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社保卡(全国社保卡平台统一签发的电子凭证)

由网友(超人也会累)分享简介:电子社保卡是社保卡线上使用的有用电子凭据[一],取真体社保卡11对于应、独一映照,由天下社保卡平台同一签发,人力资材社会保险部同一办理。取真体社保卡1样,电子社保卡天下同一、天下通用,具备身份凭据、疑息记载、自帮查询、医保结算、纳费及待遇领与、金融付出等功效。二零一八年四月二二日,人力资材以及社会保险部正在福修福州进行的尾届...

电子社保卡是社保卡线上应用的有效电子凭证[1],与实体社保卡一一对应、唯一映射,由全国社保卡平台统一签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一管理。与实体社保卡一样,电子社保卡全国统一、全国通用,具有身份凭证、信息记录、自助查询、医保结算、缴费及待遇领取、金融支付等功能。

电子社保卡完成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操作详解

2018年4月22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福建福州举行的首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上,签发首张全国统一的电子社保卡。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国电子社保卡突破3亿。截至2021年底,16个省份的138个地市已实现电子社保卡就医购药。[2]

中文名

电子社保卡

签发

全国社保卡平台

功能

身份凭证、信息记录、自助查询、医保结算

主要特点

与社保卡一样全国通用

管理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领取方式

人社部门APP、商业银行及第三方支付平台APP等

发展历程

2018年4月22日,在福州举行的首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上,人社部签发首张全国统一的电子社保卡,标志着社保卡线上线下全面打通,一个社保卡多元化服务生态圈业已形成。

截至2019年年1月23日,中国统一的电子社保卡已在26个省份、230座城市签发。

2019年要在所有地市实现签发应用全国统一标准的电子社保卡,不低于10%的持卡人(即至少1亿人)领取电子社保卡,所有地市均开通移动支付服务。[3]

2019年2月,电子社保卡“扫一扫”可以快捷登录多地的政务服务门户网站了。3月,社保待遇资格认证功能上线,老年人在家就可以完成认证了。同期,移动支付功能上线,多地开通了扫码就医购药服务。9月,社保权益记录单、养老金测算、境外社保免缴等6类18项全国社保服务上线,动动手指就能享受社保服务了。12月,社保转移的5项线上服务开通,大大提高了参保人员办理社保转移的效率。同期,亲情服务开通,让家里的老人儿童也能领取电子社保卡了。[4]

2020年2月,电子社保卡紧急上线返岗复工、防疫健康信息码等功能,助力疫情期间“不见面服务”。6月,失业登记、失业保险待遇申领上线,让疫情期间的失业人员有了基本生活保障。职业资格证书查询、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申请等服务同期上线。7月,国家级招聘求职服务平台“就业在线”上线,上线以来访问量达1961万人次,让群众便捷享受一站式就业服务。9月,电子社保卡官方小程序在微信、支付宝中开通。10月,职业技能电子培训券在11省51个试点地市开通,劳动者可持劵免垫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4]

截至2020年6月,全国电子社保卡签发超过两亿张,覆盖全国所有地市。接入363个手机APP小程序,实体社保卡持卡人已达13.15亿人,覆盖93.9%人口。[5]

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国社保卡持卡人数已达到13.29亿人,覆盖94.9%人口。每5位持卡人中已有1人同时申领了电子社保卡。

电子社保卡服务渠道已开通417个,群众通过自己常用的APP或小程序,即可方便获取线上服务。电子社保卡秉持开放的态度向群众提供服务,向社会赋能。

电子社保卡承载的应用越来越丰富,包括展码、亮证、扫一扫、亲情服务、授权登录等7项基础服务,40项全国业务服务,各地还加载了更多的属地业务服务。

电子社保卡移动支付,已在27个省的224个地市支持就医购药扫码结算,让群众快速享受就医服务。22个城市开通了银联乘车码,群众可以用电子社保卡扫码乘车。[4]

截至2021年底,16个省份的138个地市已实现电子社保卡就医购药。

2022年3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国家医保局“总对总”通道正式开通,支持电子社保卡和医保电子凭证在就医购药领域并行使用。

2022年3月1日,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获悉,人社部和国家医保局“总对总”通道正式开通,支持电子社保卡和医保电子凭证在就医购药领域并行使用。截至2021年末,16个省份的138个地市已实现电子社保卡就医购药。

试点城市

  • 青岛、福州、成都将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一部署,先期开展电子社保卡试点工作,成熟后再向全国铺开应用。
  • 南宁2018年8月23日,南宁举行全国电子社保卡试点地区(南宁)首发仪式,并签发南宁市首张电子社保卡[6]。广西南宁市截至2020年6月,南宁电子社保卡签发数量已突破138.67万张;在疫情防控期间,南宁电子社保卡签发数量为去年同期签发数量的近4倍,“零接触、更安全”的电子社保卡更加受到市民青睐。[5]
  • 宁夏2019年4月8日,宁夏首张电子社保卡签发至今,经过3个月快速发展,宁夏电子社保卡签发量已突破10万张,签发总量达到10.05万张。[7]

领取方式

在持卡人允许的前提下,电子社保卡可以通过各类经过安全授权的APP领取使用,包括人社部门APP、商业银行及第三方支付平台APP等。只要手中有一张实体社保卡,持卡人就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可信APP领取电子社保卡。[8]

技术特点

电子社保卡依托全国社保卡平台,以全国社保卡持卡人员基础信息库为支撑,以实体社保卡安全体系为底座,结合电子认证、生物特征识别、人工智能等互联网安全技术手段,构建网络与实人之间的可信连接,确保群众能够在互联网上真正实现“实人、实名、实卡”,高效、安全地享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乃至政府其他部门的各项公共服务。[8]

二维码

电子社保卡二维码代表着本人授权的身份验证,依据不同场景承载了身份码和支付码的作用。

在经办大厅窗口,工作人员可以扫描电子社保卡二维码,快速判定人员身份,减少在系统中的录入。在自助服务一体机上配置了扫码墩,个人展示电子社保卡二维码并在扫码墩上扫描后,可以快速登录自助服务一体机,进而查询打印自己的信息。

在已经开通电子社保卡扫码支付的医院药店,工作人员可以扫描电子社保卡二维码,完成医保个人账户的快速支付,或是进一步调起电子社保卡收银台,个人确认支付后,完成与统筹基金的组合支付。全国已经有180多个地市开通了扫码就医购药服务。还有一些地市正在陆续开通扫码缴费支付的服务。

除此以外,不少地区的公园、图书馆、博物馆,也支持了扫描电子社保卡二维码入园入馆等服务。[9]

功能用途

电子社保卡将在人社、政府公共服务、金融等领域线上线下有机结合应用,重点推进线上查询社保权益记录、线上就医购药支付结算、线上办理参保缴费、线上办理职业资格认证、线上人社公共服务办事凭证等业务场景应用。同时将进一步支持跨部门应用,助力政府公共服务,促进民生服务和智慧城市建设。[8]

未来去药店买药,只需要亮出电子社保卡的二维码,即可扫码付款,就和出示实体社保卡一样。如果是在医院就诊,市民关注了医院的支付宝生活号,就诊结束后,就会在支付宝里收到由医院生活号推送的待缴费信息,点击进入后选择“医保支付”,就可以通过电子社保卡一键结算。

将电子社保卡融入了政务服务,扩展到智慧城市建设、民生服务中。与志愿者服务时间管理相结合,推出“电子时间银行”这一创新应用,为志愿者提供长期可靠的记录管理和通存通兑功能,践行社保“记录一生、保障一生、服务一生”的承诺。将电子社保卡融入智慧城市建设,实现电子社保卡提供图书馆借书、动物园购票等“一码通城”服务。

“下一步,将结合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推出更多的跨地一网通办服务,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电子社保卡将会不断丰富功能,推进速度也会进一步加快。”(人社部信息中心负责人表示)[5]

服务应用

电子社保卡全国服务应用范围(截至 2020年11月)

    电子社保卡全国服务应用

    正式启用

    成都市电子社保卡的余额查询功能可正常使用,但医院挂号、医院支付功能只支持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四川省骨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军区八一骨科医院4家医院,电子社保卡药店购药支付功能大部分药店暂不能使用。

    2018年12月28日,宁夏人田女士通过“支付宝”APP申领了宁夏第一张电子社保卡并成功持手机扫码结算出院,这标志着宁夏正式启动电子社保卡服务。

    据介绍,电子社保卡是社保卡线上应用的有效电子凭证,与实体社保卡“一一对应、唯一映射”,由全国社保卡服务平台统一签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一管理,具有身份凭证、信息记录、医保结算缴费、待遇领取、金融支付等功能。

    2019年,宁夏社保卡发行673.9万张,已覆盖98.8%的户籍人口,持有人通过支付宝APP“刷脸认证”,确保“实人、实名、实卡”后,即可申领电子社保卡,未来宁夏还将开通微信、云闪付等多个申领渠道。宁夏所有协议医院和药店均已开通电子医保卡支付系统,居民在就诊、买药时只需掏出手机扫码支付,即可快速完成结算。

    作为全国电子社保卡第二批18个试点省份之一,宁夏将进一步扩展电子社保卡在政府公共服务等领域“线上线下一卡通”和“民生服务一卡通”,提升社会保障服务的智慧化水平。[10]

    2019年,将在所有地市实现签发应用全国统一标准的电子社保卡,不低于10%的持卡人(即至少1亿人)领取电子社保卡,所有地市均开通移动支付服务。持电子社保卡者看病后不用排队就可直接线上结算,或在购药时扫码支付。2020年,不低于25%的持卡人将领取电子社保卡,普遍应用于线上身份认证、就业人才服务、社保信息查询、人社业务缴费、就医购药结算等业务场景,完成地方模式向全国社保卡服务平台统一支付结算模式的切换。[11]

    2020年9月3日,北京市正式开通电子社保卡申领,持卡人通过电子社保卡申领渠道(本地渠道、全国渠道、银行渠道、第三方渠道)即可申领电子社保卡。[12]

    信息安全

    在推进电子社保卡应用的同时,各地人社部门不断加强基础支撑平台建设,确保电子社保卡既便捷又安全。“电子社保卡以全国社保卡服务平台作为支撑,采用电子认证、密码运算、生物特征识别等各项安全技术手段,构建了可信的线上身份体系和个人授权机制,保证了业务入口安全和访问安全。”(人社部信息中心负责人说)[5]

    未来发展

    电子社保卡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实体卡使用功能被弱化。每个人的偏好不同,使用习惯不同,贯通实体卡与电子卡应用范围,让群众自主选择使用,将是人社部门的工作目标。[13]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21年,预计超过5亿人将拥有电子社保卡。

    人社部门计划利用两年左右时间,开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便民服务创新提升行动,推进“全业务用卡”,不仅在人社领域实现身份凭证用卡、人社缴费凭卡、补贴待遇进卡、工伤结算持卡,还将积极推进各类人社“一网通办”及其他网办事项都加载到电子社保卡中,方便群众随时随地获取服务。

    电子社保卡申领已纳入2020年的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清单。实体社保卡的异地申领补换也列入2021年的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清单。社保卡线上线下融合服务体系将不断健全,群众申领社保卡更为方便快捷。[4]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