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商大学(长沙市财经类院校)

由网友(怎么办,又忍不住是花心.)分享简介:湖南工商大教(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Business,简称湖工商[一]),位于湖南省少沙市,是1所院士领衔的涵盖办理教、经济教、工教、理教、法教、文教、艺术教、交织教科等多教科彼此支撑、协调成长、特点光鲜的综合性大教,是湖南省国民当局举办的整日制平凡高档黉舍,进选“湖南省...

湖南工商大学(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Business,简称湖工商[1]),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一所院士领衔的涵盖管理学、经济学、工学、理学、法学、文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是湖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入选“湖南省2011计划”、湖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十三五”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高校、全国首批百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2]现任党委书记陈晓红、校长黄昕[3]校训为“至诚至信、为实为新”。[1]

985高校数量仅次于北京上海,这座绝佳求学城市千万别忽略

根据2022年1月修订的学校章程显示,学校包括四个校区,即南校区、北校区、月亮岛校区和百果园校区[1]截至2022年6月,学校设有23个二级学院,拥有70个本科专业(含3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专业),19个国家级一流专业,33个省级一流专业。[2]学校共有11个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点以及15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截至2022年3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316人。[4]

湖南工商大学源起于1949年12月成立的长沙市军管会贸易处干部训练班。1994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由湖南省商业管理干部学院和湖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成立湖南商学院。2019年,更名为湖南工商大学。[1]

截至2022年,湖南工商大学位列2022软科中国财经类大学排名第28名[5];位列2022年ABC中国大学排行榜第310名[6]

校训

至诚至信、为实为新

校庆日

每年11月1日[1]

院校代码

10554

类别

公立大学

属性

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湖南省2011计划(2014年)、“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2016年)、中国首批百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7年)、湖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

主要奖项

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2006年)、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截至2019年6月)

党委书记

陈晓红

本科专业

70个(含3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专业)

地址

南校区: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岳麓大道569号、东马校区:长沙市雷锋大道(11公里处)大泽湖街道东马社区、湘潭校区:湘潭市九华经济开发区潭州大道

全国综合排名

244名(2019软科中国大学排名)

中文名

湖南工商大学

ABC排名

第310名(2022年ABC中国大学排名)[7]

校歌

《湖南工商大学校歌》

现任校长

黄昕

创办时间

1949年

硕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5个

主管部门

湖南省

类型

财经类

专职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

院系设置

数学与统计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财政金融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等23个二级学院

硕士招生电话

0731-88689016

本科招生电话

0731-88686693、0731-88686667、0731-88686694

外文名

HunanUniversityOf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博士点

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8]

历史沿革

1949年12月26日,长沙市军管会贸易处干部训练班成立,位于长沙市民主西街15号。

1950年8月,长沙市军管会贸易处干部训练班改为湖南省人民政府商业厅会计人员培训班,迁至长沙市药王街。

1951年6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商业厅会计人员培训班更名为湖南省财经干部训练班商干大队,迁至长沙市轩辕殿。9月,迁至长沙市上学宫街,与湖南私立自治女子初级职业学校(1912年4月成立)合并成立湖南贸易学校。

1952年8月,学校迁至益阳市博古路,成立于1943年8月的湖南资江贸易学校并入湖南贸易学校。

1953年11月,湖南贸易学校迁至长沙市三叉矶,更名为湖南省商业干部学校。

1958年5月,湖南省合作干部学校、湖南省服务干部学校并入湖南省商业干部学校后,学校迁至长沙市小林子冲。12月,湖南省商业干部学校与湖南省财政干部学校、湖南省银行干部学校、湖南省粮食干部学校、湖南省统计干部学校合并为湖南省财贸干部学校,校址为长沙市石佳冲。

1960年8月,湖南省财贸干部学校更名为湖南财贸学院。此后,商业、银行、财政等学校相继恢复,至1969年9月以后,湖南财贸学院自行解体。

恢复并立

  • 湖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1963年11月,湖南省委办公厅批复恢复湖南省商业厅干部学校,校址为长沙市三叉矶。

1972年4月14日,湖南省革委会批准湖南省商业厅干部学校更名为湖南商业学校。

1973年,学校作为普通中专学校面向社会招生。

1978年,学校首次招收商业经济专业大专班,成为商业部全国商业重点中专学校。

1983年2月19日,经教育部批准,湖南商业学校更名为湖南商业专科学校。

1993年6月2日,湖南商业专科学校更名为湖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 湖南商业管理干部学院

1980年3月8日,湖南省商业干部学校在长沙市望城坡成立。

1985年1月30日,湖南省商业干部学校更名为湖南商业管理干部学院。

合并发展

1994年2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湖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与湖南商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成立湖南商学院。

2013年,学校被批准成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2016年,学校获批成为“十三五”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高校;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2017年1月,入选中国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2018年8月,入选湖南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10月,入选湖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2019年6月,教育部批准湖南商学院更名为湖南工商大学。

2021年10月,湖南工商大学加入长沙市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创新发展联盟。[9]

学术研究

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108个科研机构,其中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专业特色智库,1个省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基地,1个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7个省级社科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1个省级教育科学研究基地,2个省级高校科级创新团队,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1个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基地,1个省党的创新理论研究基地。[8]

平台类型平台名称依托单位成立时间
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移动商务智能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大数据与互联网创新研究院2015年
新零售虚拟现实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大数据与互联网创新研究院2017年
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2011廉政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廉政建设协同创新中心2014年
2011移动电子商务协同创新中心大数据与互联网创新研究院2015年
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生态环境大数据与智能决策技术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湖南工商大学2018年
湖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刘人怀院士工作站-------2017年
湖南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基地(培育)湖南省大数据技术与管理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基地湖南工商大学2018年3月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湖南省现代流通理论研究基地经济与贸易发展研究院2002年
湖南省区域战略与规划研究基地经济与贸易学院2007年
湖南省廉政建设研究基地法学院2009年
湖南省现代物流研究基地工商管理学院2010年
湖南省和平文化研究基地马克思主义学院2010年
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2012年
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基地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年
湖南省湘商文化研究基地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6年
湖南省党的创新理论研究基地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年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南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经济与贸易学院2008年
区域金融创新研究基地财政金融学院2014年
湖南省教育厅产学研示范研究基地湖南省高校“医药物流供应链 与服务外包”产学研示范研究基地工商管理学院2010年
湖南省高校创新团队开放经济条件下金融风险度量、控制与政策财政金融学院2014年
湖南省智库湖南省廉政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湖南工商大学2018年
校级科研机构湖南工商大学女性研究中心中国语言文学学院2002年
湖南工商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研究中心思想政治理论课部2002年
湖南工商大学商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研究所工商管理学院2003年
湖南工商大学湖南城市化研究中心公共管理学院2003年
湖南工商大学亚太经贸研究所经济与贸易学院2004年
湖南工商大学湖南品牌战略研究中心旅游管理学院2004年
湖南工商大学商业文学研究所中国语言文学学院2004年
湖南工商大学休闲产业研究所旅游管理学院2006年
湖南工商大学经济与贸易发展研究院经济与贸易发展研究院2007年
湖南工商大学两型社会建设研究中心经济与贸易学院2009年
湖南工商大学地方金融研究所财政金融学院2009年
湖南工商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所工商管理学院2009年
湖南工商大学市场营销研究中心工商管理学院2009年
湖南工商大学基层公共事务管理研究中心公共管理学院2009年
湖南工商大学旅游规划与区域发展研究所旅游管理学院2009年
湖南工商大学财务与会计研究中心会计学院2009年
湖南工商大学民商法研究所法学院2009年
湖南工商大学管理工程研究所信息学院2009年
湖南工商大学计算机应用研究所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2009年
湖南工商大学中小企业物流研究中心工商管理学院2009年
湖南工商大学商品市场研究所经济与贸易学院2010年
湖南工商大学企业经营革新研究所工商管理学院2010年
湖南工商大学书良古籍工作室中国语言文学学院2010年
湖南工商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研究所外国语学院2010年
湖南工商大学廉政法治研究所法学院2011年
县域经济战略与规划研究中心经济与贸易发展研究院2012年
湖南工商大学服务质量监测与控制研究中心工商管理学院2012年
湖南省民间投融资法治研究中心法学院2012年
湖南工商大学湖南工艺文化研究所设计艺术学院2013年
湖南工商大学国际防治商业贿赂研究所工商管理学院2013年
湖南工商大学应用数学研究所数学与统计学院2013年
湖南省教育法治研究中心法学院2015年
大数据与互联网创新研究院湖南工商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院2015年
湖南工商大学湘商研究中心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6年
湖南工商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数学与统计学院2016年
湖南工商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2016年
湖南工商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财政金融学院2016年
湖南工商大学资本市场与企业文化研究中心财政金融学院2016年
湖南省消费经济研究中心经济与贸易学院2016年
湖南工商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湖南工商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院2017年
湖南工商大学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研究中心廉政建设协同创新中心2017年
湖南工商大学体育产业研究中心体育教研部2017年
湖南工商大学中国农村经营管理研究中心经济与贸易学院2017年
湖南工商大学党内法规与监察法治改革研究中心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2017年
湖南工商大学港澳台法学研究中心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2017年
湖南工商大学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研究院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研究院2017年
创新创业创意研究院创新创业学院2018年
湖南省全域旅游发展研究中心旅游管理学院2018年

研究成果

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03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48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项,国家软科学重大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0项,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1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一、二、三等奖各1项,其中一等奖填补湖南省空白。[8]

部分科研获奖项目
成果名称奖励名称获奖日期
“两型”建设中节能环保的智能监测及区域污染综合治理关键技术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7年
中国网络文化发展二十年(1994——2014)湖南省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7年
农村城镇化研究——以洞庭湖区为例湖南省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7年
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策略:以长株潭试验区为例湖南省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7年
庭前会议:从法理到实证的考察湖南省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7年
服务外包战略决策、风险防范及其产业生态系统研究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017年
中国预防和惩治贪官外逃模型与机制研究湖南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16年
供应链协同管理研究湖南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6年
行政问责机制创新的伦理路径湖南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6年
两型社会”建设评价理论与实践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15年
中国预防和惩治贪官外逃模型与机制研究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5年
虚拟商圈集聚:机理和效应分析2014/2015年度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三等奖2015年
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体制机制创收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5年
科学制度反腐论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3年
地质灾害损失分布拟合与风险度量全国第十一届优秀统计科研成果奖三等奖2013年
大国经济研究丛书湖南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12年
科学制度反腐论湖南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12年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湖南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2年
城乡流通协调发展与扩大消费内需研究湖南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2年
共同物流理论与应用研究湖南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2年
推进我国现代粮食流通产业科技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国家粮食局优秀研究成果奖二等奖2012年
旅游信用、人力资本与旅游产业发展2011年国家旅游局优秀旅游学术成果奖三等奖2011年
Model choice and value-at-risk estimation(模型选择和风险价值估计)第十届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0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宏观考察湖南省第十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2010年
物流绩效管理研究湖南省第十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2010年
中国横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湖南省第十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2010年
中小企业发展支持系统研究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9年
我国粮食供求问题与粮食安全对策研究国家粮食局优秀研究成果奖三等奖2009年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09万余册,中外文期刊1945种;拥有OFB、优阅、EBSCO、超星、读秀、畅想之星、金图等中外文电子图书329.16万册,中外文电子期刊24.3万余册;拥有包括中国知网数据库、Elsevier SD 数据库、读秀学术搜索、国研网统计、专题报告和全文数据库、EPS统计数据及经济预测平台、新东方多媒体资源学习数据库、环球英语多媒体资源库、起点自主考试学习系统、全球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数据库等61个,湖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共享资源24个,自建有《教育资讯》《经济管理文献信息集萃》《学科信息导航》《外文资源推荐》等电子馆刊,为湖南高校数字图书馆成员馆。文献收藏突出商科特色,收藏范围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兼顾理、工、文、法等学科文献,其中经济管理类图书占32%,建有商业经济学家林文益藏书室。[10]

  • 学术期刊

《商学研究》系湖南省一级期刊,中国全国优秀社科学报,中国全国百强社科学报,2007年入选“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2013年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扩展版)”,是中国期刊网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商学研究》以经济、管理理论研究为主体,突出商科特色,重点刊发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法学、语言文学等领域的学术研究论文,设有专家特稿、管理论坛、商贸流通、区域经济、旅游经济、营销与物流、金融与保险、财会与审计、证券与投资等栏目。

办学条件

师资概况

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专任教师1316人,具有高级职称者432人(其中正高级153人,副高级279人),占比32.83%;具有博士学位的609人,占比46.28%。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1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部委员1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首席教授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与国家级特色专业负责人与首席教授1人,教育部社科委管理学部委员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2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跨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1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人,全国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湖南省“芙蓉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贡献奖1人,湖南省优秀专家1人,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2人,湖南省“徐特立教育奖”1人,湖南省“芙蓉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讲座教授1人、青年学者6人,湖南省新型智库领军人才2人,湖南省十大杰出青年1人,湖南省十大杰出经济人物1人,湖南省十大新闻人物1人,湖南省十大同心人物1人,湖南省教学名师3人,湖南省优秀教师5人,湖南省优秀理论工作者1人,湖南省新世纪“121”创新人才培养工程人选26人,享受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3人,湖南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1人,湖南省“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湖湘青年英才”1人。[4]

杰出人才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晓红

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柳思维

全国优秀教师:柳思维、陈晓红、周仁仪

国务院工商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陈晓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部委员:陈晓红

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陈晓红

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陈晓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人才:陈晓红

国家级教学团队与国家级特色专业负责人与首席教授:陈晓红

教育部社科委管理学部委员:陈晓红

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陈晓红

国家“万人计划”第二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陈晓红

全国“三八”红旗手:陈晓红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陈晓红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陈晓红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柳思维、廖九如、姜应钧、陈书良、汤美莲、陈晓红、陈焕然、唐亚阳、杨虹、周鲜成、欧阳资生

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陈晓红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陈晓红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胡春华、刘烜

全国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聂智

(以上资料来源:2019年2月27日学校官网数据。[11]

湖南省优秀教师:柳思维、刘天祥、钟志平、李立芳、刘赛红

全省干部教育优秀教师:柳思维

湖南省“徐特立教育奖”:柳思维

湖南省教学名师:柳思维、周仁仪、黄福华

湖南省先进工作者:柳思维

湖南省“芙蓉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贡献奖:陈晓红

讲座教授:卫国

青年学者:颜霁、陆杉、伍洪杏、李小龙

湖南省十大杰出青年:陈晓红

湖南省十大杰出经济人物:陈晓红

湖南省十大新闻人物:陈晓红

湖南省优秀理论人才:陈晓红、柳思维、王明高、陆杉

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贴:杨虹、黄福华、徐姝

湖南省“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聂智

省市级创新创业青年人才项目:杨立

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黄福华、聂国卿、欧阳资生、钟志平、刘国权、刘乐山、康琼、曹秋菊、刘赛红、李灿、徐姝、甄翌、吴艳辉

湖南省新世纪“121”创新人才培养工程人选:徐姝、伍洪杏、陆杉、陈荣元、杜焱、贺志军、聂智、汤长安、唐红涛、徐雪松、尹向飞、詹志方、张 琦、赵军产、周新民

湖南省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刘天祥、朱开悉、周俊敏、聂国卿、欧阳资生、胡艳香、刘嫦娥、胡春华、麻学锋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邹乐群、刘期湘、曾伏秋、刘建秋、刘青、生延超、刘天祥、尹元元、刘建芬、杨刚、沈海祥、陆杉、周鲜成、唐红涛、吴明育、张琦、丁启华、汤凌冰、高俊杰、胡艳香、王建明、刘长生、陈内萍、伍洪杏、夏继春、陈荣元、黄福华、王青松、易松芝、汤长安、刘国权、徐雪松、石良武、颜建军、段琳、周开军、罗双临、聂智、汤健、贺琛、钟志平、杜焱、石青辉、王娟、郑后建、陈琦、刘济波、贺志军、周俊敏、任剑、邓淑玲、杨水根、姜向阳、陈 妍、胡艳芬、曹挹芬、贺彩虹、罗长青、刘赛红、刘亦文、谷汉文、谢冬水、聂国卿、张健、彭文忠、张杨、李桂梅、周敏、刘导波、曹文治、王佩良、张文、欧阳文和、谭平、欧阳资生、邓鑫、吴灿、金赛美、胡春华、李杰豪、唐小芹、刘嫦娥、徐 姝、

(以上资料来源:2019年2月27日学校官网数据。[12]

省级教学团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团队(带头人罗双临);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带头人黄福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群教学团队(带头人陈四清);经济学专业教学团队(带头人唐未兵)。

院系专业

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23个二级学院,有70个本科专业(含3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专业)。[2]

2022年2月,学校新增金融工程专业、工业设计专业、通信工程专业、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机器人工程专业、工业智能专业、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应急管理专业、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网络空间安全专业。[13]

学院(部)

专业名称

学位授予

学制

专业设置时间

经济与贸易学院

经济学

经济学

四年

1995

国际经济与贸易

经济学

四年

1996

贸易经济

经济学

四年

2010

国际商务

管理学

四年

2015

电子商务

经济学

四年

2003

财政金融学院

财政学

经济学

四年

2003

税收学

经济学

四年

2014

金融学

经济学

四年

2000

保险学

经济学

四年

2008

投资学

经济学

四年

2013

工商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

管理学

四年

1996

市场营销

管理学

四年

1994

人力资源管理

管理学

四年

2002

物流管理

管理学

四年

2004

会计学院

会计学

管理学

四年

1995

财务管理

管理学

四年

1995

审计学

管理学

四年

2011

旅游管理学院

旅游管理

管理学

四年

1999

会展经济与管理

管理学

四年

2007

酒店管理

管理学

四年

2010

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

管理学

四年

2006

行政管理

管理学

四年

1996

城市管理

管理学

四年

2015

法学

法学

四年

2000

社会工作

法学

四年

2008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汉语言文学

文学

四年

2002

秘书学

文学

四年

2013

编辑出版学

文学

四年

2006

新闻学

文学

四年

2014

广告学

文学

四年

2001

外国语学院

英语

文学

四年

2001

商务英语

文学

四年

2012

法语

文学

四年

2015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

数学与统计学院

经济统计学

经济学

四年

2001

金融数学

经济学

四年

2016

数学与应用数学

理学

四年

2012

信息与计算科学

理学

四年

2002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工学

四年

2018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工学

四年

1995

工程管理

工学

四年

2009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工学

四年

2003

软件工程

工学

四年

2011

物联网工程

工学

四年

2016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工学

四年

2016

电子信息工程

工学

四年

2000

设计艺术学院

文化产业管理

艺术学

四年

2009

动画

艺术学

四年

2005

视觉传达设计

艺术学

四年

1999

环境设计

艺术学

四年

1999

服装与服饰设计

艺术学

四年

2016

音乐表演

艺术学

四年

2017

国际商学院

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

经济学

四年

2015

会计学(中外合作办学)

管理学

四年

2017

体育教研部

---------

----

----

----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3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省级资助建设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有1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0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8个省级实践教学平台,8个省级优秀教学实习基地,4个湖南省普通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3个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2016年与湖南湘江新区开展合作试点。[2]

项目类型名录
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经济学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物流管理
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与行业互动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精品课程贸易经济学、企业物流管理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企业物流管理
省级精品课程西方经济学、财务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人力资源管理、政治经济学、低频电子线路、企业物流管理、贸易经济学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经济学、物流管理等
省级重点专业工商管理、旅游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经济学
省级资助建设专业物流管理、电子信息工程
省级特色专业金融学、法学、艺术设计、会计学、财务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经济学
湖南省普通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工商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等
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智能物流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等
  • 教学成果

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2]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地方商科院校构建创新创业育人平台的探索与实践(2018年)

学科建设

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19个国家级一流专业,33个省级一流专业,[2]2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省级资助建设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8]

湖南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

湖南省国内一流培育学科:应用经济学

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权点: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

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学科目录
一级学科名称二级学科名称
理论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互联网经济
应用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数量经济学、金融工程
法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国际法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语言文学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会计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
设计学---------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会计法律(非法学、法学)金融应用统计
国际商务审计新闻与传播工程
湖南省重点学科
学科名称挂靠二级单位
政治经济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区域经济学经济与贸易发展研究院
企业管理工商管理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学院

文化传统

  • 校徽

学校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

学校徽志为同心圆形状,同心圆之间上部为中文校名,下部为英文校名,中间是由刀币、H、书本组成的造型和建校年份。

学校徽章为教职工和学生佩戴的题有校名的小长方形佩章。教职工佩戴的为红底黄字,学生佩戴的为白底红字。

  • 校旗

学校校旗旗面为蓝色长方形。旗面正中为学校徽志,徽志下缀湖南工商大学中文校名。

精神文化

  • 校训:至诚至信、为实为新

至诚,取自《中庸》“至诚无息”,至信,取自《庄子》“至信辟金”,至诚至信意即非常诚信,强调商科人才的诚信意识、内在修养。

为新,取自《二十四诗品》“如将不尽,与古为新”,意即在以往的基础上改革创新。为实为新,意即做实事,谋创新,突出商科人才的行为特征、价值导向。

  • 校风:厚德、博学、笃行、自强

“厚德、自强”取自《周易·坤》:“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强调湖商人的品德应如大地般厚实可以载养万物,厚德载物,雅量容人。“自强”意指湖商人处世,应执着向前,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

“博学、笃行”取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学”强调为学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笃行”即为学的最高层次,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行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

  • 校歌

《湖南工商大学校歌》

作词:集体

作曲:邓东源

学校领导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陈晓红
党委副书记、校长黄昕
党委副书记肖小芹
党委委员、副校长刘国权、杨良奇、甘德健、易棉阳
副校长
张玲
纪委书记何隆德
校领导黎定军、聂国卿
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陈明

资料来源:2021年7月学校官网[3]

历任领导

姓名职务任期
徐明长沙市军管会贸易处处长1949.12—1951.8
李君九先后任湖南贸易学校、湖南省商业干部学校校长1951.9—1958.5
谢鲁彬湖南省商业干部学校副校长(主持工作)1958.5—1958.12
康少宏湖南省商业干部学校党总支书记1964.11—1969.3
湖南省商业学校校长、党委书记1978.8—1984.5
阎得功先后任湖南省商业学校校长、党委书记1972.6—1978.7月
李文良湖南省商业干部学校校长1981.12—1983.12
蒋早汉湖南省商业干部学校校长1983.12—1986.3
邓蜀先先后湖南商业专科学校校长、党委书记1983.12—1985.12
湖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校长1992.1—1995.4
湖南商学院党委书记1995.4—1997.11
王兴湖南省商业管理干部学院党委书记1985.11—1993.10
谭兴无湖南商业专科学校党委书记1986.1—1988.1
路世武湖南商业专科学校校长1986.1—1992.1
胡正国湖南商业专科学校党委书记1988.2—1992.5
廖九如湖南省商业管理干部学院院长1991.10—1994.10
湖南商学院院长1994.10——1999.1
唐德斌湖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1992.5—1994.10
刘殿兴湖南商学院党委书记1997.11—2006.8
谢伯端湖南商学院院长1999.1—2005.3
唐未兵湖南商学院院长2005.8—2014.8
欧阳峣湖南商学院党委书记2006.9—2014.8
王汉青湖南商学院党委书记2014.8—2016.3

学校荣誉

2020年12月,获评”2017至2019年全国内部审计先进集体“。[14]

获得排名

2020年7月,2020年中国大学百强榜进步榜排名第51位。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