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普(2023最新六普百科介绍)

由网友(心在遠方)分享简介:6普即第6次天下人嘴普查。中文名6普范围天下性齐称第6次一天下人嘴普查目的收罗人嘴疑息简介人嘴普查是1项沉大的国情国力查询拜访,是列国收罗人嘴疑息最基原的要领,对于国度办理、拟定各项目标政策具备沉要的意思。于教军指出,今朝,中国邪值“1025”计划的体例时期,火急需求周全、主观、靠得住的数据支撑。经由过程“6普”,可以相识二零零零年...

六普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中文名

六普

规模

全国性

全称

第六次1全国人口普查

目的

采集人口信息

简介

接盘侠告急 7个人口大省,出生人口3年下滑117万

人口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各国采集人口信息最基本的方法,对国家管理、制定各项方针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于学军指出,目前,中国正值“十二五”规划的编制期间,迫切需要全面、客观、可靠的数据支撑。通过“六普”,可以了解2000年以来人口的数量和结构变化,同时也为把握未来人口发展变动趋势以及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可靠依据。在这一关键发展时期,进行全国人口普查不但关系到“十二五”规划的制定,也关系到长远的政策选择。

“我们对‘六普’充满期待。”于学军说,“人口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处于基础地位。只有把人口基础数据搞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促进科学的发展,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做法

与以往相比,“六普”有哪些新做法?对此,此次人口普查延续了过去的基本做法,但有几个不同之处:一是这次普查将居住在中国内地的港澳台和外国人也纳入普查范围;二是流动人口既在流入地登记,也在流出地登记;三是增加了住房等方面的项目。“这些新变动增加了普查的工作量。”

相比“五普”,“六普”的困难也会更大:一是与2000年“五普”相比,流动人口增加了5000万以上;二是由于城市化速度加快,人户分离现象进一步增多;三是由于行政区划改革,使得行政区划、小区的划分边界有所变化,难以把握;四是普查对象保护隐私意识进一步增强,配合程度低,入户登记难;五是个别地方存在故意瞒报或多报人口数量的问题。

除了流动人口外,低龄人口,特别是学龄前人口不及时进行户口登记、新生婴儿死亡不及时申报以及老年人口死亡后户口未能及时注销等现象,也是人口普查的难点,在人口普查中要特别注意着力解决这些人群的登记问题。

中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处于转型阶段,仅靠10年一次、在一个时点上进行的人口普查不能及时反映人口变化的动态,无法满足制定重大规划、政策对人口信息的需求。因此,应该做好各部门日常的人口统计工作,特别是要打破部门界限,实行政府相关部门间的人口信息交流共享制度,充分开发和利用不同部门收集的人口信息。

同时,于学军指出,“六普”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此前5次人口普查的经验将应用于“六普”。特别是《全国人口普查条例》于2010年6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次以立法形式对人口普查的目的、任务和原则等作出明确规定,对普查对象、普查机构和普查工作人员权利、义务等予以具有法律效力的严格界定,为“六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此外,信息技术日益发展,也为普查提供了技术保障。

发挥

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完成“分析人口发展动态”、“拟定国家人口发展规划草案”、“提出发布人口和计划生育安全预警预报的建议”等法定职能,必须基于准确的人口信息。于学军指出,人口计生网络“横到边,纵到底”,城乡社区都有信息采集员,熟悉基层情况,数据变更时效性较高,信息变更也较快。人口计生系统正逐步建立全员人口信息管理,绝大部分地方实现了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省级全员人口信息集中管理。

2009年以来,为配合“六普”的开展,国家人口计生委就开始部署有关工作:一是与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公安部、国家统计局一起下发文件,要求人口计生部门认真做好人口普查登记工作,防止瞒报漏报问题。

二是向全系统转发通知,要求各级人口计生部门不得因为不符合计划生育政策而影响户口登记。

三是为做好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从2009年11月开始组织各地对0到9岁低龄人口基础信息进行核查工作,现已将全部个案信息纳入各地全员人口数据库中。国家人口计生委要求,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与公安部门、统计部门进行人口信息共享,将最新的基础人口信息提供给公安部门、统计部门,支持户口整顿和人口普查工作。

在2010年7月11日“世界人口日”来临之前,国家人口计生委向全国发出倡议,提出了在人口普查中“人人都很重要”、“人人都有贡献”的口号,提高全民参与人口普查的责任意识。同时,启动了“人口计生阳光统计行动”,为“六普”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特点

既查境内中国人,也查境内外国人;既查户口所在地,也查现居住地;借助卫星遥感,且光电录入资料

从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开始,中国已先后经历了五次人口普查,中国人口也从1953年的59453万人增长为2009年底的13.347亿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前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六普”有了新的任务和特点。

首先,“六普”的普查对象范围扩大了。“六普”不仅像前五次一样调查境内的中国居民,还要调查在中国境内的港澳台同胞和外国人。据冯乃林介绍,不仅中国,2010年前后,全球包括美国、日本、俄罗斯等120多个国家都在进行人口普查,关注人口的国际迁移成为大家共同的调查内容。

其次,与户口登记不同,“六普”采取居住地登记原则,通俗地讲就是“逢人就查”、“见人就登”。马建堂打了一个比方,四川的农民兄弟到北京来打工,他在北京要配合登记,同时在四川他的户口所在地,也要登记他的信息。

正是由于这个特点,此次集体户口也纳入了普查范围。在建筑工地、大学宿舍等场所居住的人口也将首次纳入普查范围。

第三个特点是新技术手段的应用。人口普查是“按房子找人”,前五次人口普查是人工绘制住房图,这次人口普查利用国家的卫星遥感资料,在电子计算机上生成人口普查的地图和小区图。另外,13亿人口的数据汇总,工作量很大,靠人工汇总,费时费力还不一定准确。这次采用光电录入,不仅能识别阿拉伯数字,还能识别手写的汉字。

存在新挑战

流动人口多;人户分离现象普遍;入门较难

人口普查意义!重大,遇到的“烦恼”也不少。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的迁移和流动越来越多。人口流动越多,人口的户籍所在地和居住地不一致的情况就越多,普查工作也越难。2亿多农民工进城务工,居无定所;一些人员短期出差、出国,难以查找,这都是对普查的挑战。

人户分离是人口普查面临的第二大挑战。过去户籍登记制度比较完备,因为生活所需要的供给都和户口所在地有关系。比如改革开放之初,居民买粮食用粮票,买布用布票,都是根据户籍情况分发的,所以要换一个地方就要赶紧迁户口,不迁户口拿不到票证。但经济社会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一户拥有多套住房的现象比较多,人户分离的情况就比较严重。在统计局进行试点摸底的一些大城市里,人户分离g的程度达到了50%左右,无疑给调查带来一些困难。

“门不太好进脸不太好看”也是普查遇到的难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隐私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这是一种进步、文明的表现。但是,也直接影响到了入户调查的效率。北京市在户口整顿期间,就发生了190多起普查员受伤,在郊区入户的普查员还有60多位被狗咬伤的。

中国人口究竟是多少?老年人究竟占多大比例?男女比例是多少?北京这样的大都市生活了多少人?……这些都是“六普”要统计调查的问题,也是离开大家配合无法搞清楚、搞准确的问题。统计联着你和我。面对挑战,统计工作者除了努力工作外,特别希望得到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马建堂诚恳地表示:“600万名普查员从事着一份非常神圣、伟大、重要的工作,但是又非常辛苦,有的时候不被理解。希望广大被调查对象能够支持普查工作,占用您10分钟,他们的任务就完成了,占用您10分钟,您就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情!”

结果

据悉,此次人口普查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2010年11月1日之前是准备阶段;11月1日到11月底是入户调查和复查与抽查阶段;12月1日以后就是人口普查的数据汇总和资料深度开发和利用阶段。在2011年4月底将通过公报的形式公布普查总数据。

由于人口普查信息是海量的数据,国家相关部门将一边整理、一边公布,一边开发利用。还将根据普查信息进行科研招标,鼓励科研机构利用资料研究人口发展和变迁的历史。

2010年年度新词语

此词经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机构专家审定入选2010年年度新词语,并收录到《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

提示性释义:2010年开展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简称。

例句:为顺利完成“六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将安排80亿元左右的预算资金,还会借调和招聘超过600万名普查人员。(2010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 )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