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荣翔(2023最新方荣翔百科介绍)

由网友(认识前好萌认识后好猛)分享简介:方枯翔(一九二五年九月六日⑴九八九年四月二二日),北京人,原姓周,幼随继父姓方,中国京剧演出艺术野。方枯翔一九五一年到场中国国民自愿军京剧团赴晨达七 年之久。一九五六年插手中国共产党。 一九五八年归国,担负山东省京剧团副团少。其善演剧目有《群英会》《姚晨》《遇后龙袍》等。其音色以及音量杂洁透辟、小巧玉润,声腔处置惩罚更妩媚...

方荣翔(1925年9月6日-1989年4月22日),北京人,本姓周,幼随继父姓方,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

方荣翔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京剧团赴朝达7 年之久。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8年回国,担任山东省京剧团副团长。其擅演剧目有《群英会》《姚朝》《遇后龙袍》等。其音色和音质纯净透彻、玲珑玉润,声腔处理更娇媚娴静,有其阳刚之美,精致、细腻、温婉。[1]1989年4月22日,方荣翔因心脏病复发在济南逝世,享年63岁。

方荣翔16岁拜裘盛戎为师,专攻裘派花脸,得裘氏精心指点,并曾随师到各地演出,成为裘氏的“手把徒弟”。

中文名

方荣翔

代表作品

群英会、审潘洪、姚期、遇后龙袍、铡美案

职业

京剧表演艺术家

逝世日期

1989年4月22日

性别

国籍

中国

出生日期

1925年9月6日

出生地

北京

生平简介

方荣翔

1925年9月6日(农历乙丑年七月十九日)生于北京。本姓周,幼随继父姓方。6岁开始练功,8岁入尚小云创办的荣春社科班学艺。10岁师事骆连翔习文武花脸。12岁首次登台演出。16岁拜裘盛戎为师,专工裘派花脸,得裘氏精心指点,并曾随师到各地演出,成为裘氏的“手把徒弟”。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京剧团赴朝达7 年之久。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8年回国,担任山东省京剧团副团长。1982年,先后赴新加坡、日本演出。1984年春节联欢晚会表演京剧《将相和》,1986年,山东电影制片厂为方荣翔拍摄了纪录片《方荣翔舞台艺术》。1988年,率山东省京剧团到香港公演。同年被授予山东省劳动模范称号。曾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剧协第四届理事、山东分会副主席、山东省文联名誉主席。

1989年4月22日(农历己巳年三月十七日)下午三点二十五分,方荣翔因心脏病复发在济南逝世,享年63岁。2005年12月8日在方荣翔诞辰80周年之际,方荣翔墓碑和铜像落成揭幕。方荣翔墓碑镌刻着李瑞环“艺精德重,梨园留芳”的题词,“方荣翔”三个大字由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题写。同年12月10日《方荣翔诞辰八十周年》个性化邮票由山东省集邮公司发行,这套邮票每版16枚,主票为同心结,附票为方荣翔不同时期扮演的不同人物。如包拯、徐延昭、窦尔墩、姚期、廉颇、项羽、张飞、李逵、姜维、周处等等,还有“红色经典”《奇袭白虎团》中的王团长。

擅演剧目

方荣翔的唱念做表以及音色的运用,无不酷肖其师,且被人视为青出于蓝。他能很好地运用胸腔、鼻腔共鸣,声音刚劲而柔和。他人品高尚,尊师敬友,与人为善,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表演艺术家。擅演剧目有《群英会》、《杨家将·审潘洪》、《姚期》、《遇后龙袍》、《铡美案》、《将相和》、《除三害》、《赤桑镇》、《龙凤阁》(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盗御马》、《黑旋风李逵》等数十出传统剧目,并演出《奇袭白虎团》和《雪花飘》等京剧现代戏,合编《裘盛戎唱腔选集》、《裘盛戎艺术评论集》。

语录

“我仅仅是一名京剧演员,基础有限,水平不高,贡献很少……对党和政府,对人民,老师们、亲友们,我是怀着深切的歉意向你们作别的。”——方荣翔遗言

往事略集

方荣翔醒来第一句话就是问医生:"我还能唱吗?"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姆博先生激动地说"我从没听过这么好听的京剧,方的气息运用技巧很高,甚至听不到在什么地方换气…"

1956年方荣翔转业到山东京剧团工作。他始终清白做人,精心演戏,刻苦钻研裘派艺术,成为功名卓著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方荣翔忠实地继承了裘派艺术,并且有所发展和超越。他根据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将风格向媚婉方面拓展,他的唱腔遒媚舒朗,空灵剔透,被观众誉为"方氏裘韵",外国朋友赞之为"东方艺术的瑰宝"。

几十年对事业的不懈追求,使方荣翔积劳成疾,1984年12月1日他心脏病严重复发。中共山东省委指示立即成立“方荣翔手术小组”,不惜任何代价抢救治疗。

在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专家教授先后六次会诊,为方荣翔的病情制定了周密的医疗方案。1985年3月4日早7点,由美国赶来的心脏专家纳尔逊主刀,抢救小组开始给方荣翔进行心脏搭桥手术。抢救小组整整工作了十个小时,手术终于获得成功。

手术半年后,方荣翔首次与山东观众见面。1985年,他手术后不满10个月就投入了《雪花飘》的拍摄,他悄悄地对老伴说:“我刀口真疼啊!”,可是他又忍痛为残疾人演出,一演就是三天。

1987年9月5日,中国首届艺术节在北京开幕。手术两年后的方荣翔,第一次走上首都舞台,再现了裘派传人别具神韵的风采。1988年6月,方荣翔应约率团赴香港参加“京剧荟萃耀香江”演出。在香港他收下了台湾女花脸王海波为徒,这是他一生收留的最后一名弟子。他愉快极了,在给朋友的信中说:“我入党32年,也应为祖国的统一事业尽一份心”。

6月16日,方荣翔心脏病临场突发,他倒在了后台,却对同事们说:“不准回戏,继续演出”。观众震惊了,他们要求方荣翔赶快去医院。方荣翔谢绝一切劝阻,立下保证书:“倘有不幸出现问题,责任完全自负!”。方荣翔也被戏迷誉为“不倒的包龙图”。

1988年8月,山东省委又一次指示:不惜任何代价,抢救方荣翔的生命。8月1日,方荣翔手术第二次获得成功。为了给国家节省费用,他刀口还没愈合就离开了香港。在香港,方荣翔演出了近30出戏,却没有来得及欣赏这里的风光。

1989年4月14日,在医院就医的方荣翔病情已很严重,面对专程探望的弟弟,他却乐天安命,雄风不减:“你放心,我会复原的。等我出院,就带王海波(新收的台湾女弟子)和《省京》下去。我少演,让海波多演,带带她。适应了,再到北京,参加建国40年庆祝演出,你看行不行?”一星期之后,方荣翔永远告别了他心爱的舞台,告别了他魂牵梦绕的观众。多少人不能相信这个时刻,多少人不能相信自己热爱的艺术家这次没有归期的远行。

艺术特色

由于裘盛戎的表演艺术是净行的一座很难逾越的高峰,全面而且精湛。况且方荣翔一生谨守法度、承袭衣钵。因而方氏裘韵是对裘派在唱腔上(非整体)的发展和延伸,并没有偏离裘派的艺术和精神内核,这在流派传承中是极为难能可贵的。方荣翔与老师裘盛戎的演唱,在唱腔的板式布局、唱腔的基本旋律、浓重的鼻腔共鸣、圆润的吐字方法、“尖字不吐真切”、基本使用京字京音、上口字的淡化及以声传情、声情并茂等方面,都是相同的。

音色和音质纯净透彻、玲珑玉润

那么,方荣翔的唱腔艺术特色是什么呢?首先,他的音色和音质更纯净透彻、玲珑玉润。一是因自身条件(有生理的,也有性格的)不同。师徒二人虽然都人品敦厚,但经历各异;二是发音部位不同。裘盛戎的发声浓郁,除鼻腔共鸣外,同时上贯头腔下连胸腔,而方荣翔发音位置更靠前,基本集中在鼻腔和面罩上;三是发声方法有别。方荣翔几乎完全避讳炸音,如《赤桑镇》“在长亭铜铡下丧命身亡”的“亡”字、《盗御马》“饮罢了杯中酒换衣前往”的“往”字等等,方荣翔唱来只是略加强音量和力度而已;四是合口音的淡化。如《铡美案》“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的“府”字、《赵氏孤儿》“似这样大义人理当尊仰”的“尊”字等等,裘盛戎唱来较为厚重,而方荣翔的就清淡多了;五是他在咬字上相对平和、轻薄、清晰。另外,他注重字音的正和美。如《姚期》“回朝去参王在那五凤楼”的“那”字、《赵氏孤儿》“我魏绛闻此言如梦方醒”的“梦”字,裘盛戎都唱成阴平,而方则回归去声。

他的声腔处理更娇媚娴静

他的整体演唱风格与师相似,并十分传神。但在细微之处则有极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这些发挥是以伸张自身条件、不伤害裘派整体风格为前提的。表现为:一是小滑音使用相对广泛。最经典的例子就是《铡美案》“千万读书你莫做官”的“莫”字。其小滑音的基本规律是:若是向下滑时,开始提势较高,结尾较沉。若是向上滑时,则其沉势较低,向下捞着起,挖着起。其音都较软,有种媚态(非贬意);二是擞音使用相对娇巧。如《将相和》“某心思纷乱”的“思”字、“争不出不平气心内怎干”的“内”字等等;三是唱腔节奏的相对祥和。两相比较,裘盛戎的节奏更为紧凑、张弛分明。而方荣翔更强调平稳、自然流畅。他的气息和力度更均衡,如《赤桑镇》“嫂娘亲为此事亲到赤桑”,后几个字裘是顿着唱的,而方则唱得柔和连贯。另有一些腔,方荣翔是有意拉长、伸开的,这使唱腔显得华丽而舒展,但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削弱了力度。如他的导板都较慢且宽松,再如《赤桑镇》“劝嫂娘息雷霆”、《锁五龙》“问一声秦二哥今何在”等都如是。

这里必需强调的是,方荣翔的声和腔是统一和谐的,而且工整自然。所以大多数唱能保持其艺术的大气和格调,没有俗媚卖弄的感觉。但我个人认为,这种效果已经接近花脸行当特色的极限了,而且有很大程度的个人嗓音条件原因,因而后学者不能死学,否则必有东施效颦之憾。

有其阳刚之美

如果说裘盛戎的唱如苍松古柏,那么方荣翔的就似凌云健竹,同样有其阳刚之美。他在唱中常运用抛线音型,就是把某个较轻的字“扔出去”唱。如《铡美案》“尊一声驸马爷”的“爷”字、《将相和》“想起了这件事好不(哇)愁烦”的“哇”音,都是甩出了劲力,增强了力度。现在有些演员也学用这种方式,但有的不得要领,反而显得夸张而轻飘。他还将很多辙口的音韵扩大。如《赤桑镇》“前辈的忠良臣人人敬仰”的“人”字、《锁五龙》“二十年投胎某再来”的“某”字几乎就因口型的扩张而成了“猫”的音。这种方法一定程度的弥补了声音的单薄之不足。同时他还加重字尾以助唱腔的厚度,增加气口提升唱腔的力度。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精致、细腻、温婉

方荣翔的唱腔特色,至今仍被广大戏迷所称道和模仿。也把净行对人物刻画的表现力发展到了精致、细腻、温婉的极至。如果以前的花脸都是泼墨、写意的,那么裘盛戎的艺术则是兼工带写的,至方荣翔则是工笔画了。当然,对方氏裘韵也一直有争议,有人说高派、麒派是老生里的花脸(其实他们也确实都演花脸角色包拯),而方荣翔可算花脸里的老生、旦角。这么说很不准确,但是能让我们有所警觉,我们希望每个行当都风格迭出、百花齐放,但是也要时刻注意到它的限度,尤其是在戏曲演唱“柔媚”、“歌化”成风的当代。

不忘恩师

方荣翔16岁拜裘盛戎为师。他演出的十多出裘派名剧被中央及省、市多家电视台播放。以出版的《裘盛戎唱腔选》即由他整理、主编。

即使在“文革”时期,方荣翔的老师也被打成黑帮,扣上“反动权威”的帽子,传统戏已被“斩尽杀绝”那样的逆境里,方荣翔仍然不背离师长,不放弃对传统艺术的研习。因此,裘盛戎在1971年含恨即将辞世时,亲自把于艰难中仅存的手表摘下来,连同陪伴了自己一生的“行头”传赠给方荣翔。

方荣翔果然不负师望,在“浩劫”过去之后不久,他很快就能把裘派艺术那含蓄而深沉的韵味,那种巧妙结合运用鼻腔、胸腔、头腔与颚腔所发出的特殊美妙的声律成功地再现在舞台上,从而填补了由于裘盛戎过早谢世而造成的京剧艺术风格流派品种中的重大缺憾。因此,方荣翔每次演出,剧场门前总是车水马龙。1985年方荣翔在朋友家作客时,曾经有过一个非常幽默的回答:“要架子干么?又不唱‘架子花’。是凭艺术纳人,不是架子纳人。”写海报,他坚持不许加“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的头衔,他说他喜欢“裘派传人”几个字。艺术家是不能脱离人民的。方荣翔这个信念,老而愈笃,至死不渝。

经典唱段

嫂娘亲她把那真情话讲,肺腑言感天地荡气回肠《赤桑镇》

堪笑尔等双眼瞎、一席话说得我羞愧难禁《除三害》

列国之中干戈厚、御弟说话识良莠《刺王僚》

趁夜晚出奇兵突破防线《奇袭白虎团》

忽听万岁宣包拯、日落西山又转东《打龙袍》

将酒宴摆至在聚义厅上《坐寨》

今奉王命出帝京《打銮驾》

将酒宴摆至在聚义厅上、乔装改扮下山岗《盗御马》

大王虽然有德化、在金殿定官职是非难辨《将相和》

高老爷来在牧虎关、贤妹暂坐雅致厅、忆昔当年保宋君《牧虎关》

潘仁美跪殿角一言告禀、上堂来责打我四十大板《审潘洪》

一口怒气冲天外、这一句话儿呀真爽快、号令一声绑帐外《锁五龙》

听樵楼打罢了初更时候《探皇陵》

扶大宋锦华夷赤心肝胆《探阴山》

皇恩浩调老臣龙庭独往、马杜岑奉王命把草桥来镇、马皇兄赐某的饯行酒、数万儿郎边关镇、小奴才做事儿真胆大《姚期》

提起了当年投太原、有劳二位夫人言《御果园》

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陈州府放粮归万民欢庆、驸马不必巧言讲、你劝我升堂有什么好《铡美案》

哭啼啼哀告我《铡判官》

我魏绛闻此言如梦方醒《赵氏孤儿》

音像制品

《中国京剧大观系列音带》--《方荣翔唱腔选集之铡美案》盒式录音带

《中国京剧大观系列音带》--《方荣翔唱腔选集之将相和》盒式录音带

《中国京剧大观系列音带》--《方荣翔唱腔选集之精品集》盒式录音带

方氏年表

1925年——9月6日 (旧历七月十九日)生于北京广安门大街385号。

1931年——9月 跟邻居著名武旦方连元学艺,学练基本功。?1933年——10月 经艺人周麻子介绍认尚小云为师,开始学练小嗓及基本功。 1934年——3月 在北京虎坊桥小学念书,两年后辍学。

1935年——6月 拜著名京剧演员骆连翔为师,其后又向宋富享、谭世英、苏盛贵、金盛福、陈世鼐、李盛佐、孙盛云、张世桐、高盛洪、耿世忠等名家学习生、旦、净、丑诸行,剧目有《上天台》、《黄金台》、《珠痕记》等,直到1939年3月。

1938年——拜艺人张鑫奎为师,学花脸行,剧目有《捉放曹》、《二进宫》、《失空斩》等一二十出与老生、旦角合作的花脸戏。

1939年——3月,由张鑫奎先生带领在北京等地搭班唱戏。

1941年——9月,在北京广德楼(现广和剧场)由著名武生刘宗杨和著名铜锤花脸裘盛戎合作演出全部《连环套》,张鑫奎领方荣翔到后台,方向裘盛戎行了拜师礼,正式习学裘派。?

1943年——一边跟裘盛戎学戏,一边外出搭班演出,先后与雷喜福、纪玉良、沈金波、胡少安、孟幼冬、唐韵笙等著名演员演出《大探二》、《捉放曹》、《失空斩》、《珠帘寨》、《一棒雪》、《法门寺》、《三家店》、《打登州》等剧目,巡回演出在北京、天津、哈尔滨、长春、沈阳、保定、石家庄等地。? 1944年初 与张鑫奎先生之女张玉荣在东北结为伉俪。

1947年——10月,因生活困难,在四平参加国民党七十一军八十八师京剧队任演员。

1948年——年底,在沈阳饭店为周恩来、张治中、马歇尔军事谈判小组专场演出《捉放曹》饰曹操、《战长沙》中饰魏延、《盘丝洞》中反串猪八戒三场戏。

1948年——10月四平解放,3月参加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七纵队京剧团任演员。

1949年——2月,随军南下,在天津改编第四野战军四十四军京剧团任演员。曾在平安大戏院演出过新编历史戏《九件衣》,受到指战员好评。

1949年——8月,南下到江西,改编为第四野战军第十五兵团京剧团任演员。

1951年——3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边防军十三兵团京剧团任演员。

1951年——10月,随军开赴朝鲜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总政治部京剧团任演员。

1952年至1953年——两次荣立三等功。

1953年——裘盛戎随祖国慰问团赴朝慰问,师徒在朝鲜战场上会面。

1955年——部队改工薪制,被评为文艺四级演员。

1956年9月——在朝鲜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7年——随中国人民志愿军京剧团归国到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等地演出。

1958年——志愿军总部为欢迎周恩来总理,演出《铡美案》,受到总理的赞扬,并随总理去平壤为金日成等朝鲜领导人演唱。同年,和剧团著名演员李师斌、李贵华共同创作排演现代戏《奇袭白虎团》。10月25日,随志愿军政治部最后一批撤离朝鲜回国。12月31日,志愿军京剧团集体到山东转业,改编为山东省京剧团。

1960年——1月,随团到福建等地为部队慰问演出,剧目有《将相和》、《黑旋风李逵》、《除三害》、《三国志》、《奇袭白虎团》、《盗御马》等戏。12月,与李师斌、李贵华合著《奇袭白虎团》,由山东人民出版社第一次出版。

1961年——6月,收德州地区京剧团李双友为徒,地点:大明湖公园,这是他第一次收学生。

1961年——9月,随团赴上海、南昌、九江等演出,主要演员有:王影侠、俞砚霞、周亚川、殷宝忠、李师斌、李瑛,阵容强大,影响较大。

1962年——随团在全省各地巡回演出。

1963年——被评为1963年度山东省先进工作者。省文化局先进工作者。

1963年——经山东省委宣传部批准为山东省京剧团副团长。

1964年——6月,随团晋京,演出《奇袭白虎团》,参加一九六四"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在《奇》中扮演王团长。中央领导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朱德、贺龙、李先念等先后观看演出,并亲切接见剧团演职员。

1968年——8月,剧团创作改编现代戏《海鹰》,去青岛海军军舰体验生活,在剧中扮演海军鱼雷大队梁政委。

1970年——11月,随团到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奇袭白虎团》彩色电影戏曲片。

1971年——11月,裘盛戎病危,从长春赶往北京照料,直至裘最后病故。

1972年——收吉林省京剧团花脸演员霍福庆为徒。

1973年——4月,随团赴南京、合肥、苏州、上海、杭州等地巡回演出《奇袭白虎团》等现代戏。

1973年9月至1976年9月——参加剧团创作的现代戏《凌河春》中饰童振海,《傲蕾·一兰》中饰一兰父亲,《第二个春天》中饰夏长发。

1974年7月 患急性心肌梗塞,在山东省委、省政府、济南军区领导关怀下,山东医学院附院的抢救治疗,卧床一百天脱离危险,9月31日赴青岛疗养院休养。

1975年——5月,由青岛出院,参加纪念毛主席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40周年演出《奇袭白虎团》。

1978年——10月,当选为剧协山东分会副主席。

1979年——当选第四届山东省政协委员。夏季,收天津市京剧三团花脸演员康万生为徒。12月,作为代表在北京出席全国第四次文代会,闭幕式上与上海女老生张文涓合演《搜孤救孤》。

1980年——5月 随团赴天津、北京演出,主演了《铫期》、《铡美案》、《将相和》、《大探二》等剧,被誉为"裘魁"。在天津演出期间,收天津京剧团花脸演员邓沐玮为徒。6月,去北京接收裘师母举行的交接裘盛戎戏装仪式。10月,收济宁市豫剧团花脸演员郑灿义为徒。

1981年——1月,参加天津举办的"裘派艺术专场演出"活动,演出了《铫期》、《探皇陵》、《打龙袍》。6月 为在京召开的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演出《铫期》。11月 在京参加"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裘盛戎逝世十周年演出",演出《铫期》、《打龙袍》等剧,并担任艺术指导。12月 与人合著的《裘盛戎唱腔选集》,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1983年再版一次)

1982年——4月 随团到徐州、南京、上海等地巡回演出。在上海演出时,由上海电视台录制的《铡美案》录像带,后在港台播放、发行,并引起较大反响。台湾《联合报》发表"斩开金锁走蛟龙--从方荣翔与裘派花脸艺术谈起"。我国的《参考消息》整版转载。6月 收鞍山市京剧团花脸演员王福义为徒。9月 随团赴日本参加中日恢复建交十周年演出,主演《铡美案》,并在《孙悟空大闹乾坤》中饰演玉皇大帝,在日期间曾在东京、大阪、横滨等九个城市演出一个余月。12月随团去新加坡参加新加坡国际艺术节演出,两次外访演出被誉为"国宝"。

1983年3月 当选为山东省第六届人大代表。8月 随团到沈阳、营口、辽阳、抚顺、鞍山、大连、烟台等地巡回演出;在沈阳演出期间,收沈阳市京剧团花脸演员董庆民和通化市京剧团花脸演员张志良为徒。与人合著《裘盛戎评论集》,并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1984年——2月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为中央举办的春节团拜会演唱《盗御马》。还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演出《将相和》片断。3月 《方荣翔京剧唱腔选》盒式录音带一、二、三集由北京音像出版社录制出版,精选了裘派名剧的唱段,畅销一时。5月 随团去徐州演出,并被徐州重型机械厂授予"名誉工人"。同时,收徐州市京剧团花脸演员王震威为徒。6月 在济南泉城饭店收山西省京剧团花脸演员李雨森为徒。

1984年 被评为山东省京剧团、省文化厅、省直"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9月 参加中央电台国庆文艺演唱会;中央电视台在颐和园清宫举办的国庆演出活动,与叶少兰演唱《壮别》一折。10月 参加纪念梅兰芳先生诞辰90周年演出活动,与梅葆月、夏慧华合作演出《二进宫》。11月 在京参加京、津、沪、鲁、香港著名演员为全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及《修我长城》大型义演活动,演出了《甘露寺》中孙权、《刺王僚》中姬僚、《审潘洪》中潘洪等角色。12月 在京参加纪念尚小云诞辰85周年演出,演出了《赤桑镇》、《铫期》。同月 因复发心肌梗塞,心肌缺血,住进山医附院。

1985年——3月 在山东省委、省府关怀下,省文化厅、卫生厅成立抢救小组,从美国请来两位专家。于3月4日,由中、美心血管专家联合手术,美国著名医学博士、心脏外科专家纳尔逊教授及其助手詹森教授和山医附院的宋惠民、李守先等人成功地在省立二院做了"心脏冠状动脉搭桥"手术。9月 阔别半年舞台之久后,于29日在山东省体育馆的国庆晚会上演出《将相和》片断。10月 康复后重返舞台,在山东剧院公演《赤桑镇》,10日演出《铡美案》,受到热烈欢迎。

1986年——1月 由济南电视台拍摄的电视戏曲片《雪花飘》,主演剧中陈大爷。该剧是裘盛戎先生生前演出的一部现代戏。为纪念恩师,在医院养病期间,整理加工后搬上屏幕。1月27日 在济南剧院,收苏州市京剧团青年演员唐元才为徒。2月 在山东电视台春节文艺联欢会上清唱自己编写、编唱的《为四化重返舞台》唱段,后经兄弟省市转播,影响较大。3月 根据山东省委、省府指示,由山东电影制片厂拍摄《方荣翔舞台艺术》影片(包括《赤桑镇》、《坐寨盗马》、《将相和》共120分钟,于当年12月完成。后经齐鲁音像出版社发行全国。12月 被评为山东省文化系统,省府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称号。

1987年——1月 担任济南市营盘街小学共建管委会副主任。2月 受聘于山东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3月 受聘于济南市职工业余京剧队名誉顾问。与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王玉梅,著名吕剧表演艺术家郎咸芬三人组织发起为山东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作三场专场义演活动,并演出《铫期》选场。5月10日 京、沪、冀著名表演艺术家李慧芳、吴素秋、赵荣琛、欧阳中石、梅葆玥、梅葆玖、梁庆云等应邀来济与山东省京剧团联袂演出。在《龙凤呈祥》一剧中扮演孙权,和梅葆玖演出《霸王别姬》,饰演项羽,与李慧芳合作演出《上天台》中饰演姚期。月 应聘为山东鲁艺戏剧爱好者协会名誉主席。5月17日 在京、沪、冀、鲁艺术家同台演出的晚会上收本团青年花脸演员张宝志、宋昌林为徒。5月下旬 率团到潍坊、青州、辛店、惠民、无棣等地、县演出。在无棣演出时,值无棣遭受严重雹灾,为灾区慰问义演一场《铡美案》,演出收入捐给受灾地区。6月8日 收山东惠民地区京剧团花脸演员赵平为徒。7月 随团应邀赴北戴河为十三大预备会演出《铫期》、《大探二》、《将相和》、《除三害》等剧。党和国家领导人杨得志、胡乔木、陈慕华等人出席观看了演出。9月5日 应邀参加首届中国艺术节,党和国家人李鹏等出席并观看在北京首都体育馆举行的开幕式。演唱《铡美案》选段,很受欢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位官员讲:"方的演唱气口运用很好,根本听不出在哪儿换气。"?当月的艺术节上在北京吉祥剧院,三天演出四场《锁五龙》。10月2日 参加山东省首届艺术节上,在省体育馆清唱《铡美案》,晚上与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在鲁艺剧院合演《将相和》,另主演裘派名剧《铡判官》,该剧首次与济南观众见面。这是在两年前住院期间,在病床上根据裘盛戎先生演出的《铡判官》整理而加工,并五易其稿。在保留其恩师原有的剧本及唱念基础上,大胆地创用〔反二黄〕成套板式、唱腔难度大,高亢低沉,委婉动听,唱得淋漓尽致,深受观众欢迎。10月8日 应山东博兴县政府之聘,任博兴县酒厂名誉厂长。10月13日 随团去天津、北京演出,再次轰动津门。10月25日 为十三大演出《铡美案》,那天是抗美援朝37周年,当年志愿军几位老首长的夫人:彭德怀、李志民、杨勇、王平夫人到北京吉祥剧院观看演出、上台接见、留影、叙谈当年朝鲜的旧事。10月26日 在中南海怀仁堂为十三大代表演出,张学津的《借东风》、叶少兰《小宴》,李世济、冯志孝《教子》、方唱《赤桑镇》。9月 应邀在北京饭店,为亚运基金会奠基演唱,党和国家领导人万里、李鹏、荣毅仁、习仲勋、王济夫等人观看。

1987年——被评为省府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省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7月3日 收青州市京剧团花脸演员马传盈为徒。12月30日 收济南市京剧团花脸演员马济生为徒。

1988年——1月 在北京参加国家体委举办的《奥林匹克之夜》文艺晚会,与著名运动员李宁、周晓兰、李玲蔚、许海峰、王立彬等人同台献艺。同月中山实业公司举办的《宋庆龄诞辰95周年纪念文艺晚会》与孙岳合演《捉放曹》中饰曹操。1月23日 在北京收河北省京剧团青年花脸演员常春生为徒。2月 参加中央电视台1988年春节文艺晚会,演唱《锁五龙》片断。3月 在北京参加"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袁世海舞台生活六十周年"演出中《群英会》饰黄盖、《龙凤呈祥》中饰孙权、《连环套》中扮演(前)窦尔墩。3月25日 当选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并出席会议,会议期间与袁世海、叶少兰再度合作演出《连环套》。5月 被评定为一级演员。由齐鲁音像公司录制的《铫期》(立体声录音像》和与谭元寿合演的《将相和》出版发行。5月底 荣获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光荣称号。担任中国山东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会理事。6月 随团赴香港参加"京剧荟萃耀香江"京剧演出,参加这次活动的还有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及大陆京剧名家:袁世海、叶少兰、张学津、马长礼、孙岳、刘长瑜、寇春华、宋小川、王芝泉等。参加演出剧目有:《铡美案》、《铡判官》、《包龙图》、《龙凤阁》、《遇后、龙袍》、《赵氏孤儿》、《清官册》、《将相和》、《失、空、斩》等。? 6月17日 在香港万喜楼收台湾女花脸演员王海波小姐为徒。这是海峡两岸40年来首次艺术家的拜师活动。18日 在香港利舞台演出《包龙图》时,心脏病复发,但他坚持演完后谢幕,观众无不为之感动落泪。住院后,每天晚上坚持演出,直至40多天的整个香港演出活动结束。8月1日 由于心脏病复发,留港治疗,遵照山东省委、省府指示,在香港港安医院做第二次心脏"搭桥"手术。9月22日 术后不到两个月,拖着一条伤口未愈的腿,离港返济。8月 在山东省第五次文代会上当选为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名誉主席。11月2日 由于冠状动脉及心脏的贮备能力明显下降,又住进了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作心脏内科治疗。18月至19日,在潍坊召开的剧协山东分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山东剧协名誉主席。12月 荣获山东省文化系统、省府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1989年——1月 在医院接受文化部对方荣翔在1988年6月赴香港演出中"表现出高尚的职业道德,并取得较大的艺术成就",给予嘉奖并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4月 荣获山东省政府授予的"山东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4月22日15时25分,在山医大附院二西病房,因心脏病复发抢救无效不幸逝世,终年63岁。

方氏弟子

李双友 1962年山东德州京剧团

霍福庆 1971年吉林京剧团

康万生1978年天津京剧院

邓沐玮1981年 天津京剧院

杨树荣1981年湖北京剧团

何永茂 1982年青海京剧团

王福义1982年鞍山京剧团

魏积军1983年成都京剧团

张志良1983年抚顺京剧团董庆民 1983年沈阳京剧团

王震威 1984年 徐州艺术学校

王顺成1984年连云港京剧团

李雨森 1984年山西京剧团

张卫东1986年青岛京剧团

唐元才1986年上海京剧院

孟广禄1986年天津青年京剧团

马传盈 1987年青州京剧团

宋昌林1987年 山东京剧院

张宝志 1987年山东京剧院

赵 平 1987年惠民地区京剧团

马济生 1987年济南京剧团

常春生1988年河北京剧院

王海波 1988年 台湾铜锤京剧团

收过的地方戏学生

兰 英 1982年河南安阳豫剧二团

高俊喜 1982年 河南安阳豫剧二团

郑灿义 1984年济宁地区豫剧团

未及拜师仪式的弟子

谢立强烟台京剧团

赵传国淄博京剧团

怀初庆 淄博京剧团

王文清临清京剧团

苏 坤哈尔滨京剧团

刘学礼青岛京剧团

王 玮 美国博士生

杨燕毅北京风雷京剧团

杨 滨 宁夏京剧团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