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虎藏龙(2000年李安执导的电影)

由网友(勇于退)分享简介:《卧虎匿龙》是由周润发、杨紫琼、章子怡、弛震等主演,李安执导,王蕙玲、詹姆斯·夏慕斯等担负编剧的影戏,于二零零零年五月一六日正在戛缴影戏节上映,异年一零月一三日正在中海内地上映[一]。该片改编自王度庐的异名故事,讲述了1代大侠李慕黑有退出江湖之意,拜托朱颜良知乐秀莲将本身的青冥剑戴到京乡,做为礼品收给贝勒爷保藏,但李慕黑隐...

《卧虎藏龙》是由周润发、杨紫琼、章子怡、张震等主演,李安执导,王蕙玲、詹姆斯·夏慕斯等担任编剧的电影,于2000年5月16日在戛纳电影节上映,同年10月13日在中国内地上映[1]

十部影史最经典的武侠电影

该片改编自王度庐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代大侠李慕白有退出江湖之意,托付红颜知己乐秀莲将自己的青冥剑带到京城,作为礼物送给贝勒爷收藏,但李慕白隐退江湖的举动实际却是惹来更多的江湖恩怨。

2001年,《卧虎藏龙》获得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最佳外语片奖等多个奖项;同年,获得第58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第2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奖。其中荣获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是华语电影历史上第一部荣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的影片 。[2]

中文名

卧虎藏龙

外文名

Crouching Tiger、Hidden Dragon

制片地区

美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

幅面

35毫米胶片变形宽银幕

混音

杜比数码环绕声

导演

李安[1]

片长

120分钟

主要奖项

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原创音乐、最佳国际影片[2]

摄影

鲍德熹、蔡崇晖[3]

电影分级

美国:PG-13

制片成本

15000000美元

发行公司

索尼经典

主演

周润发、杨紫琼、章子怡、张震、郑佩佩

类型

爱情、动作、奇幻、冒险

对白语言

汉语普通话

色彩

彩色

IMDb编码

tt0190332[1]

编剧

王蕙玲、詹姆斯·夏慕斯、蔡国荣[1]

上映时间

2000年10月13日(中国内地)[1]

票房

205000000美元

拍摄地点

安徽宏村

在线播放平台

爱奇艺

制片人

徐立功、江志强

出品公司

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

剧情简介

 一代大侠李慕白(周润发饰)有退出江湖之意,托付红颜知己俞秀莲(杨紫琼饰)将青冥剑转交给贝勒爷(郎雄饰)收藏,不料当夜遭玉娇龙(章子怡)窃取。俞秀莲暗中查访也大约知道是玉府小姐玉蛟龙所为,她想办法迫使玉蛟龙归还宝剑,免伤和气。但李慕白发现了害死师傅的碧眼狐狸(郑佩佩饰)的踪迹,她隐匿于玉府并收玉蛟龙为弟子。而玉蛟龙欲以青冥剑来斩断阻碍罗小虎(张震饰)的枷锁,他们私定终身。关系变得错综复杂,俞秀莲和李慕白爱惜玉蛟龙人才难得,苦心引导,但玉蛟龙却使性任气不听劝阻……[1]

演职员表

职员表

角色介绍

[4]

影视原声

曲目专辑资料
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卧虎藏龙A Wedding Interrupted/闹婚
The Eternal Vow/永恒的誓约Night Fight/夜斗
Through the Bamboo Forest/穿越竹林Silk Road/丝绸之路
Yearning of the swors/思慕青冥剑Sorrow/悲
Farewell/离Desert Capriccio/荒漠奇情
in the Old Temple/古寺To the South/南行
A Love Before Time/月光爱人中文版(李玟)The Encounter/交锋作曲者:谭盾

A Love Before Time/月光爱人英文版(李玟)

发行日期:2000年11月14日

上映时间

国家、地区

上映、发行时间

法国

2000年5月18日(戛纳电影节)

马来西亚、新加坡

2000年7月6日

中国台湾

2000年7月7日

中国大陆

2000年7月8日

中国香港

2000年7月13日

印度尼西亚

2000年7月15日(雅加达)

韩国

2000年7月19日

加拿大

2000年9月10日(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泰国

2000年9月22日

冰岛

2000年9月29日(雷克雅未克电影节)

匈牙利

2000年10月7日(巨大国际电影风度节)

美国

2000年10月9日(纽约电影节)

美国

2000年10月12日(奥斯汀电影节)

比利时

2000年10月13日(佛兰德斯国际电影节)

奥地利

2000年10月15日(维也纳国际电影节)

比利时

2000年10月18日

希腊

2000年10月20日

挪威

2000年10月20日(卑尔根国际电影节)

以色列

2000年11月1日(东京国际电影节)

菲律宾

2000年11月1日

丹麦、日本

2000年11月3日

美国

2000年11月3日(夏威夷电影节)

瑞士

2000年11月23日(德语区)

波兰

2000年12月(波兰金蛙奖电影节)

中国台湾

2000年12月(台北金马电影节)

美国

2000年12月5日(贝弗利山庄,加州)(首映)

美国

2000年12月5日(限量放映)

加拿大

2000年12月15日(限量放映)

加拿大

2000年12月22日

新西兰

2000年12月26日

意大利

2001年1月(未来电影节)

澳大利亚

2001年1月4日(限量放映)

英国、爱尔兰、瑞典

2001年1月5日

德国

2001年1月11日

中国香港

2001年1月12日(重新发行)

冰岛、美国、南非

2001年1月12日

挪威

2001年1月19日

澳大利亚

2001年1月25日

荷兰

2001年1月26日(鹿特丹国际电影节)

意大利、立陶宛

2001年2月2日

丹麦

2001年2月2日(罗伯特节)

丹麦、荷兰

2001年2月8日

奥地利

2001年2月9日

阿根廷

2001年2月13日(首映)

阿根廷

2001年2月15日

巴西、墨西哥、乌拉圭

2001年2月16日

西班牙

2001年2月23日

中国台湾

2001年2月24日(重新发行)

捷克共和国

2001年3月1日

秘鲁

2001年3月8日

波兰

2001年3月9日

委内瑞拉

2001年3月14日

马来西亚

2001年3月15日(重新发行)

爱沙尼亚

2001年3月16日

埃及

2001年3月21日

斯洛文尼亚

2001年3月22日

芬兰、土耳其

2001年3月23日

科威特

2001年6月6日

挪威

2001年7月3日(Filmquart电影节)

菲律宾

2002年2月20日(重新发行)

美国

2014年6月16日(洛杉矶电影节)

波兰

2015年11月14日(五味电影节)

西班牙

2016年1月20日(巴塞罗那)(重新发行)(字幕版)(35毫米)

美国

2016年6月15日(普罗温斯敦国际电影节)

瑞士

2016年8月4日(洛迦诺电影节)

中国台湾2022年9月30日(重映)[5]

影片票房

影片《卧虎藏龙》于2000年7月7日在中国台湾上映,放映2周在台北地区的票房收入为6090万新台币 。2001年3月18日,《卧虎藏龙》的北美票房突破了1亿美元门槛,成为美国电影史上第一部超过1亿美元票房的外语片,此前的纪录由罗伯特·贝尼尼的《美丽人生》保持的,其最终票房为5760万美元 。而《卧虎藏龙》的最终票房成绩为2.05亿美元。

荣誉记录

时间名称奖项种类得奖者
2001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获奖全体剧组
最佳艺术指导叶锦添
最佳原创配乐谭盾
最佳摄影鲍德熹
最佳影片提名

  

全体剧组
最佳原创歌曲

谭盾、豪尔赫·卡兰德瑞里

最佳剪辑提姆·斯奎尔斯
最佳服装设计叶锦添
最佳导演李安
最佳改编剧本王蕙玲、詹姆士·沙姆斯
2001年美国金球奖最佳导演获奖

  

李安
最佳外语片全体剧组
最佳电影配乐提名谭盾
2022年1月5日
新时代国际电影节·金扬花奖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00部优秀电影作品获奖《卧虎藏龙》[6]
注:只列出两个电影界大奖的获奖情况[7]

台前幕后

创作背景

在李安回台湾拍《饮食男女》时,阅读了王度庐的原著小说

李纹出席奥斯卡典礼

《卧虎藏龙》。这本小说以前只有四川电视台在20世纪80年代拍了部电视剧,和一部少有人知的台湾闽南语片《玉娇龙与罗小虎》。在李安看的武侠小说里,最喜欢白羽的小说,其次就是王度庐。李安所以在拍影片《理智与情感》时,便让由徐立功代表洽购《卧虎藏龙》的版权。

剧本改编

原著小说中玉娇龙与俞秀莲的“阴阳两性”是很有趣的点,但书里玉娇龙的戏份不够撑起一部电影,就加入俞秀莲。于是就构想一个是“外阴内阳”的玉娇龙,一个是“外阳内阴”的俞秀莲,以两者的互换来推展剧情,放大这部电影的女人戏比重。

影片进程

2022年9月,华语武侠电影《卧虎藏龙》宣布于9月30日在中国台湾重映。

影片宣传

2022年9月,华语武侠电影《卧虎藏龙》发布4K修复版重映海报。[5]

影片评价

这部影片牢牢地抓住了西方人的目光,仿佛为西方人量身定做了两对主角和两条线索。李慕白和于秀莲这对主角是为西方的知识分子准备的,柏拉图式的爱情、莎士比亚式的对白、崇高的人文境界都恰中要害;罗小虎和玉娇龙这种敢爱敢恨、敢打敢杀的西部牛仔性格的主角是为普通的美国观众准备的;李慕白为师傅报仇杀死碧眼狐狸的故事暗合了《基督山伯爵》的主线,而盗走青冥剑的这条线索又像极了美国的通俗剧。所以说这部电影的意义并不在于李安展示了多少中国元素,而在于如何用恰当的方式让众多美国人理解和接受这种展示 。(时光网评

《卧虎藏龙》在中国电影史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它将中国人的名字第一次写入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一栏。如痴如花的美景和让人眼花缭乱的打斗让人见识到了中国武侠的魅力。而此后这部电影的漫画、同名电视剧都有着不错的影响 。(英国电影杂志《帝国》评

2001年导演李安携《卧虎藏龙》奔赴奥斯卡,获得十项提名,并最终捧得 最佳外语片等四项奖项,将华语电影带入一个口碑上的新境界,也掀起了影坛新一波武侠电影风潮。片中,李安一改其所擅长的情感伦理片风格,从更为现代的全新的角度将中国古典美学传统和情感理念诠释到一个新的高度。(烂番茄网评

影评的配乐由旅美大陆作曲家谭盾谱写,国际知名的华裔大提琴家马友友担任主奏,兼容东西方流行文化的李玟负责以中、英文演唱主题曲《月光爱人》(A Love Before Time),搭配相当新鲜。电影的主题音乐风格幽运,哀而不伤,配合上片中含蓄的爱情表达,可谓相得益彰。在飞檐走壁的一段配上紧密有致的击鼓声,则充分烘托出紧张刺激的武打气氛,堪称是中国电影配乐中的极品。(网易娱乐评

影片没有一般武侠片那种笑傲江湖的豪气,取而代之的是寻找江湖人文内涵的一种深沉思索与含蓄。影片直逼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深刻的一点:即对个体的人的压抑和约束,同时展示了这种东方社会规范的强力作用和存在必要、以及他与人性的矛盾碰撞和最终的悲剧调和 。(南方网评

值得看点

可以看出,李安在武戏的处理中,的确作出了自己的努力。除了飞檐走壁的钢丝吊得太明显以外,各个武打场面虚实并重,既重意境又重实感,袁和平展示出自己作为香港武侠片第一武指的独到之处。俞秀莲夜追宝剑、围剿碧眼狐狸、俞秀莲大战玉蛟龙、李慕白竹林战玉蛟龙,或重速度、或重狠斗、或重变化、或重意境,几个重头场面各有侧重,各有精彩。虽然并没有多大突破,但基本上能够满足作为一个武侠片影迷的视觉要求。周润发和杨紫琼在武戏中都没有显出老态,反而越演越精,味道火候十足,影片没有他们的风采真的会减色几分。

再看李安的文戏。王度庐的原著本来就注重文学性,把武侠小说与言情小说结合为一体,把本来只利用故事性制造冲突的武侠旧框架一改成为依靠性格制造冲突的新小说体例,这在当时不能不说是个突破。在前几年武侠电影盛行的时候,大部分影片仍旧是老式的武侠“故事”模式,经李安之手,这部影片令人欣喜地成为真正“允文允武”的武侠电影。李安在这个“文学性”的武侠故事里,体现的是对武侠世界里“人”的关注。

李慕白在闭关修道的时候,曾经感悟到一种深深的悲哀,并没有所谓“得道”的喜悦,其实他已经“得道”了。他得的“道”,就是对天理人伦的洞悉体察。这是作为宗教的“道”,也是作为武学的“道”。对于人来说,这就是命运。李慕白在彼时彼刻,就预感到自己的悲剧,这也是每个人的悲剧。影片中的人物莫不是如此悲剧收场,李慕白师徒如此,俞秀莲也是如此;娇纵傲气的玉蛟龙是如此,洒脱豪气的罗小虎也是如此;碧眼狐狸如此,长途追捕她的捕头也是如此。这就是生而为人的悲哀,这就是不断上演的人间悲剧。说得小了,武林中人莫不如此,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说得大了,所有人都是如此,都为命运所束缚,所谓“苍天无眼,造物弄人”。李安整部《卧虎藏龙》都在讲“束缚”,有的是人为的,有的是自己无法超越的,更多的是命运的悲剧。

李安改动了一些原著的情节,以便适应自己100分钟的电影容量,这是无可非议的。但其中的一些草率之处,却成为影片的几个遗憾。首先是玉蛟龙这个人物的描写上,失之粗陋,只强调她的任性,于自身的愁苦交代不足、刻画不深。罗小虎迟迟出场不说,人物形象、性格的展示就更加表面化了,甚至很多时候有点莫名其妙。影片的主要角色已由原著中的玉蛟龙和罗小虎改为两对恋人互为映衬的共同悲剧,玉蛟龙的内心刻画不足(不能不说这与章子怡的表演有关),必然会导致整部影片的失衡。影片结尾是,玉蛟龙与罗小虎一夕缠绵之后,舍身跳崖(原著中为玉以舍身跳崖为名,与小虎一夕缠绵之后遁去无踪),以生命向“侠义”赎罪、以生命逃避自己的爱情悲剧。此时虽然能够明白导演的用意,但也实在暴露出改编上的失误和粗疏。

影片评论

武侠片已经越来越难拍了。我们常说,武侠是中国文化的传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话是不错,但真正首先为我们构筑清晰具体的武侠形象的,还是以梁羽生、金庸、古龙、李小龙、李连杰为代表的一批人们。是他们将武侠变为了一种流行文化,这才开始深入人心。而另一方面,他们实在太成功了,给后来者留下的是难以逾越的高度,武侠故事的描写方式已经基本定型,而其审美趣味也在大众心中根深蒂固,循规蹈矩只能继续生存,而求新求变又很难找到突破点,正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卧虎藏龙》的成功显得弥足珍贵,但是,这成功决非侥幸,也不是因为那些优美的打斗镜头,而是因为创作者找到了描写武侠世界的全新方式,成功地树立了自己的个人风格。

经典的武侠作品大多以主角作为叙事的视角,作者早早地确立了主角,并以他的眼光来为我们描绘武侠世界,继续江湖之旅,这样一来,我们所看到的江湖,就是郭靖、令狐冲们所看到的江湖,当然,对于配角们也有所展示,但是由于描写的重心不在于此,因此,从整体上看,他们不能吸引读者的主要注意力,反而是起到了一个陪衬的作用,这种手法的好处在于,作者的立场、倾向变得鲜明,观众的注意力被有效地聚焦,使得他们可以跟随着主角出生入死,同喜同悲,主角身上的侠义情怀也得到了很好地展现、放大,感染力、娱乐效果都很好。

而《卧虎藏龙》没有明显的主角,也没有明显的情感倾向,导演始终站在一个比较中立的角度来叙述这个故事,使得影片显得比较冷静,即使最后的悲剧结局,也没有过多的情感宣泄,观众可能会觉得不太容易入戏,但这样的视角却让我们避免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尴尬,为透视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提供了方便,冷眼看江湖,方知个中味。进一步地,影片中的故事线索也不同于一般的武侠作品是层出不穷地善恶争斗,李慕白与碧眼狐狸的冲突确实关乎善恶侠义,但这个冲突被简化了,不再是故事的全部中心,相反,李慕白、俞秀连与玉蛟龙之间的冲突变成了一个相当重要的线索,而这个线索的背后,实际上是两种江湖理念的碰撞:李慕白饱经世事,阅历沧桑,深知江湖非遁世之所,欲弃剑又不能,而玉蛟龙却是初生之犊,把江湖看做是一个逃避现实,快意恩仇的地方,这种差异直接导致了最后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悲剧,似乎也是在暗示:“遵守江湖规矩”,不是一种陈腐,而是一种睿智。

所以,李安的武侠视角,不在侠义,而在江湖,他的用意,是要将江湖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形态来描写、展示、分析,采用中立的叙事视角也就成为一种必然,在金庸的很多作品中,同样有对社会百态的深刻揭示,但两者的情况不同,前者是写长篇小说,他有充足的时间空间在行侠仗义的文字表象下去暴露深层的矛盾问题,但作为一部电影,李安必须舍去旁支末节,直奔主题,因此,侠客们的义举不再是重点,他们在江湖与世俗之间穿梭的悲喜得失,所思所想才是重点,而且,导演也并不总是盯着矛盾冲突的发展,他经常有意无意地将故事的主线与当时的世俗社会、人心习俗进行交叉穿梭,从而为寻找它们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卧虎藏龙》没有一般武侠片那种笑傲江湖的豪气,取而代之的是寻找江湖人文内涵的一种深沉思索与含蓄,这是李安独有的才华与风格,我相信也是他可以收获一座小金人的真正原因。

《卧虎藏龙》在2000年的所有华语电影中应该是最突出的,不仅吸引了整个华人世界的眼球,而且在世界影坛上再次掀起了一阵中国古典武侠的飓风。这部根据王度庐的小说改编的电影可以说是将文学语言和电影语言结合得相当完美。导演李安一改其所擅长的情感伦理片风格,从另一个更为现代的全新的角度将中国古典美学传统和情感理念诠释到一个新的高度。从电影语言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摄影、舞美、动作设计、录音、音乐等所有的视听元素也都充分体现了导演深沉的风格和对中国古典文化的赞誉及热爱。本片拥有多项获奖记录:荣获第7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等4项大奖;荣获第54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等4项大奖;荣获第3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等6项大奖;荣获第2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等9项大奖。

江湖里卧虎,人心里藏龙

2001年李安携《卧虎藏龙》奔赴奥斯卡,获得十项提名,并最终捧得最佳外语片等四项奖项,将华语电影带入一个口碑上的新境界,也掀起了华语影坛新一波武侠电影风潮。不过李安镜头里的“江湖”,并不仅仅是一个刀光剑影的世界,从之前的《喜宴》、《饮食男女》,到之后的《绿巨人》 、《断背山》,无论背景与主题如何变化,一份中国传统文人的情怀始终没有变。“江湖里卧虎藏龙,人心里又何尝不是呢?”这句台词就是这部电影的最好注脚。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