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工商学院(山东省烟台市综合类院校)

由网友(听说你过得不错 还会不会想起我)分享简介:山东工商教院(Shando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简称山商),是由山东省国民当局举办、山东省教诲厅主管的整日制平凡高档黉舍,[一]因此经济、办理、疑息教科睹少,财商教诲特点光鲜,经办理工文法多教科协调成长的省属财经类大教,是专士教位授予培育设置装备摆设单元、山东省使用型人材培...

山东工商学院(Shando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简称山商),是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举办、山东省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1]以经济、管理、信息学科见长,财商教育特色鲜明,经管理工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财经类大学,是博士学位授予培育建设单位、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学校位于烟台市,现任党委书记白光昭、校长杨同毅[2]校训为“惟平惟准、近知近仁”。[3]

我国最后悔改名的一所大学,却把 中国 二字丢掉了,就在烟台

截至2022年9月,学校占地90.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2.6万平方米,有17个二级院(部),5个新兴学院,16个特色研究机构,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本科专业56个,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2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1个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山东省社科理论重点研究基地,1个山东省工程实验室,教职工1391人。[3]

山东工商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85年的中国煤炭经济学院,1998年9月划转山东省管理,2003年2月更名为山东工商学院。[3]

截至2022年,山东工商学院位列2022软科中国财经类大学排名第40名[4]2022年ABC中国大学排行榜位列第443名[5]

中文名

山东工商学院

外文名

Shando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简称

山商、SDTBU

旧称

中国煤炭经济学院

主要院系

会计学院、金融学院、统计学院、经济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17个二级学院

所属地区

中国山东省烟台市

校址

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滨海中路191号

硕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个

属性

山东特色名校工程(2013年)

主要奖项

山东省高校德育工作优秀高校

硕士招生电话

0535-6903764

现任院长

杨同毅[6]

本科专业

59个

党委书记

白光昭

校训

惟平惟准、近知近仁

校歌

《中国煤炭经济学院之歌》

校庆日

9月27日

院校代码

11688

创办时间

1985年

知名校友

尹慧敏、孙伟杰、傅盛

类别

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

财经类

主管部门

山东省

学校主页

http://www.sdtbu.edu.cn/

本科招生电话

0535-6903560

占地

90.9万平方米(2017年)

高职专业

5个

全国综合排名

443名(2019软科中国大学排名)

历史沿革

  • 华东煤炭大学(筹)

1984年7月上旬,煤炭工业部酝酿在烟台筹建煤炭高等师范教育类学校,拟称“煤炭教师进修学院”、“煤炭教育师范学院”。山东矿业学院济南分院也拟迁烟台建立“华东煤炭经济学院”。后合称“华东煤炭大学”。9月17日,煤炭工业部教育司司长郑昌荣向于洪恩副部长和高扬文部长呈送《关于在烟台市筹建煤炭教育学院和煤炭经济学院的报告》,提出筹建华东煤炭大学,下设煤炭经济学院和煤炭教育学院的设想。

1985年4月3日,煤炭工业部向国家计委、教育部发出《关于建立中国煤炭经济学院的报告》。

  • 中国煤炭经济学院

1985年12月3日,国家教委批准以山东矿院经济类专业为基础在烟台建立中国煤炭经济学院。

1986年3月20日,煤炭工业部批复关于中国煤炭经济学院、教育师范学院扩大初步设计。确定学校规模为经济学院2500人,教育师范学院2500人,由于投资紧张,初步规模按经济学院2000人,教育师范学院1000人建设。同年3月下旬学校第一批工程破土动工。

1986年9月22日,学校第一批新生入学并举行开学典礼。当年招生107名,设管理、会计两个本科专业班各36名,统计专科专业班35名学生。

1986年10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为学院题写“中国煤炭经济学院”校名。

1998年9月,学院管理体制正式由中央部委管理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山东省地方管理为主。

2002年4月2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复学院,同意与韩国三南贸易株式会社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成立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国际商学院。

  • 山东工商学院

2003年6月28日,学院举行校名更名揭牌仪式,省、市领导为新校名揭牌,学院由“中国煤炭经济学院”正式更名为“山东工商学院”。学校由欧阳中石先生题写校名。

2004年6月3日,山东工商学院举行西校区奠基仪式。

2009年2月24日,学校通过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评审。

2013年,学校获批“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7]

2013年9月,学校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8]

2015年8月,学校机构调整,增设金融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中科创业学院3个学院,原中加与国际商学院合并为国际教育学院,大外部与外语学院合并,计算机部与计算机学院合并。[9]

2017年11月,经单位申请、专家论证、省学位委员会审议表决最终确定,学校获批山东省2017-2023年博士学位授予培育建设单位。

学术研究

2019-2020学年,学校组织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申报并获批国家社科基金思政课专项1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项;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9项。[10]

2018年,学校新增立项科研项目146项,其中,纵向项目95项,横向课题51项;获批国家“两金”项目11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获批省(部)级项目65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5项;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40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软科学部分)6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获批厅(局)级项目19项,其中,山东高校人文社科计划项目7项,山东高校科技计划项目6项,烟台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6项;科研到账经费累计2070.963万元,其中纵向经费613.6万元,横向经费654.363万元,科研平台建设经费803万元;发表学术论文326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1篇、A+类论文6篇、A类论文27篇、B类论文34篇、C类论文75篇、D类论文146篇、E类论文38篇;发表的论文被SCI/SSCI/EI/IPCI收录78篇,其中,被SCI收录37篇,被SSCI收录5篇,被EI收录26篇,被CPCI收录10篇,被CSCD收录29篇,被CSSCI收录76篇,《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2篇;出版专著33部,译著4部;授权国家专利31项,其中,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获各类科研成果奖励39项,其中,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山东省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1项;山东高等学校科研优秀成果奖11项;烟台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3项;烟台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有2项智库成果获得山东省委书记的批示,4项应用对策成果被烟台市人大采纳。[11]

科研平台

截至2021年6月,学校有3个山东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山东省工程实验室,6个山东省高等学校科研创新平台,1个山东省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烟台市重点实验室,1个烟台市技术创新中心,3个烟台市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9个研究院,4个新型智库。[12]

科研创新平台一览表

名称

类别

负责人

依托院、部

未来智能计算协同创新中心

山东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范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山东能源经济协同创新中心

山东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刘传庚

煤炭经济研究院

金融服务转型升级协同创新中心

山东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马宇

金融学院

山东省车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省级示范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

杨永清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培育单位)

省级研究机构

柴秀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省大学生社团工作研究基地

省级研究基地

董艳

团委

系统安全与管理实验室

“十三五”山东省高等学校

重点实验室

温国锋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感知技术与控制实验室

“十三五”山东省高等学校

重点实验室

魏广芬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

“十三五”山东省高等学校

重点实验室

原达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公共管理创新及仿真实验室

“十三五”山东省高等学校

重点实验室

于秀琴

公共管理学院

山东半岛经济与社会研究中心(新型智库)

“十三五”山东省高等学校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平台

(新型智库)

马宇

金融学院

煤炭产业发展与创新研究基地

“十三五”山东省高等学校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平台

毛荐其

煤炭经济研究院

烟台市智能系统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烟台市重点实验室

华臻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烟台市金融大数据分析与处理重点实验室

烟台市重点实验室

窦全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山东工商学院社会稳定风险研究评估中心

校级智库

李传桐

金融学院

山东工商学院社情民意调查中心

校级智库

韩存

统计学院

地方立法与政府法治研究服务中心

校级智库

张献勇

法学院

中国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研究中心

校级智库

傅志明

东亚社会发展研究院

山东工商学院中国第三次分配研究院

校级智库

于秀琴

公共管理学院

山东工商学院自贸区研究院

校级研究机构

战岐林

经济学院

山东工商学院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所

校级研究机构

吴恒亮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工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研究所

校级研究机构

张同全

工商管理学院

山东工商学院技术与创新管理研究所

校级研究机构

郝占刚

工商管理学院

烟台市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校级研究机构

杜恒波

工商管理学院

山东工商学院财务会计研究所

校级研究机构

周煜皓

会计学院

山东工商学院山东区域发展战略研究所

校级研究机构

李传桐

金融学院

山东工商学院投资理财研究所

校级研究机构

刘光彦

金融学院

山东工商学院统计调查与咨询研究所

校级研究机构

王忠辉

统计学院

烟台价格指数研究中心

校级研究机构

韩 存

统计学院

山东工商学院农村治理研究所

校级研究机构

季丽新

法学院

山东工商学院财富管理法律研究中心

校级研究机构

武善学

法学院

山东工商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

校级研究机构

张云峰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山东工商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研究所

校级研究机构

刘成印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山东工商学院信息融合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校级研究机构

魏广芬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山东工商学院社会计算研究所

校级研究机构

刘培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金融大数据研究院

校级研究机构

张彩明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13]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19年底,学校图书馆馆藏可检索利用纸质图书总量达到154.43万册,本科生均纸质图书68.57册;可访问电子图书320万册,可利用中外文电子期刊37311册、博硕士论文394万册、音视频课程15216小时。[10]

  • 学术期刊

截至2017年6月,学校出版有《山东工商学院学报》、《煤炭经济情报》2种学术期刊。[7]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主要栏目有理论经济研究、煤炭经济研究、半岛经济研究、经济管理研究、财政金融研究、财务会计研究、社会保障研究、经济与政法问题研究、新儒商研究等。[14]

《煤炭经济情报》

《煤炭经济情报》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主要登载煤炭经济及企业管理、财务会计、审计等有关专业论文及经验介绍,稿件主要由全国煤炭系统企事业单位的各级领导干部、管理和技术人员撰写。[15]

学术交流

截至2021年6月,学校设有教育部批准的山东省最早的本科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国际商学院,先后与美国、英国、韩国等20多个国家的50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关系,加强与北京大学等中国国内高水平高校和港澳台高校沟通交流,在学生培养、教师互派、学术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12]

山东工商学院达成合作的国际院校名单
国家/地区学校
韩国世明大学、全南大学、京东大学、大邱大学、湖西大学
日本立命馆大学、山梨英和大学
新加坡Genetic计算机学校
俄罗斯赤塔国立技术大学、南乌拉尔国立大学、奥廖尔国立技术大学
德国弗伦斯堡应用技术大学、莱比锡管理研究生院、波罗的海大学
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大学
澳大利亚巴拉瑞特大学
加拿大辛力嘉学院、马拉斯匹那大学
英国约克大学、利兹大学、卡迪夫大学、邦尼学院、邓普里斯学院

办学条件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有17个二级院(部),59个本科专业。[12]

2022年2月,学校新增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慈善管理专业。[16]

院系

专业名称

备注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应急管理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工程管理

-

工程造价

-

安全工程

-

工业工程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安全方向)

校企合作

工商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

-

市场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

物流管理

-

电子商务

-

旅游管理

-

电子商务(电商产品设计与运营方向)

校企合作

酒店管理(3+2转段)

专本转段贯通培养

工商管理(3+2转段)

专本转段贯通培养

旅游管理

第二学士学位

会计学院

会计学

-

财务管理

-

审计学

-

资产评估

-

会计学

第二学士学位

公共管理学院

(公益慈善学院)

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类(劳动与社会保障)

-

公共管理类(城市管理)

-

社会工作

-

行政管理

第二学士学位

经济学院

经济学类(经济学)

-

经济学类(能源经济)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金融学院

财政学

-

金融学类(金融学)

-

金融学类(投资学)

-

金融学类(金融工程)

-

金融学类(金融科技)

-

金融学类(保险学)

-

统计学院

经济统计学

-

应用统计学

-

应用统计学(数据工程方向)

校企合作

统计学(数据挖掘与分析方向)

校企合作

统计学

第二学士学位

法学院

法学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法学

第二学士学位

人文与传播学院

新闻传播学类(广告学)

-

新闻传播学类(编辑出版学)

-

汉语言文学

-

汉语言文学

第二学士学位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言文学类(日语)

-

外国语言文学类(朝鲜语)

-

外国语言文学类(翻译)

-

外国语言文学类(商务英语)

-

英语(跨境电商方向)

校企合作

商务英语

第二学士学位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大数据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金融大数据方向)

校企合作

信息与计算科学(嵌入式开发方向)

校企合作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

-

电子信息类(通信工程)

-

自动化(机器人方向)

校企合作

自动化(智能控制与装备工程方向)

校企合作

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方向)

校企合作

电子信息工程

第二学士学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数字媒体技术

-

网络工程

-

软件工程

-

人工智能

-

数字媒体技术

校企合作

软件工程

校企合作

会计学院

会计学

-

财务管理

-

审计学

-

资产评估

-

会计学

第二学士学位

国际商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

中外合作办学

会计学

中外合作办学

财务管理

中外合作办学

金融学

中外合作办学

市场营销

中外合作办学

资料来源:[17]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有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个山东省重点学科。[12]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控制科学与工程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会计、电子信息、金融、应用统计、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法律[12]

山东省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产业经济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会计学、统计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师资力量

师资概况

截至2021年11月18日,学校有教职工1309人,其中专任教师931人,教授128人,博士440人。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8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2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2人,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高校十大优秀教师等40余人。[12]

杰出人才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毛荐其、马宇、华臻 等

全国优秀教师:魏广芬、宋华岭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梁启华、毛荐其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王艳明、张顺堂

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刘娜等

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毛荐其、宋华岭、原达、毕宪顺、陈彦亮、范辉

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李东升

山东省教学名师:毛荐其、韩玉良、李东升、于秀琴、冯烟利、孟鸿志、王艳明等

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石昕[18]

团队名称

所在学院

带头人

市场营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工商管理学院

张云起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范 辉

经济数学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韩玉良

工程管理专业教学团队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宋华岭

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团队

工商管理学院

张兆响

会计学专业教学团队

会计学院

张玉忠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教学团队

政法学院

王秀哲[19]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1年6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教育部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山东省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发展支持计划立项建设专业2个、山东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立项建设专业3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培育)建设专业(群)6个、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1个;有国家级一流课程7门、省级一流课程2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49门;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校外教学与就业实习基地200余家。[12]

山东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校企联合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

山东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

专业建设

类别

专业名称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工业工程

工商管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经济统计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会计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统计学

教育部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工商管理

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培育)建设专业(群)

工商管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劳动与社会保障

工业工程

国际经济与贸易

电子信息工程

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群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金融学

财政学

电子信息工程

劳动与社会保障

电子商务

经济学

行政管理

商务英语

法学

审计学

工程管理

旅游管理

网络工程

软件工程

山东省级特色专业

工程管理

统计学

市场营销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工商管理

会计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经济学

工业工程

---

山东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

工业工程

---

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发展支持计划资助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财务管理

资料来源:[21]

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负责人

国家级一流课程

互联网+创新应用

谭玲玲

操作系统

范 辉

程序设计基础

王金鹏

市场营销学

贺继红

创意创新设计实践

隋金雪

企业竞争模拟

李静宜

农村社会调查与治理

季丽新

国家级精品课程

操作系统

范 辉

国家双语示范课

项目管理

宋华岭

省双语示范课

国际贸易实

周健

省级精品课程

经济数学基础(一)

韩玉良

计算机学科导论

范 辉

市场营销学

贺继红

管理学

杨家珍

统计学

吴风庆

操作系统

范 辉

行政法学

孟鸿志

基础会计

张玉忠

技术经济学

綦振平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朱智林

西方经济学

刘 冰

人力资源管理

张同全

计算机网络

冯烟利

计算机组成原理

原达

数据结构

谢青松

生产与运营管理

耿殿明

物流管理学

慕庆国

财政学

辛波

金融学

马宇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

杨福刚

数字电子技术

王永强

微机原理及应用

张鑫

自动控制原理

华臻

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桂良军

财务分析

吕洪雁

财务管理

吴丽梅

成本会计

夏鑫

会计学

桂良军

企业经济统计学

王艳明

市场调查方法及应用

张首芳

应用回归分析

孙小素

应用时间序列分析

李志强

国际经济法学

董书萍

经济法学

魏俊

民法学

蒋晓玲

宪法学

张献勇

刑法学

胡忠惠

高级财务会计

李君

会计理论

韩存

会计制度设计

隋英杰

审计学

梁星

中级财务会计

黄静

电子政务

蔺雪春

公共管理导论(双语)

吴波

行政管理学

于秀琴

行政职业能力开发与测评

仝震

政策分析方法与技术

于秀琴

资料来源:[22]

  • 教学成果

截至2021年6月,学校有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2项。[12]

获奖类型

成果名称

获奖等级

国家级

财经院校高水平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

二等奖

省级

财经院校高水平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

一等奖

大众化教育环境下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研究与实践——山东工商学院1385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

一等奖

财经类院校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山东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二等奖

工程估价学课程建设

二等奖

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

二等奖

规模扩大后本科教学型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三等奖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三等奖

基于高等审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审计专业计划模式的研究----审计专业注会方向特色教学模块立体框架研究

三等奖

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

三等奖

基于多样化需求的经管类专业核心基础课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

一等奖

能力引导、工程驱动、课赛结合,构建“新工科”电子信息类专业协同育人体系

一等奖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系统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一等奖

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研究生教育“四六四四”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一等奖

应用型本科院校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创新模式研究与实践

一等奖

“互联网+”背景下基于模拟企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二等奖

服务区域经济需求,依托实践基地建设,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二等奖

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路径和保障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二等奖

基于“全过程、多维度、协同化”共享模式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二等奖

融入儒家文化的经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二等奖

资料来源:[23] 注:名单不全

文化传统

  • 校徽

山东工商学院的校徽是由“S型蓝色波浪”和“象征红日的红色一点”等组成校徽图案。

“S型蓝色波浪”标志着山东工商学院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是以商科(经济与管理)为主的多科性财经院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凤凰山下,山中有校,校中有山。“S型蓝色波浪”线性活泼,流畅似涌动的海浪,波涛澎湃,配以日出,标志着山东工商学院依山傍海,朝气蓬勃,奋发向上。

“S型蓝色波浪”和“象征红日的红色一点”组成“人”字,寓意山东工商学院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 校旗

学校校旗为蓝底白字长方形旗帜,中央印有标准字体校名。[24]

精神文化

  • 校训

惟平惟准 近知近仁

“惟平惟准”取自《史记·卷三十·平准书第八》“……故抑天下物,名曰‘平准’”。惟,一心一意,全心全意;平,公平、公正,“允执其中”不过又不不及;准,准的,目标、目的、标志物。平准:古代对“经济”这一概念的表述。

“近知近仁”则取自《中庸》“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近,接近;知,智也,知识、智慧、智能;仁,仁德、仁爱。即刻苦学习(好学),增长才智(近知),努力实践(力行),涵养仁善(近仁)。

“惟平惟准 近知近仁”即修身力求平衡全面,立志务须明确高远,以超凡智慧和高尚品德,努力做到公平公正、允执其中,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顺畅圆满。

  • 山商精神

“艰苦奋斗,自立自强”的创业精神“锐意改革,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

“用心干事,争创一流”的敬业精神。

“尊重教师,关爱学生”的人本精神。

  • 校歌

学校校歌为铁源作曲、集体作词的《中国煤炭经济学院之歌》。

学校领导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白光昭
院长、党委副书记杨同毅
党委副书记郭金创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监察专员张宗伟
党委委员、副院长龙希利、刘冰、王艳明、刘向锋
副院长徐世艾

资料来源:2022年5月山东工商学院官网[2]

历任领导

山东工商学院(原中国煤炭经济学院)
任职时间历任党委书记
1988.02—1991.04伊长顺
1992.02—1996.01高凤志
1996.01—2003.12曲建新
2003.12—2008.11毕宪顺
2008.11—2014.11魏金陵
2014.11—2017.11刘新生
2017.11—
白光昭
山东工商学院(原中国煤炭经济学院)
任职时间历任院长
1988.05—1993.03张燮伦
1994.06—1997.09刘炳南
1997.09—1999.08徐建培
1999.08—2003.12曲建新
2003.12—2014.07刘全顺
2014.07—2018.05谭秀森
2018.04—杨同毅

资料来源:2022年5月山东工商学院官网[25]

知名校友

尹慧敏,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26]

孙伟杰,杰瑞石油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赵一弘,碧生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谢涛,太原煤炭气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企业管理部部长、全国煤炭班组长素质提升工程专家组成员、首席培训师。

余汪顺,国家开发银行资金交易部副总经理(国家开发银行资金局副局长[27]),高级经济师。

赵培进,河南晋开化工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党委委员、财务总监,开封市顺河回族区第十四、十五届人大代表。

孙洪海,山东明水大化集团副董事长。

张梅,金花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建军,河北香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傅盛,2010年11月,傅盛出任金山网络(2014年更名猎豹移动公司)CEO。

刘万春,淮南矿业集团财务部部长,皖江物流董事会成员,上海东方蓝海置业有限公司董事,平安工程院公司董事,平安公司董事。

马进华,淮南矿业集团财务部副部长,皖江物流董事会成员、财务总监(CFO),淮南矿业集团电力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北京博士之星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监事。

学校荣誉

截至2017年6月,学校先后获得山东省高校德育工作优秀高校、平安校园建设优秀高校、共青团规范化建设优秀高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先进单位、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高校、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山东省“文明单位”、“烟台发展突出贡献单位”等荣誉称号。[7]

2022年2月,入选“2021年度全省校园安全工作先进集体”公示名单。[28]

2022年4月22日,山东工商学院团委入选2021-2022年度“山东省五四红旗团委”拟表彰对象名单。[29]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