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大道(中国科学院院士、经济地理学家)

由网友(淡墨无殇)分享简介:陆小道(一九四零年一零月二二日-),熟于安徽桐乡(今安徽枞阴),结业于中国科教院地舆研究所,经济地舆教野,中国科教院院士,曾任中国科教院地舆研究所所少。他从事经济地舆教以及领土开垦、区域成长答题研究,尤为是工业结构作用要素的评估,代表做有《中国国度地舆》《举世国度地舆》《中国区域成长的实践取理论》等。中文名陆小道性别男出...

陆大道(1940年10月22日-),生于安徽桐城(今安徽枞阳),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经济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

融媒体中心采访在京枞阳籍知名人士 陆大道院士

他从事经济地理学和国土开发、区域发展问题研究,尤其是工业布局影响因素的评价,代表作有《中国国家地理》《环球国家地理》《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等。

中文名

陆大道

性别

出生日期

1940年10月22日

毕业院校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安徽桐城

代表作品

中国国家地理、环球国家地理、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职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简介

陆大道是著名经济地理学家,长期从事经济地理学和国土开发、区域发展问题研究。他组织了对我国工业布局和工业地理学的学术总结,初步建立了我国工业地理学的理论体系;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了“点-轴系统” 理论,获得学术界广泛引用和推崇,参与或组织了《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等多项国家级及地区级规划的制订和战略研究。提出我国“T”字型空间结构战略,即以海岸地带和长江沿岸作为今后几十年我国国土开发和经济布局的一级轴线的战略,被国家所采纳。近年来,对我国区域发展、地区差距和大区域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大量实证性和理论研究。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40年10月22日,陆大道出生于安徽省桐城县(今安徽省枞阳县)麒麟镇。

1958年,陆大道从安徽省枞阳县浮山中学毕业[1]

1958年,陆大道从安徽省桐城中学毕业。

1963年,陆大道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毕业,获得学士学位[2]

1966年,陆大道从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毕业,获得硕士学位。

1980年,陆大道作为访问学者,前往原联邦德国波鸿鲁尔大学(至1982年)。

1984年9月,陆大道在乌鲁木齐“全国经济地理与国土规划学术讨论会”上作了“2000年我国工业生产力布局总图的科学基础”的报告,初步提出“点-轴开发”理论和中国国土开发、经济布局的“T”字形宏观战略[3]

1985年5月,陆大道参与由国家计委组织的《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的制定工作,承担“全国生产力总体布局”部分的编写(至1987年)[3]

1992年,陆大道作为客座教授,前往德国不来梅大学和波鸿鲁尔大学(至1993年)。

1997年,陆大道担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至1999年)。

2003年,陆大道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获批为自治区“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院士工作站承载单位,陆大道被聘为该院士工作站首席专家[4]

2013年,陆大道被聘为甘肃省城市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

个人档案

陆大道,经济地理学家。1940年生于安徽桐城,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上世纪80-90年代在原联邦德国作访问学者、合作研究和客座教授。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

长期从事经济地理学和国土开发、区域发展问题研究,尤其是工业布局影响因素的评价,初步建立了我国工业地理学的理论体系。参与了《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等多项国家级及地区级规划的制订和战略研究。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了“点-轴系统”理论和我国国土开发和区域发展的“T”字型空间结构战略,即以海岸地带和长江沿岸作为今后几十年中国国土开发和经济布局的一级轴线的战略,被国家所采纳,并获得学术界广泛引用和推崇。对中国区域发展、地区差距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大量实证性和理论研究。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研究领域

长期从事经济地理学和国土开发、区域发展问题研究,尤其是工业布局影响因素的评价,初步建立了我国工业地理学的理论体系:一方面,在生产力布局、工业地理、国土开发、区域发展领域完成了大量全国性和地区性研究任务;另一方面,在区位论、空间结构理论等方面对我国经济地理学和区域发展研究的学科理论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与了《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等多项国家级及地区级规划的制订和战略研究。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了“点-轴系统”理论和中国国土开发和区域发展的“T”字型空间结构战略,即以海岸地带和长江沿岸作为今后几十年中国国土开发和经济布局的一级轴线的战略,被国家所采纳,并获得学术界广泛引用和推崇。近年来,对我国区域发展、地区差距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大量实证性和理论研究。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 科研综述

在国土开发研究方面,陆大道参与了国家计委领导编制的《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工作,组织和参与了《京津唐地区国土规划》和《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等国家级规划的制定,以及众多发展战略研究与规划。他在实践工作和在德国学者区位论及空间结构理论的基础上,科学地构思了中国生产力布局和国土开发的框架,提出了“点-轴系统”模式和以海岸带及长江沿岸为国土开发、经济布局战略重点的“T”型宏观战略。这一理论模式被写入《全国国土规划纲要》(草案,1987年)和23个省、自治区的国土规划。自80年代后期开始,“T”型空间结构战略在全国得到大规模的实施;许多省和自治区都按照“点-轴系统”模式确定了本地区的重点发展轴线和中心城市[5]

在区域发展研究方面,陆大道组织和参与组织了环渤海、东部沿海、新疆、京津唐、西部重点经济带等区域发展的研究,对中国区域发展政策和地区差异进行了大量定性和定量分析,从理论上阐明了中国区域发展中的结构演变规律,对地区差距的地学因素影响及其趋势作了深入评价,论证了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扩大是经济高速发展难以避免的副作用。他主持或参与起草了大量关于国土开发和区域发展与治理方面的报告和建议。其中9份由中国科学院呈送国务院。十多次参与国家计委的重要规划和报告的起草。他主持编制了1997、1999、2000、2002中国区域发展报告(系列),对中国国土开发、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态势进行了系统的跟踪评价[5]

  • 学术论著

截至2013年9月,陆大道先后著有科研专著3部,主编科研著作16部,发表论文60余篇,调研报告100余万字[6]

出版日期名称作者出版社
2018.09《学科发展与服务需求 2003年以来的部分文集》陆大道著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7.10《科学认识“一带一路”》陆大道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6.08《中国至2050年区域科技发展路线图 英文版》樊杰,陆大道著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5.03《中国国家地理百科全书 旅游百科 全彩图铜版》陆大道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2011.09《中国地域空间、功能及其发展》陆大道等著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
2010.10《中南西南 中国国家地理》陆大道开封:河南教育出版社
2010.10《非洲北美洲南美洲两极地区 环球国家地理》陆大道开封:河南教育出版社
2010.10《东北西北港澳台 中国国家地理》陆大道开封:河南教育出版社
2010.02《中国国家地理 中南西南 最新版》陆大道主编郑州:大象出版社
2010.01《环球国家地理 欧洲 最新版》陆大道主编郑州:大象出版社
2009.12《环球国家地理 非洲北美洲南美洲两极地区 最新版》陆大道主编郑州:大象出版社
2009.10《2050:中国的区域发展 中国至2050年区域科技发展路线图研究报告》陆大道,樊杰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03《1997中国区域发展报告 中国区域发展研究与区域规划》陆大道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
2008.03《1999中国区域发展报告 中国区域发展研究与区域规划》陆大道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
2008.03《2000中国区域发展报告 西部开发的基础,政策与态势分析》陆大道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
2007.10《2006中国区域发展报告 城镇化过程及空间扩张》陆大道等著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05《中国国家地理 东北 西北 港澳台》陆大道郑州:大象出版社
2007.04《环球国家地理 亚洲、大洋洲 最新版》陆大道主编郑州:大象出版社
2007.04《环球国家地理 最新版 欧洲》陆大道主编郑州:大象出版社
2007.04《中国国家地理 最新版 中南 西南》陆大道主编郑州:大象出版社
2007.04《中国国家地理 最新版 东北·西北·港澳台》陆大道主编郑州:大象出版社
2007.04《环球国家地理 最新版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两极地区》陆大道主编郑州:大象出版社
2006.01《环球国家地理百科 第2卷 亚洲 2 大洋洲 彩图版》陆大道主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6.01《环球国家地理百科 第3卷 欧洲 1 彩图版》陆大道主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6.01《环球国家地理百科 第5卷 非洲 彩图版》陆大道主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6.01《环球国家地理百科 第4卷 欧洲 2 彩图版》陆大道主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6.01《环球国家地理百科 第6卷 北美洲 南美洲 两极地区 彩图版》陆大道主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6.01《环球国家地理百科 彩图版》陆大道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5.08《中国国家地理百科全书 全6卷》陆大道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2005.01《环球国家地理 欧洲》陆大道著郑州:大象出版社
2005.01《中国国家地理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两极地区》陆大道主编郑州:大象出版社
2005.01《环球国家地理 亚洲、大洋洲》:陆大道主编郑州:大象出版社
2005.01《中国国家地理 东北 西北 港澳台》陆大道主编郑州:大象出版社
2005.01《中国国家地理 华北 华东》陆大道主编郑州:大象出版社
2005.01《中国国家地理 中南 西南》陆大道主编郑州:大象出版社
2005.04《环球国家地理 国民读本》陆大道主编郑州:海燕出版社
2004.11《环球国家地理图鉴》陆大道主编郑州:大象出版社
2004.11《中国国家地理图鉴》陆大道主编郑州:大象出版社
2004.05《中国国家地理 国民读本 1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陆大道主编郑州:海燕出版社
2004.05《中国国家地理 国民读本 3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陆大道主编郑州:海燕出版社
2004.05《中国国家地理 国民读本 2》陆大道主编郑州:海燕出版社
2004.05《中国国家地理 国民读本 4》陆大道主编郑州:海燕出版社
2004.05《地理学发展方略和理论建设 世纪之初的回顾与展望》陆大道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04《中国国家地理 国民读本》陆大道主编郑州:海燕出版社
2004.02《环球国家地理 礼品本》陆大道主编郑州:海燕出版社
2003.05《2002中国区域发展报告 战略性结构调整与区域发展新格局》陆大道等著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04《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陆大道等著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12《彩图版《中国国家地理百科全书》 5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陆大道主编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2002.08《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陆大道编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1.03《2000中国区域发展报告 西部开发的基础、政策与态势分析》陆大道等著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中国沿海发达地区现代化带动战略研究》樊杰,陆大道等著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1《中国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与区域经济合作研究》樊杰,陆大道等著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0.08《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陆大道主编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0.03《1999中国区域发展报告》陆大道等著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10《地理学发展与创新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伴随共和国成长的五十年》陆大道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07《迈向廿一世纪的中国 城乡与区域发展》杨汝万,陆大道,沈建法编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
1997.12《1997中国区域发展报告》陆大道等著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05《中国沿海地区21世纪持续发展 上下》陆大道主编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11《闽西南、粤东、赣东南经济协作区域规划研究》陆大道,高连庆主编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5.12《中国环渤海地区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陆大道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5.09《内蒙古兴安盟经济持续发展战略与决策研究》陆大道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04《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陆大道著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2.03《大型港口-钢铁工业基地的综合开发 河北省王滩地区国土开发总体规划》陆大道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0.08《大渤海地区整体综合开发与治理 辽宁资源开发与工业交通布局研究》陆大道等著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0.05《中国工业布局的理论与实践》陆大道等著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8.03《区位论及区域研究方法》陆大道编著北京:科学出版社

人才培养

  • 治学态度

陆大道认为:应用单位和社会以SCI为主导的论文及其引用频次和影响因子来评价评价科技成果及人才,使科技人才价值观被严重扭曲,在某种程度上恶化了中国的科研环境。科技界盲目追随“国际前沿”“国际热点”,极其不利于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也严重影响到科技强国建设,因此亟待进一步激发与提高中国科技人员迅速赶上并超越世界水平的创新情怀及自信心。大力提倡科学技术发展要紧密结合国家发展的需要,着力解决国家经济发展面临的前沿科学与尖端技术问题,并逐步占领未来世界若干重要领域的科技制高点。特别需要加强敬业与忠诚的科学家精神教育。忠诚与敬业是科学家精神的精髓。要强调追求真理,忠于国家,激发学者的爱国情怀;强调科学家全心全意实现理想;强调奉献精神,不怕吃苦,专心搞科研,成为国家可信赖的学者[7]

荣誉表彰

2003年,陆大道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社会任职

时间担任职务
1999年11月—2010年05月中国地理学会第八、九届理事长[8]
2004年—2005年国家四部委开发区土地审核专家组组长[9]
2005年10月25日国家“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10]
2007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11]
2013年10月12日甘肃省城市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
2013年11月11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第四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2]
2017年06月02日城市群系统演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模拟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3]
2018年06月01日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决策咨询专家[14]
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学术著作

《区位论及区域研究方法》、《中国工业布局的理论与实践》、《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区域发展报告》(1997、1999、2000、2002),以及“二000年我国工业布局总图的科学基础”、“论区域的最佳结构与最佳发展”、“关于“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机理分析”、“中国区域发展的新因素与新格局”、“区域发展地学基础综合研究的意义、进展与任务”等。

人物评价

陆大道长期从事经济地理学和区域发展研究。一方面,在生产力布局、工业地理、国土开发、区域发展领域完成了大量全国性和地区性研究任务;另一方面,在区位论、空间结构理论等方面对中国经济地理学和区域发展研究的学科理论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大学评)

人物影响

  • 陆大道胸像塑雕

2013年初,中国科学院士陆大道胸像塑雕铸成,坐落在安徽省枞阳县浮山中学的文化墙前[15]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