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大学(中国台湾高校)

由网友(♂你那刺眼的温柔)分享简介:中国科技大教(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创建于平易近国5104年,位于中国台湾,属于公立大教。校少唐彥专,校训是“私诚廉怯”。黉舍设单校区,台北文山校区(校高空积五私顷),按照二零二三年三月二日官网显示,黉舍开设办理教院等七个教院。黉舍前身为“中国市政博校”、7102年共同国度成长,改名为...

中国科技大学(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创立于民国五十四年,位于中国台湾,属于私立大学。校长唐彥博,校训是“公诚廉勇”。

学校设双校区,台北文山校区(校地面积5公顷),根据2023年3月2日官网显示,学校开设管理学院等7个学院。

学校前身为“中国市政专校”、七十二年配合国家发展,更名为“中国工商专科学校”、八十九年改制为“中国技术学院”,九十四年八月正式改名为“中国科技大学”。

学校简介

刚刚 国家 双一流 高校名单出炉 安徽这4所大学火了...

  学校创立于1965年,前身为“中国市政专校”、1983年更名为“中国工商专科学校”、2000年改制为“中国技术学院”,2005年8月正式改名为“中国科技大学”。

  学校设双校区,台北文山校区(校地面积5公顷),交通便利,位于捷运万芳医院站,校园照景美不胜收,登山步道里可以倾听鸟声虫鸣,更能锻炼身体,古典平台吸引同学们驻足讨论休闲气氛愉悦;新竹湖口校区(校地面积14公顷),靠近工业区与区域性产业结合,宽广湖泊能让学生心胸宽阔,校园环境幽雅,各项设备完善,是展开学习生涯的最佳场所。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为“私立中国市政专科学校”,设校址于台北市文山区兴隆路三段。创办人上官业佑先生历任政府要职,有感于政府各项公职人员之培养,关系国家盛衰,屡次亲赴欧美考察市政建设,遂有创办市政专科学校之议,期许作育国家建设之中级干部。1965年11月,台湾教育史上唯一的一所五年制之市政专科学校于焉诞生。

  创校之初,上官先生兼董事长,聘周异斌先生为首任校长,设置市政管理、公共工程、公共卫生及公共事业管理等四科,奉准招收新生318人。是年,创办人亲订“公、诚、廉、勇”为校训,并撰校歌歌词,勉励全校师生,定11月11日为校庆日。同时率先办理财团法人登记,1966年3月12日,台北地方法院颁发法人登记证书,一切校产归公,在在显露创办人之“私校公办”精神与决心,亦树立教育家之楷模与风范,深得社会人士赞誉。

  1967年,改聘黄启瑞先生为第二任校长,黄先生原任台北市长,对市政建设独有见解,经验丰富。因而对教学之改进、课程之规划、师生之嘱咐,自有一番见地。

  1968年,有感于市政建设之跃进,将公共工程科划分成建筑工程及土木工程二组;公共事业管理科更名为工商管理科,并增设二年制营建工程科。翌年再增设财务金融科,此时师生人数渐多,教学绩效益著。

  1971年,为使教学设备充份发挥效益,设立二年制夜间部,初期只招工商管理及市政管理两科学生,已逐步彰显学校之规模。

  1972年,聘任国民大会代表李瑞衡先生为第三任校长,李校长原系学校董事,其长期投入教育界之工作,故对校务运作尤为熟悉,因而接掌校长任务长达十年之久,影响学校发展甚钜。

  1981年,李校长退休,特聘原教育部主任秘书司马融编先生为第四任校长。是年,将公共工程科之二组,独立成建筑工程与土木工程两科。为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又将建筑工程科之学制改为六年以便利毕业生取得建筑师检核考试资格,细心规划学生就业愿景。

  1983年,为遵行教育部专科学校应“分类设置”之原则规定,并盱衡社会结构之变迁,于12月15日,奉教育部核准更名为“私立中国工商专科学校”。在类科规划中全力配合国家经建需要,保留建筑工程、土木工程、企业管理及财政税务等四科,同时调整停招市政管理及公共卫生二科,并增设国际贸易及电子资料处理等二科。

  1984年,学校与美国诺斯洛普大学缔结姊妹校。

  1985年,夜间部原设之土木工程科改设电子资料处理科。8月夜间部增设会计科,此际全校学生已达四千五百余人。

  1986年,司马校长荣退,敦聘学校教务主任黄加昌博士接任第五任校长,持续充实各科设备,广聘师资,举办各项校际学术及康辅活动,实施建教合作,期使学子在理论与实务得以融会贯通,并积极辅导毕业生就业,终至校誉蒸蒸日上。

  1992年,创办人上官业佑先生有感于年事己高,经董事会同意,遂将董事长一职交上官永钦女士接篆。

  上官女士接掌以后,鼎力经营,为期学校永续经营及能顺利改制为技术学院而铺路,决定以开拓校地为首要任务,经多方寻觅,购得新竹湖口地区平坦方正校地十四余公顷,即刻著手开发计划,遂使日后之改制步上坦途。

  1997年,黄校长荣退,董事会特遴聘陈天志博士为第六任校长。陈校长曾执掌多所大专院校校务,拥有丰富学养及治校经验。掌校三年之间,获得ISO9002国际认证,彰显学校办学与教学品质成效,促成学校改制成功为“中国技术学院”。

  2000年,获教育部核准学校改制为技术学院,首任校长,由曾任“明志”、“昆山”等科技大学校长多年之周文贤博士莅校服务。改制为技术学院之初,设置建筑工程、土木工程、财政税务及会计等二年制技术系,亦奉教育部核定,准予于新竹湖口成立第二校区。其中商业类系科之二技及二专分别于台北及新竹二校区上课,开启双校区运作特色之里程碑。

  2001年,将二年制技术系再增设国际贸易、企业管理、资讯管理、财务金融等系于新竹校区上课;四年制技术学系则增加国际贸易、企业管理、财政税务、建筑工程、土木工程、资讯管理、会计及财务金融等系。经校务会议决议逐次停办五专部,停招土木工程科并朝塑造学校成为一所完整的大学的方向逐步迈进。

  2002年,增设室内设计、应用英语、产业经营管理、资讯工程、资讯传播及行销与流通管理等六系,停招五专部之财政税务及会计两科。

  2003年起,学校更上层楼,设置建筑研究所,学系中则增加视觉传达设计、电脑与通讯及休闲事业管理等三系,此际所、系及学群之规模已达科技大学之架构与格局。

  2004年,再经教育部核准,新增土木与防灾应用科技及商业自动化与管理两研究所。

  2005年5月31日获得教育部《技职校院变更审议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决议通过学校自同年8月1日起改名为“中国科技大学”,达成多年来全校师生及历届校友之心愿。

  2005年,董事会为期学校得于改名科技大学后,于大学领域中迅速脱颖提升,上官董事长特聘请曾为高雄第一科技大学创校校长,专业资历涵盖产、官、学、研各领域,并曾获得机械工程奖章、李国鼎管理奖章、技职教育终生荣誉奖章之谷家恒博士,担任学校改名“中国科技大学”后首任校长。

  改名科大以来,董事长与校长引领全体教职同仁,致力校务发展,以培养具博雅通识,秉持“公诚廉勇”精神之专业精英为职志,兼以“实务与理论兼顾”、“教学与辅导并重”、“专业与通识相融”、“学校与产业结合”之治校理念,建立学校在教学、研究、服务和辅导方面的特色,迈向“使学校成为产业界在人才培育、专业谘询与终身学习的最佳夥伴”的发展愿景。

  至此,学校有四学院、三研究所及十七系科,已具完整大学规模,于九十四学年起即不再增设教学单位,而致力于教学品质与研究成果之提升,并持续发展国际交流,如日本工业大学,并与韩国济州汉拿大学、与英国诺丁汉伦特大学、大陆华中科技大学以及大陆东南大学分别签订合作协议书或备忘录,推动双方教师与学生交流,并获得教育部“教学卓越计划”补助。

  为整合相近系科之资源,学校产业经营管理系与资讯传播系95学年起不招新生。在组织改造与重整方面,台北及新竹两校区分置副校长,系(科)规模较大且跨双校区者均设置副系主任,襄助校务推展。

  产学合作与技术服务方面,由规划与设计学院主导,结合管理及资讯两学院,设立“文化空间保存再利用与产业经营技术研发中心”,获得教育部核定补助三年计划,并且配合“教学卓越计划”开设跨院之“文化空间保存再利用”之特色学程。

  2006年获教育部补助“多元商务整合运筹E化之数位环境建置应用发产与人才培育计划”,肯定学校以运筹管理E化之商务整合教学,从事专业菁英人才培育之举。

  学校台北校区位于人文荟萃之文山区,校舍环山而建,花木扶疏,计有校舍十余幢。而新竹湖口校区之建筑更是宏伟壮观,环境清幽,湖光水色。学校为持续提供学子优质教育环境,自2003年起,台北校区再增建“格致大楼”(行政暨综合教学大楼),于2006年4月启用,为学校开启新扉页。

  鉴于私立学校董事会健全与否,影响学校发展甚钜。是故,学校历届董事会泰半由文教界对兴办教育事业素具高度热忱之资深人士组成。三十余年来,在创办人上官业佑先生贤明领导下,无不同心协力,建构学校之发展。今更在董事长上官永钦女士领导下,发挥其专业学养与经验,全心协助校务与校誉提升,建树尤钜。

  睽诸学校创立四十余年,充满艰辛与成就,今后在全体师生努力发奋之下,定能再创办学之绩效,发扬另一阶段荣耀之校史,使其展现于国人之前,永传于后世。

校区规模

  台北市文山区兴隆路三段56号

  校地56,882平方公尺,校舍建筑共计12栋。其中格致、自强、崇德、忠孝、怀恩、光复、中正为教学大楼;中山育乐馆为行政中心,尚含室内体育馆及大礼堂;弘道楼、明伦馆为图书馆藏所在;新民楼、松柏园则为行政办公室。总楼地板面积为33875平方公尺,另有200公尺运动场及各类球场。

新竹校区

  新竹县湖口乡中山路三段530号

  校地141629平方公尺,校舍建筑共计六栋,包括第一教学、第二教学、学生活动中心及第一宿舍、第二宿舍、图书馆、休闲与运动中心等。总楼地板面积为86999平方公尺,另有400公尺运动场及各种球场,并有室内温水标准游泳池。

校训校徽

  学校校训是“公诚廉勇”四个字,全校师生都要切实领悟,身体力行,其内涵如下:

  公在去私:要待人公平、要处事公正、要持论公允、要存心公道诚在去伪:要不虚伪说谎、要不苟且敷衍、要不勾心斗角、要不吹毛求疵廉在去贪:要明辨是非、要公私分明、要取之有道、要灭绝浪费勇在去祛:要见义勇为、要知耻负责、要受命不辱、要克服困难

校徽

  校徽图案意象:学校秉持“公、诚、廉、勇”之校训“崇法务实”之经营理念,认真办学,追求卓越,在稳健发展中力求突破。并且著重向下扎根,向下提升之教育目标,在全人教育之教育理念,共塑温馨校园。

  图案说明:

  以学校校名首字“中”为图案主题,图案构成以形式简单,具生生不息之动感效果及容易辨识为原则。“│”字代表卓越及第一,两端笔尖意喻学生专业技能之扎根与提升。转动之两大曲面代表学校师生教学互动,开展延伸;同时亦意喻学校两校区如顺航风帆,共荣发展。转动曲面细分之三片小曲面意喻学校追求“特色教学”、“创新研究”及“卓越服务”之办学品质;亦代表学校办学“推展全人教育理念”、“提升学术研究水准”及“达成专业行政服务”之三大品质承诺。“中”字图形色彩选取纯白,意指学校办学正派之清新形象;蓝紫混成之底色,兼具蓝灰色调之高科技感及红紫色调暗怀热情之高贵气息。

学校特色

  专业理论与产业实务结合的教学模式,透过产学合作的建立,培育实务、理论兼具之菁英人才。

  构建“证照路径图”结合专业课程教学,培育学生专业证照能力。

  与美、日大学结盟交流

  与美国MSU(Metropolitan State University)合作推动教师交流、学生交换、举办国际研讨会、学术合作研究等;并有国际跨校MBA课程、MBA双联学位的修习。

  与日本工业大学结盟姊妹校,在学术与交换教师、研究生教学、学习密切交流。

  四大学院 特色主轴 宏远规划

  规划与设计学院:文化资产保存、永续环境发展

  商学院:会展实务、资产管理

  管理学院:全球运筹管理、文化产业管理

  资讯学院:资讯系统应用与管理、资讯安全

教学单位

  规划与设计学院

  建筑研究所,土木与防灾设计研究所,视觉传达设计研究所,

  建筑系,土木与防灾设计系,室内设计系,视觉传达设计系,

  数位多媒体设计系

  商学院

  国际商务系,财政税务系,财务金融系,会计系

  管理学院

  企业管理研究所,企业管理系,行销与流通管理系,

  观光与休闲事业管理系,应用英语系

  资讯学院

  资讯管理系,资讯工程系,电脑与通讯系

  其他

  通识教育中心,文化资产技术研发中心,结构物安全与防灾中心,

  创意空间技术整合中心,创意设计中心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