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恒昌(劳动模范)

由网友(終於)分享简介:马恒昌(一九零七年七月-一九八五),逸动榜样。奉天(今辽宁)辽阴人。一九四八年进沈阴第5呆板厂当工人。一九四九年插手中国共产党。开国后,历任全全哈我市第2机床厂车间主任、总机械师、党委副书忘、参谋。曾获天下逸动榜样称呼。是第1、2、3、6届天下人大代表,第4、5届天下人大常委。二零一九年九月二五日,被授予“最美奋斗者”...

马恒昌(1907年7月-1985),劳动模范。奉天(今辽宁)辽阳人。1948年入沈阳第五机器厂当工人。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历任齐齐哈尔市第二机床厂车间主任、总机械师、党委副书记、顾问。曾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是第一、二、三、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

被遗忘的劳模

2019年9月25日,被授予“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1]

中文名

马恒昌

逝世日期

1985

职业

齐齐哈尔市第二机床厂车间主任

主要成就

全国劳动模范

出生日期

1907年7月

国籍

中国

民族

人物生平

马恒昌曾经是齐二机床一个车间的普通组长,全国著名先进班组——马恒昌小组的创始人,曾任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总工会劳动部副部长,中国工会第八届、第九届执行委员,齐市职工技术协作委员会主任,齐第二机床厂总机械师、党委副书记等职,三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马恒昌小组”原是沈阳第五机器厂的一个小组。1948年11月,沈阳刚刚解放,这个小组在马恒昌的带领下,在敌机不断骚扰轰炸的情况下,奋不顾身地完成一批批军工生产任务,以优异的成绩于1949年4月28日获得“生产竞赛模范班”的红旗。在授旗会上,这个组被正式命名为“马恒昌小组”,马恒昌任组长。马恒昌对工友们说:“工人阶级要用自己的模范行动来带动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从此,他们不断刷新生产纪录,多次立功受奖。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马恒昌小组”通过《工人日报》向全国职工发出了开展爱国主义劳动竞赛的倡议,在不长的时间内,得到了全国各地1.8万个班组的积极响应,许多企业劳动生产率成倍、甚至十几倍地增长,促进国民经济迅速恢复。这一年,“马恒昌小组”提前两个半月完成国家下达给他们的任务,创造了69项新纪录。从1950年至1978年,“马恒昌小组”29年累计完成了43年零10个月的工作量,实现技术革新840多项。[2]

马恒昌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县的一个农民家庭,自小历经磨难,解放后,通过努力学习,从一个目不识丁的“大老粗”成长为一名技术工人,后又历任“马恒昌小组”组长、车间主任、厂总机械师。1950年“马恒昌小组”被推选出席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同年4月马恒昌获沈阳市模范党员称号。他多次代表小组到北京出席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1954年他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85年马恒昌因病去世。[3]

主要荣誉

1949年4月28日就被授予“生产竞赛模范班”;

1950年“马恒昌小组”被推选出席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大会;

1950年4月马恒昌获沈阳市模范党员称号;

1954年他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他多次代表小组到北京出席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

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2019年7月,黑龙江省“最美奋斗者”推荐人选。[4]

第一至六届全国人大代表,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1]

人物评价

马恒昌同志是新中国第一代著名全国劳动模范、工人运动活动家,是工业战线与孟泰、王进喜齐名的“老英雄”。由他带领的马恒昌小组以金属加工技术精湛著称,在中国首先提出了“工人参与企业管理,作企业主人”的理念,依靠“劳动竞赛、民主管理、技术革新”三大法宝,开创了中国工业企业班组建设的先河。马恒昌同志创造了班组长工作“五在前”,关心组员“五必访”,思想工作“六坚持”等一整套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带领小组先后实现革新成果1174项,实施先进技术151项,推广先进操作法102项。

1951年1月17日,“马恒昌小组”通过《工人日报》向全国职工发出了开展爱国主义劳动竞赛的倡议,在不长的时间内,得到了全国各地1.8万个班组的积极响应,许多企业劳动生产率成倍、甚至10几倍地增长,使国民经济迅速得到恢复,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运动。这一年,他们小组提前两个半月完成国家任务,创造了69项新纪录,产品质量合格率为99.61%。“马恒昌小组”的英雄业绩不仅为广大志愿军指战员深知和感动,而且受到了金日成同志的褒奖。

第十七任马恒昌小组组长、全国人大代表孙普选说:“许多年来马恒昌创造的‘忘我生产、无私奉献’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在新时期这种精神更得到了完善与升华:只有努力学习世界先进技术,马恒昌小组才能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马恒昌的长子、74岁的马春忠评价父亲:经历了自发—自愿—自觉的人生跨越。可以说知恩图报的朴素情怀是马恒昌为国家奉献毕生心血的基础,直至升华到为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而奋斗的责任感。1985年7月临终前,马恒昌对子女们说的是:“共产党的恩情咱老马家几辈子也报答不完啊!”报效新中国,成为马恒昌一生的信仰。

宋宁副总经理指出,马恒昌它所铸就的精神和光荣传统,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宝贵财富。由于在发展史上开创了“五个第一”,因而被誉为“我国班组建设的摇篮”,成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60年来,马恒昌精神已成为齐二机床特有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凝聚人心、凝聚力量、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是企业精神的灵魂。新的历史时期,齐二机床所从事的事业,不论在国民经济全局中,还是在集团转型升级战略中,都具有重要地位。公司上下要继续大力传承弘扬“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的“马恒昌精神”,传承弘扬“工人伟大,创造光荣”的传统,深入挖掘、丰富马恒昌精神的内涵,进一步增强企业上下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执行力。

齐二机床董事长曲波说,要高度重视马恒昌精神的继承与创新,致力于打造企业文化的第一品牌,切实履行好中央企业“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党执政的重要基础”三个重要使命,把满腔的国家情怀、民族情感变为焕发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中国工人阶级的骄傲、时代的先锋,马恒昌小组当之无愧.”1990年江泽民同志视察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时为马恒昌小组题词“马恒昌小组精神代代相传。”

后世纪念

齐齐哈尔市 恒昌中学

原齐齐哈尔市第二机床厂第二中学(即二厂二中)

07年划为龙沙区教育局管理 正式更名为恒昌中学 已经被评为省级示范高中

相关书籍

《追寻永恒—共和国英模的昨天和今天》 学习出版社

《中国职工劳模列传》工人出版社

档案存放

齐齐哈尔市档案局(馆) 保管珍藏的马恒昌小组档案为71号全宗,起止年代为1949年至1983年。全宗内档案采取年度——问题分类法。全宗档案分为二部分:一部分为文书档案,共62卷,全部为永久卷。另一部分为声像档案,其中照片档案2册,共有照片141幅;影片档案4盘,为16毫米长电影胶片。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