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子县(山西省长治市辖县)

由网友(几人难应)分享简介:宗子县隶属于山西省少治市,艳有“中国青椒之城”之称。地处山西省西北部,上党盆地西侧。东视太行山取潞州区、上党区拆界,西枕太岳山取晋都会沁火县、临汾市安泽县为邻,南交晋都会的低平市、北毗原市屯留区。宗子属黄土低本区,地处太岳山脉向上党盆地过渡地戴;其物产富厚,今朝已探亮矿产一一种,煤冰储质六零亿吨、可采储质二一亿吨。天气...

长子县隶属于山西省长治市,素有“中国青椒之乡”之称。地处山西省东南部,上党盆地西侧。东望太行山与潞州区、上党区搭界,西枕太岳山与晋城市沁水县、临汾市安泽县为邻,南接晋城市的高平市、北毗本市屯留区。长子属黄土高原区,地处太岳山脉向上党盆地过渡地带;其物产丰富,目前已探明矿产11种,煤炭储量60亿吨、可采储量21亿吨。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0℃。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长子县常住人口为298690人。[1]截至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2524690万元。[2]截至2022年,全县共辖9镇2乡2个服务中心,286个行政村。2007年9月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命名为“千年古县”。[3]

截至2021年,长子县各级各类学校共79所,其中高级中学3所,初级中学6所,职业中学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小学55所;医疗卫生机构503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4个,采供血机构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2]

长子县旅游景点有法兴寺、崇庆寺、发鸠山、仙翁山、羊头山等。[4]秦汉400年间,长子城一直为上党郡治,西汉置长子县。东晋十六国时,是西燕国都。隋开皇年间复称长子县,此后,县名历代未改。[3]

中文名

长子县

外文名

Zhangzi County

行政区类别

人均生产总值

44682元(2018年)

政府驻地

丹朱镇

邮政编码

046600

地理位置

上党盆地西侧

气候类型

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方言

晋语上党片

县委书记

郭强

行政代码

140428

主要民族

汉族

面积

1029平方公里[5]

人口数量

常住人口294181人(2021年)[2]

地区生产总值

2524690万元(2021年)[2]

下辖地区

7个镇、5个乡和1个开发区[6]

电话区号

0355

著名景点

树化石自然保护区、发鸠山自然风景区、法兴寺、崇庆寺

机场

长治王村机场

火车站

长子站

车牌代码

晋D

所属地区

中国山西省长治市

县长

甄秦峰

建制沿革

上古尧帝长子 丹朱 之封地 长子县

尧之长子丹朱受封于此,并由引得县名。[7]

历史沿革

夏时属冀州。

商时属黎国地,

周初,周武王大封诸侯,为大史辛甲封邑。

春秋时期,属晋。周烈王23年(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为韩国潞州属县。周赧王53年(前262年),属赵地。

秦朝时期,属上党郡,郡治置长子县城。

汉袭秦制。

三国时,为魏属县。

晋时,仍属上党郡。孝武帝太元11年(386年)慕容永称帝于长子县。建立西燕,长子县为西燕都城,后遂为后燕地。531年,划长子县西部与寄氏一部合并。建乐阳县于长子乐阳村(今岳阳村),同属上党郡。

北齐至北周,统属壶关县地。

隋开皇九年(589年)置寄氏县于长子城。改为寄氏县。开皇18年(598年)复为长子县,前后均属上党郡。

唐初先改潞为州,后又划全国为十道,以道辖州,长子县属潞州,归河东道。

宋朝仍属潞州。

元朝实行省制,省下设路,路下设州。长子县属晋宁路潞州管辖。

明、清时,属冀南道潞安府和山西省潞安府。

民国八年(1919年)废府州设道。长子县属冀宁道,归山西省。

民国十四年(1925年)废道,直属山西省。

民国二十七年(1937年)属山西省第五专员公署。

民国三十年至民国三十四年(1941-1945年),先后隶属晋冀鲁豫边区第二十三专署、太岳行署第二专署、太岳行政公署第一专署。

1949年属长治专署。

1958年8月,长子县、屯留县合并为屯长县,归晋东南专署管辖。同年11月,撤销屯长县,并入长治市。长子县为联社,直属长治市政府。

1959年6月,又恢复屯长县。

1961年屯长县分治,长子复为县,属晋东南专署管辖。

1971年属晋东南行署。

1985年7月1日,实行市管县体制,长子县属长治市辖。县人民政府驻丹朱镇。

行政区划

2010年,长子县下辖7个镇,5个乡和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6]

长子县辖7镇(丹朱、大堡头、慈林、色头、石哲、鲍店、南漳)5乡(宋村、岚水、碾张、常张、南陈)和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下辖399个村民委员会和5个社区(丹康、丹乐、丹和、丹顺、丹祥)。[8]

乡镇名下辖社区、行政村
丹朱镇丹康社区、丹乐社区、丹和社区、丹顺社区、同富村、同旺村、同昱村、同新村、同贺村、同福村、庆丰村、孟家庄村、河北村、河东村、河西村、西小河南庄村、西小河北庄村、东寺头村、西寺头村、西鲍村、北刘村、泊里村、乔坡底村、王坡底村、陈家庄村、东鲍村、背山村、坝里村、南鲍村、下霍村、南刘村、东上坊村、西上坊村、河北庄村、鲍庄村、大李村、草坊村、前窑村、后窑村、赵庄村、大刘村、高家庄村、朱坡底村、前坪村、后坪村、安家洼村、后万户村、前万户村、马烟村、南川庄村、中郜村、小张村、大京村
鲍店镇鲍店东街村、鲍店南街村、鲍店西街村、鲍店北街村、北郜村、西任村、宫家庄村、王家庄、郭家庄村、张庄村、符庄村、西万户村、南常村、西王坡西村、西王坡东村、东王坡村、小辛庄村、大辛庄村、河岸村、东万户村、东北常村、齐民庄村、西北常村、王史村、寺前村、后河村
石哲镇石哲西村、石哲东村、贾岭村、柳沟村、上三庄村、红星庄村、下庄村、羊神沟村、庄乐村、晋容村、西汉村、马家峪村、权家庄村、吕村、邢家庄村、石家庄村、西河庄村、晋义村、刁黄村、南沟河村、良坪村、乱石河村、川口村、向阳沟村、房头村、两都村、苇池村、李家庄村、张家庄村、圪倒村、高桥沟村、花家坪村、岳阳村、沿庄村、古兴村、西龙头村、东龙头村、洪珍村、甫地沟村、马箭村、沟口村、郭家沟村、平泉村、关家沟村、老圪倒村、方山沟村、横水村、王庄村、槐圪塔村、北寨村、岭底村、南沟庄村、北沟村、麦王沟村、小坪头村、北湾村、崖底村、下王沟村、庙底村、王村、半沟村、田家沟村、常峪村、东李村、西李村、东沟村、后沟村、寺头村、杨家沟村
大堡头镇大堡头村、小堡头村、尧神沟村、公益庄村、南李村、南小河村、南河村、青仁村、固益村、北圈沟村、南圈沟村、沙河村、韩坊村、交里村、两水村、老马沟村、邹村、熬泉村、河头村、北李村、临漳村、贾村、南郭村、东庄村、柳树村、前西常村、后西常村、康家庄村、宋家庄村、范家庄村、郭庄村、兴旺庄村、东坡村、西坡村、崇仁村、肖家庄村、甫上村、呈子岗村、陡坡沟村、义合村
慈林镇布村、西田良村、南贾村、东田良村、龙塘村、胡家贝村、瓦窑沟村、田家庄村、应城村、南张村、南张河村、新陈村、秦家庄村、五里庄村、西张堡村、南张店村、西范村、东范村、南郜村、崔庄村、庄头村、东马户村、西马户村、董家沟村、南坡村、龙泉村、横岭庄村、丹峪村、崇瓦张村、崇南沟村、西张沟村、程家庄村
色头镇色头村、鲍赛村、庄里村、地河村、王晃村、窑下村、赵家庄村、何平庄村、曹家沟村、峪则村、琚村、东南沟村、西南沟村、平西沟村、柳叶沟村、河峪村、西后沟村、小琚村
南漳镇南漳村、中漳村、北漳村、南李末村、鹿家沟村、漳河神村、酒村、东王内村、王内庄村、西南呈村、东北呈村、西北呈村、上霍村、上霍庄村、东旺村、西旺村、东常村
岚水乡岚水村、艾庄村、草泊村、北苏村、东田甫村、王家圪倒村、北温家坪村、南温家坪村、梁家庄村、杨家岭村、吴村、邵村、晋家庄村、曹家庄村、宣家坪村、西马村、东马村、北韩村、小京村、上辛村、东贾庄村、西贾庄村、北周村
碾张乡碾北村、碾南村、东里村、鲍家河村、西里村、营里村、五里村、朝阳村、南沟村、居德村、后掌村、安西村、郑家沟村、金村、苗家新村、卫家岭村、西田甫村、丰村、关村、关街村、参韩村、豹子沟村、付庄村、石门沟村、罗辛庄村、赵村
常张乡常张村、小营村、东洼村、南洼村、大中汉村、崔家庄村、南韩村、小中汉村、裴家庄村、陈西沟村、连西沟村、段西沟村、圪坨村、宜丰村、杜家庄村、新建村、北庄村、常庄村、李家村、西庄村、东壁村、陈家峪村、九台峪村、李家峪村、余家峪村、西壁村、松木厂村、韩村、莫村、罗卜头村、鸦儿沟村、胡家峪村、南岭村、八栈村、岭上村
南陈乡南陈村、刘家山村、关家山村、团城村、罗家沟村、李家沟村、东陈村、西尧村、东北陈村、西北陈村、苏村、西沟村、西峪村、东峪村、张村、万村、谢村、高家村、壑只村、西堡头村、城阳村、阳鲁村、善村、南庄村、凤台村、大南石村、小南石村、姬家岭村、河西庄村、溪峪村、申村、苗村、庞庄村
宋村乡宋村、薛家庄村、北李末村、小庄村、东王家堡村、前小郭村、西王家堡村、后小郭村、连家庄村、王郭村、西王内村、西郭村、前辛庄村、后辛庄村、高家洼村、段家庄村、陶唐村、东郭村、谷村、常村、鲍村、董村、北李庄村、东大关村、小关村、西大关村、南李庄村、岚河庄村、李收村、西何村、东何村

自然环境

长子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东经112°88',北纬36°12'。处于上党盆地西侧,属太岳山脉向太行山上党盆地的过渡带,三面环山,一方为广阔平原,东距长治市主城区21公里,北距太原市234公里,距北京670公里,跨越太行山可探中原地区和华北平原,幅员1029平方公里。

地貌

长子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西部发鸠山层林叠翠,巍然耸峙;中南部山形低缓,山川交错,丘陵相间;东北部地平水浅,野绿田方。境内山、川、滩、谷、岭、沟、坡等地貌形态俱全。

气候

长子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季风强盛,气候温和,雨热同季。全年日照充足,日照时数达2556.5小时,年总积温3842.6摄氏度,平均气温9.2摄氏度,平均无霜期164天,年均降水量616.9毫米。

水文

长子县地表水以发鸠山主峰方山为界,东属海河水系,浊漳河、岚河、丹河、雍河、陶清河自西向东注入漳泽水库;西属黄河水系,横水河、王峪河自东向西汇入沁河。

自然资源

长子县有野生动物35种,野生植树1500多种,中药材120多种,各种药材年产50余万公斤。

矿产资源

长子县主要矿种有煤、铁、锰、钛、重晶石、泥炭、陶土等,其中煤炭储量达3亿吨,年开采量200万吨。

水资源

全县水资源总量为14.5亿立方米,共有中小型水库8座,境内有以熬泉水为代表的多处天然优质矿泉水。

土地资源

全县山区面积260.8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5.3%;丘陵面积316.3平方公里,占30.2%;平川面积459.9平方公里,占44.5%。全县共有耕地面积68.97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44.6%,其中牧草地38万亩,林地27.8万亩,水浇地14.1万亩。

人口

全县总人口37万人。有24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726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0.2%。其中,回族509人、满族60人、士家族34人、蒙古族23人、黎族19人、彝族14人、壮族8人、傈僳族8人、朝鲜族7人、布依族6人、佤族6人、白族6人、藏族5人、普米族5人、苗族3人、拉祜族3人、瑶族2人、哈尼族2人、侗族1人、傣族1人、畲族1人、纳西族1人、仡佬族1人、达斡尔族1人。有佛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基督教4种宗教,20个宗教活动场所。信教群众1万余人。[8]

人口

2021年,全县常住人口294181人,比去年末减少4427人。性别比(女=100)为106.64。城镇人口比重35.99%。全年全县出生人口1928人,人口出生率为6.50‰,死亡率为8.33‰,自然增长率为-1.83‰。[2]

民族

长子县境居民历代主要是汉族,占总人口的99.85%,少数民族有回族、满族、白族、纳西族、香堂族等,占总人口的0.15%。

政治

县委书记:郭强[9]

县委副书记:甄秦峰

政府领导

县长:甄秦峰[9]

经济

2021年,全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2524690万元,同比增长1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4840万元,同比增长9.5%;第二产业增加值1795589万元,同比增长10.8%;第三产业增加值584261万元,同比增长13.6%。三次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上年的5.9:65.7:28.4调整为5.7:71.1:23.2。

2021年,全年全县财政总收入556503万元,同比增长30.1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8566万元,同比增长18.22%。税收收入144224万元,增长38.91%。其中,国内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共计完成税收126820万元,同比增长38.72%。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59276万元,同比下降12.61%。其中,教育、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公共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等民生支出185392万元,同比下降10.7%,民生支出占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1.5%。

2021年,全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5026人。转移农村劳动力6011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40%。[2]

第一产业

2021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45千公顷,粮食种植面积34.54千公顷,其中,玉米种植面积32.3千公顷,小麦种植面积1千公顷。全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0.46千公顷,其中,蔬菜种植面积5.4千公顷。    

2021年,全年粮食产量183032.76吨。其中,夏粮5250.96吨,秋粮177781.8吨。全年蔬菜产量295512.6吨。

2021年,全年生猪存栏68279头,出栏116686头;牛存栏3388头,出栏2061头;羊存栏90028只,出栏43354只;家禽存栏294.5万只,出栏138.5万只。

2021年,全年肉类总产量11703.5吨。其中,猪牛羊肉9780.6吨。全年禽蛋产量32908.11吨。

2021年,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20332.1吨,地膜使用量422.7吨,农村用电量9242.7万千瓦时,农用柴油使用量3071.5吨,农药使用量241.9吨。    

2021年,全县农林牧渔总产值232439.87万元,增长11.61%。其中,农业总产值148436.24万元,增长11.1%;林业产值9862.8万元,增长14.3%;牧业产值61433.83万元,增长13.61%;渔业产值1067万元,增长2.5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1640万元,增长5.26%。    

2021年,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79219千瓦,增长2.7%。机械耕地面积44442公顷,增长7.4%;机械播种面积35586公顷,增长7.5%;机械收获面积22639公顷,下降2%。全县农机服务收入7538万元,与去年持平。[2]

第二产业

2021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790489万元,比上年增长10.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88%。

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增长14.93%,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下降90.9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增长16.1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52.9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313.85%,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下降12.01%,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增加值增长77.28%,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下降30.97%,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下降19.92%,金属制品业增加值增长17.76%,其他制造业增加值下降72.25%。

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89.6亿元,同比增长345.8%。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总额52.5亿元,同比增长228.1%。分门类看,采矿业利润总额93.4亿元,同比增长381.4%;制造业利润总额0.3亿元,与上年持平;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总额亏损4.1亿元。

2021年,规上工业原煤产量3315.88万吨,增长11.21%;洗煤1091.09万吨,下降3.97%;配合饲料26640吨,增长217.98%。

2021年,全年全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100万元,下降4.7%。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764.2万元,是去年的2.64倍。[2]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15061万元,下降20.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完成224731万元,下降37.5%。

2021年,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完成51207万元,占计划总投资的8.3%;第二产业投资完成217686万元,占计划总投资的35.4%;第三产业投资完成346168万元,占计划总投资的56.3%。

2021年,全年全县在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24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7个。全年全县在建固定资产计划总投资完成2225545万元,本年完成项目投资403216万元,下降42.25%。

2021年,全年房地产完成投资211845万元,增长171.81%。

贸易

2021年,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0797.9万元,增长14.9%。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44593.9万元,增长15.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66204万元,增长14.7%。

2021年,全年全县批发业完成销售额1118770.9万元,增长110.3%;零售业完成销售额187761.3万元,增长24.3%;住宿业完成营业额3695.9万元,增长27.4%;餐饮业完成营业额35897.5万元,增长39.7%。

金融

2021年,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821560万元,比年初增加174534万元,增长10.6%。其中,住户存款1455275万元,比年初增加139291万元,增长10.58%;企业存款333142万元,比年初增加12183万元,增长3.8%;政府存款31063万元,比年初增加21641万元,增长229.69%。各项贷款余额968493万元,比年初增加95234万元,增长10.91%。其中,住户贷款315614万元,比年初增加62493万元,增长24.69%;企业贷款652879万元,比年初增加32741万元,增长5.28%。[2]

文化

历史文化

早在5000多年前,中华鼻祖炎帝神农氏就在羊头山上获得嘉禾而试种五谷,教民稼穑,开创原始农业,留有神农城、神农泉、神农井、五谷畦等历史遗迹。尧舜时代为尧王长子丹朱封地,并由此得县名。县境西部发鸠山上,有炎帝小女儿女娃“精卫填海”的故事。有东晋诗人陶潜的“精卫衔微木,将以填苍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诗句。春秋时期长子县建成一座周长20公里,“厚完雄天下”的上党第一大城。从春秋到西汉400多年间,长子一直是上党郡所在地。到东晋十六国时又成为西燕帝国的国都。

名优特产

上党铜器

上党铜器制造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包括餐饮用品、乐器及工艺品。北京故宫东西长廊,三五成行,排列整齐的直径为1米多的鎏金铜缸是国宝,它就是由潞城铜匠冶炼铸造的。长子县的铜乐器制造业已有600多年历史,是全国同行业八大产地之一。

长子青椒

长子县是全省蔬菜生产基地,盛产大青椒。2011年青椒种植面积7万多亩,总产量达6000余万公斤。长子青椒销往北京、天津、上海、香港、澳门等20多个大中城市,并转销日本、新加波、加拿大等国家。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青椒市场,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青椒之乡”。[10]

无菌多维蛋

无菌多维蛋是日本岩手农场的专利产品,1999年6月在长治中日友好协会努力下,日方同意将该技术无偿转让给市中日友好农场,农场以技术股投入,在长子县组建有限责任公司。无菌多维蛋按加工方式分为清香蛋(熟)、温泉蛋(生)两种。可预防各种肿瘤,维护心、肝、肺、肾等器官正常功能。

交通

2021年,年末全县公路线路通车里程达到908.6公里。其中,省级公路92.6公里,县乡级公路444.297公里。[2]

社会

2021年,全年全县完成邮电业务收入17329万元,增长9.6%。其中,邮政业务收入2196万元,增长8.6%;电信业务收入15133万元,增长10.02%。年末全县互联网用户90572户,增长1.7%。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79911户,增长2.74%。[2]

旅游事业

2021年,全县共有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单位243个。接待国内外游客298.1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4946万元。[2]

文化事业

2021年,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74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22.5万册,档案馆1个,农村书屋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全县广播电视台1座,年末全县接收数字信号用户达到22719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82.20%。[2]

教育事业

2021年,年末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共79所。其中,高级中学3所,初级中学6所,职业中学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小学55所。全县中小学在校学生33109人,教职工2752人。2021年高考二本达线人数1206人。[2]

科技事业

2021年,年末全县对1家企业实施了产品认证。全县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506台件。[2]

医疗卫生

2021年,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503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4个,采供血机构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病床位1491张,其中,医院、卫生院1441张。卫生技术人员1828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696人,注册护士772人,药剂人员80人。乡镇卫生院14个,床位396张,卫生技术人员280人。[2]

体育事业

2021年,全县成立乡镇体育工作站12个,各类体育协会18个,基层健身辅导站310个,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113人。全年共参加市级以上活动比赛3次,获得各类奖项4个。其中,国家级1个,市级3个。[2]

人民生活

2021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450元,同比增长7.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98元,同比增长9.8%。[2]

社会保障

2021年,年末全县城镇职工基本保险参保人数36931人。其中,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6618人,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0313人。年末全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1097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92014人。参加失业保险   31170人。参加工伤保险49302人。

2021年,全年全县纳入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1187人,发放城镇低保资金647.7万元;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11638人,发放农村低保资金5456.6万元。年末全县各类福利单位16所,收养495人。[2]

县城建设

2021年,年末全县城市建成区面积941.03万平方米。年末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378.4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2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44平方米。年末实有县城免费公交车14辆,出租汽车150辆。县区有公园4座,总面积103.37公顷。

2021年,全年供水总量391万吨,人均日生活用水量121升。全年液化气供气总量440吨,天然气供应量3156万立方米。县城集中供热面积478.9万平方米。其中,住宅供热面积363.9万平方米。县城污水处理能力40000吨/日,全年污水处理量535.9万吨。生活垃圾年处理量4.0979万吨,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2]

资源环境

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96.53万吨标准煤,增长107.09%;工业增加值能耗速度为81.84%;工业生产电力消费98480.95万千瓦时,增长16.04%。

2021年,年末全县耕地保有量682643亩,与上年同期持平。年末全县森林面积17542公顷,森林覆盖率17.09%。本年度检查验收合格造林面积187公顷。全年植树量120万株,其中,义务植树65万株。    

2021年,年末全县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1988.7万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550.7万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量504.7万立方米。    

2021年,全年县城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293天。其中,一级天数66天。[2]

安全生产

2021年,全县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238。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为0。全年发生火灾事故97件,直接损失金额15.1万元。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836起,造成35人死亡、286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8.72万元。[2]

旅游

法兴寺

长子县法兴寺座落于山西省长子县东南翠云山上,始建于北魏神鼎元年(公元401年),堪称三晋之名刹。搬迁复建后的法兴寺,占地60亩,依山势布局,从石阶、山门、舍利塔、园觉殿至毗卢殿,层层升高,以石阶相连。法兴寺内所存唐石舍利塔、燃灯塔、宋塑十二园觉像,堪称“法兴三绝”。

崇庆寺

崇庆寺座落于长子县东南紫云山坳,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九年,寺内现有千佛殿、大士殿、地藏殿等五殿,殿内所塑彩塑中,宋元丰二年塑像21尊,确为至珍之品。1999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子木化石自然保护区

长子木化石自然保护区位于长子县南陈乡壑则、东峪、西峪、南苏村、高家村、谢村、西沟、团城、南陈村及张店乡的南陈村,总面积为2047公顷。保护区内部有木化石群分布。该木化石形成于2.5亿年前的晚二叠系,属新生代第三纪范畴,属世界首次发现的新种。分布集中,数量多,保存好。

荣誉

长子县是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2007年9月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命名为“千年古县”。

2020年11月,入选中央文明办公布的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11]

2021年3月,入选“2021中国放心食品百佳县市”榜单。[12]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