部

火车站

桐庐站、桐庐东站

行政代码

330122[10]

县委书记

夏积亮

始建时间

公元225年

建制沿革

杭州秋季网红打卡地,交通便捷风景美,错过就是遗憾

桐庐析出自吴郡富春县,始建于三国吴黄武四年(公元225年),南朝陈祯明元年(587年),改属钱唐郡,589年并入钱唐县,属杭州。至仁寿二年(602年)复置。

唐武德四年(621年)析桐庐西北七乡置分水县,同时于桐庐县城置严州(州、县同城),桐庐自此升为州府。三年后废严州及分水县。

如意元年(692年)复置分水,更县名为武盛。神龙元年(705年)复名分水县。宝应元年(762年)析分水县西部地置昭德县,大历六年(771年)废昭德还属分水县。天佑三年(906年)划分水县东北五乡入临安。

桐庐建县后,属吴郡,历两晋不变,至南朝陈祯明元年(587年),改属钱唐郡。仁寿二年(602年)改属睦州。大业三年(607年)改睦州为遂安郡,桐庐属之。

唐光化三年(900年)桐庐属杭州。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桐庐复属两浙西路睦州。

元代,桐庐、分水属建德路。

明、清时两县属严州府。

辛亥革命后,桐庐、分水两县属金华道。

民国25年(1936年)属浙江省第四行政督察专区,民国29年桐庐、分水县属第一专区,民国32年划桐庐入第十一专区,民国35年分水入第十一专区;民国37年4月,两县都属第四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桐庐、分水两县属建德专区(初称第四专区)。

1950年3月改属临安专区。1953年2月改属金华专区。1955年2月复归建德专区。1958年11月废新登、分水两县入桐庐县。1959年2月复属金华专区。1960年5月改属杭州市,同年8月,废富阳入桐庐。

1961年12月,复置富阳县,并将原新登县辖地及分水的贤德乡划归富阳。桐庐县政区基本上为原桐庐、分水两县辖地。[11]

2004年4月20日,浙江省批复同意桐庐县行政区划调整,此次行政区划调整后,桐庐县辖分水、富春江、横村、江南、瑶琳、凤川、百江7个镇,钟山、合村、新合3个乡和莪山畲族乡,城区设桐君、旧县两个街道办事处。

2010年11月24日,杭州市批复同意撤销桐君街道建制,以原桐君街道行政区划范围按富春江为界,南北分设城南街道和桐君街道。

2011年,浙江省批复撤销凤川镇建制,其行政区域改由桐庐县政府直辖,在此行政区域范围内设立凤川街道办事处,辖8个行政村,区域面积151.93平方千米。街道办事处驻凤新路19号。[11]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桐庐县下辖4个街道、6个镇、4个乡(包括1个民族乡)。[12]

区划详情

4个街道:旧县街道、桐君街道、城南街道、凤川街道。

6个镇:富春江镇、横村镇、分水镇、瑶琳镇、百江镇、江南镇。

4个乡(包括1个民族乡):莪山畲族乡、钟山乡、新合乡、合村乡。[12]

自然环境

桐庐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13]地处钱塘江中游,介于北纬29°35'~30°05'和东经119°10'~119°58'之间。东临绍兴市诸暨市、金华市浦江县,南交建德市,西靠淳安县、临安区,北接富阳区。东西跨度76.96千米,南北跨度55.34千米,全县陆域面积1829.59平方千米。以县城为中心,东20公里(径距,下同)至牛峰岭界富阳,南19公里至羊峤顶界建德,西39公里至太阳山界淳安,北13公里至陈家山界富阳;东南27公里至火烧湾顶界浦江,西南12公里至大岩山界建德,东北16公里至横山埠界富阳,西北41公里至高塘界临安。[14]

地形地貌

桐庐县以丘陵山区为主,平原稀少,[15]属浙西中低山丘陵区。四周群山耸峙,中部为狭小河谷平原,山地与平原间则丘陵错落。富春江由南而北纵贯县境东部,分水江自西北向东南汇入富春江。龙门山主峰牛背脊之观音尖,海拔1246.5米,为境内最高峰。在全县土地面积中,山地丘陵占86.3%,平原、水域占13.7%。[16]

气候环境

桐庐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水充沛。一年四季光、温、水基本同步增减,配合良好,气候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6.5℃;极端最高气温41.7℃,极端最高气温≥35℃的高温天气年平均29天;极端最低气温-9.5℃,极端最低气温≤0℃的冰冻天气年平均31天。年平均雨日161天。年平均降水量为1552毫米,年际间差异较大,1月~6月逐月递增,7月~8月起逐月递减,3月~9月雨量均在130毫米以上,最多的6月为梅雨期,降水集中,月平均雨量248毫米。年平均相对温度79%,年际间变化较小,在76%~81%之间。无霜期258天。桐庐每年都会出现灾害性天气,影响比较严重的有:涝、旱、风、雷、雹、雪、冰冻等。

人口

2021年,年末全县家庭总户数 15.04 万户,户籍人口 41.92 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 0.15‰。[9]

桐庐县汉族居民属江浙民系,又称吴越民系,汉族为主,有畲、苗、土家、侗、蒙古、壮、满、回、藏、布依、高山、维吾尔、俄罗斯、瑶、白、佤、仫佬17个少数民族,并设有莪山畲族民族乡。

政治

党委领导
职务姓名
县委书记夏积亮
县委副书记张蕙娜
政府领导
职务

姓名

县长

张蕙娜

副县长
施建华、申屠群雄、杜玉泉、周俊昌、祖哈尔、孙叶华、胡亚明

参考资料来源:桐庐县人民政府网[17][18]

经济

2021年,全县生产总值 413.88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9.5%,两年平均增长 5.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 26.11 亿元,增长 2.6%;第二产业增加值 188.04 亿元,增长 11.2%;第三产业增加值199.73 亿元,增长 8.9%。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 6.3∶45.4∶48.3。按照国家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规定,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包括初步核算和最终核实两个步骤。经最终核实,2020 年,全县生产总值 371.77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2.1%,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 6.8∶44.7∶48.5。

2021年,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 GDP 达 98727 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 15189 美元),同比增长 9.5%。

2021年,全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 53.2 亿元,同比增长 5.8%,两年平均增长 10.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 44.05 亿元,同比增长 3.2%,两年平均增长 9.6%。

2021年,全年财政总收入 67.58 亿元,同比增长 15.9%,两年平均增长 7.9%,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38.40 亿元,增长 12.2%,两年平均增长 6.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61.25 亿元,同比增长 8.6%,其中民生支出 51.21 亿元,增长 8.5%,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 83.6%,与上年基本持平。[9]

第一产业

2021年,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26.62 亿元,同比增长 2.7%,两年平均增长 1.6%。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39.11 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农业(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林牧业服务业产值分别增长 2.8%、5.0%、2.3%、4.5%、7.6%。

2021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 12.31 万亩,增长 0.5%,产量 4.79 万吨,增长 2.9%;油菜籽播种面积 3.78 万亩,增长 5.2%,产量0.60 万吨,增长 5.0%;蔬菜 24.09 万吨,增长 2.1%;水果 9.55万吨,增长 3.7%;茶叶 0.4 万吨,增长 4.9%;笋干 0.72 万吨,增长 2.3%。

2021年,全年猪肉产量 0.57 万吨,增长 8.3%;水产品产量 0.95万吨,增长 5.1%,其中淡水产品产量 0.95 万吨,增长 5.1%。

2021年,全年“蜂茶药果”产业链产值分别为 15.16 亿元、12.78亿元、14.88 亿元、12.68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3.9%、15.1%、10.0%、10.0%。粮食生产功能区 8.21 万亩。新认定绿色食品34 个,新增绿色食品基地面积 1.07 万亩。新建省级精品绿色农产品基地 1 个。

2021年,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农林水支出 7.30 亿元,较上年增加 1.32 亿元。

2021年,全年实施省市县美丽乡村项目 292个,投入资金 7.2 亿元。创建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创建村60 个,其中精品村 17 个、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1 个、一般村 2 个、市级精品村 5 个、市级风情小镇 1 个。启动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 1 个、市级特色村 4 个、未来乡村 3 个。

2021年,全年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 2.94 亿元,其中经营性收入1.97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5%、27%。181 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超 50 万元、经营性收入超 30 万元。[9]

第二产业

2021年,全年工业增加值 150.13 亿元,同比增长 9.1%,两年平均增长 5.5%。工业投资同比增长 27.5%,两年平均增长 38.0%,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 37.3%,两年平均增长 29.2%。

2021年,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360 家,实现增加值 107.33 亿元,同比增长 11.6%,两年平均增长 7.3%。分产业看,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10.5%、20.4%、16.5%。

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 493.02 亿元,同比增长16.7%,其中出口交货值 93.86 亿元,增长 31.7%。新产品产值率 41.4%。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 515.10 亿元,同比增长19.7%;利润总额 44.56 亿元;营收利润率 8.7%,较上年提高1.7 个百分点。

2021年,全年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 81.0 万吨标准煤(按等价值),同比下降 0.6%,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 11.0%。

2021年,全年建筑业增加值 38.00 亿元,同比增长 20.3%,两年平均增长 12.2%。年末有承包和专业承包资格的建筑业在库企业68 家。[9]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2021年,全年在库投资项目(不含房地产)539 个,其中计划总投资5000 万元以上项目 148 个。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29.5%,两年平均增长 26.4%。

2021年,全年房地产业增加值 24.38 亿元,同比增长 6.7%,两年平均增长 5.4%。

2021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 59.18 亿元,同比增长 60.0%。其中,住宅投资 47.27 亿元,增长 72.9%;办公楼投资 0.52 亿元,下降 26.5%;商业营业用房投资 6.92 亿元,增长 106.8%。

2021年,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 46.97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 17.8%,其中住宅类销售面积 42.06 万平方米,增长 19.3%。商品房销售额 74.48 亿元,同比增长 11.0%,其中住宅类销售额 71.68亿元,增长 14.5%。

国内贸易

2021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58.62 亿元,同比增长 15.4%,两年平均增长 4.3%。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 118.89 亿元,增长 15.1%;餐饮收入 39.73 亿元,增长 16.4%。

2021年,年末有零售额(餐费收入)的限额以上单位 185 家,其中批零单位 70 家,住餐单位 115 家。分商品类别看,基本生活类商品保持增长,粮油食品、服装鞋帽针纺织品、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分别增长 13.5%、10.2%和 11.9%;消费升级类商品较快增长,石油及制品类商品增长 63.1%。

2021年,全年网络零售额 89.71 亿元,同比下降13.0%,两年平均增长 1.9%。

2021年,年末各类商品市场 17 个,其中亿元以上市场 4 个;全年交易额 24.86 亿元,同比增长 8.2%。

对外经济

2021年,1-10 月,货物进出口 76.46 亿元,同比增长 22.9%。其中,出口 69.27 亿元,增长 19.1%;进口 7.19 亿元,增长 77.9%。全年跨境进出口 2.37 亿美元,其中跨境出口 2.22 亿美元,跨境进口 0.15 亿美元。

2021年,对主要市场货物进出口中,韩国、欧盟、美国、日本、东盟进出口分别增长 47.1%、34.1%、28.0%、23.7%、18.9%,合计占进出口总额的 74.5%,拉动进出口增长 28.4 个百分点。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 13.9%,拉动进出口总额增长 3.1个百分点。

2021年,全年实际利用外资 2.59 亿美元,同比增长 38.0%。其中高技术产业实际利用外资 0.6 亿美元,下降 11.2%;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 0.086 亿美元。

2021年,年末经备案核准的境外企业 4 家,备案投资额 535 万美元。完成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 0.94 亿美元,同比增长22.1%。

金融

2021年,全年金融业增加值 27.33 亿元,同比增长 6.1%,两年平均增长 9.4%。年末共有上市公司 2 家。

2021年,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 753.79 亿元,同比增长 5.1%;贷款余额 825.86 亿元,同比增长 18.5%。[9]

著名企业
上海申通快递浙江申通快递(原天天快递)圆通快递国通快递(原CCES)
韵达快递比利时Hedgren箱包(桐庐立山收购)顺通快递红楼集团
中通快递浙江蜂之语峰业集团有限公司

文化

桐庐物产资源丰富,出产的“雪水云绿”、“天尊贡芽”、“五云曲毫”茶为历代贡品,以“中国文化名茶”享誉内外;富春江鲥鱼、子陵鱼扬名古今;杨梅、蜜梨、板栗、柑桔、桃、李、枣、豆腐干、番薯干、青笋干等久负盛名。[19]

桐庐板栗是桐庐县的名特产,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和优质的品质。板栗作为木本粮食,有丰富的营养,果实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其含量大体与大米、小麦相当,且粉质细腻、支链淀粉含量高。既可生吃,又可熟食、炒食。生吃,香甜爽脆,风干则甜度更高;熟食则可烧鸡、烧肉,味鲜香甜。鸡肉板栗为桐庐一大名菜;糖炒栗子,则香甜糯绵,风味独特。

地方方言

桐庐县通行吴语,本地方言为吴语太湖片-临绍小片-桐庐话、分水话。

特色方言词:(注:以下为吴语拼音,请勿用普通话拼音发音,相差甚大)

结棍(cieh-kuen):厉害;快;

豪扫(ghau-sau):快;

推板(thei-pae):差劲;相差;

交关(ciau-kuae):表示程度大,比较怎么样;

倒灶(dau-dzau)/藁场(kau-tsan):完蛋;

狗屁倒灶(kei-phidau-dzau):冠冕堂皇的吝啬;

曳东搬西(yieh-ton-pae-shi):胡扯;

困觉(khuen-kau):睡觉;

脑髓搭牢(nau-shi-teh-lau):骂人用语;

瞌冲懵懂(kheh-tshonmon-don):瞌睡;

早五更(dzau-ng-kan):早上;

辰光(zen-kuan):时间,时候;

嬉家生(shi-kuo-san):玩具;

洋钿(ngan-lih):钱;

小囡子(shiau-nuo-dzy)/囡子家(nuo-dzy-kuo):女生,女人;

搿个(keh-geh):这个;

垯个(teh-geh):那个;

倷(nei):你;

该(nguo):该;

伊(i):他;

乃(na):你们;

阿勒(a-leh):该们;

伊勒(i-leh):他们。

交通

2021年,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 32.18 亿元,同比增长 10.1%,两年平均增长 2.4%。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259.0 亿元,同比增长 31.0%。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 29.4%,两年平均增长 36.8%。

2021年,年末公路总里程 1970.70 公里,其中高速公路 29.34 公里、国道 31.02 公里、省道 124.85 公里、县道 364.21 公里;本年新增 1.21 公里。共有公交线路 125 条,其中城区公交线路 21 条,城乡公交线路 104 条。

2021年,全年公路货运量 1.19 亿吨,同比增长 9.4%;货物周转量344.72 亿吨公里,同比增长 130.3%。公交客运量 877 万人,同比增长 123.2%。

2021年,全年高铁桐庐站旅客发送量 124.73 万人次,到达量 105.67万人次。

2021年,年末社会机动车保有量 159738 辆,较上年增加 28653 辆。其中非营运汽车保有量 121367 辆,较上年增加 23425 辆。私人汽车 112622 辆,较上年增加 22870 辆。

2021年,营运客运汽车保有量 696 辆,较上年增加 23 辆,其中城区营运公交车 136 辆、城乡营运公交车 280 辆、营运出租车 134辆、长途客运及旅游包车等 146 辆。[9]

社会

2021年,全年邮政业务收入(不含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10.81 亿元,同比下降 24.3%;业务总量 17.30 亿元,同比下降11.8%。其中,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 9.26 亿元,下降 26.8%;快递业务量 2.08 亿件,下降 17.2%。[9]

教育科技

2021年,年末共有幼儿园 47 所,较上年增加 2 所,在园幼儿 14975人,招生 5260 人,毕业 4772 人。小学 27 所,在校学生 26465人,招生 4549 人,毕业 3920 人。初级中学 14 所,较上年增加 2 所,在校学生 11097 人,招生 3751 人,毕业 3694 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1 所,在校学生 2285 人,招生 806 人,毕业774 人。普通高中 3 所,在校学生 5955 人,招生 2051 人,毕业 1699 人。普通高校 1 所,在校学生 9869 人,招生 3243 人,毕业 2292 人。特殊教育学校 1 所,在校学生 44 人(含附设中职班 19 人)。

2021年,年末全县教职工 5422 人,较上年增加 164 人。其中,幼儿园专任教师 969 人、小学专任教师 1528 人、初中专任教师961 人、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学校)专任教师 159 人、特殊教育专任教师 24 人、普通高中专任教师 587 人。全县有特级教师 18 人、正高级教师 7 人。

2021年,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 90.4%。高中入学率 99.7%,高考升学率 96.2%。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教育支出 17.18亿元,较上年增加 2.08 亿元。

2020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 7.74 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2.06%,较上年提高 0.03 个百分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科技支出 3.63 亿元,较上年增加0.60 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 153 家,占比 43.1%。

2021年,年末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44 家,本年新增 80 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 509 家,本年新增 122 家;省重点企业研究院 5家,本年新增 2 家;省企业研究院 12 家,本年新增 1 家;市级及以上企业研发中心 113 家,本年新增 14 家。本年新增省“领雁”研发攻关项目 2 项。2 家企业获 2020 年度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 家企业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21年,年末各类型市场主体 6.53 万户,同比增长 18.9%;注册资本总额 1762.41 亿元,同比增长 17.7%。

2021年,全年 PCT(国际专利合作协定)专利申请量 11 件,较上年增加 8 件;发明专利授权量 177 件,较上年增加 80 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 722 件,较上年增加 124 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15.9 件,同比增长 20.7%。全年品牌企业和实施“浙江制造”标准企业 44 家。

2020年,全社会人才资源总量 10.22 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 2.94 万人、专业技术人才 2.96 万人、经营管理人才2.59 万人、农村实用人才 1.44 万人、党政人才 0.25 万人、社会工作人才 0.04 万人。每万名从业人员拥有人才资源数3504 人,人才总量占就业人员比重为 35.0%。[9]

本科: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20]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文体卫生

2021年,全年文化产业增加值 15.1 亿元,同比增长 8.0%。年末共有公共图书馆 1 个、乡镇图书分馆 12 个、文化馆 1 个、乡镇文化分馆 14 个、博物馆 1 个、乡镇(街道)综合文体站 14个。新建新型综合文化空间 10 处。放映电影 6.5 万场次,电影票款收入 1847 万元。年末有线电视注册用户数 19.6 万户,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均为 100%。

2021年,全年接待游客 583 万人次,同比增长 22.3%;旅游总收入104.2 亿元,同比增长 31.1%,其中乡村旅游经营收入 16.4亿元,增长 15.8%。年末各类旅行社 31 家,导游 110 人;旅游住宿单位 1011 家,床位数 40818 张,平均房价 280 元,平均住宿率 48%。01 家,其中本年新增 11 家。全年农家乐(民宿)接待游客 585.7 万人次,营业收入 4.68 亿元,同比增长 7.4%。

2021年,全县 A 级景区 7 个,其中 4A 级 6 个、3A 级 1 个。3A 级以上村落景区 8 个,其中 4A 级 1 个、3A 级 7 个。浙江省景区村庄 181 个,其中 3A 级 40 个、2A 级 34 个。

2021年,年末民宿经营户 743 家,床位数 12434 张,其中本年新增民宿经营户 52 户,床位数 468 张。年末精品民宿 122 家,其中本年新增 10 家。全年农家乐(民宿)接待游客 650.12 万人次,经营收入 5.08 亿元,同比增长 11.0%。

2021年,年末共有各类卫生机构 355 家,较上年增加 4 家。其中,医院 21 家、卫生院 11 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07 家、诊所(卫生室、医务室、卫生所等)61 家、门诊部 33 家、村卫生室 117 家、急救中心 1 家、健康体检中心 1 家、医学检验实验室 1 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 家、卫生健康行政执法队 1 家。

2021年,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 2682 张,较上年增加 142 张。其中,医院 2475 张、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207 张。

2021年,卫生技术人员 4564 名,较上年增加 116 名。其中,执业(助理)医师 1741 名、注册护士 1745 名,较上年分别增加34 人、83 人。

2021年,医院全年总诊疗 521.2 万人次,同比增长 13.5%。全年无偿献血 4165 人次,献血量 1419.13L,用血量 1312.8L,献血量超用血量 108%。

2021年,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卫生健康支出 6.30 亿元。

2021年,年末体育场地面积 172.7 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3.81 平方米。年末共有中大型体育场馆 4 个、百姓健身房 15个、省级中心村体育休闲公园 2 个、省级全民健身中心 1 个、省级全民健身广场 2 个、省级社区多功能运动场 3 个、足球场52 片、拆装式游泳池 4 个、市级健身广场(健身中心、健身公园)23 个。

2021年,桐庐籍运动员陈雨菲获第 32 届夏季奥运会羽毛球女单冠军,在 2021 年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中获金牌 2 枚、银牌 2 枚、铜牌 1 枚。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不含学生)人数占总人口的45%,城乡居民国民体质合格率保持在 94%以上。[9]

民生社保

2021年,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52970 元,同比增长 10.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61982 元,增长 9.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7951 元,增长 11.0%,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 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比 1.63,较上年下降 0.02 个百分点。

2021年,全年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30140 元,同比增长19.1%;恩格尔系数 32.6%,较上年降低 1.1 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34444 元,增长 17.7%,恩格尔系数 33.1%,较上年降低 1.1 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22959 元,增长 20.1%,恩格尔系数 31.2%,较上年降低1.4 个百分点。

2021年,年末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 57 辆、摩托车 17 辆、洗衣机 104 台、电冰箱(柜)125 台、彩色电视机 225 台、空调 251 台、热水器 106 台、固定电话 7 部、移动电话 278 部(其中接入互联网 216 部)、计算机 52 台(其中接入互联网 42台)。

2021年,年末全体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 76.0 平方米,其中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 64.3 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 89.2 平方米。

2021年,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31.97 万人,较上年净增 8.8万人,参保率 99.4%;支付养老金 31.10 亿元,同比增长 16.8%。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40.93 万人,参保率 99.7%;支付医疗费 20.09 亿元,同比增长 49.1%。工伤保险参保人数 17.69 万人,较上年净增 2.67 万人;支付工伤金 0.38 亿元,同比增长23.1%。失业保险参保人数 11.82 万人,较上年净增 0.28 万人;支付失业金 0.36 亿元,同比增长 24.1%。

2021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 275 元/月,失业保险金最低标准 1656 元/月,职工最低工资标准 2070元/月,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月人均提高 105 元。

2021年,年末在册低保对象(不含五保)6842 户(8550 人),较上年减少 360 户(361 人);其中城镇 649 人,农村 7901 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1102 元/月,较上年提高 220 元/月;因低保对象减少,全年支付保障金 7107 万元,较上年减少1493.5 万元。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对象 661 人,较上年增加 54人;支付保障金 940 万元,同比增长 29.3%。

2021年,年末共有各类养老机构 38 个,床位 3501 张,其中本年分别净增 3 个、143 张。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5.01 亿元。[9]

资源环境

2021年,年末共有新一代天气雷达站 3 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72 个。全年平均降水量 1690.6 毫米。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54 天,优良率 97.0%。PM2.5浓度 26 微克/立方米,较上年降低 1 微克/立方米。

2021年,境内水质稳定在Ⅲ类及以上的河道 114 条,与上年持平,其中 I、Ⅱ类水质河道数量占河道总数的 92%。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100%,窄溪断面出境水质保持Ⅱ类水质。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100%。

2021年,年末森林覆盖率 75.23%,林木蓄积量 786.5 万立方米。全年新造林 6990 亩。全年义务植树 41 万株,其中珍贵树木 8万株。全年珍贵树种造林 6990 亩,新建彩色森林 4000 亩。

2021年,全年污水排放量 0.23 亿立方米,同比增长 9.3%;污水处理量 0.21 亿立方米,同比增长 9.3%;污水处理率 95.04%,较上年提高 0.01 个百分点;城市(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100%。[9]

安全生产 

2021年,全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9 起,较上年减少 1 起。死亡6 人,较上年减少 3 人。其中,工矿商贸事故 3 起,死亡 2 人,受伤 1 人;道路运输事故 3 起,死亡 4 人;建筑施工事故 3起,受伤 3 人。[9]

城市建设

2021年,年末市政道路 213.41 公里,面积 318 万平方米,其中本年新建 2.86 公里,面积 2.48 万平方米。年末人均道路面积15.64 平方米。实施老旧小区改造 17 个,完工 6 个。年末既有住宅加装电梯 105 个,其中本年新增 46 个。年末共有公共停车泊位约 1.73 万个,其中道路两侧泊位约 0.5 万个、行人道泊位 0.4 万个、停车场泊位 0.83 万个;本年新增泊位 537个,改造泊位 1173 个。年末共有充电桩 545 个,其中本年新增 90 个。

2021年,建设亚运主题公园,对迎春南路沿线、滨江公园特色街区等公园道路景观设施进行提升改造,增设亚运景观小品 18 处。

2021年,年末建成区绿地面积 888.05 万平方米,本年新增 14.34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14.98 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41.15%,绿化覆盖率 43.25%。

2021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 29.17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5.1%。其中,全行业用电量 23.48 亿千瓦时,增长 16.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 5.69 亿千瓦时,增长 9.4%。供电量 25.80 千瓦时,同比增长 15.6%;售电量 24.90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8.3%。

2021年,全年供水量 3250.6 万吨,售水量 2623.91 万吨。其中,居民生活用水 1215.85 万吨,生产经营用水 1228.15 万吨。农村饮用水达标人口覆盖率 95%以上。城乡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人口 85.4%。

2021年,年末共有天然气用户 5.1 万户,本年新增 0.58 万户。其中,江北老小区 0.68 万户,中心镇 0.27 万户。年末投运中低压管线 563.81 公里,其中本年新增 53.56 公里。[9]

就业创业

2021年,全年新增城镇就业 26575 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1822 人,年末实有登记失业人员 4472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 2.34%,较上年下降 0.08 个百分点。[9]

九大攻坚战

2021年,制定《桐庐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五年倍增计划》。大力推进低效用地整治提升,全年整治出清低效用地 3680 亩。出台“‘未来工厂’十条新政”。快递物流产业大脑、数字安防产业大脑(共建项目)入选省产业大脑建设试点“揭榜挂帅”项目。新增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 家、省级单项冠军培育企业 2 家、省首台(套)3 个、省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1 个、省级绿色低碳工厂 1 家、省级节水标杆企业 2 家、市级技术中心 6 个、省市级“未来工厂”6 个、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 4 家。

2021年,全力打造产城融合经济发展新高地。全年新签约项目 29 个,其中 10 亿元以上项目 4 个,协议引资 78 亿元;新落地产业项目 15 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 5个。全年新开工土地 145.92 亩,固定资产投资 67.0 亿元。全年财政收入 7.08 亿元。规上服务业企业 10 家,实现营业收入98.78 亿元。桐庐快递科技小镇入选浙江省特色小镇第七批创建对象名单。

2021年,年末快递关联企业 311 家,较上年净增125 家;全年实现营收 320.64 亿元,同比增长 102.2%;入库税收 12.77 亿元。新招引快递关联产业项目 57 个,协议引资124.30 亿元,其中 10 亿元以上项目 8 个。集采中心累计入驻供应商 260 家,其中本年入驻 64 家;全年实现交易额 112.57亿元。全年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 7 家。实现快递进村全覆盖,本年新建行政村快递驿站 96 个,派送进村快件 110 余万件。举办第四届中国(杭州)国际快递业大会和新时代快递业党建高峰论坛。

2021年,制定《桐庐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桐庐县旅游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培育 5A 级景区为导向,推进品牌创建工作。推动传统景区提升改造,投资1.62 亿元,升级改造桐君山、垂云通天河、天子地、竹溪乐园等项目。全年“微改造、精提升”项目 352 个,投资 10.18亿元。招引文旅项目 25 个,完成协议投资额 10.60 亿元。列入全国文旅项目管理系统项目 60 个,其中竣工 37 个;完成投资 44.3 亿元。全年新增规上旅游企业 5 家。

2021年,主场馆通过亚组委赛事功能预验收。桐庐无疫区通过评估。组建亚运会桐庐赛区场馆运行团队,实现业务骨干集中办公。增设亚运主题景观节点 13 组,打造亚运主题街区,组织“马匹进街区巡演”“马术进校园”等活动。建成亚运马术主题馆,启用亚运观赛空间。锦恒马术装备制造项目落地投产。

2021年,制定《桐庐县新时代美丽乡村集成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设立综合示范村建设专项资金 1亿元,首批 18 个综合示范村完成项目 213 个,投入资金 5.6亿元,全年招引产业项目 40 个。举办“浙里富春 那么乡田”艺术季等活动近 20 场次。入选浙江省农业农村领域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第一批实践试点、第二批省级数字乡村建设试点县。

2021年,全面实施“山水道天地人”六美行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PM2.5浓度、空气优良率均达到杭州市考核力争值,水环境总体质量居全市前列,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居全市第二。成功创建省级清新空气示范区。小微水体整治工作得到高度肯定并示范推广。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创建“无废细胞”50 余个。

2021年,实现信访积案和重复信访案件、房产风险楼盘、互联网金融问题基本清零。全年有效警情和治安、交通、刑事警情较2019年分别下降7.1%和24.6%、23.2%、0.6%;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同比下降 8.9%。道路交通、消防、危险化学品、建设施工等 8 大领域,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统筹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工作,全年移诉省级督办涉黑组织 1 个,移送审查起诉 23 人;打掉涉网黑恶犯罪团伙 3 个,抓获犯罪嫌疑人 13 人。

2021年,承接上级试点 41 个、自谋场景 24个,其中纳入省重大应用“一本账 S1”清单 4 个。“网络订餐”“大综合一体化”综合执法改革、交通执法预警管控平台在省市深改等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快递物流服务体系建设相关经验被《领跑者》刊登;打造“无缝对接”高铁站、基层合法性审查智能数控、“一站式助跑”投资综合服务应用等相关经验被《竞跑者》刊登;网络订餐、内控平台、交通执法预警管控等三个场景应用被《杭州改革》刊登推广。畜牧产业大脑入选数字经济系统优秀省级重大应用。[9]

旅游

主要景点

山的伟岸,石的气势,水的灵韵,林的秀色,构成了桐庐山水洞天色彩斑斓的景致与诗画般的意境。桐庐处于国家级风景旅游区“富春江—新安江”旅游线核心地段。上接黄山、千岛湖,下达杭州西湖。北连天目山,南依仙华山。

距桐庐县城23公里的瑶琳仙境,又名瑶琳洞,纵深1000米,游览面积28000平方米,以神奇的地貌和瑰丽多姿的群石景观而享有“全国诸洞冠”之美誉,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21]

天目溪漂流垂云通天河浪石金滩琴溪香谷
桐君山江南龙门湾严子陵钓台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
江南古村落群白云源天斗地漏巴比松度假庄园
猴鹰谷罗山天子地巴比松庄园纪龙山
桐庐山花节分水天溪湖景区分水儒桥村落景区分水龙潭百合基地

著名人物

中药鼻祖桐君老人一代宗师叶浅予唐朝状元施肩吾两次封王的钟厚
东汉隐士严子陵东汉清官陈恽唐朝诗人徐凝北宋名臣范仲淹
中国民航创建人沈图著名服装设计师孙钟华

荣誉

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剪纸)中国制笔之乡(分水镇)
中国针织名镇(横村镇)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旅游目的地中国蜂产品之乡
中国民营快递之乡国际花园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名县
中国绿色名县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中国民营经济首选投资县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江南镇深澳村)全国综合实力发展百强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
全国文明县城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县
全国文化先进县国家级卫生县城国家级生态县
部级平安畅通县长江三角洲最具投资价值县市2010“世博之星”开发区(桐庐开发区)
浙江省科技强县浙江省森林城市浙江省园林城市
浙江省示范文明城市浙江省旅游经济强县浙江省食品安全示范县
浙江省新农村群众文化业务建设绣花鞋项目实验基地(桐庐县合村乡)浙江省蜜梨之乡(桐庐县钟山乡)
浙江省石材之乡(桐庐县钟山乡)浙江省最美小城市(分水镇)2017年度中国十大品质休闲县市[22]
入围2018年国家森林城市拟批准名单[23]中国诗歌之乡[24]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25]
国家森林城市[26]选2018全国“幸福百县榜”[27]2019年“中国天然氧吧”创建地区称号[28]
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2019年中国创新百强县(市)2019年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市)[29]
2019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30]2020中国最具绿意百佳县市[31]2020中国健康产业百佳县市
2020中国双创活力百佳县市[32]2020中国县域电子商务百强榜排名13[33]2020中国百佳富氧县市
2020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34]2020中国最宜置业百佳县市[35]2020年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36]
2021中国最美乡村百佳县市[37]2021中国春季休闲百佳县市[38]2021中国最具诗意百佳县市[39]
参考资料来源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