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发虎(中国科学院院士)

由网友(借酒消愁)分享简介:陈发虎(一九六二年一二月-),出熟于陕西丹凤,结业于兰州大教,天然地舆教野、情况变迁博野,中国科教院院士、成长中国度科教院院士,中国科教院青匿低本研究所所少。其研究内容为中东亚湿旱区天气变迁的西风模式及其机制等方面,代表做品有《情况考古研究第五辑》等。中文名陈发虎平易近族汉族出诞辰期一九六二年一二月结业院校兰州大教别号中国...

陈发虎(1962年12月-),出生于陕西丹凤,毕业于兰州大学,自然地理学家、环境变化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2019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成功召开

其研究内容为中东亚干旱区气候变化的西风模式及其机制等方面,代表作品有《环境考古研究第5辑》等。

中文名

陈发虎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962年12月

毕业院校

兰州大学

别名

中国

出生地

陕西丹凤

主要成就

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6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职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人物经历

1980年,陈发虎考入兰州大学自然地理学专业,先后获得学士学位(1984年)、硕士学位(1987年)、博士学位(1990年)。

1990年,博士毕业后留在兰州大学地理系任教,先后担任副教授(1992年-1994年)、教授(1994年-)、自然地理学博士生导师(1995年-)、副主任(1998年-)。

1991年10月,访问英国莱斯特与利物浦大学地理系(至1992年4月)。

1992年11月,先后在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第四纪研究中心、利物浦大学地质系和法国国家农业研究中心土壤实验室工作(至1993年9月)。

1994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1995年,前往英国利物浦大学地理系,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至1997年)。

1996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1999年,出任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至2005年)。

2001年11月,作为客座教授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环境变化研究中心工作(至2002年4月)。

200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同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2005年,担任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至2016年),同年担任教育部“985”二期“西北资源环境与生态”I类科技创新平台首席科学家(至2008年)。

2007年,出任兰州大学副校长(主管科研)。

2008年,担任兰州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2010年,担任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至2014年),兰州大学自然地理学科带头人。

2015年12月,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同年担任兰州大学自然科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同年主持项目“农业革新促使史前人类永久定居青藏高原”入选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3]

2016年11月,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7年7月,任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学术副所长。

主要成就

  • 科研综述

陈发虎主要从事环境变化、古气候和干旱区地理研究。在中国西部黄土地层和气候记录、干旱区湖泊记录、晚第四纪气候快速变化、环境考古等研究领域有重要贡献。在史前人类永久定居青藏高原的过程和机制、亚洲中纬度地区气候变化的“西风模态”等方面有重要创新性认识[4][5]

他的研究成果包括:①系统开展了黄土高原西部地区的黄土地层、黄土沉积年代和气候记录研究,以西部地区典型的兰州九州台黄土剖面为基础,建立了适用于区域对比的黄土-古土壤序列,推动了中国黄土气候学的发展,为轨道尺度气候多旋回理论的完善做出了贡献;②开展了末次冰期旋回冰期/间冰期状态的气候快速变化研究,较早提出中国末次冰期冬、夏季风均存在快速变化,但具有区域特色;发现中国季风边缘区全新世气候也存在千-百年尺度的气候快速变化,表现为多次重大干旱事件,并具有全球联系;发现温暖的末次间冰期东亚季风气候具有轨道尺度的变化特征,不存在国外报道的气候不稳定性变化;③发现西风环流显著影响的亚洲中部内陆干旱区的湿度(降水)变化模式与季风气候存在显著差异,提出了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全新世气候变化的“西风模式”新观点;④开展了中国中部沙漠区晚第四纪内陆湖泊和沙漠的演化历史,发现河套平原存在晚第四纪的“吉兰泰-河套”古大湖。揭示了区域环境剧烈变化与史前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提出史前人类向青藏高原扩散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农业扩散和发展促进了史前人类在晚全新世才长年定居青藏高原的新观点。

  • 承担项目&成果奖励

截至2017年,陈发虎主持完成国家“973”项目的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和重点基金项目6项、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基金1项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1项、教育部学科引智项目1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奖和社会科学奖9项,含一等奖5项,200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

  • 论文著作

截至2017年,陈发虎出版专著4部,编辑英文专刊5本。在Science、PNAS、ESR、Scientific Reports、Nature Climate Change、Climate Dynamics、QSR、Palaeo-3、Holocene、《中国科学》等发表论文360篇(SCI论文210篇),包括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79篇(含SCI论文53篇),论著总被引7670次,SCI刊物总引4112次(他引3489次),H指数33,是国际地球科学前1%的高引用科学家。

出版著作

出版日期名称作者出版社
1993.01《甘青地区的黄土地层学与第四纪冰川问题》陈发虎等著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05《民勤绿洲的开发与演变》颉耀文,陈发虎著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05《自然-社会环境与贫困危机研究 以甘肃省为例》丁文广,陈发虎,南忠仁著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6.11《环境考古研究 第5辑》莫多闻,陈发虎,王辉北京:科学出版社

期刊论文

Chen,F.H.,Chen,J.H.,Holmes,J.A.,Boomer,I.,Austin,P.,Gates,J.B.,Wang,N.L.,Brooks,S.J. and J.W. Zhang,2010,Moisture changes over the last millennium in the Arid Central Asia: a review,synthesis and comparison with monsoon region.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29(7-8): 1055-1068.

Zhang,D.J.,Chen,F.H.*,Bettinger,R. L.,Barton,L.,Ji,D.X.,Morgan,C.,Wang,H.,Cheng,X.Z.,Dong,G.H., Guilderson,T.P. and Zhao,H.,2010,Archaeological records of Dadiwan in the past 60 ka and the origin of millet agriculture.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55⒃: 1636-1642.

Fan YX,Chen FH,Wei GX,Madsen DB,Oviatt CG,Zhao H,Chun X,Yang LP,Fan TL,Li GQ,2010.Potential water sources for Late Quaternary Megalake Jilantai-Hetao,China,inferred from mollusk shell Sr/Sr ratios. Journal of Paleolimnology,43:577-587.

Wang,J.S.,Chen,F.H.,Jin, L.Y.,Bai, H.Z.,2010.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ry/wet trend over arid central Asia over the past 100 years. Climate Research,41⑴:51-59.

Chen,F.H.,Holmes,J.,Wünnemann,B. and Yu,Z.C.,2009,Holocene climate variability in arid Asia: Nature and mechanisms.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194:1–5.

Chen,F.H.,Wang,J.S.,Jin,L.Y.,Zhang,Q.,Li,J. and Chen,J.H.,2009,Rapid warming in mid-latitude central Asia for the past 100 years. Frontier of Earth Science in China,3⑴: 42–50.

Xie,Y.W.,F.H.,Chen*and J.G. Qi,2009,Past desertification processes of Minqin Oasis in arid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World Ecology,16⑷: 260–269.

Zhao,Y.*,Yu,Z.C.,Chen,F.H.*,Zhang,J.W.,Yang,B.,2009,Vegetation response to Holocene climate change in monsoon-influenced region of China. Earth-Science Reviews,97: 242-256.

Jin,L.,Peng,Y.,Chen,F.,and Ganopolski,A. 2009,Modeling sensitivity study of the possible impact of snow and glaciers developing over Tibetan Plateau on Holocene African-Asian monsoon climate. Climate of the Past,5,457–469,2009.

Barton,L.,Newsome,S.D.,Chen,F.H.,Wang,H.,Guilderson,T.P. and R.L. Bettinger,2009,Agricultural origins and the isotopic identity of domestication in northern China. PNAS,106⒁: 5523–5528.

Chen,F.H.Yu,Z.C.,Yang,M.L.,Ito,E.,Wang,S.M.,Madsen,D.B.,Huang,X.Z.,Zhao,Y.,Sato,T.,Birks,H.J.B.,Boomer,I.,Chen,J.H.,An,C.B.,Wünnemann,B.,2008,Holocene moisture evolution in arid central Asia and its out-of-phase relationship with Asian monsoon history.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27: 351–364.

Chen,F.H.,Fan,Y.X.,Chun,X.,Madsen,D.B.,Oviatt,C.G.,Zhao,H.,Yang,L.P.,Sun,Y.,2008,Preliminary Research on Paleolake Jilantai-Hetao in Late Quaternary.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53⑾:1725-1739.

Zhang,P.Z.,Cheng,H.,Edwards,R.L.,Chen,F.H.,Wang,Y.C.,Yang,X.L.,Liu,J.,Tan,M.,Wang,X.F.,Liu,J.H.,An.,C.L.,Dai,Z.B.,Zhou,J. Zhang,D.Z.,Jia,J.H.,Jin,L.Y.,and K.R. Johnson,2008,A Test of Climate,Sun,and Culture Relationships from an 1810-Year Chinese Cave Record. Science 322,940-942.

An,C.-B.,Chen,F.-H.,Loukas,B.,2008,Holocene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Mongolia: A Review. 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63:283–289.

Yang,L.P.,Chen,F.H.*,Chun,X.,Fan,Y.X.,Sun,Y.,Madsen,D.B. and Zhang,X.Q.,2008,The Jilantai Salt Lake shorelines in Northwestern arid China revealed by remote sensing images.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72:861-866.

Gou,X.H.,Chen,F.H.,Yang,M.X.,Gordon,J.,Fang,K.Y.,Tian,Q.H. and & Zhang,Y.,2008,Asymmetric variability between maximum and minimum temperatures in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Evidence from tree rings. Science in China,51⑴:41-55.

Chen,F.H.,Cheng,B.,Zhao,H.,Fan,Y.X.,Madsen,D.B. and Jin,M.,2007,Post-glacial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Drought Events in the Monsoon Transition Zone of Western China between Monsoon and Westerly dominant regions since the last deglacial. In D.B. Madsen,F.H. Chen and X. Gao (Eds),Late Quaternary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daptation in Arid China. Developments in Quaternary Science,2007,Elsevier,Amsterdam,11-24.

Jin,L.Y.,Chen,F.H.*,Claussen,M. and Ganopolski,A.,2007,Response of East Asian climate to Dansgaard/Oeschger and Heinrich events in a coupled model of intermediate complexity.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112,D06117,doi: 10.1029/2006JD007316.

Li,J.B.,Chen,F.H.*,Cook,E.R.,Gou,X.H. and Zhang,Y.X.,2007,Using tree-rings and the 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 to reconstruct the drought history in Helan mountain,north central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27: 903–909.

Gou,X.H.,Chen,F.H.,Jacoby,G.,Cook,E.,Yang,M.X.,Li,J.B.,2007,Streamflow variations of the Yellow River over past 593 years in western China reconstructed from tree rings. Water Resource Research,VOL.43,WO6434,doi:10.1029/2006WR 005705.

Zhou,A.F.,Chen,F.H.*,Qiang,M.R.,Yang,M.L.,Zhang,J.W.,2007,The discovery of annually laminated sediments (varves) from shallow Sugan Lake in inland arid China and their paleoclimatic significance.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50⑻: 1218-1224.

  • 学术交流

2008年2-3月,陈发虎参加国家行政学院的高校领导执政能力培训(任小班班长),2009年11-12月参加美国团的高校领导国外培训项目(任副团长);2011年10月参加美国耶鲁大学的高校领导能力培训研讨耶鲁班。

人才培养

截至2017年,陈发虎累计培养的研究生中有50余人获得了教授和副教授职称,其中教授有30余名,有很多留在兰州大学等西部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任职。除了教授知识,陈发虎还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有机会,他就将学生“放”到野外,让他们放手去做。等碰到问题了,一对一指导,甚至花时间陪学生再前往野外调研。在他看来,这种培养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

荣誉表彰

时间荣誉/表彰参考资料
甘肃省首届十大杰出青年科技奖
甘肃省青年五四奖章
1996年第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1997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8年甘肃省优秀专家
2005年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6]
2015年06月第三届“施雅风科学基金”科技创新奖[7]
2015年12月中国科学院院士[2]
2016年11月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2020年5月

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8]

社会任职

时间担任职务参考资料
国际第四纪联合会(INQUA)古气候委员会委员和陆地过程委员会通讯委员
国际地理学会(IGU)环境演化专业委员会副主席
国际地理学会(IGU)COMLAND委员会委员
国际古湖沼学会咨询委员会委员
2005年-2013年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负责人
2005年-2016年国家外专局/教育部自然地理学学科引智创新计划负责人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教育部科技委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部学部委员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地理科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2011年-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第十届)[9]
中国地理学会环境变化专业委员会主任[10]
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干旱环境专业委员会主任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干旱半干旱区专业委员会主任
《冰川冻土》副主编
《干旱区资源环境》副主编
《Frontiers of Earth Science》副主编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SCI杂志副主编
《科学通报》特邀编辑
《第四纪研究》杂志编委
《地球科学进展》杂志编委
《中国沙漠》杂志编委
《湖泊科学》杂志编委
《自然资源学报》杂志编委
《干旱区地理》杂志编委

人物评价

陈发虎在中国西部黄土地层和气候记录、干旱区湖泊记录、晚第四纪气候快速变化、环境考古等研究领域有重要贡献。在史前人类永久定居青藏高原的过程和机制、亚洲中纬度地区气候变化的“西风模态”等方面有重要创新性认识[4]。(中国科学院评)

人物影响

2006年,陈发虎将其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的一万元奖金全部捐出,并今后每年从个人收入中拿出一万元人民币设立奖学金,用于奖励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在校二、三年级热爱地学、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鼓励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与科学研究、社会实践。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