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节(2023最新枇杷节百科介绍)

由网友(whisper(耳语))分享简介:正在每一年的5月的最初1个礼拜天,是塘栖的传统节日,正在二零零六年插手世专会。“树繁碧玉叶,柯叠黄金丸。”“5月江南碧苍苍,蚕老枇杷黄”,5月尾,6月始,恰是江南名因——塘栖枇杷应市的季候。正在塘栖枇杷节时期,杭州火上大众参观巴士也将开明塘栖枇杷采摘游航路,搭船可以赏识京杭大运河两岸斑斓、本初的田园风景,又可追觅运河名著、塘栖...

在每年的五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是塘栖的传统节日,在2006年加入世博会。“树繁碧玉叶,柯叠黄金丸。”“五月江南碧苍苍,蚕老枇杷黄”,五月底,六月初,正是江南名果——塘栖枇杷应市的季节。在塘栖枇杷节期间,杭州水上公共观光巴士也将开通塘栖枇杷采摘游航线,乘船可以欣赏京杭大运河两岸美丽、原始的田园风光,又可追寻运河名著、塘栖古镇的文化遗迹,还可以转车去亲手采摘塘栖枇杷,品塘栖枇杷美味。

中文名

枇杷节

相关

2006年加入世博会

类别

塘栖的传统节日

位于

杭州塘栖古镇

概况

甜蜜枇杷 你,第六届新民乡山上村枇杷节5月23日开幕

枇杷节举办地位于杭州塘栖古镇,塘栖更是有“鱼米之乡、花果之地、丝绸之府、枇杷之乡”之美誉。枇杷就是塘栖的金名片。塘栖枇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四大枇杷主产地之一。塘栖枇杷相继获得过“杭州市优质农产品金奖”、“杭州市著名商标”、“浙江省名牌产品”、 “浙江省著名商标”、国家证明商标等荣誉称号,塘栖镇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浙江枇杷之乡”,正在努力创建“中国枇杷之乡”。塘栖镇已建成塘栖枇杷特色园区1个,枇杷功能区2个,休闲观光园区2个,枇杷种苗基地3个,相继成立了枇杷科学研究所、枇杷专业合作社,开展枇杷加工,开发了枇杷花茶、果酒、果脯、果汁等系列产品。

塘栖镇枇杷种植面积1.5万亩,总产量3752吨,总产值4052.7万元。塘栖枇杷节从1999年开始至今,已连续举办了12届,成为杭嘉湖地区一个颇具影响力的地方性节庆活动。2010年,中国杭州塘栖枇杷节期间共接待游客58.94万人次,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创下了历届之最。

品种

塘栖枇杷品种有白沙、红种、草种三大类计有18个品种,主栽品种5个:“软条白沙”、“大红袍”、“夹脚”、“杨墩”、“宝珠”,尤以“软条白沙”为最,属国宝级优质品种,堪称枇杷中的珍品。

平头大红袍

系塘栖枇杷名种。果实呈扁圆形,果顶广圆略平,形较大,个重30克左右,最大的55克,皮和肉均呈橙红色,皮厚韧易剥、肉质致密细腻、汁液中等。浓甜稍酸,含糖14%,风味佳。每果含种子3粒,核心较浓,可食率65%。6月初成熟,果实抗日晒能力强,耐贮运,鲜食和制罐兼优。

软条白沙

塘栖“白沙”,俗称“软刁”,为枇杷中的极品。其形略长,外有芝麻斑点,特征在肉软而厚,水份多,入口鲜甜,因上前人有“虽岭南荔枝,无以过之矣”的美誉。塘栖的“大红袍”,乃是“红沙”中的佳品,因果皮呈橙红色,果形较大而得名。它产量高,果子又耐于贮运,故销路颇好。国内枇杷最著名珍品。果实长圆形、顶平广、萼片平展,肉色乳白,质细嫩、多汁、味鲜甜而浓、品质极优,含糖17%。果皮色淡黄、多锈斑、极薄、韧而易剥,剥离后自然卷拢。6月上旬成熟.

红毛丫头:果实较小、椭圆形、个重22克左右,最大重28克;果皮橙红色、锈斑少、外观美、汁液多、甜多酸少,含糖14%左右,风味上等,果虽小但喜爱者甚众。5月底成熟。

杨墩

杨墩原系塘栖附近的村名,有南杨墩和北杨墩两村,该品种原产于杨墩村,故而得名。杨墩种枇杷因树叶有大小之分,故有大叶杨墩和细叶杨墩品种之分。 大叶杨墩果面浓橙黄色,果点粗而疏,绒毛疏且长;果皮薄,但较细叶杨墩厚,剥落容易,果肉呈橙黄色,肉质细,汁液中等,风味甘酸适度,较淡。

夹脚

塘栖枇杷产地对较丰产品种附加“五儿”,意即为较丰产。夹脚枇杷果大,呈歪倒卵形,果顶平广,基部尖峭,果粒间大小形状尚整齐,果顶呈麦秆黄色,绒毛长,斑点少,果皮厚薄中等或稍厚,剥落容易,果肉呈橙黄色,肉质较细,果汁极多,风味酸多甘少,味浓。 夹脚品种树势强健,抗逆性强,丰产,不易遭受冻害及其它污染危害,成熟较晚,果形大。

采摘

公交车:532路杭州艮山流水苑-塘栖,342路杭州大关北-塘栖

水上观光巴士:坐水上观光巴士:请到杭州武林门轮船码头坐水上观光巴士(开船时间请向水上观光巴士公司咨询),到塘栖镇后,搭车去超山风景区购买枇杷采摘门票。回程坐车回杭州。

自驾车:1.杭州市区可从绕城高速石塘下,走320国道至09省道直达塘栖。沿途可观赏超山风景区。 2.杭州市区可从绕城高速石塘下,走320国道至崇贤走石塘线直达塘栖。 3.杭州市区可往乔司走01省道至09省道直达塘栖。沿途可观赏超山风景区。 4.杭州市区城西的游客也可走104国道至良渚东西大道(104国道东连接线)直达塘栖。沿途可观赏良渚文化。 另外,湖州地区的游客可往德清方向走09省道直达塘栖,或走104国道至良渚走东西大道直达塘栖。嘉兴地区可走320国道至09省道直达塘栖。

外地游客:1.杭州——绕城高速,半山、崇贤口下,经320国道——到超山风景区购买枇杷采摘门票.2.杭州——沪杭高速上海方向,临平、乔司口子下,往塘栖方向——到超山风景区购买枇杷采摘门票。3.杭州——石祥路——临丁公路(丁桥——临平)到星桥,转320国道——09省道——到超山风景区购买枇杷采摘门票。

温馨指路:由于园区停车泊位限制、路难找等原因,建议您到杭州或余杭的各大旅行社报名。发车地点分别在杭州黄龙旅游集散中心、浙江展览馆、吴山广场。

采摘点

1.塘栖枇杷特色园区(09省道塘栖段塘栖公管所下)。

2.超山休闲农庄精品枇杷采摘园(塘栖镇超山风景区)。

3.杭州南运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塘栖镇南泉漳赵桥港)

4.塘栖镇塘北村、李家桥村、塘栖村、宏畔村、柴家坞村、姚家埭村等。

5.琵琶湾生态农庄(塘栖镇邵家坝村)

特色旅游

枇杷节期间游客可以游走塘栖集镇、水北历史文化街区、超山风景区、各枇杷园区等。在塘北村蚕桑民俗生态文化保护区内,有古老的蚕桑丝织生产民俗文化展示。在琵琶湾生态农庄,枇杷节农事农活大比拼将开展采枇杷、吃枇杷、帮绵兜、缫土丝等娱乐性的农活比拼,展示塘栖的果中精品枇杷及历史悠久的蚕丝文化。

塘栖是浙江省十大历史文化古镇,是杭州北秀明珠,明、清时曾被誉为“江南十大名镇”之首。塘栖因水成街,以廊檐、美人靠、72条半弄、36爿半桥而闻名于世。古运河畔的塘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留下了众多的历史遗存,对发展休闲观光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现有7孔广济长桥、乾隆御碑、郭璞古井、市南街廊檐、老巷、古宅、水北明清一条街等遗存保留尚完整。

水北明清街

塘栖镇保存比较完整且面积较广的一处区域,该街位于塘栖广济桥以北,沿运河的明清街总长千余米,旧时因该街为运河以北,故称水北街。水北明清街以塘栖民俗及江南水乡文化特色为主,集旅游购物、特色餐饮、土特产品、文化体验、品牌展示于一体。该街的建筑很好的保持着旧时水乡的特色,沿着街一排木楼结构的老房子,略略低矮的二层阁楼微微向前突出,古色古香的格子窗户面向运河开着。作为沿京杭运河而建的街道,这里曾经商贾云集,船只穿梭,至今仍保存有塘栖水北粮站、水北缸窑铺、孵坊等商户。

广济桥

广济桥又名通济桥、碧天桥,俗称长桥,距今应有一千一百多年历史了。广济桥横跨京杭运河,势若长虹。全长83米,高13米,上下共有169级台阶,为京杭运河上唯一的一座七孔石拱桥。中间最大的石拱跨度为15.6米,北南各有三个对应的石拱,跨度分别为11.8米、8米、5.4米。广济桥相传是由唐朝大将尉迟恭督修的。据民国《杭县志稿》的编纂者查考,发觉尉迟恭一生中从未到过浙江,况且西险大塘及桥梁等建筑大抵在唐大历之后,与尉迟恭在世时相距200余年。后这200年后,又出了个尉迟恭,此人是个著名人石匠、建筑师,人称大匠尉迟恭。他是唐代宝历年间人,曾在西险大塘主持修建成章湾陡闸。今存广济桥系明代弘治十一年(1498)由鄞人陈守清募建。明朝弘治年间,大匠所建之桥早已塌圯,百姓往来均靠摆渡,每逢风急浪高,总有人落水遇难。此时,宁波义士陈守清挺身而出,募资建桥。因所需资金甚巨,故陈守清便搭乘粮船至京城,以铁链束缚自身向来往官民募捐。此事惊动了官府,太后、太子纷纷助金赐银,朝廷命官也跟着解囊,使陈守清募到了巨款。历时九年,终于建成这七孔长桥,时为公元1498年。嘉靖九年(1530),桥裂,里人吕塘急公好义,两次捐巨金修耸,并用木材和石块在桥的两边各填一孔,使之成为五孔,使桥基更为坚固。清康熙癸卯年(1663),广济桥又危在旦夕,里人轻利急公,纷纷捐资,复又修葺,里人卓天寅为重修长桥书《重修长桥碑铭》。康熙甲午年(1714)又修迄于今。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政府为了保护广济桥,先后斥巨资对其进行加固,运河改道,实施封航等,从而有效保护七孔古桥——广济桥。

超山风景区

超山风景区位于塘栖镇南面五公里处,距离杭州市区20公里处,是杭州市风景名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超山风景区景区面积为五平方公里,主峰超山,海拔260米,因超然突立于皋亭,黄鹤之外故名。

超山景点,以大明堂为中心,前有仿造千里京杭大运河硕果仅存的广济桥的大门楼、仿塘栖古街原貌的长廊、具有乡村公园特色的“四季花海”,附近有宋梅亭、浮香阁、近代艺术大师吴昌硕先生之墓及纪念馆等古建筑。山上有妙喜寺、玉喜寺,途中有翠筠亭、疏影亭、云岩奇泉、虎岩等多处名胜。在超峰绝顶处,有石林,如猛虎,如巨人,如翠屏,如春笋,令人遐想万千。这座江南名山山峰巍峨,挺拔壮观,留存许多历史人文遗迹。山南海云洞有北宋杭州知府赵清献的摩崖石刻,有明代布政里人丁养浩的三先生石像,山北大明堂有近代金石书画大师吴昌硕先生的墓和纪念馆,著名金石大师﹑西泠印社的第一位社长吴昌硕酷爱超山梅花﹐直至84岁高龄﹐他仍偕子吴东迈﹑门生王个移等人﹐手持木杖到超山赏梅。并留下了"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忆我我忆梅﹔何时买棹冒雪去﹐便向花前倾一杯。"的画作和诗句。去世后﹐他的亲属遵其遗愿﹐将其安葬在超山的梅林之中……超山历来香火旺盛,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蒋介石夫妇、梅兰芳、郁达夫等大批名人文人来过这里,解放后,朱德、邓小平等也先后来此或探梅或检查工作。以观赏“古、广、奇”三绝而著名的超山梅花,每当初春二月,花蕾爆发,白花平铺散玉,十余里遥天映白,如飞雪漫空,天花乱出,故有“十里香雪海”之美誉,为江南三大探梅胜地之一。中国有五大古梅,超山就有其二――唐梅和宋梅。

八字桥

八字桥景点是塘栖镇众多经典古景之一,位于塘栖镇中心东南侧,这里河道交错,古建筑保存相对完整,旧时这里的三水交汇处分别纵横建有两座古桥,所以按其形态称之为八字桥。但因时光催逝,旧时的八字桥现已不复,而其仅存的一块桥基却稳稳得矗立于南岸原址处于八字桥遥相互应。

丁山湖

塘栖丁山湖漾位于余杭区塘栖西南面3.5公里,紧靠超山风景区,驻地丁山湖村,总水域面积683亩,单漾面463亩,它的西南面与宏畔北太漾相通,西北面与洪人头漾相连,过张泗漾、圆满桥港入运河,漾南过大石头港,通接坝桥到超山。东北角有两条港相通,一条是丁河桥头港,一条是石目港,周围水系共有千余亩,水上交通十分便利,因丁山湖水深、水质好,是一个养殖丰产区,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花果之地。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