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洋大学(农林类 公办 普通本科)

由网友(青衣沐似雪)分享简介:浙江陆地大教(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简称浙海大),位于浙江省船山市,是天然资材部取浙江省国民当局共修低校,是浙江省重心设置装备摆设低校之1。是教诲部新工科研究取理论名目、教诲部新农科研究取鼎新理论名目、国度卓著农林人材教诲造就规划鼎新名目试点低校。[一]现任党委书忘宽小军,校少杨灿军。[二]校训为...

浙江海洋大学(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简称浙海大),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是自然资源部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是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项目试点高校。[1]现任党委书记严小军,校长杨灿军[2]校训为“海纳百川,自强不息”。[3]

浙江确定新增一所公办院校 共15所待转设,5所已完成,附名单

截至2022年2月,学校有新城和定海2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608亩,校舍建筑面积53.4万平方米,有教职工1409人。设有10个学院48个本科专业,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8个专业硕士学位点。植物与动物科学、农业科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1]

学校创建于1958年,始名舟山水产学院。1975年更名为浙江水产学院,1998年与舟山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浙江海洋学院。2000年之后舟山卫生学校、浙江水产学校、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舟山石油化工学校和舟山商业学校等学校(单位)相继并(进)入,2016年更为现名。[1]

截至2022年,浙江海洋大学位列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第186名[4]

中文名

浙江海洋大学

简称

浙海大(ZJOU)

院校代码

10340

知名校友

王成海、张海潮、徐静波、叶益民、冯志敏、钟杏菊

硕士点

40个(一级硕士点9)、专业型硕士5个

主管部门

浙江省人民政府

地址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

硕士招生电话

0580-8180690

本科招生电话

0580-2550022、0580-8180821

本科专业

48个

外文名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校训

海纳百川、自强不息

校庆日

11月03日

创办时间

1958年

类别

公立大学

属性

省部共建高校、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浙江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主要奖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截至201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5项(截至201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截至2016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3项(截至2016年)、全国科学大会奖6项(截至2016年)

全国综合排名

186名(2021软科中国大学排名)[5]

类型

海洋(综合类)

党委书记

严小军

院系设置

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水产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等10个学院[1]

ABC排名

第277名(2022年ABC中国大学排名)[6]

历史沿革

●浙江水产学院

1958年,舟山水产学院创办于定海县城关镇北门外,初设海洋捕捞、养殖、水产品加工3个专业,学制4年。

1959年12月,根据中共浙江省委决定,舟山水产学院并入浙江农业大学,改称浙江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1962年,舟山水产学院从浙江农业大学分出重新建制。

1966年以后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学校本科教育停止招生达11年之久。

1975年8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恢复舟山水产学院,并改名为浙江水产学院。

1984年9月,学校借用宁波清水浦渔业基地建立教学点。

1985年8月,省委同意学校在宁波设立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

  • 舟山师范专科学校

1958年,舟山师范专科学校创建。

1959年,舟山师范专科学校撤销。

1978年,在舟山师范学校内设浙江师范学院舟山分校,学制3年,设物理、化学两专业。

1983年,学校改建成舟山师范专科学校。

合并之后

1996年10月,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与宁波师范学院等高校组建合并为新宁波大学。

1998年,浙江水产学院和舟山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浙江海洋学院。

2000年1月,经国家教育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浙江海洋学院东海科学技术学院成立。

2000年之后,舟山卫生学校、浙江水产学校、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舟山石化学校、舟山商业学校等学校(单位)相继并(进)入。

2005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权单位资格。

2007年,浙江海洋学院普陀科学技术学院正式授牌。由舟山市普陀区人民政府、浙江海洋学院共建共管,为浙江海洋学院二级学院,分为高职部和中职部,办学的主体部分性质为公办。

2013年,西校区、石化校区、医学院校区拆除,本部搬迁至长峙岛新校区。

2013年9月,在杭州设立萧山校区并正式投入使用,占地500亩,建筑规模18.46万平方米,总投资86500万元。

2014年6月,浙江海洋学院普陀科学技术学院独立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

2014年7月,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浙江海洋学院萧山校区办学体制的复函》,浙江海洋学院萧山校区转让500亩中的350亩土地及地上建筑物给浙江师范大学,设立浙江师范大学萧山校区。

2015年9月浙江海洋大学党委书记刘宏明与汤加王国首相波希瓦签署教学科研合作备忘录,确定共建一所中汤国际海洋大学。

2016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正式更名为浙江海洋大学。

2016年6月,入选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工程

2016年11月,国家海洋局和浙江省政府签发了《关于共建浙江海洋大学的意见》。

2021年1月,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与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合并转设工作获得郑栅洁省长重要批示以及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药监局、舟山市政府大力支持,已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7]5月15日,成为高等农林院校课程思政联盟理事会员单位。[7]10月15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根据《教育部关于同意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转设为浙江药科职业大学的函》(教发函〔2021〕84号)和《教育部关于修改部分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标识码的函》(教发函〔2021〕100号)精神,统筹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办学资源,设置浙江药科职业大学。

办学条件

截至2022年2月,学校设有10个学院,建有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开展硕士研究生教育、普通本科教育、继续教育及留学生教育,与国(境)外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设有理学、农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等学科门类,设置48个本科专业。[1]

所属学院

本科专业

浙江海洋大学海洋工程装备学院

海洋科学类(含海洋科学、海洋技术);生物技术;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生物科学

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水产养殖学;海洋资源与环境

浙江海洋大学船舶与海运学院

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工程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中俄合作办学项目);机械类(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船舶电子电气工程;电气类(含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

浙江海洋大学海运与港航建筑工程学院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航海技术;轮机工程(轮机管理方向);轮机工程(船机修造方向)

浙江海洋大学食品与药学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制药;药学

浙江海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物理学(师范)

浙江海洋大学石油化工与环境学院

安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海洋油气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浙江海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市场营销;经济学;财务管理;旅游管理;物流管理

浙江海洋大学师范学院

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小学教育

浙江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

英语;商务英语;英语(师范)

浙江海洋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汉语言教育;历史教育;数学教育;英语教育;物理教育[8][8]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2月,学校有省一流学科A类2个、B类7个,其中海洋科学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第5,水产学科位列第8,植物与动物学科、农业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拥有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8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并具有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授予权。[1]

浙江省一流学科(9个):海洋科学、水产、船舶与海洋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中国史、数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机械工程

省重中之重学科(2个):海洋科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

省重点学科(11个):海洋科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水产、船舶与海洋工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海洋生物医药、油气储运工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海洋生物学、行政管理

硕士学位授权点一览表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海洋科学1.物理海洋学
2.海洋化学
3.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海洋学
4.海洋药学
5.海岛开发与保护
船舶与海洋工程1.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2.轮机工程
3.水声工程
4.海洋工程
5.海洋油气工程
水产1.水产养殖
2.捕捞学
3.渔业资源
4.渔业经济与管理
5.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
水利工程
机械工程
数学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
农林经济管理
专业学位类别专业学位领域
旅游管理硕士
教育硕士
药学硕士
工程硕士交通运输工程
农业硕士养殖
渔业
农业机械化
农村与区域发展
农业科技与组织服务
农业信息化
食品加工与安全
设施农业

●学科排名

2017年12月28日,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结果显示,浙江海洋大学上榜2个学科,B类学科1个,C类学科1个。[9]

学科名称

评估结果

全国排名

海洋科学

B

5

水产

C+

8

师资力量

师资概况

截至2022年8月,学校有教职工1409人,其中专任教师998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518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94人,其中正高级技术职务192人。拥有双聘院士10人,国家级人才50余人;省级人才90余人;省级教学、科技创新团队10个。[1]

杰出人才

双聘院士:张东辉、赵国屏、管华诗、朱蓓薇、冯士筰、孙宝国、贺林、麦康森、潘德炉、汪旭光[10]

高层次人才:陈建孟、郑红、严小军、郑斌、左军成、项本武、周英棠、高天翔、刘焕文、张秀梅、刘晓、王斌、陈东之、陈正寿、吴伟志、徐汉祥、邓尚贵、佘显炜、丁国芳、韩平、管志强、应启肇、姚光展、薄治礼、顾祥源、陈连源、沈云章、吴剑锋、徐君卓、苗振清、宋海棠、楼宝、徐田军[11]

教授:张真柱、许文军、罗红宇、张世龙、陈修颖、韩涛、迟长凤、卢金树、郭远明、陈雪昌、柴学军、方胜华、林静、朱爱意、谢永和、龚希武、李涛、韩志、王捷、程继红、虞聪达、杨晓平、叶舟、吴承亮、高华喜、王健鑫、贝静红、丁天明、张兆德、桂福坤、蔡惠文、吕华庆、王亚军、迟长凤、刘国平、王瑞、白兴兰、赵淑江、王天明、张宾、黄红英、吕振明、杨光熙、杨最素、刘全良、郭宝英、徐士元、韩伟表、郑舟军、祁胜文、朱根民、胡海燕、冯相忠、欧阳小琨、卢金树、马尚平、刘玉良、王颖、韩志强、王迎宾、李振华、宋茹、郭远明、王阳光、钱卫国、辛俭、竺柏康、余全介、王晋宝、彭勃、廖智、王化明、李德堂、傅纪良、周永东、储张杰、罗毅、宋秋前、黄玲、黄永良、沈佳强、章其真、蔡慧萍、陆国飞、胡世文、翟恒兴、倪浓水、闵泽平、陈修颖、张世龙、宫敏丽、黄蔚艳、马丽卿、汪长江、黄建钢、全永波、张郃、崔旺来、耿相魁、周学锋、顾沈明、潘洪军、宋广军、王世来、李得超、赵向青、郝彦、金丽、李同军、张海亮、宋付权、陈英、宋文东、李强、唐志波、吴国荣、张吉萍、张玉莲、朱从容、王春涛、应业炬、张玉莲、郁惠民、关丽萍、曲有乐、方旭波、陈小娥、罗红宇、宋伟华、韩涛、水柏年、王骥腾、王志铮、苗振清、俞存根、楼宝、马玉心、石戈、孙静亚、穆军、徐田军、赵晟、赵盛龙[12]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1年9月,学校建有国家特色专业2个,浙江省优势专业4个、省重点(建设)专业9个,省新兴特色(国际化)专业6个;建有1个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野外实习基地,1个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和1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以及国内首个海岛野外生存实验基地,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高校;有省精品课程17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7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1]

质量工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
浙江省优势专业(4个)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海洋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
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9个)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海洋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生物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行政管理
省新兴特色(国际化)专业(6个)海洋科学、海洋资源与环境、药学、船舶电子电气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1个)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船海与港航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浙江海洋学院—扬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教育实践中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野外实习基地(1个)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海洋生物与生态野外实习基地
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中国海洋科技创新引智园区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共建〉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电子电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船舶与临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水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船海与港航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精品课程(17门)海洋生态学、海洋科学导论、渔具渔法学、船舶电气与通信、渔业资源与渔场学、船舶强度与结构设计、动物生物学、水产食品学、人体解剖学、大学体育、教育学、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英语写作、液压与气压传动、区域经济学、中国海洋文化、船舶快速性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船舶与建筑工程学院谢永和教授主持的船舶与临港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表格参考资料来源:)

国防教育

2019年8月5日,浙江海洋大学《军民融合 共建共育 创新具有海洋特色的大学生国防教育实践》人选教育部首届全国学校国防教育典型案例。

●教学成果

截至2021年9月,在近两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学校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2011-2015年,学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等各类学科性竞赛中共获省部级及以上奖项2714项,其中国家级奖94项;2014年以农林渔牧食品类第一名成绩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荣获金奖,2015年在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特等奖。学生社会实践系列调查报告集《蓝色报告》得到现任国家主席、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的来信肯定。“海洋文化”被评为浙江省高校首批校园文化品牌,学校列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高校。[1]

对外合作

截至2022年2月,学校与国(境)外55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教学科研合作关系,与意大利比萨大学联合设立浙江海洋大学比萨海洋研究生学院,与挪威生命科学大学、日本东京海洋大学、俄罗斯南乌拉尔国立大学等高校开展6个联合培养博士项目及多个双硕士项目,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海洋技术大学合作举办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双学士项目,海洋科学本科专业为浙江省首批国际化专业。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外国留学生培养资格单位、港澳台地区本科生招生和培养单位、“一带一路”南南合作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单位、中国-中东欧“17+1”国家高校联合会成员,设有省内唯一的俄罗斯教育与科学部俄语等级考试点。[1]

学术研究

截至2022年2月,学校建有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发掘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临港石油天然气储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海洋养殖工程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以及29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和8个中外合作科研平台。[1]

科研机构一览表
科研平台名称负责人
国家级(3个)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吴常文
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发掘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吴常文
海洋领域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吴常文
临港石油天然气储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朱根民
省部级(26个)国家头足类水产品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邓尚贵
农业部渔业环境及水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舟山)徐汉祥
农业部重点渔场渔业资源科学观测实验站徐汉祥
浙江省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孙忠
浙江省海洋养殖装备与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吴常文
浙江省船舶工程重点实验室(共建)谢永和
浙江省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徐汉祥
浙江省水产品加工技术研究联合重点实验室(共建)邓尚贵
浙江省海洋渔业装备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虞聪达
浙江省近海海洋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张兆德
浙江省海产品健康危害因素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共建)罗红宇
浙江省海洋大数据挖掘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吴伟志
浙江省海洋增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吴常文
浙江省海洋生物医用制品重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丁国芳
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发掘浙江省工程实验室吴常文
石油天然气储运技术工程实验室朱根民
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吴常文
东海区渔业资源动态监测网浙江省监测站徐汉祥
浙江海洋药物研究中心欧阳小琨
江海通达新船型研发中心谢永和
浙江海洋功能保健产品研发中心杨立业
浙江省船舶先进制造技术研发中心谢永和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王颖
中国海洋文化研究中心王颖
东海海洋生物资源修复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省级科技创新团队(4个)海洋电子技术创新团队
海洋生物化工创新团队
海洋精细食品创新团队
海洋电子信息创新团队

(表格参考资料来源:)

科研成果

截至2022年3月,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及全国科学大会奖13项。近5年来,累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和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2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00余项,到校科研经费年均超过1.3亿元;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和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0项,重要社会力量奖85项。[1]

学术资源

●学术期刊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是由浙江省教育厅主管、浙江海洋大学主办的人文科学类学术性期刊。创刊于1984年,双月出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该刊为2014年“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海洋文化研究》栏目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浙江省教育厅主管、浙江海洋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类学术性期刊。创刊于1982年,单月出版。为水产类中文核心期刊,联合国《水科学和渔业文摘》(Aquatic Science and Fisheries Abstracts,ASFA)数据库收录刊物。2004年被列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学文摘》和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收录刊物;作为核心期刊收录于“中国海洋文献数据库”及其检索刊物《海洋文摘》;另据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对外联络委员会2008年4月14日发布的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2007年收录中国期刊一览表,《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除了被水科学与渔业文摘、水科学与渔业文摘作为核心期刊收录外,还曾被《环境科学与污染管理》、《生物科学》、《海洋技术、政策与非生活资源》、《生物科学与生活资源》、《水污染与环境质量》等文摘或数据库所收录。

●馆藏资源

浙江海洋大学图书馆馆藏以海洋文献为特色,截至2017年11月,学校图书馆兼藏理学、农学、工学、文学、管理等多学科纸质文献共163.91万册,中外文报刊2430种,中西文电子图书121.02万册(种),中西文数据库40多个。其中“海洋、水产数据库”是该馆的特色数据库。

截至2021年9月,图书馆拥有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优秀博硕士论文、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字资源、国研网、读秀学术搜索、超星电子图书、ScienceDirect数据库、Scopus文摘库、EBSCOhost、SpringerLLink电子刊、Springer电子书、World Scientific电子书、NowPublishers、ProQuest学位论文库、Encyclopedia of Ocean Sciences等二十八种中外文数据库。[13]

学校领导

职务姓名

名誉校长

冯士筰
党委书记严小军
党委副书记叶舟、王捷
副校长、党委委员徐士元、张真柱
副校长谢永和、王瑞飞、卢金树[14]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浙江省监察委员会驻浙江海洋大学监察专员汤书明
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虞剑锋
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教师工作部部长陈宏祖
党委委员、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浙江海洋大学海洋与渔业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许文军
校级领导刘宏明[15][2]

文化传统

●校训

海纳百川、自强不息

释义:

“海纳百川”四字,首见于《文选》六臣注。《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唐李周翰注曰:“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李周翰以海纳百川来比喻心灵空间的广大,形象真切。吸纳百川、吞吐万有的大家风度乃是海洋之第一特色。扩大办学规模,包容多种学科门类与学术观点,鼓励交流切磋,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气度恢宏、视野开阔、学术渊博的“海洋”型人才,应当是校训中“海纳百川”四字精义之所在,这是横向拓开。

“自强不息”一语出自《周易》。《周易·乾卦》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古人师法自然,从大自然永不停息的稳健运行中,体会到应有的人生原则,即人应当不休止地自我策励,积极奋进。人生是一个征程,要想实现远大辉煌之目标,必须不断奋进,否则将一事无成,这是纵向推进。

浙江海洋大学的八字校训,从纵横两个方面的结合上,精粹而丰富地展示了恢宏奋进的海大精神。

校徽

浙江海洋大学校徽整体以蓝色为主色调,象征学校是一所以海洋为特色的农林类高校。校徽中间的“1958”数字代表学校前身舟山水产学院和舟山师范专科学校创立于1958年。数字上方的图案以深蓝和浅蓝为色调,形似两本翻阅的书籍,两本书中间的空白部分形似一只飞翔的海鸥,整体图案构成了一幅海鸥在知识的海洋里翱翔的画面,象征着学校将不断发展以海洋为特色的办学实力。

学生社团

截至2021年9月,浙江海洋大学有海洋生物学会、绿舟环保协会、清风诗社、自然书法社、海天一社、驰风模型社、青衣戏曲社、ING街舞社、学生普法协会、中草药协会等学生社团98个,社团类型涵盖实践服务类、体育文化类、学术科技类、艺术推广类等四大类。有蓝色大讲堂、“书香海院”经典阅读活动、“海洋杯”辩论赛、“海 油”科技文化节、社团文化节、大学生海洋诗歌节、外语文化月、国防文化节等校园文化活动。

挂靠单位社团名称
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绿舟环保协会、海洋资源协会
海洋生物学会、D调音乐室
水产学院垂钓协会、海渔风韵协会、海洋环保协会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驰风模型、发明协会、极客机器人协会、海天一社、喀秋莎俄语社、电子DIY协会
海运与港航建筑工程学院绿色建筑创新协会、港航协会、AUTO协会、未来轮机工程师协会、
未来设计师协会、雅艺社、航海协会、海洋剪纸协会
食品与医药学院中草药协会、原味动漫社
食品安全与营养协会、乘衣归汉服社
数理与信息学院天文爱好者协会、计算机俱乐部、数学建模协会
石化与能源工程学院篮球协会、棋牌协会、羽毛球协会、VOU英语协会
科技发明协会分会、演讲与口才协会、乒乓球协会
化工设计协会、心言手语社
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协会、“海之旅”旅游协会、物流协会、海洋之星沙盘协会、卓诚会计协会
人文学院方舟文学社、海洋文化研究会/舟山名人研究会、青衣戏曲社清风诗社、自然书法社、历史学社、局外社、凡人戏剧社
外国语学院英语协会、疯狂英语俱乐部、文心翻译社、法语协会、日语社
体育与军训教育部卓越定向运动协会、户外运动社协会、双截棍协会、网球协会、足球协会、篮球协会
羽毛球协会、乒乓球协会、骑迹单车协会、旅游协会
排球协会、游泳协会、健美操协会、海天棋社
心灵瑜伽社、ING街舞社、跆拳道协会、体育舞蹈协会
校武术社、wheel-fly轮滑协会、wheel-fly滑板社、海洋体育(水上)协会
党委宣传部摄影爱好者协会、微电影协会
校美委闲云乐社、海韵歌友会、G-Time吉他音乐社、创艺绘画社
校语委大学生交际与口才协会
心理教育中心动物保护协会
后勤服务处爱心社
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谦言演讲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
教师教育学院未来教育家协会、模拟联合国协会、学生普法协会、海洋意识促进协会
校学生社团联合会翰林辩论社
教务处陶行知教育研究会、清和琴社、百川儒社
公共实验中心茶文化协会、学生多媒体社团

杰出校友

姓名在校信息担任职务/个人成就
叶益民82级海洋捕捞专业现为联合国粮农组织海洋与内陆渔业处处长
盛世豪79级数学专业浙江省政协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机关党组成员
李良福77级海洋捕捞专业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兼)、省公路管理局局长
韩平77级物理专业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民盟浙江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刘嫔珺89级数学专业浙江省农业厅副厅长
童加朝77级淡水养殖专业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总工程师
陈畅80级渔业机械专业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
俞永跃77级海洋捕捞专业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巡视员
陈祥荣81级海洋捕捞专业台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椒江区区委书记
郑米良78级水产养殖专业台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陈久忠61级工业捕鱼专业温州市政协副主席
徐子福80级渔业机械专业丽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周松宽79级数学专业舟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陈仕俊83级化学专业舟山市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市政府办公室党组书记
钱军79级中文专业舟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陈浩85级淡水渔业专业中共浙江省湖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张振丰86级淡水渔业专业临安市委书记

商界

姓名在校信息担任职务/个人成就
沈国军78级轮机专业中国银泰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银泰商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金波88级中文专业远大物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张海潮77级石油储运专业现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金滨耀82级制冷加工专业日本FK集团总裁
虞建珍84级渔业经济专业上海久和船舶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
金尚宁83级中文专业江苏尚能世纪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马永钧77级海洋捕捞专业浙江兴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
楼永志77级财务会计浙江省农村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童登勇83级海洋捕捞专业北京大成(宁波)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被称为海商法领域领军人。
白植平86年渔业经济专业毕业现为浙江康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温州新天葡萄酒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运锋2002级工民建专业现任杭州德克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
陈卓钧79级商业经济专业宁波华商控股集团董事长、总裁
干海宏81级制冷专业宁波新四方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省餐饮协会副会长
徐方成舟山圣岛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就业创业优秀个人

学界

姓名在校信息担任职务/个人成就
张道娜80级制冷加工专业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终身教授,在2011年被美国毒理协会授予最高成就奖。
胡夫祥77级海洋捕捞专业日本东京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日本水产学会企画委员会委员
徐君卓60级水产养殖专业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首席专家
吴洪喜83级海水养殖专业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副所长
尤仲杰78级海水养殖专业宁波海洋与渔业研究院院长
冯志敏78级渔业机械专业宁波大学副校长
徐茵78级海水养殖专业宁波大学副校级巡视员
李家乐79级淡水渔业专业上海海洋大学副校长
章守宇79级海洋捕捞专业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海洋环境系系主任
钱国英77级淡水养殖专业浙江万里学院副校长
叶金云77级淡水养殖专业湖州师范学院副校长
宋富军81级制冷加工专业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戴志远79级制冷加工专业浙江工商大学水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

其他界别

姓名在校信息担任职务/个人成就
钟杏菊原舟山卫校76届医士专业学生“2010感动中国候选人物”,获评“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
段自豪2010级本科生获评2013年“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程佳丽2012级护理专业学生获评2014年“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徐静波现为日本亚洲通讯社社长
刘凌云获评“浙江骄傲人物”

学校排名

2022年4月,软科2022中国大学排名发布,浙江海洋大学以总分179.4位列第186名。[5]

2022年5月,浙江海洋大学位列2022年ABC中国大学排名第277名。[6]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