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溪县(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

由网友(墨染离殇)分享简介:郎溪县,古称修平。隶属于安徽省宣都会,县域总面积一一零五平方私里,处安徽省西北边疆,皖、苏、浙3省接壤处,艳有“3省通衢”之称。辖九镇三个街谈一个省级开垦区,二零二二年底齐县户籍人嘴约三六万人,二零二二年,地域出产总值二一四.八亿元。被评为天下熟态县、中国自然氧吧、中国10大戚闲小乡、中国最美熟态游览名县,天下文化都会。...

郎溪县,古称建平。隶属于安徽省宣城市,县域总面积1105平方公里,处安徽省东南边陲,皖、苏、浙三省交界处,素有“三省通衢”之称。辖9镇3个街道1个省级开发区,2022年末全县户籍人口约36万人,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214.8亿元。被评为全国生态县中国天然氧吧中国十大休闲小城中国最美生态旅游名县全国文明城市[1]

郎溪县,丘陵此起彼伏,河湖星罗棋布,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物产富足,素有“鱼米之乡”“天然植物园”之美誉,主要矿产有萤石、黄砂、石灰石、花岗岩、高岭土、叶腊石等。

截至2021年,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学校91所,2021年末全县高新技术企业数共有45家。2021年全县卫生医疗机构150个。[2]

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广兴府直隶中书省。四年九月,广兴府改为直隶广德州(治广德,今桃州镇)。清平江南,建平县仍属南直隶直隶广德州。1949年10月1日建国,郎溪县仍属皖南人民行政公署宣城专区。1952年3月28日,郎溪县改属芜湖专区。1981年12月12日,郎溪县革命委员会改称郎溪县人民政府。[3]

郎溪县旅游景点有鸦山古道秋水南漪湖独山砖塔等。[4]

中文名

郎溪

外文名

Langxi County

别名

建平

地区生产总值

208.5亿元(2021年)[5]

下辖地区

9个镇、1个省级开发区[1]

电话区号

0563

著名景点

观天下景区、伍员山等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车牌代码

皖P

县委书记

嵇文

面积

1104.8平方公里

人口数量

户籍总人口345837人(2021年)[5]

行政区类别

国家/地区

中国华东

政府驻地

郎溪县郎步路6号

邮政编码

242199

地理位置

安徽省东南部

火车站

郎溪站

行政区划代码

341821

县长

洪琳[6]

建置沿革

安徽61县市经济实力排行榜出炉,排名第一的竟是......

据已发现的古文化遗址及文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的氏族群在这里居住,繁衍生息,过着刀耕火种与渔猎畜牧的生活。后因部落迁徙,此地便成为土著与山越族的聚落处;夏禹治水以后,分天下为九州,现郎溪属扬州之域;商属勾吴。春秋时周敬王四十年(前480年)属诸侯吴国的桐地;战国之际,周元王三年(前473年)越灭吴,属越。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年)楚越争雄,越被楚灭,属楚。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灭六国,分全国为三十六郡,古吴越地分置鄣郡和会稽郡,郎溪属鄣郡地;汉元封二年(前109年),鄣郡改置丹阳郡,郡治迁宛陵(今宣州),以原鄣郡郡治周围地区设置故鄣县。郎溪属故鄣县。建安八年(203年),以故鄣县西部地析置广德县,郎溪属广德县。

三国时,江南属吴国,广德县隶属丹阳郡。西晋太康二年(281年)改属宣城郡。南北朝期间,为宋、齐、梁、陈的属地。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年)并广德、故鄣、长城(今长兴)、阳羡、义乡5县地设绥安县。宋泰始四年(468年)改属南徐州义兴郡。不久废,复置广德县,仍属宣城郡。南齐时,广德县属南豫州宣城郡。梁绍泰元年(555年)广德县隶属南豫州广梁郡。陈永定二年(558年)改广梁郡为陈留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陈留郡,并广德、故鄣、安吉、原乡4县入石封县,改石封为绥安县,属宣州。仁寿三年(603年)隶入湖州。大业二年(606年)又改属宣城郡;唐武德三年(620年),分绥安县为绥安、桐陈、怀德3县,属桃州。至德二年(757年),改绥安县为广德县,属宣城郡,后改称宣州;五代南唐设广德制置使,属江宁府。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设广德军。端拱元年(988年),改名建平县。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广德军为广德路,广德路领建平县,属江浙行中书省。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占领该地即改广德路为广兴府,广兴府领建平县,属江南行中书省。

明洪武元年(1368年)广兴府属京师直隶,改称广德府,建平县属广德府。洪武四年(1371年)九月改府为州,建平县属广德州。永乐元年(1403年),建平县直隶南京。清康熙六年(1667年),建平县改属安徽布政使司,咸丰四年(1854年),建平县暂归浙江巡抚代管,同治三年(1864年),建平县复属安徽省,隶徽宁池太广道及皖南道。

民国三年(1914年),建平县改名郎溪县。民国十一年(1922年)设吉原保,属城厢区,区署及保办事处均设于城内。民国28年(1939年)设置在城镇,属第一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直属县政府。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12月10日仍改名郎步镇。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1月8日,更名吉原镇。

1949年4月,郎溪县解放,1952年2月,皖南区与皖北区合并称皖南皖北区。8月撤销皖南皖北区,成立安徽省,郎溪属芜湖专区。1971年3月专区改称地区,郎溪属芜湖地区,1980年2月芜湖地区改为宣城地区,郎溪县属宣城地区。2000年撤地建市,郎溪县隶属宣城市。

行政区划

2000年,郎溪县辖8个镇、9个乡。

2004年底,郎溪县辖8个镇、4个乡:建平镇、十字镇、新发镇、涛城镇、南丰镇、梅渚镇、东夏镇、毕桥镇、凌笪乡、飞里乡、姚村乡、幸福乡。

区划详情

截至2017年底,郎溪县辖7个镇、2个乡:建平镇、梅渚镇、涛城镇、十字镇、毕桥镇、新发镇、飞鲤镇、凌笪乡、姚村乡。县政府驻建平镇。

自然环境

郎溪县是皖南东部的边陲县,面积1104.8平方公里。地形南窄北宽,南北长约54公里,东西宽约37公里,状似犁铧。地理座标位于北纬30°48′45″至31°18′27″,东经118°58′48″至119°22′12″之间,北纬31°08′通过县城。东以白茅岭、亭子山与广德市为界,西以南漪湖与宣州市相连,南以鸦山岭与宣州市为邻,西北以胥河与江苏省高淳区毗连,东北以伍牙山与江苏省溧阳市相接。东至上海297公里,至无锡167公里,至常州146公里,南至杭州226公里。西至宣州58公里,至芜湖130公里,西北至合肥268公里,北至南京141公里。

地形地貌

郎溪县郎川河自东而西横贯县境,地势自东南向西北倾斜,东南高西北低,岗峦起伏,河流交错,形成以丘陵为主的地形。郎溪县境内地貌比较复杂,北部和中部沿郎川河主、支流和南漪湖东岸以平原为主,南部和东部边缘为起伏岗、丘和低山。总的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平均地面坡度为1:1000。全县平原面积最大,占县内总面积80%,岗地占全县总面积12%,丘陵占全县总面积6%,低山占全县总面积2%。

气候环境

郎溪县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主要特点为:全年气候温和,季风显著,四季分明,雨热同季,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较长。

水文特征

郎溪县的地表水,多属两大水系,即郎溪盆地内的水阳江水系,盆地外的太湖水系,总属长江水系。

另外郎川河每年过境水量亦有9亿立方米。但由于截留拦蓄工程不足,绝大部分径流由溪流下泄而去,未加利用。南漪湖当水位在8.5米时,蓄水量3.5亿立方米,是县境内沿湖地区引灌的重要水源。全县有农用排灌动力机械3322台,计23871千瓦,有效灌溉面积33万亩,保证灌溉面积26.1万亩,如果按80%和90%保证率标准计,全县尚缺0.8~1.0亿立方米水。

自然资源

郎溪县总面积1104.8平方公里(折合165.73万亩),约占安徽省总面积的0.79%。低山占11.15%,丘陵岗地占46.05%,平原圩区占30.11%,水域占12.69%。总耕地面积37.25万亩,其中:水田33.11万亩,旱地4.14万亩。水域20.1万亩、林地40.7万亩。

矿产资源

郎溪县主要矿产有萤石、黄砂、石灰石、花岗岩、高岭土、叶腊石等,萤石储量200万吨,铁矿全县蕴藏量较大者有:铜官山、乌龟山、牛尾巴山、兔子山4个矿区,分别位于岗南、凌笪、涛城3个乡镇。4个矿区地质总储量约350万吨、含铁量39~57%。成矿类型为断裂充填和老地层的底部沉积物。这些铁矿均有其它矿体的伴生,主要有硫,其余有磷、砷、铜、锌、铅等。

人口

2021年,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 345837 人;在总人口中,男性178237 人,女性 167600 人。据县卫健委统计:全县人口出生率 6.12‰,自然增长率 0.02‰,出生人口性别比104.03:100。[5]

政治

党委领导
职务姓名
书记
嵇文[7]
副书记邱铁军[8]

政府领导

政府领导
职务姓名
县长洪琳
副县长陈良龙、冯晓尧、吴宜平、陈雪、潘俊、方晨阳
人大领导
职务姓名

副主任

邵宇华[9]

政协领导

政协领导

职务

姓名
副主席宛冬梅[10]

参考资料:[11][12]

经济

2021年全县生产总值(GDP)208.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 11.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 20 亿元,增长 5.7%;第二产业增加值113.2 亿元,增长12.3%;第三产业增加值 75.3 亿元,增长10.9%,三次产业比为 9.6:54.3:36.1。

2021年全县新增就业岗位7373 个,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1551 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954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2.44%,比上年增长0.46 个百分点。[5]

第一产业

2021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2 亿元(现价)。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49547 公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6412公顷,其中:油料种植面积 3238.6 公顷,棉花种植面积51.6公顷,蔬菜种植面积 2437 公顷。

2021年,全年粮食总产量 27.4 万吨;油料总产7926 吨,增长4%;蔬菜产量 5.76 万吨,同比增长6.2%。茶叶产量7580吨,同比增长 7.3% 。水果产量 7005 吨(含果用瓜),增长5.7%。

2021年,年末全县生猪存栏 45867 头,出栏71581 头;家禽存栏205.06 万只,家禽出栏 756.48 万只,肉类总产量1.98万吨,增长 9.77%;禽蛋产量 1.25 万吨,下降1.02%;水产品产量 2.58 万吨,下降 4.6 %。

2021年,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39.4 万千瓦,增长3.3%。农用拖拉机 1395 台,稻麦联合收割机985 台。机耕面积52.77万亩,机播面积 34.3 万亩,机收面积52.82 万亩。

2021年,全县总灌溉面积34.09千公顷,实际耕地灌溉面积28.38千公顷。2021 全年化肥使用量16542 吨(折纯),农药使用量 735.2 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66.7 吨。

2021年全县有省级龙头企业5 家、全国绿色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1 个(油菜)、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黄魁),省级以上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3 个,无公害农产品有效论证企业 10 家。新获批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1个,绿色食品认证 6 个;全县共有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分别为17 个、41 个。全县有家庭农场1895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70家。年末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1 家。[5]

第二产业

2021年,全年全县工业增加值 92.1 亿元,比上年增长1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6.0%。262 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按注册登记类型看,集体企业增加值下降18.2%,股份制企业增长 23.7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5.09%。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51.9%,制造业增长 14.7%,电热气水生产供应业增长27.9%。分行业看,30 个行业大类中,有 18 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其中化学纤维制造业增长 59.1%,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1.4%,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 15.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6%。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1.1%,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 44%。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3.9 亿元,增长6.7%;营业收入利润率 4.80%,比上年同期下降0.71 个百分点。

2021年,全年建筑业增加值 21.1 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年末全县在库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64 家,比上年增加39家;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149 万平方米,竣工面积91.37 万平方米。[5]

第三产业

邮电旅游

2021年,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 3.5 亿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57 万户,比上年净增 0.29 万户;住宅电话用户0.7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 38.7 万户,比上年净增1.98 万户; 互联网用户 14.52 万户,比上年净增 1.73 万户。

2021年,全年国内旅游总收入30.44 亿元;全年接待旅客 412.28 万人次;全县星级饭店1 家;旅游景点7个,其中 AAA 级以上旅游景点2 个;旅行社10 家。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9.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 52.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1.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 30.1%。工业投资增长 11.6%,民间投资增长11.7%。基础设施投资增长 54.7%。

2021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 29.65 亿元,同比增长3.3%。全年房屋施工面积 165.6 万平方米,增长14.7%;商品房销售面积 56.62 万平方米,增长 32.2 %。商品房销售额34.9亿元,增长 31.7%;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额32.6 亿元。

财政和金融业

2021年,全年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1.5 亿元,增长3.1%;其中税收收入 11.8 亿元,增长 7%。全年财政支出33.2亿元,其中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等重点支出项目均得到有效保障,其中教育支出增长0.1%,科技技术支出增长 0.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2%,农林技术增长 15.2%;交通运输支出增长16%。

2021年,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46.52 亿元,比上年增加 25.54 亿元,增长 11.9%;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07.15 亿元,比上年增加 42.83 亿元,增长26.2%。其中,短期贷款 65.47 亿元,比上年增加11.09 亿元,增长21.14%;中长期贷款 132.79 亿元,比上年增加30.55 亿元,增长30.03%。

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2021年,全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9 亿元,增长20.1%。按销售地区看,城镇零售额56.09 亿元,增长20.6%;农村零售额 19.81 亿元,增长18.7%。从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额 68.13 亿元,增长 21.2%;餐饮收入7.77 亿元,增长11.1%。限额以上企业(单位)经营状况良好,全年实现商品零售额 7.76 亿元,增长 27%。

2021年,全县有自营进出口权企业81 家。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11321 万美元,增长 9.8%。[5]

文化

郎溪县内民间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有小马灯、 云舞、南门村的老龙灯、 舞狮子、 玩旱船、 踩高跷、 赛龙舟、 打蛮船、推旱车、拉犟驴子、马灯戏、十二番锣鼓等。尤以定埠的跳“五猖”、小马灯、姚村的云舞及南门村的老龙灯地方特色最浓。

跳五猖

跳“五猖” ,表演时,身着古装的村民按各自角色挑篮、扛旗、敲锣、打鼓,鞭炮齐鸣,一派欢腾景象。出场由5个手持华盖的壮汉入场站定,接着四名衣着袍服、头戴面具,步态不一的表演者排成一字上场。他们分别代表道士、土地爷、和尚、判官等4位为民请命的当方“地神”。而随后入场的身穿铠甲、肩插金翎、手持双刀的5位才是真正的主角--“五猖者”,众多表演者在场上或行、或舞、或趴、或跃,跳着各种寓意的舞蹈,其中有祈求吉祥 和平的排字“天下太平”等阵式,最多时上场表演者达100余人。

皖南花鼓戏

皖南花鼓戏原为花鼓调,为安徽5大剧种之一,流行于皖南与苏南、浙江相毗邻地区,而以宣州、郎溪、广德、宁国一带最为盛行。它是百年前湖北东路花鼓调与河南的灯曲随移民流入皖南,先与皖南地区的民间歌舞合流演唱,后又接受了徽剧、京剧等兄弟剧种的艺术影响,逐渐发展演化而成长的一人富有乡土气息的剧种。

花鼓戏又名挑香担,属小戏,因其题材来源于农村生活,剧情简洁明快,曲调活泼流畅,又是用当地方言演唱,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受农民喜爱。传统剧目有《还披风》、《庵堂相会》、《卖草囤》、《秋香送茶》、《红玉》、《乌镇北栅头》、《陆雅臣卖妻》、 作为民间艺术的凤阳花鼓也曾登上大雅之堂。

锡剧

锡剧,俗称“无锡滩簧”,(据文学记载:清代乾隆至嘉庆年间(1736-1820),无锡、江阴、武进等地城乡已盛行滩簧。)在苏南地区极为流行。解放后,从原有的太湖地区逐渐流传至长江三角洲。五、六十年代,是锡剧“黄金时代”,上海的嘉定、金山、青浦、奉贤等县及浙江的嘉兴、安徽的郎溪等地,有锡剧团四十余个。跃为华东三大剧种之一,列为江苏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江苏省内有锡剧团十多个)锡剧在民国时期称“新戏”,抗战时期称“文戏”,建国前后称“常锡剧”,至1954年“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后,始统称“锡剧”。

皮影戏

皮影戏,旧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地方特产

郎溪县主要特产有绿茶、黄酒、金丝蜜枣、闷酱、雁鹅、银鱼、青虾、蟹、鳖等。

瑞草魁

瑞草魁产于安徽南部的鸦山,又名鸦山茶,属历史名茶。早在唐朝,郎溪县就是贡茶故里,唐朝贡茶“瑞草魁”就生长在安徽省郎溪的崇山峻岭之中。瑞草魁产于安徽省郎溪县姚村乡庙泉村(姚家塔村)南部的白阳岗,属历史名茶。因其茶树品种主侧脉交角偏大,形似横向纹理,故名横纹茶。早在千年前就名噪中国。郎溪境内有八万多庙茶园,是中国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全国平均每10斤茶叶就有1斤产自于郎溪,1996年,郎溪县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绿茶之乡”,历史名茶“瑞草魁”就产自于郎溪姚村乡鸦山。鸦山阳坡白阳岗海拔高度487米,可采鲜叶面积8千余亩。

古南丰黄酒

郎溪县古南丰黄酒厂生产的系列黄酒,以糯米、香米、黑糯米为原料,用传统工艺精心酿制而成。酒味醇和,鲜甜爽口。有陈年花雕、加饭酒、保健黄酒等系列。加饭酒又有元红、加饭、善酿、香雪等品种;保健黄酒有迎宾陈酿、乌米贡酒、参芪大补酒、男儿壮等。迎宾陈酿在中国黄酒质量检评中获“优质产品”大奖。

佛山酥

姚村石佛山慧明禅寺老僧创制。既不同于一般酥糖,又不同于花生酥。系以熟花生仁碾碎成粉,加上芝麻粉、糯米粉和白糖、饴糖等制成。形似酥糖,又不是酥糖。香甜松软,酥不沾牙,甜不腻口。

闷酱

产于姚村姚家塔,是新开发的品种。其制法是以新鲜黄豆为原料,用山泉水浸泡,蒸熟后霉笼发酵,待霉变成熟,形成“金底银面”,经两次曝晒,加上当地产的红辣椒、生姜、大蒜和盐放进缸中,密封放置半月,不用日光曝晒,即可成酱,故称“闷酱”。这样制作的酱既清洁卫生,又保证了质量。开缸时酱香浓郁,风味独特,胜于晒酱。

太子参

太子参,又名孩儿参、童参。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异叶假繁缕的块根,分布于华东、华中、华北、东北和西北等地,药材主产于福建、贵州、江苏、山东,安徽等地亦产已被卫生部确定列入“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材名单”。

岗南板栗

板栗有健脾胃、益气、补肾、壮腰、强筋、止血和消肿强心的功用,适合于治疗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腰腿不利、小便增多,和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以及外伤后引起的骨折、瘀血肿痛和筋骨疼痛等症。亮油油的栗子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板栗有健脾胃、益气、补肾、强心的功用,主治反胃、吐血、便血等症,老少咸宜。

郎溪莲藕

郎溪特产莲藕:郎溪县水域面积大,自古以来便是产莲藕的大县,莲藕生食熟食皆宜,营养丰富,且能预防多种疾病,是一保健养生的佳品。它全身是宝,老藕淀粉含量达20%以上,可加工成藕粉、蜜饯;叶柄、莲、蓬皮、荷花、藕节可入药;莲子则是上等补品。近年来,因农业结构的调整,水田植藕的面积日增,已达1.1万亩,年产1.5万吨鲜藕,远销外地市场。

姚村油焖春笋

姚村油焖春笋是郎溪县的一道名菜,小石笋就是本地丘陵水沟边的小竹笋,有空心实心之分。纯天然,无公害。春茶上市时出土,可做的菜肴有百余种之多,常见的有酸菜小笋、宫保麻竹笋、竹笋腌鲜、竹笋肉丝、凉拌竹笋、竹笋炒三丁、竹笋柴鱼煮、竹笋味噌烧肉、酒糟竹笋鸡等。

交通

民国时期,郎溪县内兴筑公路3条,总长61.2公里。建国后,县人民政府采取国助建勤办法,先后修复和兴建公路共74条,总长511.5公里,每百平方公里有公路48公里。1987年,县公路管理部门接养公路16条,其中干线公路4条,县乡公路8条,乡村公路4条,共长203.6公里。

2021年,全县公路里程 2202.6 公里,其中:国道105.6公里,省道 146 公里,县道 456.4 公里,乡道567.2 公里。年末全县机动车保有量 58944 辆;其中个人汽车保有量46307辆。[5]

社会

2021年,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学校 91 所,在校学生44746 人,专任教师 2997 人。中等职业学校2 所,在校学3545 人。普通高中 2 所, 在校生 4747 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7.31%。初中14 所,在校学生 9376 人,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9.99%。小学 18 所,在校学生 17716 人,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100%。幼儿园 54 所,在园幼儿 8542 人,学前教育毛入学率为99.81%。

2021年高考,郎溪中学一本达线率77.8%,本科达线率96.26%,再创历史新高,其中500 分以上各分数段累计人数占考生比例,均居全市第一。[5]

体育事业

2021年,全县共有体育场馆8 个,体育俱乐部 7 个,其中青少年体育俱乐部6 个。共举办19 次全民健身活动,约 5 万人次参与,以体育赛事带动文化融合,举办“一地六县” 郎溪县乒乓球邀请赛、宣城市首届中老年中国象棋邀请赛等。全年共发行体育彩票3088万元。[5]

科学技术

2021年全县专利授权量 895 项,有17 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至2021年末全县高新技术企业数共有45家。

2021年,年末全县有法定监测中心1 个,年末全县累计完成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企业 3 家;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 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 4523 件。有中国驰名商标16 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1 件,安徽省著名商标16 件,宣城市知名商标10件。[5]

文化事业

2021年,年末全县有文化馆 1 个,综合性博物馆1 个,乡镇文化站 9 个,艺术表演团体 2 个。公共图书馆1 个,总藏书量151.9千册。年末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 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 个,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 处;广播电台1座, 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 100%。电视台1 座,电视人口覆盖率 100%。档案馆 1 个,馆藏档案48017 卷,资料4510册。[5]

医疗卫生

民国时期,城乡中医最盛时不过百人,专业者甚少,多数是药店坐堂医生或兼营药业。郎溪解放时,全县有各类中医60余人,专业医生20余人。

建国后,1955年上半年,城关组织起第一个中医联合诊所。1956年8月,县医院开设中医科。1958年有各类中医50余人。1987年底,全县共有中医27人,其中副主任中医师1人,主治中医师11人,中医师8人和中医士7人,有中药人员8人。另有十几名伤外科、中草药人员分布在县内城乡。西医在建国前多是私人开办诊所,每个诊所1~2人,共有50余人。另有少数牙医分布于部分乡镇。

1952~1954年,先后分配来6名助产士和1名药剂士,是郎溪县建国后最早有正式中专学历的卫生技术人员。

1957年以后,大、中专毕业生逐渐增多。1958年浙江医学院分来的姚玉麟是卫生系统第一位大学生。

1965年底,全县有280多名医务人员,其中大、中专毕业生80多人。1987年底,全县中西医药卫生人员共有536人,其中西药461人,有技术职称396人,为全县人口的1.62‰。知名西医副主任医师有岑绍鼎、孙开达、唐慕贤等。岑绍鼎专治肿瘤,孙开达善诊治内科疾病,唐慕贤主治外科疾患,尤擅手术。

2021年全县卫生医疗机构150 个(含村级卫生室),其中妇幼保健所 1 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 个;综合医院3个,中医医院 1 个,专科医院 2 个,乡镇卫生院9 所,村级卫生室 92 个。全县卫生技术人员 1883 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 711 人,注册护师 901 人。乡村医生及卫生员105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 1703 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实有病床1693张。[5]

资源环境

2021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 23.4 亿千瓦时,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 2.5 亿千瓦时。全县当年造林面积0.23 千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 122.89 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5.36%。

2021年,全县水质监测断面达标率为100%,其中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为 100%,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环境空气中 PM10 年均浓度为 65 微克/立方米,PM2.5年均浓度为 33 微克/立方米,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00天,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 82.6%。全县工业废水排放量达标率100%,工业烟尘排放量达标率 100%。全县有污水处理厂11座,9个乡镇垃圾中转站,现已全部投入使用中。

2021年,全年日照时间 2076.0 小时,年总降水量1409.0毫米,平均气温为 17.9℃。[5]

应急管理

2021年,全年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3 起,死亡3 人。全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 16 起。发生火灾事故156 起,损失额216万元。[5]

民生保障

2021年,全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046元,比上年增长 9.6%。其中,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56元,比上年增长 8.3%,其中工资性收入12887 元,经营净收入 5599 元;人均消费支出 23635 元;农村居民人均拥有住房面积 48.81 平方米。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990元,比上年增长 9.6%,其中工资性收入24375 元,经营净收入 15729 元;人均消费支出 29518 元;城镇居民人均拥有住房面 38.57 平方米。

2021年,年末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6 万人,比上年末减少 1.59 万人,其中参保离退休人员2.2 万人。全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8.4 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 2.4 万人。年末全县领取失业保险金218 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 24120 人,减少1867 人。参加生育保险29123人,其中女性为 13987 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职工人数39811 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94820 人。

2021年,全县福利性收养单位个数24 个,床位2506 张、收养人员数 1069 人。年末全县共有 1154 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8133 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401 人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全县福利彩票发行约2221.1 万元,共募集县本级福利彩票公益金约 260.9 万元。[5]

旅游

截至2014年,郎溪县有4A级旅游景区1处(观天下景区)、3A级旅游景区1处(古南丰徽派黄酒文化园),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村1个(梅渚镇定埠村)。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1家(梅渚镇高塘村),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6家(涛城镇凤河村吴边、涛城镇梅村、新发镇北山村东堰头、十字镇上东山、毕桥镇长河新村、姚村乡黄家湾)。

高井庙森林公园

高井庙森林公园座落在风景秀丽的“中国绿茶之乡”——郎溪县城东南方,距县城10公里,面积近2万亩,周围与南丰、十字及国营十字铺茶场为邻,此地因有一古井和古庙而得名。

观天下

该景区2015年被评为国家级AAAA景区,位于郎溪县城以南35公里姚村乡境内,属黄山余脉。这里山势峻峭、竹木葱茂,是以石佛山、天子湖和红旗湖为中心,以宗教文化、湖光山色为特色的风景名胜区。观天下景区主要由石佛山、天子湖、红旗湖三个景点组成。

龙须湖

龙须湖风景区位于郎溪县城关东北部5公里,距南京市、溧阳市天目湖景区仅1小时路程。龙须湖水库丰水期水面面积可达266.8万平方米,水库总库容325万立方米,是一座具防洪、供水、灌溉、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于一体的中型水库。龙须湖风景区是以龙须湖水库为中心、四周丘岭环绕的景区。湖中心有600平方米飞来岛。

南漪湖

南漪湖地跨郎溪县飞鲤镇、毕桥镇和新发镇,湖泊丰水期水域面为33万亩,是皖南第一淡水湖,其流域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底平坦,水草繁茂,湖滩湿地面广,生活着国家重点保护珍稀野生动物12种。湖区周边,丘陵森木葱茂,古树名木众多,沿湖河网交错,自然、人文景点密布,连片茶园,圩畈相连,九嘴十三湾,尤以福寿岛最为突出,由北岸延伸湖心,构成舌形半岛,酷似鹰嘴,又名鹰嘴岛。有千年古寺黄香殿、斋公墓、百步梯等景观。

伍员山

伍员山又称伍牙山,系天目山余脉,位于郎溪县凌笪乡与江苏溧阳市天目湖镇、社渚镇以及广德县丘村镇交界。伍员山名胜古迹甚多,主峰东北,西南两侧各有一块2—3亩见方的地面被卵石覆盖,俗称“山门”。千年西树苍劲挺拔。绵延数公里的九道河,曲径通幽,据史载,春秋时期名将伍子胥亡命藏身,助吴制楚,建牙设防于此,古战场、点将台、上马石、跑马道、小白庙、子胥庙、伍相祠、古井等些古迹遗址依稀可辨。

古遗址

磨盘山遗址:位于幸福乡新法村磨盘山自然村。年代约在公元前4000-3000年,属新石器时代晚期。

石台寨垒遗址:位于白茅玲农场白云山分场以北,白茅玲以西。南宋岳飞曾率兵在此屯营扎寨阻击金兵。

著名人物

吴应龙(1184年—1245年),字云翔,安徽南宋郎溪县人。南宋嘉泰元年(1201年)中举,嘉定四年(1211年)登进士。初授江苏武进县尉,后迁湖北江陵知县,累官监察御史、兴国军知军、饶州知府、江淮荆浙福建广南路都大提点。

夏雨初(1903年—1930年) ,安徽郎溪人。1926年转为中共党员。领导和组织了日资内外棉纱厂工人同盟大罢工。1930年7月15日,任南京市行动委员会委员,参与组织南京暴动。7月29日被捕,不久遭敌人杀害。

裴士戎(1944年—),郎溪县飞鲤乡裴村人,1960年从师山东省著名画家黑白龙。主要作品有《待博图》、《红叶白鸠》、《鸬鹚》、《鱼乐图》、《群鸟》、《荷塘》、《湖天一色》。

张辉,湖北省黄梅戏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

荣誉

2020年6月,被授予“第五届安徽省文明城市”称号。[13]

2021年3月,入选“2021中国放心食品百佳县市”榜单。[14]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