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粮镇(湖北兴山下辖镇)

由网友(男票你蹲下好帅)分享简介:黄粮镇,隶属于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位于兴山县中东部,跨东径一一零°八’至一一零°五六’,北纬三一°一三’至三一°二一’。距兴山县乡古夫镇一七.五私里,间隔低岚风光区一五私里,间隔昭君镇一零.二私里。兴保、兴宜私路贯串此间。黄粮镇艳有“兴山粮仓”之称,属兴山传统农业大镇。二零零二年被省当局确立为重心搀扶的反动老区州里,二...

黄粮镇,隶属于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位于兴山县中东部,跨东径110°8’至110°56’,北纬31°13’至31°21’。距兴山县城古夫镇17.5公里,距离高岚风景区15公里,距离昭君镇10.2公里。兴保、兴宜公路贯穿其间。

达州市最有钱的4个超级大镇,快看看你认识几个

黄粮镇素有“兴山粮仓”之称,属兴山传统农业大镇。2002年被省政府确立为重点扶持的革命老区乡镇,2007年被湖北省确立为非物质文化保护之乡,2009年,被确立为湖北省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荣获宜昌市文明乡镇,宜昌最美乡镇。

中文名

黄粮镇

外文名

Huangliang

下辖地区

黄粮坪村、火石岭村、百城村、界牌垭村

电话区号

0717

地理位置

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

邮政区码

443705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海拔

900米

面积

245.72平方千米(2017年)

行政区类别

政府驻地

黄粮坪村

著名景点

李来亨抗清遗址

火车站

兴山站

人口

18285人(2017年)

年平均气温

13.30C

所属地区

湖北兴山

历史沿革

黄粮镇位于宜昌市兴山县中东部,相传坪内有棵大黄连子树,原称黄连坪。《兴山县志》记有“黄粮坪,一统舆图作黄连坪”。

另传,原名荒凉坪,该坪东西长十里,南北宽三里,一条山沟奇型怪状的流淌其间,坪内长满大柳树和艾蒿,有民谣为证:“荒凉坪、好荒凉,明无鸡啄米,夜无鼠耗粮;男人成光棍,姑娘嫁他乡”。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黄粮掀起了学大寨的高潮,坪内开垦成稻田,勤劳智慧的黄粮人硬是在这块荒芜的土地上开垦出三千多亩稻田,土地肥沃,粮食丰产。而后黄连坪中的“连”字被近音“粮”字所代替,而后黄粮坪沿用至今。

2002年,原火石岭乡撤销。其下辖的公坪村,羊角尖村,百城村,仁圣村,火石岭村等地并入黄粮镇。黄粮镇地域面积和人口增加近一倍,成为兴山县第4大镇。

基本概况

黄粮镇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地处昭君故里兴山县中东部,东与水月寺镇隔河相望,西与古夫镇昭君镇接壤,南与峡口镇为邻,北与榛子乡毗连。辖14个行政村,18285人(2017年)。尚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695户4447人。

交通方面兴保线、宜兴线贯穿全境。国土面积245.72平方千米(2017年),土地资源总面积37.11495万亩,人均占有土地17亩,其中,耕地40249亩,多分布于海拔800-1200米半高山区;林地197957亩,素称“兴山粮仓”。

行政区划

黄粮镇现辖14个行政村。包括黄粮坪村,火石岭村,界牌垭村,店子垭村,仁圣村,百城村,公坪村,后山村,户溪村,水磨溪村,高华村,金家坝村,庙淌坪村,石槽溪村。全镇有35个自然村,82个村民小组, 18285人(2017年)。

黄粮镇政府位于黄粮坪村。全镇共有25个党支部,907名党员,4名“三支一扶”大学生,35名公务员,其中,10名班子成员,8名副科级以上非领导职务干部。

气候特点

黄粮镇气温适中,夏热冬冷,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30C,最高气温37.20C,最低气温14.50C;全年无霜期180—220天,年均日照时数1614小时,年平均降雨量为984—1100毫米。

地理地质

黄粮镇为典型山区地貌,地表切割严重,地形高差大,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分布较为广泛。

2003年的三峡库区兴山县地质灾害综合调查显示全县有19个重大地质灾害点,其中黄粮镇有坑子,蛟过坪。全镇已累计发现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点62处,受威胁村民达383户1312人,截至每个地灾点均指定有专人监测,制定了避险预案,发放了避灾明白卡;镇、村与监测员签定了地质灾害防治目标责任书。

革命老区

黄粮是块红色热土。2002年黄粮镇被湖北省政府确立为重点扶持的革命老区乡镇。

1927年4月,黄粮村人、中共党员刘子和回县发展党组织,成立中共兴山县委员会,黄粮是当时3个区委之一,下辖6个支部,后来扩大到16个支部,并组建了2个游击大队、7个中队,参加了1930年春的巴兴归暴动。1930年至1931年5月,黄粮有22名中共党员壮烈牺牲,他们的鲜血染红了黄粮这片热土。

2012年4月1日, 投资90万元的纪念碑在黄粮镇举行“黄粮烈士纪念碑”揭碑仪式,兴山县委、县政府,1000多干部、群众和少先队员在碑前为革命先烈敬献花篮,凭吊革命先烈英灵。市领导吴开保、黄惠宁,市老促会会长周水舟出席仪式。

纪念碑位于黄粮镇南边的一棵有582年树龄的古铁坚杉树上侧,高16米,占地1000平方米,正面镌刻着廖汉生将军的“革命烈士纪念碑”题字和碑文,背面书写“先烈之血,胜利之花”8个大字,左侧是22位黄粮籍烈士生平及黄粮革命历史简介,整个纪念碑肃穆雄壮。

资源优势

黄粮镇境内主要有高岚河、陈家沟、张家河三大水系。其中高岚河流域最具开发潜力,其年水流量平均为10立方米/秒左右,可装机发电4510千瓦时。到该流域已建电站4座,总装机6650千瓦。镇内有水库堰塘113口(座),年蓄水量近200万立方米。其中水库3座,总蓄积量150万立方米。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主要有硅矿、赤铁矿、铝土矿、石灰石等。其中铝土矿储量81万吨,可开采的达30万吨以上。自1995年组织开采,年开采能力1万吨。

林特资源

黄粮镇林地241300亩,活立木蓄积量127107立方米,年生长量15253立方米,年采伐量13847立方米。林特资源主要有核桃(年产量60.5吨)、板栗(年产量35吨)、银杏(年产量11吨),食用菌及黑木耳(年产量22吨)、桑蚕(年产量8吨)、油桐(年产量45吨)、杜仲1556亩及各种中药材。

经济发展

黄粮镇主要依靠农业种植、畜牧养殖和劳务输出。主要农作物有蔬菜、玉米、水稻、马铃薯等,经济作物以核桃、烟草、茶叶为主。

工业方面,大力招商引资,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生态工业园。2015年,全镇中小企业年营业收入突破1亿元。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带领下,黄粮镇主要经济指标创造新成绩,全年完成财政收入1047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0%,同比增长20%。。2016年,黄粮镇将努力实现工业生产总值增长10%、财政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镇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的目标任务,达到10649元。

特色农业

据统计,2009年至2012年,黄粮镇累计种植烤烟4万多亩,烟农收入突破亿元,实现税收2000多万元。黄粮镇烟叶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10000亩左右,烟叶收入是全镇农民收入的“大头”。黄粮镇利用丰富的土地资源,发展烟叶生产,2015年全镇烟叶种植农户达388户,烟农收入2224万元,实现税收453.6万元。

核桃

近年来黄粮镇大力发展核桃产业,以张家河、冯家槽精品园为重点,着力建设全省一流、高标准的核桃走廊,以300亩核桃苗圃建设为重点,近两年新增核桃2万亩,累计达到50000亩。

核桃优良品种主要为薄壳核桃,其代表品种有“7904”、“9922”等。2011年引进的“富源”核桃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核桃园的立体高效栽培模式,完成“核桃—土豆、金银花、杭白菊、西瓜、葛根”立体种植2000亩,每年直接为农民增加现金收入200多万元。

蔬菜

2015年,已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19000亩,已成为我镇一大农业特色产业。我镇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为模式,通过农企对接恳谈会,现场发放信息资料,签订种植协议,建设葛根、城郊和反季节蔬菜为主的2万亩高山绿色菜园。

生态畜牧产业

依托黄粮航行肉食品加工厂,发展百城、水磨溪生态“土猪”、宏鑫生态养殖,李正平、王德翠等生猪自繁自养大户带动千家万户实施品种改良,王江林下养鸡开辟了特优养殖新途径,金家坝特禽养殖基地形成12万羽规模,全镇家禽出笼15万只,全市畜牧生产重镇初显端倪。

2015年,畜牧产业以牲猪、山羊、小家禽(含特禽)饲养为主。生猪出栏达到73255头、山羊出栏47130只。

民营经济

黄粮镇是典型的半高山农业乡镇,经济发展基础弱,底子薄,尤其是民营经济发展缓慢。2009年以来,已培育出以钟正雄、黄华、江洪斌等为代表的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养殖大户30多个,以田水涛为代表的蔬菜种植销售大户17个,规模以上企业3家,创业明星50余个,专业合作社11家,800多人在家门口创业就业。昭君故里酒业、湖北智慧果、航行肉食品加工3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建成投产,全镇中小企业年营业收入突破1亿元。

生态工业园

黄粮生态工业园,是兴山县“一区多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确立了以发展绿色食品加工、新型电子材料、精细化工、轻工、生物医药及新型建材等为主体的综合性生态工业园区。

2012年12月24日,兴山经济开发区黄粮生态工业园正式开园挂牌,黄粮民营经济创业园建设全面铺开。我镇大力开展园区招商、以商招商、以情招商和保姆式服务,加快黄粮工业园和民营经济创业园建设。

2012年,刘家坝果蔬冷储物流、湖北昌禾粉业与湖北智慧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葛根饮料综合、生物炭、百城生态土猪养殖等4个项目建成投产,昭君故里酒业基酒基地、昭君故里成品酒灌装、龙腾实业农林综合包装等3个项目开工建设,旺富松香、瑞鑫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瓜儿堰农业综合开发、日产32000片太阳镜片厂、志平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猪场建设等5个项目陆续签约,14个项目协议资金总额达到4.3亿元。

湖北坤艳绿缘有限公司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正式在黄粮镇金家坝村落户。通过基地示范,可带动周边及全县农户大力发展药材经济,在核桃和山楂林下套种金银花、丹参等中药材,建成后亩收入可达1万元。

招商引资

2015年黄粮镇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新成效,引进企业兴山荆兴电子有限公司、玉成石材有限公司,带动周边近200人就业。

完成燕狮科技汽车涡轮增压器项目,宜昌兴阳牧业发展有限公司优质肉羊生产及加工项目的选址征地。

完成黄粮工业园基础设施项目申报的地勘工作,积极争取汽车驾驶培训中心、汽车安全检测中心、兴山农产品物流中心等项目落户黄粮。

基础设施建设

黄粮镇党委、政府紧密结合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安居工程,推进农村户户通光纤工程,推进农村户户通水泥路工程。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程。加强各项基础设施 建设,改变村容村貌,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近年来,我镇先后争取10多个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总投 资达1.5亿元,建设项目惠及全镇14个村。

教育

黄粮小学和黄粮中学

黄粮中学创建于1958年,1959年秋迁到现所在地确定校址,1962年秋迁移到宝龙余仕坡,1964年复迁到现址,开始正规办学。1970年开办高中部,招收三阳、黄粮、榛子三个乡镇的学生,1983年撤消高中部,办成单一初级中学,2003年火石岭乡初级中学并入该校。

黄粮中学是兴山县定点保留的五所初级中学之一,学校开办1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74名,在职教职工66名,专任教师52名。其中本科学历39名,学历达标率100%。学校校园面积20920平方米,建筑面积12343平方米。教学设施先进,先后投资700多万元兴建了实验楼、教学楼、学生宿舍楼、教工宿舍楼、校门围墙等。

先后被评为兴山县 “示范学校”、兴山县首批“人民满意学校”,宜昌市“名牌学校”。

旅游

百城村李来亨抗清遗址

抗清将士李来亨为抵御清兵在此修有三道城门和数千米城墙,百城因此而得名。

顺治二年(1645)李自成牺牲后,李来亨跟随李过、高一功等大顺军主将联明抗清,转战于湖南、湖北、广西、贵州等省。李、高相继殉难后,李来亨毅然摆脱南明永历政权的羁绊,率领数万部众自贵州进入川、鄂边境,同先期到达的郝摇旗、刘体纯部会师,并联合当地其他反清武装,组成了夔东十三家军。

李来亨选定湖北省兴山县的茅麓山作基地驻军,屯耕山田自给,十三家军迅速扩大到几十万人。顺治十二年(1655年)在百羊寨修建了圣帝行宫。李来亨带领几十万人在兴山茅麓山依靠险恶的群山,多次击溃清军围剿。成为当时主要的抗清力量之一。

而百城即为茅麓山的边界,百城位于兴山黄粮镇百城村山巅之上,南北两面崇山峻岭,东面为蛟过坪,西面为乔家岭,此城东西两面均为陡山绝壁,百城因相传连绵百座寨城,故而号称百里之城。此城城墙的70%至今保存较好。现保存尚在的有三道城墙:其中第一道长约40米;第二道长约60米;第三道城墙呈不规则形,周长约200米。

黄粮地图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