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岗镇(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辖镇)

由网友(風)分享简介:南岗镇隶属于安徽省合瘦市蜀山区,东交大蜀山,西连小蜀山,南靠西山湖火库,北取董展火库相视。镇域面积四零.二平方公里(二零一七年),辖六个村(居)以及一个社区筹备组,此中长数平易近族村二个,人嘴六八三八人(二零一七年)。二零一八年一零月八日,进选二零一八年度天下综合真力千弱镇。二零一九年一零月,被评为二零一九年度天下综合真力千...

南岗镇隶属于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东接大蜀山,西连小蜀山,南靠西山湖水库,北与董铺水库相望。镇域面积40.2平方千米(2017年),辖6个村(居)和1个社区筹备组,其中少数民族村2个,人口6838人(2017年)。

南岗镇地图 南岗镇卫星地图 南岗镇高清航拍地图

2018年10月8日,入选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2019年10月,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1]

中文名

南岗镇

所属地区

合肥市蜀山区

政府驻地

天龙路与大别山路交叉口

邮政区码

230001

人口

6838人(2017年)

著名景点

大蜀山、小蜀山

火车站

合肥站、合肥南站

行政区类别

下辖地区

新城社区、鸡鸣村、梁墩村等

电话区号

0551

面积

40.2平方千米(2017年)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机场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

车牌代码

皖A

历史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嘉庆《合肥县志》记载,鸡鸣山元建龙井,显应寺。三国时,曹操爱将满宠曾屯兵拒吴,谓合肥新城。境内有“塘岗新石器遗址”,距今约5000年,总面积3万多平方米。历千年的尘埃虽已落定,但当年遗留的历史痕迹仍依稀可辨。

据嘉庆《合肥县志》,鸡鸣山元建龙井,显应寺。三国时,曹操爱将满宠曾屯兵拒吴,谓合肥新城。山中有蛭石,可制岩棉(保温材料),山北脚下有一曹操练兵场(又称量兵塘),山顶有两根拴马桩,据称是三国时期的古战场;山上林木覆盖,登高远眺,董铺水库、曹操河尽收眼底;于1992年建立公墓,分别有单墓穴、双墓穴、家族墓穴,2005年春,清朝政府二品官淮军将领周圣波之墓迁于此。历千年的尘埃虽已落定,但当年遗留的历史痕迹仍依稀可辨。关于鸡鸣山的传说,与曹操有关。

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后,为了东征孙吴,决定从六安到合肥城开凿一条人工河,以此沟通东肥河和南肥河这两大江淮水系,使淮河的船能进入长江,以便漕运将士及粮草到东吴去。曹操这个构想无疑是胆大的,但他未曾想到,却在小小的鸡鸣山遇到阻力。曹操命部下杨将军负责挖河,杨将军募多人挑之,谁知“日挖一丈,夜长八尺”,一至鸡鸣时分,开挖的河道又恢复原样了。深挖的河道为什么又复土如初呢?

据民间传说,曹操此举得罪了鸡鸣山的鸡神。这鸡神认为,江淮分水岭是鸡族的栖息地,如果挖了一条河,切断山脉,必然影响了鸡族的生存。鸡神召来分水岭的土地爷,命土地爷阻止修河。这土地爷不愿意,说:“曹操也是一个帝星,他要挖河。我是挡不住的。”鸡神便说:“你要不阻挡,我便叫你不得安神。”果然,当夜三更,土地爷还在做梦,鸡神长鸣一声,满山遍野的公鸡便一齐叫了起来,吵得土地爷慌忙起床连连作揖:“鸡爷,我认输,我听你的﹗”说罢,他手一挥,便将开河挖掘的泥土又复原了。杨将军见白日挖河,鸡鸣复原,便在鸡鸣后动工,多挖两尺。但这两尺之深无济于事,只留下一条长7.5公里的旱河轮廓。杨将军挖河不成,身心俱瘁,一病而亡。杨将军的手下便把他葬于分水岭上。后人在这里建了一座庙,于是,这座庙便称将军庙,这段山岭便叫将军岭,这条河也便叫做将军河了,这座山便叫做鸡鸣山了。

交通

交通便利,位置优越。客运西站坐落境内,合宁、合淮阜、新桥国际机场快速通道穿境而过,是串连新机场、科学城、高新区、经开区、滨湖新区的重要节点,是合肥省会经济圈的西门户,是“141”西部组团重要组成部分,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风景

风光优美,景致迷人。别具一格的清真寺少数民族主题公园,山色翠霭的鸡鸣山、引人入胜的古遗址,清新秀丽的生态农庄等,构成了一副美丽的画卷。

发展

今日的南岗,生态农业区隆平、荃银、中特等现代农业企业和八达园林、淮滨、大地等龙头园林绿化企业成功进驻,一流生态农业示范区已现雏形。科技工业区三洋机电、大陆轮胎已投产,长安汽车即将建成,汽车及配套、家电及配套及现代物流三大特色产业集群迅速发展。
其建成集景观设计、精品花卉种养、特色餐饮、养殖垂钓等休闲项目于一身的生态园。在南岗镇的西北部,南丽湾生态园、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隆平高科安徽合肥长江下游中稻育种站等坐落其中。[2]

旅游资源

距鸡鸣山1公里之遥的塘岗新石器遗址于2005年修建合淮阜高速公路时发现,该遗址距今约5000年前,总面积3万多平方米、位于鸡鸣村上牌坊村民组,2006年3月至8月,安徽省考古工作者对该遗址西侧路基部分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开挖1600多平方米,发掘出新石器晚期和商周时期的大量陶器和石制生活生产品。

民族主题公园

毗邻鸡鸣村的瓦屋,现已建成一少数民族主题公园,座落其中的瓦屋村清真寺建于明朝初期,由当时外迁而来的穆斯林和军队里退役屯田的穆斯林所建。寺址在梁墩村(回民村)与瓦屋村陶大郢之间。在清朝乾隆四十八年,由阿訇马起扬倡议,经当地回族各大姓氏捐钱、捐物、捐地共同努力建成。当时清真寺的建筑规模为二进,一进有大门楼三间,南有丧葬用具房一间、种地长工住房一间、外来客人住房一间;北有议事房三间(其实际作用是学房)二进与一进间隔有一道墙,门为雕花门,南有水房三间,北有阿訇住房三间,座西朝东大殿五间,当时所建清真寺规模较大,影响较广,为合肥市地区首坊。

清真寺建筑风格全为木质结构,古色古香,平门阁扇,雕龙画风,木雕、砖雕精美,并有寺产田地八十余亩(有乾隆四十八年所刻功德碑为证)可惜文革期间寺产房屋毁于一旦,一块功德碑也被担在水渠上作为便桥,后被瓦屋村黄岗村民组陶庆慈发现,暗暗的和家人把碑保护下来,2001年清真寺重建时,陶庆慈和家人把碑送还清真寺。清真寺占地为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600余方米,四周有院墙,其中大殿有110平方米,内殿(米哈拉布)宣讲台齐全,能够容纳150人,同时进行礼拜。2009年南岗镇拟投资30万元对清真寺进行穆斯林式改造。当地回族群众饮食习惯:动物需经阿訇刀宰,特色饮食有:红烧牛羊肉,清炖羊肉,采用祖传方式烧制,香飘四溢,滑润可口,色香味俱佳,乃美食之上品。2009年南岗镇结合清真饮食开发,正在梁墩老街打造清真美食一条街。在瓦屋村范郢村民组,正在建设一占地面积500亩的民族生态山庄,山庄主要包括经果林50亩,苗木花卉80亩,精品农业蔬菜种植150亩,水产养殖垂钩中心200亩,服务设施占地5亩,总投资额约500万元,山庄已流转土地500亩,平整土地80亩,整修道路1000米,新开挖塘口80亩,建成经果林20亩,修筑塘中岛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40亩露地蔬菜长势良好。

抛头狮文化

鸡鸣山下抛头狮的历史源头可推算至1867年,距今已有140年历史。“抛头狮”的狮头与狮身是分开的,舞狮者上场之前举起狮头套解在自己的上半身,举套之间便有了一个向上抛的动作,故称为“抛头狮”。在当地,每逢佳节庆典,村民都请舞狮队前来助兴。抛头狮正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3]

观光园

昆仑山位于鸡鸣村西部双塘村境内,海拔33.8米,为两山夹一洼的姊妹山,面积2平方公里,山石裸露,上层为红砂石,下层为灰白色砂石,质地坚硬,可用于修桥筑路和水利工程,80年代后期,相继兴办了采石场,开采加工并举,山下建有排灌站,双侯路、双昆路均通往山上。2009年通过招商引资,由安徽省康博粮油有限公司和潜山县天柱山鸿鹄养殖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资5000万元建设南岗驼鸟生态养殖观光游乐园,该基地已流转土地面积900亩,建成围墙4公里,过不了多久占地千亩的鸵鸟生态养殖观光园将把这里打造成为集休闲垂钓、特种养殖、精品苗木、商务招待于一体的综合休闲观光园。

所获荣誉

2018年10月8日,入选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2020年6月,被授予“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称号。[4]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