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交通大学(理工类 公办 普通本科)

由网友(海棠花未眠.)分享简介:大连接通大教(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简称大连接大),是辽宁省当局办理的西南地域独一1以是轨谈接通为特点的高档黉舍,是辽宁省1流教科重心设置装备摆设低校,是教诲部第2批实行卓著工程师教诲造就规划低校、辽宁省车辆工程松缺原科人材造就基地。黉舍位于大连市,现任党委书忘刘自康、校少马云东。[一][二]校...

大连交通大学(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简称大连交大),是辽宁省政府管理的东北地区唯一一所以轨道交通为特色的高等学校,是辽宁省一流学科重点建设高校,是教育部第二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辽宁省车辆工程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学校位于大连市,现任党委书记刘自康、校长马云东[1][2]校训为“明德求索、锲而不舍”。[3]

大连交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搜狗百科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有沙河口、旅顺口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82.1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54.1万平方米,2个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3个省一级重点学科,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9个本科专业,10个五年制双专业,涵7个学科门类,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5个,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7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4个,专任教师968人。[3]

大连交通大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956年的大连机车车辆制造学校,1958年升格为大连铁道学院,隶属原铁道部管理,2000年2月划转为辽宁省政府管理,2004年5月,更名为大连交通大学。[3]

截至2022年,大连交通大学位列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第252名[4]2022年ABC中国大学排行榜位列第235名[5]

中文名称

大连交通大学

知名校友

刘国强、苑世剑、郑吉春

党委书记

刘自康[2]

ABC排名

第235名(2022年ABC中国大学排名)[7]

硕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
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3个
专业学位授权领域6个

博士后

科研流动站2个

院校代码

10150

创办时间

1956年1月

全国大学排名

252(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6]

校长

马云东

本科专业

49个

博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

主要院系

20个学院(部)

历史沿革

1956年1月建校,时为大连机车车辆制造学校。

1957年9月,改名为大连机器制造学校。

1958年7月,在大连机器制造学校基础上,创建大连铁道学院。

1961年1月,成为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直属院校之一,由其直接领导。

1982年1月,大连铁道学院为首批授予学士学位的高等院校。

1984年1月,大连铁道学院成为中国全国第二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96年9月,学院首届留学生举行开班典礼。

1998年6月,经中国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大连铁道学院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被列为博士学位授予专业。

2000年2月,大连铁道学院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和辽宁省双重领导、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为主的领导体制,变更为由辽宁省领导的单一领导体制;同年7月,经辽宁省教育厅批准,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成立;同年10月,大连铁道学院软件学院举行了首届新生开学典礼。

2004年5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大连铁道学院更名为大连交通大学;同年10月,学校举行旅顺校区一期校舍落成典礼,软件学院搬迁至旅顺校区。

2005年11月,大连交通大学与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现代轨道交通技术研究院。

2006年4月,日本政府无偿援助项目,由大连交通大学实施与运营的中日友好大连人才培训中心正式落成;同年8月,根据辽教函2006[288]号文件,原沈阳铁路局大连职工培训中心并入大连交通大学,成立轨道交通技术学院;同年10月,大连交通大学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07年8月,经原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批准,大连交通大学成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站单位,设立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2008年10月,经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科学技术厅批准,学校启动建设省级大学科技园。

2009年9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批准,学校现代轨道交通研究院成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同年10月,学校“五年制双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成功获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2010年3月12日,辽宁省人民政府与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签署共建大连交通大学协议;同年9月,学校获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旅顺口校区(二期)建设完成并正式投入使用。

2011年,学校成为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成员单位;同年12月,经辽宁省教育厅批准建设辽宁省高等学校重大科技平台“现代轨道交通工程研究中心”。

2012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正式确定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招收院校;同年11月,经中国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轨道交通装备设计与制造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2013年1月,大连交通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中国国家大学科技园。

2017年1月,大连交通大学入选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2020年3月,入选“应急安全智慧学习工场(2020)”暨应急管理学院建设首批试点学校。

2021年6月23日,加入中国-乌克兰大学联盟。[8]

学术研究

截至2018年7月,学校有省级以上科技平台27个。其中,包括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辽宁省高等学校重大科技平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

2013年学校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2017年获辽宁省教育厅批准建设辽宁省高等学校轨道交通装备技术研究院。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轨道交通装备设计与制造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012年)
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连续挤压工程研究中心(2009年)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连续挤压工程研究中心(2006年)
辽宁省高等学校重大科技平台(1个)现代轨道交通工程研究中心(2011年)
辽宁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辽宁省隧道与地下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辽宁省高速动车组制造与运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辽宁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研究中心
辽宁省高等学校光电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辽宁省高等学校连续挤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辽宁省重大装备热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辽宁省现代轨道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辽宁省重点实验室(4个)辽宁省运动与康复器械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轨道交通装备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新能源电池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轨道交通关键材料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6个)辽宁省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高等学校人机工程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高等学校载运工具先进技术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高等学校无机超细粉体制备及应用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高等学校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高等学校轨道交通关键材料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1个)辽宁省产学研合作研究基地

科研成果

自2006年以来至2013年11月,科研总量达到10.7亿元,科研总经费突破3.3亿元,科技收入7.4亿元。纵向项目批准数81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等国家级项目100项;获得各级科技奖励4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奖12项;授权发明专利69项;发表论文5466篇,三大索引收录1094次, 在Science和Nature Nanotechnology上发表论文。出版学术专著28部,学术编著63部。

199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二)软铝加工新工艺新设备(连续挤压)的研究
199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电缆连续包覆技术及设备研究》
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铜材连续挤压制造技术及设备》
Nature Nanotechnology论文一篇(2009年发表)《Evidence of intrinsic ferromagnetism in individual dilute magnetic semiconducting nanostructures》
参考资料:[9][10]

学术资源

●学术期刊

学校于1980年创办了《大连交通大学学报》(原《大连铁道学院学报》)。主要刊登交通运输工程、机车车辆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应用、化学工程、土木工程、管理工程等学科的创新论文、研究报告、研究简报等。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先后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万方数据系统科技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俄罗斯《文摘杂志》(AJ,VINITI)、美国乌里希期指南等十多家中外期刊数据库所收录。

●馆藏资源

截至2018年3月,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总量为182.49万册,中外文电子期刊22700余种。其中,沙河口校区图书馆内设阅览区、自习区、办公区和会议区,是学校信息和学术交流中心;旅顺口校区图书馆中外文藏书量约23万册,并订阅了319种中外文期刊和86种各类报纸。

办学条件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设有20个学院(部),开设49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了工、管、文、理、经、法、艺等7个学科门类。[11]

院系名称

专业名称

大连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机器人工程

物流工程

机械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

工业工程

机械工程+软件工程

大连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焊接技术与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材料成型及其控制工程+软件工程

大连交通大学机车车辆工程学院(中车学院)

车辆工程

测控技术与仪器

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

测控技术与仪器+软件工程

大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交通运输

交通工程

安全工程

交通工程+软件工程

大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自动化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大连交通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能源化学工程

环境工程

应用化学

大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

工程力学

土木工程+软件工程

大连交通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大连交通大学软件学院(现代信息产业学院)

人工智能

软件工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大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会计学

工商管理

物流管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软件工程

大连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工业设计

产品设计

动画

大连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机械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会计学(中外合作办学)

大连交通大学信息学院

软件工程(专升本)

大连交通大学理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软件工程

信息与计算科学+软件工程

大连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英语+软件工程

日语+软件工程

大连交通大学远交大交通学院

车辆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机械工程(中外合作办学)[12]

师资力量

师资概况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有专任教师968人,其中教授169人、副教授324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约占教师总数的90%。拥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专家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1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者1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攀登学者、特聘教授、优秀专家14人,省“十百千高端人才引进工程”、百千万层次人选90人;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4人,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创新人才35人;省部级优秀教师、教学名师23人;省级教学团队8个,其中辽宁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7个。[3]

杰出人才

双聘院士:陈蕴博、谭建荣[13]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郭方准

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者:郭方准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何卫东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何卫东

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关天民、丁志敏、樊志新、高飞

辽宁省优秀专家:马云东、郭方准

大连市优秀专家:何卫东、马云东、任瑞铭、关天民、邱明辉、魏伟、丁志敏、李明海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关天民、丁志敏、樊志新、张志荣、何卫东、马云东、李明海、邱明辉、杨鑫华、高飞

享受大连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张志荣、费庆志、黄明、樊志新、崔云先、徐洪峰

辽宁省高等学校攀登学者:张志华、郭方准

辽宁省特聘教授:任瑞铭、何卫东、马云东、关天民、杨鑫华、陈秉智、邓武

全国优秀教师:万朝燕、丁志敏

辽宁省、铁道部优秀教师:王国灿、陆兴、黄明、李志斌、邱明辉、谢军、张志华、吕斌

大连市优秀教师:黄明、关天民、王炜、邱明辉、门贵斌

辽宁省教学名师:李志斌、杨鑫华、王炜、邱明辉、杜广强、门贵斌、关天民、黄明、王洪德、卢碧红、车如心、运新兵

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马云东、何卫东、高飞、樊志新、关天民、覃作祥、邱明辉、陈秉智、张志华、王连峰、郑君民、张生芳、邓武

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人选:丁志敏、米小珍、任瑞铭、陆兴、唐明新、耿祥义、王英、巨建民、魏伟、葛研军、朱秀华、费庆志、李国军、薛齐文、杨鑫华、梁旭、运新兵、于洪全、朱少敏、严颖、沙智华、郭方准、王悦东、何明、王海涛、董华军、丁万昱、吕云卓、赵慧敏

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层次”人选:董华军、梁波、傅杰、盛虎、陈勇、陈少华、马君玲、张坤、宁涛、孙屹博、吕璞、刘宇、刘超前、李霞、高月华、刘其鹏、李媛媛、刘文歌、张鹏、李荣华、卢璐、曹弋、阎志明、王德斌、马付建、粱瑶、刘迪、朱建宁、张旭、杨志斌、张默、王华林、石姗姗、李爽、何南

辽宁省“十百千高端人才引进工程”千人层次人选:郑君民

茅以升铁道科技奖:李明海、何卫东、高飞

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樊志新、何卫东

辽宁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马云东、魏伟

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何卫东、任瑞铭、陆兴、谢素明、孙丽萍、巨建民、王炜、黄明、李志斌、江阿兰、孙丽、肖旭、梁旭、杨鑫华、邹秀、王连峰、宋旭东、邱明辉、运新兵、沙智华、郑成德、时维国、李国军、王晶、吕洪兵、赵红

大连市领军人才:马云东、何卫东、李明海、关天民、郭方准、邱明辉、郑君民

大连市领军人才后备人才:张志华、王连峰、陈秉智、梁旭、王枫[14]

特聘教授:谭建荣、彭其渊、赵玉龙、陈蕴博、米促克•伊戈尔•弗拉基米洛维奇[15]

学科建设

  • 学位点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是辽宁省一流学科重点建设高校。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是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3个学科是省一级重点学科。拥有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9个本科专业,10个五年制双专业,涵盖了工、管、文、理、经、法、艺等7个学科门类。[3]

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

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

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

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16]

  • 重点学科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拥有2个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3个省一级重点学科。[3]

辽宁省一级重点学科(3个)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
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重点建设学科(2个)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2001年12月,学校创建辽宁省示范性软件学院,在中国国内率先进行“传统专业+软件工程”五年制双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学校成为中国“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国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大连)基地、辽宁省对日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5个、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特色专业、重点支持专业、应用型转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等建设点42个。拥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7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4个;省级以上本科精品类课程35门、省级一流课程61门。[3]

辽宁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11个):机械工程、车辆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土木工程、交通运输、环境工程、工业工程[17]

中国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车辆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土木工程
中国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轨道车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中国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名单(4个)大连交通大学北京中软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大连交通大学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大连交通大学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大连交通大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省级以上本科精品类课程(35门)体育、大学物理、材料力学、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画法几何、高等数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大学物理、机械原理、大学化学、数据库应用基础与实践、机械设计基础、体育理论与实践、高等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材料力学、工程训练、软件工程、高等数学(高职)、Java语言程序设计、线性代数、大学英语、软件工程实践、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管理学、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及实践、Web应用及开发技术、企业级开放平台Linux大型服务器系统基础与导论、机电传动控制、宏观经济学、控制工程、机械原理、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操作系统(双语)、景观规划与设计及原理
省级研究生精品类课程(3门)管理学、胶体与界面化学、机械优化设计方法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工程训练中心、材料实验教学中心、软件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环境与化学实验教学中心、轨道车辆实验教学中心、轨道车辆设计制造与维护跨专业综合实验实训平台、交通运输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轨道交通材料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铁道信号与电气化控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软件服务外包综合实训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7个)车辆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大连交通大学—中软国际集团大连中软卓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软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大连交通大学-中国铁建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大连交通大学-中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大连交通大学-中国中铁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大连交通大学-北京中兴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省级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2个辽宁省机械工程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
辽宁省智慧交通、高速铁路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
参考资料:

教学成果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是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两次获得优秀组织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百千万培养工程”等两项成果被评为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自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科技竞赛奖励543项。

合作交流

截至2018年7月,学校先后与澳大利亚、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70多所院校和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2004年,中日友好大连人才培训中心落户学校。2011年成为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成员单位。2012年被中国教育部正式确定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招收院校。2015年获批为《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项目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基地。2016年学校首个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学历留学生顺利毕业。2017年学校首次获批教育部中欧学分生专项奖学金项目。

截至2018年7月,学校与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成立“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创新联盟”,发起成立了“辽宁省轨道交通产业校企联盟”,进一步强化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领域的合作。同时,学校是“辽宁省产学研合作创新基地”和“国家产学研合作先进单位”。

文化传统

  • 校徽

校徽的主体由Jiaotong University的首字母“J”、“T”、“U”的变体组成,代表学校的名称。这几个字母的组合图形代表了四通八达的铁路形象。同时图形中又蕴含了大连拼音的两个首字母“D”和“L”,位于组合图形右上方的图形代表一本展开的书,又像是一直展翅高飞的鸟儿。

  • 校名

1963年1月,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部长滕代远到学院视察,并题写了“大连铁道学院”校名。

精神文化

  • 校歌

大连交通大学校歌(歌词)(意气风发,豪迈地)

作者:杨新泉

第一段

黄海涛连渤海浪,大连交大,大连交大誉四方。

你是孕育英才的摇篮,你是传承文明的殿堂,

肩负着强国利民的重任,胸怀着振兴中华的理想。

明德求索,锲而不舍,桃李花开,遍地飘香。

大连交大开拓进取,大连交大,谱写恢弘的时代乐章。

第二段

旭日升腾映霞光,大连交大,大连交大图自强。

你有追求卓越的信念,你有攀登高峰的力量,

情系着国家民族的盛衰,铭记着党和人民的希望。

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生机勃发,蒸蒸日上。

大连交大继往开来,大连交大,追求明天的灿烂辉煌!

结尾

大连交大继往开来,大连交大蒸蒸日上,(啊)大连交大追求明天的辉煌!

  • 校训

明德求索 锲而不舍

由来:

在2004年学校成功更名为大连交通大学之际,校党委书记杨宝清、原校长杨德新为学校建设与发展确立了“明德求索 锲而不舍”的校训。其寓意是以德治校、以德育人,孜孜不倦地探求真理,向着既定的目标奋斗不息。

含义:

明德:对学校而言,德为育人之本;对学子而言,德为成人之本。治校之明德,既要法治,更要德治。教师之明德,是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员工之明德,在于敬业爱岗、服务育人。学生之明德,在于懂得成才必先成人,成为一个大写的人、舒展的人、博雅的人、睿智的人、和谐发展的人、充满创造精神的人。

求索:表达了学校不论经历多少艰难,仍要坚持不懈地探求真理。求索的精神,是大学的精神。用求索的精神培养勇于求索的人,是大学的责任。求索的精神是科学的精神,它包含了求实精神和创新精神。

锲而不舍:指的是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它既是治学的精神,也是做人的精神,是今天中国学界必具的为人之道和为文之道。

“明德求索 锲而不舍”作为我校新时期的校训,涵义深刻、隽永、耐人寻味,振奋精神,具有浓郁民族传统文化底蕴。几十年来,我校从中专到学院到大学,一步一个台阶,一步一个脚印,就是体现了这种精神。困难时,它给人以毅力;犹豫时,它给人信心;攀登时,它给人以动力。建设现代化大学,也必须发扬这种精神。我们相信,在这种精神感召、鼓励下,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大连交通大学人才辈出,辉煌灿烂的时代一定到来。

  • 校风

团结 勤奋 求实 创新

  • 学风

勤奋 求是 笃行

  • 教风

严谨 博学 垂范

  • 办学理念

以人为本 依法治校 质量立校 特色兴校 追求卓越

  • 领导题词

1992年8月,原中共中央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部长李森茂来院题词:“铁路发展,教育为先”。

1996年8月,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部长傅志寰为大连铁道学院成立40周年题词:“服务铁路,面向社会,办出特色”。

2004年9月,中共辽宁省委原书记闻世震视察该校并题词:“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努力实现大连交通大学新跨越”。

学校领导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刘自康[2]
党委副书记、校长马云东
党委常委、副校长关天民、赵文春、傅利斌、陈秉智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刘静艳

资料来源:2022年5月大连交通大学官网[1]

历任领导

历任党委书记
历史时期姓名职务任期
大连交通大学2004.5—至今刘自康党委书记2022.11—[2]
阙澄宇党委书记2018.1—2022.11[2]
刘晓英党委书记2013.7—2018.1
葛继平党委书记2010.4—2013.7
杨宝清党委书记2004.5—2010.4
大连铁道学院1958.7—2004.5杨宝清党委书记1999.7—2004.5
马良相党委书记1994.11—1999.7
杨青春党委书记1987.12—1994.11
孙永春党委书记1983.3—1987.12
白铁岩党委书记1979.12—1983.3
孙鲁光党委书记1961.12—1968.10
强铁瑞党委书记1959.5—1961.8
大连机器制造学校1957.9—1958.7王刚党总支书记1956.5—1959.4
大连机车车辆制造学校1956.1—1957.9
历任校长
历史时期姓名职务任期
大连交通大学2004.5—至今马云东校长2017.6—至今
李学伟校长2011.6—2017.2
葛继平校长2005.5—2011.6
杨德新校长2004.5—2005.5
大连铁道学院1958.7—2004.5杨德新院长1994.11—2004.5
陈字刚院长1989.5—1994.11
许世拯院长1983.10—1989.5
白铁岩院长1979.12—1983.3
孙鲁光院长1961.12—1968.10
郭鲁院长1959.5—1961.8
大连机器制造学校1957.9—1958.7王刚校长1956.5—1959.4
大连机车车辆制造学校1956.1—1957.9

知名校友

党、政、科、教界
姓名职务/成就/事迹
刘国强1982年(81届)毕业于工业自动化专业,曾任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现任辽宁省政协副主席。
龚建明1982年(81届)毕业于焊接专业,曾任湖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湖南省农工民主党主委,现任农工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专职副主席。
欧阳明高1984年硕士毕业于机车专业,民盟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苑世剑1984年毕业于焊接专业,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陈善本1982年(81届)毕业于工业自动化专业,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孙景斌1970年毕业于内燃机车专业,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运输局副局长、装备部主任(正局级)。
滕玉和1967年毕业于机械制造专业,曾任成都铁路局局长、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朱友文1977年毕业于内燃机车专业,曾任兰州铁路局局长、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总经理,中铁集装箱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
郑吉春1982年毕业于机制专业,曾任北京印刷学院党委书记,现任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
刘玺明1983年毕业于机车专业,现任大连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
葛继平1984年毕业于热处理专业,现任大连工业大学党委书记。
任瑞铭1984年硕士毕业于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曾任大连交通大学副校长。
张伯威1985年毕业于机车专业,现任沈阳音乐学院副院长。
徐朝亮1978年毕业于铸造专业,现任华东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
高海生1982年(81届)毕业于工业自动化专业,曾任华东交通大学副校长。
禹奇才1983年毕业于结构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现任广州大学副校长。
张羽1981年毕业于车辆专业,曾任唐山市副市长、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现任唐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正厅级)。
徐吉生1986年毕业于铸造专业,曾任辽宁省盘锦市副市长,现任辽宁省国资委副主任。
王乃巨1988年毕业于机械制造专业,曾任黑龙江省克东县县委书记,现任黑龙江省粮食局副局长。
郭大春1985年毕业于机制专业,现任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王开宇1986年毕业于热处理专业,现任连云港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挂职)。
许立1982年毕业于机制专业,现任政协大连市副秘书长、常委,科教文卫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主促进会大连市委员会副主委兼秘书长。
杜群1990年毕业于计算机专业,现任大连市工商局副局长。
李守义1987年毕业于自动化专业,现任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会主席。
企业界
姓名职务/成就/事迹
王泰文1962年毕业于机械制造专业,曾任中国南车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现任国资委独立董事。
王立刚1975年毕业于铸造专业,曾任中国北车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副总裁。
刘化龙1983年毕业于焊接专业,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车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尹刚1983年毕业于热处理专业,现任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总经理。
傅建国1984年毕业于车辆专业,现任南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晏平1986年毕业于车辆专业,现任广西玉柴集团董事局主席、党委书记。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
赵光兴1983年毕业于铸造专业,现任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楼齐良1985年毕业于机械制造专业,曾任中国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总经理。现任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孙永才1987年毕业于机械制造专业,现任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王宫成1994年毕业于铸造专业,现任中国中车集团总裁助理。
孙周明1986年毕业于焊接专业,现任中国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党委书记。
邓恢金1982年(81届)毕业于机械制造专业,现任中国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
侯志刚1987年毕业于车辆专业,现任中国中车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闵兴1986年毕业于铸造专业,现任中国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姜冬1987年毕业于机械制造专业,现任中国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总经理。
问增杰1987年毕业于机械制造专业,现任中国中车天津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张小军1983年毕业于机械制造专业,现任中国中车天津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总经理。
谷春阳1990年毕业于铸造专业,现任中国中车齐齐哈尔车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向军1983年毕业于热处理专业,现任中国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总经理。
赵维宗1984年毕业于车辆专业,现任中国中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
穆国强1985年毕业于热处理专业,现任中国电子器材总公司总经理、中国电子商会副会长、中国视像协会副会长。
金犁2005年毕业于软件工程专业,现任墨迹风云(北京)软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墨迹天气创始人。
吴光林1984年毕业于焊接专业,现任辽宁富士电梯有限公司理事长。
宋甲晶1981年毕业于车辆专业,现任大连起重重工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全国劳动模范。
张瑞荣1988年毕业于热处理专业,现任昆明中铁集团奥通达铁路机械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单忠立1987年毕业于机制专业,现任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
罗刚1982年于焊接专业,现任锦州矿山机器(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瑞荣1988年毕业于热处理专业,现任昆明中铁集团奥通达铁路机械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邓金玲1995年毕业于应用化学专业,现任大连碧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于帮会1986年毕业于焊接专业,现任中国中车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刘溥1994年毕业于热处理专业,现任中国中车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杨少波1984年毕业于热处理专业,现任中国中车建工集团党委书记。
程强1984年毕业于机制专业,现任中国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詹炜1989年毕业于自动化专业,原大连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柳建尧1986年毕业于机制专业,现任中国科学出版集团、科学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董事长。
王亚军1985年毕业于焊接专业,现任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党委书记。
朱元涛1985年毕业于自动化专业,现任北京中兴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兼总经理。

学校荣誉

2021年12月9日,中车学院被列入“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公示名单。[18]

2022年4月,大连交通大学团委被授予2021年度“辽宁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学校排名

2022年4月,大连交通大学位列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第252名。[6]

2022年5月,大连交通大学位列2022年ABC中国大学排名第235名。[7]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