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桥学院(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学校)

由网友(物极必反)分享简介:上海修桥教院(简称“修桥“,Shanghai Jian Qiao University)是1以是原科教诲为主,造就出产、设置装备摆设、办理、办事第1线使用型博门人材的平易近办大教,是上海市低校“3齐育人”综合鼎新树模校、天下党修事情树模低校、天下平易近办低校立异守业教诲树模校,位于上海自由商业实验区临港新片区。[一]现任校少朱瑞庭、党...

上海建桥学院(简称“建桥“,Shanghai Jian Qiao University)是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民办大学,是上海市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校、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位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1]现任校长朱瑞庭、党委书记江彦桥[2]校训是“感恩、回报、爱心、责任”。[1]

二三本合并后,哪些三本院校将比二本还受追捧

截至2020年4月27日,学校占地面积484788.14平方米,有专任教师1137人,设有14个二级学院[3],涵盖经、管、文、工、理、艺术、教育学7个学科门类,37个本科专业,其中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3]

学院成立于1999年9月18日;2003年4月11日,更名为“上海建桥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9月24日,经上海市人民政府审核批准,上海建桥学院升格为本科层次民办普通高校;2015年9月,上海建桥学院整体搬迁至临港新校区。[4]

截至2022年,上海建桥学院位列软科“2022年中国民办高校排名”第名30[5]

中文名

上海建桥学院

外文名

SHANGHAI JIANQIAO UNIVERSITY

主要院系

商学院、机电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护理系

所属地区

中国上海

学校类型

综合

主要奖项

“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称号、全国高校学籍管理先进集体、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单位

党委书记

江彦桥

学校属性

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成员、非盈利性民办高校联盟成员、上海市首批自主招生改革试点单位

国家精品课程

1门

国家特色专业

1个

校长

朱瑞庭

校训

感恩、回报、爱心、责任

简称

建桥、SJU

创办时间

2000年4月

类别

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主管部门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学校主页

https://www.gench.edu.cn/

市重点课程

32门

市特色专业

3个

本科招生电话

021-68130020、021-58137880

本科专业

34个[6]

历史沿革

  • 康桥时期

1999年10月,上海建桥学院在康桥老校区举行奠基仪式。

2000年4月,在温州籍企业家周星增先生倡议下,一批热心慈善和教育事业的温州企业家共同筹资举办民办上海建桥学院。

2001年4月,学校获批为“民办上海建桥职业技术学院”,主要从事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列入国家计划内招生序列。

2003年3月,学校被列为上海市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之一。4月,民办上海建桥职业技术学院校名免去“民办”二字,更名为“上海建桥职业技术学院”。

2005年9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在上海建桥职业技术学院的基础上建立“上海建桥学院”,学校逐渐成为以本科层次教育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2006年2月,教育部同意对上海建桥学院予以备案。7月,学校机电一体化实训室获批国家示范性数控实训基地。9月,首批本科学生报到入学。

2007年6月,学校增选为“上海市高校辅导员培训基地“,负责全市民办高校辅导员的岗前培训和日常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工作。

2010年7月,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发文同意上海建桥学院增列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9月,举行建校十周年庆典活动。[7]

2012年5月,学校先后与东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签订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协议,从2013年起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为学校取得硕士研究生招生培养资格创造条件。

2013年9月,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专家对学校进行本科教学考察。

2014年12月,加入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加入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联盟。

2015年2月,学校获评“全国文明单位”。[8]

  • 临港时期

2015年7月,学校在康桥老校区举行搬迁启动仪式。

2015年9月,学校在新校区举行“2015秋季开学典礼暨临港新校区落成启用仪式”,上海建桥学院正式入驻浦东新区临港地区。11月,举行建校十五周年庆典活动。[9]

2016年7月,学校获评“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10]12月,学校被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确定为全国17所“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试点院校之一。

2017年3月,上海市高校首家以雷锋为主题的纪念馆 —— 上海建桥学院雷锋馆正式落成开馆。[11]

2017年5月,学校列入“上海市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规划建设单位”,自2017年起开展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

2017年11月,学校获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12]

学术研究

据2017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13]、民办高等教育研究所、国际商务研究中心、新闻传播研究所、智能化应用研究所等校级科研机构。[14]

科研成果

截至2016年3月,学校承担科研项目540项,到账科研经费1444.8万元,其中纵向项目464项,经费1270.5万元。发表论文1054篇,其中发表在核心期刊上有297篇,SCI、EI、ISTP收录论文103篇。撰写学术专著17本,获得国家及上海科研奖项9项。

学校是上海第一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依托单位的民办高校,是上海第一家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的民办高校,是上海市第一家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的民办高校。[8]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据2017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4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494种(其中外文39种)、中外文报纸49种(其中外文8种),电子图书45万册,电子期刊19.5万册。拥有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期刊总库、超星数字图书馆、维普期刊资源、EBSCO、万方数据知识服务、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书生电子书、ProQuest学位论文、外研社外语资源库、软件通、龙源期刊数据库、万方视频知识服务平台、万方医学网等各类数据库80个。

  • 学术期刊

《上海建桥学院学报》是由上海新闻出版局主管,上海建桥学院主办的学术期刊,2006年创刊,季刊。2015年由《上海建桥学院教学与研究》更名为《上海建桥学院学报》。自2017年起,《上海建桥学院学报》每一期所刊登的论文由维普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15]

学报开设有教育·发展、经济·管理、新闻·语言、技术·应用、教学·实践等常设栏目和人文、法律、心理等灵活调整的栏目。[16]

合作交流

截至2017年10月,学校先后与中兴通讯、东方网、解放日报、百联汽车、汉堡王、上海迪士尼、康桥企业协会等200余家企业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合作关系,实现校企合作培养人才。[8]

截至2017年10月,学校先后与江西财经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签署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开展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合作;学校加入由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19所高校在内的上海市西南片高校联合办学,参与上海高校课程资源共享中心建设等,为在校本科生争取更多的跨校共享资源。[8]

截至2017年10月,学校在全国各地捐建42所希望小学,资助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300多名贫困生累计达1000多万元;此外,学校还多次冠名或赞助中国围棋、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国际跳棋等棋类比赛以及全国大学生击剑比赛、全国大学生摔跤比赛等体育赛事。[8]

办学条件

截至2017年6月,学校设有10院1部,本科专业30个(专业方向56个),专科专业12个。[8]

学院专业
商学院[17]工商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工程、工程管理
新闻传播学院[18]新闻学、传播学、网络新媒体、广告学、秘书学
外国语学院[19]英语、日语
机电学院[20]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汽车服务工程、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梯工程、智能控制)(专科)
信息技术学院[2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数字媒体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
艺术设计学院[22]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
职业技术学院[23]专科专业:空中乘务、工商企业管理、商务英语、商务日语、机电一体化技术、护理、物流管理、旅游管理(威斯汀班)、计算机应用技术
珠宝学院[24]宝石及材料工艺、产品设计(珠宝首饰设计)
通识教育学院--------
国际设计学院--------

师资力量

师资概况

截至2020年9月,学校共有教职工1347人,其中专任教师101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占比81.5%,副高及以上职称335人,占比33.1%。专任教师中“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2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9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辅导员各1人,上海市模范教师1人,上海市“育才奖”获得者18人,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3名,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2人,“晨光计划”项目获得者14名;学校有行政及教辅人员335人;学校还聘有一支441人的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25]

杰出人才

上海市教学团队:市场营销教学团队(朱瑞庭)[26]

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刘伟山[27]

教学建设

截至2014年9月,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上海市特色专业3个,上海市本科试点专业1个,上海市精品课程7门、上海市重点课程40门、上海市特色专业建设3个、上海市教学团队1个,上海市重点教改项目6个,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4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截至2014年9月,学校学生获得的国家级奖项累计192项,获得的省部级奖项累计242项。[8]

国家级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8]

国家级精品课程:创意设计基础[29]

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上海市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新闻学、旅游管理[28]

上海市本科试点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8]

上海市精品课程:国际贸易实务、互联网及其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Net程序设计、网络营销、机械制图与CAD、新闻编辑学[29]、互换性与测量技术、人力资源管理[30]

上海市重点课程:.NET程序设计、高等数学、美术创意基础、宝石学、会计学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英语、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媒介管理、电子商务网站规划与管理、基础英语、旅游学概论、数字逻辑电路、新闻编辑学、工程项目管理、基础日语、集成电路产业导论、连锁超市与门店运作、现代物流概论、新闻摄影、财务管理、财务会计、多媒体技术、高级日语、工程设计制图、计算机网络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人力资源管理、室内设计原理、首饰制作、数学实验、新闻采访学、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管理信息系统、成本会计、机电传动控制、广告创意、二手车贸易、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31]

上海市重点教改项目: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毕业设计创新研究、基于产学结合的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产学研一体化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计算机类专业产学合作模式的研究与实践[32]、基于能力本位的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传播学CDIO课程群建设[33]

文化传统

建桥校徽由文字、字母和图形三部分组成。上方校名为费孝通先生为学校题写,下方为学校英文名称,中间为学校投资举办方——上海建桥集团的标识,其中字母“GENCH”由英语单词gentle(有修养的)的“GEN”和 Chinese(中国人)的“CH” 组合而成,谐音“建桥”,意为“有修养、有爱心和责任心的建桥人”。另外也寓意建桥集团为学校创立建设作出的贡献。

图形取“GENCH”第一个字母“G”变形而成,三个阶梯呈步步上升之势,彰显建桥人脚踏实地,锐意进取,一步一个台阶,迈向更高更远的宏伟目标;从整体看,图形形似一股同源之水奔向东方,寓意建桥人饮水思源,永怀感恩,创造财富,回报社会。

学校主色调:建桥红,代表激情与活力;建桥绿,代表稳健与务实。两色互衬,和谐统一。[34]

校训

感恩、回报、爱心、责任

包含着上海建桥学院“善行天下、服务社会”的理想。[8]

雷锋奖章

2005年3月,学校面向全校学生设立雷锋金、银、铜质奖章,表彰好人好事,激励全校学生向上向善。

2006年3月,学校首次把镶有雷锋头像的金、银、铜质奖章分别授予299名学生,用以表彰他们在见义勇为、乐于助人、义务献血、帮困助学、服务社会、志愿者活动等方面做出的突出成绩。

2010年9月,学校在8号楼前树立标志性地标“雷锋像”。

设立雷锋奖章的创意,最早是由该校董事长周星增提出的。雷锋精神中很重要的是平凡和行善,一个平凡的人,长年累月助人利他,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提倡的,也是高校育人根本任务的题中之义。注重传承中华民族“善”文化,凝炼出“感恩、回报、爱心、责任”校训,并以校训内容为引导,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在师生员工中倡导做“平凡善者”。

从2009年起,学校团委系统分别组织学生每周三下午到阳光之家服务智残人员,每周五下午赴紫罗兰农民工子弟支教共建外语实训基地;教务处于2011年启动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制,学雷锋活动可计入学分;校党委于2012年春印发《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方案》,每月第一周的周六是建桥“雷锋主题日”,学生进入敬老院、福利院、社区街道等场所,开展敬老爱老、知识传播、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活动,策划开展“雷锋精神与职业精神”大讨论。

公益事业

据2018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已在全国各地捐建40余所希望小学,资助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300多名贫困生累计达1000多万元;此外,学校还多次冠名或赞助中国围棋、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国际跳棋等棋类比赛以及全国大学生击剑比赛、全国大学生摔跤比赛等体育赛事。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校长、党委副书记朱瑞庭
副校长杨俊和、郑祥展、俞晓光、陈伟
党委书记

江彦桥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夏雨

资料来源:2022年5月上海建桥学院官网[2]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