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师范学院(南阳市师范类高等院校)

由网友(有缘男 free body)分享简介:南阴师范教院(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南阴师院),座落于国度汗青文明名乡——南阴,是河南省属平凡原科低校。是天下原科院校中尾个国度级事业引导事情室设置装备摆设试点单元。修有国度级大教熟校外理论教诲基地、国度级众创空间、天下低校理论育人立异守业树模基地。[一]现任党委书忘卢志文,校少弛宝锋。[二]...

南阳师范学院(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南阳师院),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阳,是河南省属普通本科高校。是全国本科院校中首个国家级职业指导工作室建设试点单位。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级众创空间、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示范基地。[1]现任党委书记卢志文,校长张宝锋[2]校训为“博学求是,笃行自强”。[1]

2018年南阳师范学院平顶山函授专科招生报名时间

截至2020年5月,学校占地面积2190亩,建筑面积85.2万平方米,教职工1600余人。设有24个学院(部)[3],学校拥有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1个、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3个、河南省二级重点学科8个,化学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建有省部级平台28个。[1]

学校始建于1951年的河南省立南阳师范学校;1958年升格为南阳师范专科学校;2000年升格为南阳师范学院。2017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0年,被河南省教育厅确定为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高校予以重点建设。[1]

截至2022年,南阳师范学院位列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第356名[4]

中文名

南阳师范学院

外文名

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简称

南阳师院

所属地区

中国·河南·南阳

校址

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卧龙路1638号

硕士点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

属性

省属高等院校

主要奖项

全国文明单位、河南高校综合实力20强、河南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河南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河南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本科院校

学生人数

全日制在校生25000余人

本科招生电话

0377-63510790、0377-63510791、0377-63510793

全国综合排名

356名(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5]

院长

张宝锋

院系设置

27个教学院系

校训

博学求是、笃行自强

校歌

南阳师院颂

创办时间

1907年

知名校友

赵延年、张继山、谷明达、周中普、张松辉、王鹏飞

类别

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

师范

主管部门

河南省教育厅

学校代码

10481

百千万人才

1人

硕士招生电话

0377-63523152、63523157、63523167、63523171

党委书记

卢志文

本科专业

72个

历史沿革

1907年,举人任学椿在南阳创办了南阳县师范传习所,其后改名为师范短训班、南阳县立师范、南阳县立简易乡村师范。

1951年,成立河南省立南阳师范学校。

1957年,河南省立南阳师范学校与南阳第二师范学校合并。

1958年9月,河南省立南阳师范学校更名为南阳师范专科学校。

1961年,南阳师范专科学校与南阳艺术师范学校合并。

1962年3月,南阳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南阳师范学校。

1962年8月,南阳师范学校与南阳教育行政干校合并。

1978年,南阳师范学校更名为南阳师范专科学校。

1992年5月,南阳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南阳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2000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南阳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与南阳教育学院合并组建南阳师范学院,成为南阳历史上第一所省属全日制本科高等学校。

2011年,获批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

2014年,被河南省教育厅确定为河南省第二批整体转型发展试点学校。

2016年,被省教育厅遴选为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

2017年12月,学校入选“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2018年6月,学校入选河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9月,学校获批教育部“新金融智慧学习工场(2020)项目”首批试点院校。

2019年2月,学校被授予河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2020年11月,学校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2021年5月,中国新文学学会姚雪垠研究分会主办权移交南阳师范学院。

2021年1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新增1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

2022年1月,南阳师范学院正在筹备更名大学。

办学条件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设有27个教学院系,开设本科专业72个,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历史学、管理学、农学、艺术学10大学科门类,基本形成了以工、经、管为引领,文、理、艺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专业设置

院部

专业名称

机电工程学院

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软件学院

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数据库技术应用、智能设备)、动画、数字媒体艺术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化学(师范)、应用化学、制药工程、材料化学、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

文史学院

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历史学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

环境科学与旅游学院

地理科学、测绘工程、旅游管理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生物科学、生物工程

音乐学院

音乐学(师范)、音乐表演、舞蹈编导

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

珠宝玉雕学院

工艺美术、服装设计与工程、雕塑、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

经济与管理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金融工程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物理学(师范)、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外国语学院

英语、日语、商务英语、翻译

法学院

法学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美术学(国画、油画、工艺)、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农业工程学院

农学、园林

国际教育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广播电视编导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运动训练、舞蹈学(体育舞蹈)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学、小学教育、应用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学前教育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285人、外聘教师316人,折合教师总数为1443人。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333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25.91%;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436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33.93%;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的专任教师1036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80.62%。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等23人。有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12人,7个河南省级基层教学组织。[7]

英国皇家昆虫学会会士:Camilo

全国优秀教师:李根全

河南省优秀教师:杨浩、李鹏、刘畅、王庆林、徐少贤、李根全

河南省高校教学名师:李长亭、席晓丽、袁雅莎、张士勤

河南省级基层教学组织:古代文学教研室、汉语教研室、播音与主持艺术教研室、应用化学教研室、自动化教研室、汽车教研室、新闻学教研室

河南省级教学团队:人文地理学教学团队(2007年)、生物科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2011年)、应用化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2013年)、有机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2015年)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有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专业学位硕士类别8个[6] ,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1个,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3个,河南省二级重点学科8个,化学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化学[6]

专业学位硕士类别:工程(生物与医药类别)、国际商务、法律、教育、汉语国际教育、电子信息、土木水利、旅游管理[6]

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生态安全与水资源保护学科群

第八批河南省重点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无机化学、人文地理学、中国古代史

第九批河南省重点学科(二级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理论物理、英语语言文学

第九批河南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生物学、化学、中国语言文学

教学建设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河南省级特色专业,8个河南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5个河南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河南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1个河南省级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专业,12个校级重点专业;有各类实验室386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河南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河南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0个;有7门河南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3门河南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生物科学、化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英语、生物科学

河南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思想政治教育、法学、财务管理、旅游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教育学、汉语言文学、英语、应用化学、地理科学、生物工程、物流管理、音乐学、播音与主持艺术

河南省级特色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地理科学、历史学等

河南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生物工程、法学、英语、通信工程、地理科学、应用化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思想政治

河南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生物工程

河南省级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专业:法学

河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经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河南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师教育实训中心、生物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旅游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等

精品课程

类别

课程名称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货物运输路径规划虚拟仿真实验

河南省级精品课程

植物学、刑事诉讼法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分析化学、基本乐理、英语阅读、理论力学

河南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刑事诉讼法学、分析化学实验、计算机音乐、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分子生物学等

河南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国际贸易、普通心理学、基因工程、仪器分析、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玉石雕刻工艺、传统儒家人一修养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广告策划与创意、现代文学、播音语言通论、分析化学、无机化学、模拟法庭、理论力学、化学制药工艺学、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实验、社会心理学、大学物理学、广告设计、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会计学原理、大学英语读写、播音创作基础、力学、英美文学选读、运输管理、电磁场与电磁波、BIM技术原理及应用、分析化学、现代汉语、刑事诉讼法学

河南省级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样板课程

大国工匠、健身气功.八段锦、给排水工程结构、中国新闻传播史、药物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

教学成果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近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先后获得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总冠军、全国工程机器人大赛特等奖、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国家级银奖、中国曲艺牡丹奖以及省部级以上奖励600项。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获最近一届省部级教学成果奖7项。本学年学校教师主持建设的省部级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13项,建设经费达70.30万元,参编或主持教材30余部。学校共立项建设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5个。其中创新类项目15个,创业类项目10个,省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35个,其中创新类项目23个,创业类项目12个。2020年,获批24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教学成果获奖

项目名称

类别

基于uds合作的教师教育一体化构建与实践

2018年河南省教师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全程化探索与研究

2018年河南省教师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地方本科院校“IESSO”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

2019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转型期地方高师生“双向三体五段”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019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基于混合教学模式的地方高师院校数学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体系建构与探索

2019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

2019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

2019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交流合作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爱尔兰、意大利、芬兰、瑞典、马来西亚、韩国、泰国等多个国家的高水平大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先后与泰国曼谷皇家理工大学联合设立南阳师范学院卧龙学院(海外学院)、与韩国全州大学和泰国曼谷皇家理工大学合作举办本科教育项目、与澳大利亚南澳大学开展中外本科课程合作项目、与澳大利亚科廷大学达成学分互认协议、与美国多所州立大学建立了《中美人才培养计划》 双学位项目的校级交流项目、与芬兰萨沃尼亚应用科技大学和瑞典梅拉达伦大学签署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先后获批为国家留学基金委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资质单位和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选派资质单位,成功获批为河南省汉文化国际推广基地,并当选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理事单位。

学术研究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6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30余项;先后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省科技进步奖等350余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500余项;以第一作者单位在SCI、SSCI、A&HCI、EI源期刊、CSSCI、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600篇。

科研获奖

项目名称

获奖类别

响应型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2019年度河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智能复合熔涂增材再制造关键技术研

2018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绿色环保秸秆板材

2018年河南省环境保护科技进步一等奖

历代学术笔记中语言文字学论述整理和研究

2018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特等奖

光催化材料晶面效应研究

2017年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大规格螺杆钻具扶正器热挤压成形工艺技术

2017年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科研机构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省部级平台31个,设有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南阳分院、南阳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南阳工作站。

河南省重点实验室:河南省伏牛山昆虫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南水北调源头区域环境保护省级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昆虫生物反应器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石油装备智能化控制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河南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河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南水北调源头区域环境生态安全实验室

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河南省南水北调源头区域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原戏曲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汉文化研究中心

河南省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安全保障技术创新引智基地

河南省级软科学研究基地:河南省生态经济发展战略软科学研究基地

河南省社科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楚汉文化研究院

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生物质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软籽石榴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月季种质创新及栽培技术工程中心、河南省数字图像大数据智能处理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毫米波无线通信射频前端及天线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焊接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菌类食品工程技术中心、河南省稀土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畜禽保健品工程技术中心、河南省艾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智能应急保障与服务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车辆零部件智能制造工程研究中心

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立德树人视阈中的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科研团队

河南省级高校科技创新团队:中国南北气候过渡带农业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研发创新科技团队、疫苗工程研发创新科技团队、光催化材料研发创新科技团队、先进材料设计与研发创新科技团队、功能纳米光电材料设计与研发创新科技团队等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0年12月,南阳师范学院图书馆有纸质图书245.47万册,当年新增10.02万册,生均纸质图书85.31册;拥有电子期刊88.10万册,学位论文978万册,音视频61373小时。2019年图书流通量达到312411本次,电子资源访问量6476万次,当年电子资源下载量108万篇次。

学术期刊

《南都学坛》原名《南阳师专学报》,主要栏目:汉代文化研究、历史学研究、文学研究、法学研究、政治与社会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等,期刊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汉代文化研究”栏目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8]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是由南阳师范学院主办的文理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第2、5期为社会科学版,第1、3、4、6期为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开设有“思想文化研究”“政治研究”“法律研究”“词学论坛”“文学研究”“高校管理研究”“教育教学研究”等栏目,其中“词学论坛”为本刊特色栏目;自然科学版开设有“地理环境与资源开发”“应用技术研究”“教育教学研究”等栏目。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万方网、维普网、超星网、台湾中文电子期刊—思博网(CEPS)收录。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入选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2006、2010年被评为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入选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词学论坛”被评为特色栏目。2006、2008、2011、2014、2016、2018年连续被评为河南省一级期刊。2011年获得河南省高校优秀社会科学期刊。 2012年被评为“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2013年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扩展版)学术期刊”,入选为CHSSCD来源期刊。2014年获得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词学论坛”被评为特色栏目。2019年获得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词学论坛”被评为特色栏目。自科版2006年、2008年、2010年被评为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9]

文化传统

校训:博学求是、笃行自强

校风:勤勉严谨,和谐进取

学校遵循“博大、厚重、睿智”的大学精神,弘扬“博学求是、笃行自强”的校训,秉承“勤勉严谨,和谐进取”的校风,肩负大学使命和社会重托,立足南阳、服务中原、面向全国,努力建设特色鲜明、水平较高的综合性大学,把学校建设成为育人的高地、集聚的高地、创新的高地、服务的高地,力争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德才并具、通专兼备的创造性人才。

精神文化

校训

博学求是、笃行自强

社团建设

志愿服务类社团

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绿色环保协会、法律援助中心、春蕾志愿社、手语协会、爱心社等。

学术科技类社团

园丁协会、公关与口才协会、天英社、书法协会、湖畔晨读社、未来建筑师、绿茵读书会、书画协会、墨语文学社、考研俱乐部等。

理论学习类社团

大学生调查研究协会、电子科技创新、发展心理协会、红楼梦研究协会、独山玉文化交流社、MMZ协会、汉文化研究协会、和风日语、数学建模协会等。

社团实践类社团

CSDN高校俱乐部、演讲与辩论协会、电脑俱乐部、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发展、中医推拿协会、导游协会等。

文艺育体类

武术协会、健美操协会、梦想剧社、足球协会、街舞协会、太极拳协会、吉他集中营、交谊舞协会、模特礼仪协会、魔术协会、集邮协会、羽毛球协会、轮滑协会等。

兴趣爱好类

新传影像社、英语俱乐部、手绘POP协会、手工艺协会、摄影协会、卧龙棋苑等

学院领导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卢志文
院长、党委副书记张宝锋
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邵书峰
党委副书记谢冰松
副院长孟静雅、周旗、罗永松、朱其春、刘红林、熊新忠
纪委书记、监察专员于继武

资料来源:2022年5月南阳师范学院官网[2]

历任领导

魏焕亭南阳师范学校校长1951.09—1958.09
魏焕亭南阳师范学校书记、校长1954.07—1957.07
王文献南阳师范学校书记1957.09—1958.08
杨林波南阳师专书记、校长1958.09—1962.03
付克强南阳师专校长1961.09—1963.03
黄子瑞南阳师专书记1962.04—1963.08
周克南阳师范学校书记、校长1963.11—1968.09
李廷萱南阳师范学校革委会主任1968.09—1969.10
方志祥南阳师范学校书记1969.08—1970.07
韩志才南阳师范学校副书记1970.07—1970.10
王留堂南阳师范学校革委会主任1969.10—1976.10
王留堂南阳师范学校书记1976.10—1978.12
王留堂南阳师专党组织负责人、副校长1979.01—1981.07
孙鼎南阳师专书记1981.07—1983.12
张竟舟南阳师专副校长1981.03—1983.12
李嘉宾南阳师专书记1983.12—1998.09
樊辛卯南阳师专校长1983.12—1986.01
李元昂南阳师专校长1986.01—1991.08
徐登林南阳师专校长1991.08—1998.09
黄宗敏南阳师专书记1998.09—2001.04
骆平安南阳师专校长1998.09—2001.04
黄宗敏南阳师院书记2001.04—2007.08
苗相甫南阳师院院长2001.04—2007.08
苗相甫南阳师院书记2007.08—2012.04
石恒真南阳师院院长2007.08—2012.04
石恒真南阳师院书记2012.04—2013.05
王利亚南阳师院院长2012.04—2017.04
黄荣杰南阳师院书记2013.05—2020.06
卢志文南阳师院院长2017.04—2020.06
卢志文南阳师院书记2020.06---
张宝锋南阳师院院长2020.06---

资料来源:2022年5月南阳师范学院官网[10]

学校荣誉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河南省首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单位”“河南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本科院校”“河南省高校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南阳师范学院荣誉
序号荣誉时间
1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11]2022年4月
2全国文明单位2015年
3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亚军2015年
4首届全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大赛总决赛优秀奖2015年
5值得推荐的20张河南教育名片2014年
6河南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本科院校2013年
7河南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2012年
8河南高校综合实力20强2011年
9河南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2010年
10全国绿化模范单位2010年
11全国发展最快大学2007年
12河南省属本科高校行风评议第一名2007年
13河南省高校德育评估第一名2006年

获得排名

2022年4月,软科2022中国大学排名发布,南阳师范学院以总分123.1位列第356名。[5]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