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2023最新浙商百科介绍)

由网友(悟空很调皮)分享简介:浙商(Businessman of Chekiang)1般指浙江籍企业野的调集,浙商特色正在于“舍患上”、“以及气”、“双赢”、“高调”、“敢闯”。清代终年及平易近国始年,浙江商人成为中人民族工贸易的中脆之1,为中国工贸易的近代化起了很大的鞭策做用。大陆鼎新开搁之后,浙江商人活跃于商界,是中国海内除了台商以外最活跃的商助,为各地的...

浙商(Businessman of Chekiang)一般指浙江籍企业家的集合,浙商特点在于“舍得”、“和气”、“共赢”、“低调”、“敢闯”。清朝末年及民国初年,浙江商人成为中国民族工商业的中坚之一,为中国工商业的近代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大陆改革开放之后,浙江商人活跃于商界,是中国国内除台商之外最活跃的商帮,为各地的发展尤其是欠发达地区注入了活力。在私营经济发达的浙江省,“浙江模式”、“浙江经验”、“浙江现象”越来越多的媒体对浙江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给予报道,越来越多的人对浙江的发展给予关注。800万在外浙商每年创造的财富总值和浙江全省年GDP相仿,也就是说,数百万海外浙商等于再造一个浙江。

中文名

浙商

商帮分类

宁波商帮、温州商帮、绍兴商帮等

浙商特点

舍得、和气、共赢、低调、敢闯

外文名

Businessman of Chekiang

代表人物

沈万三、包玉刚、邵逸夫、张忠谋、马云

历史沿革

浙商大厦 搜狗百科

浙商,一般指浙江籍的企业家的集合,他们,是19世纪推动中国工商业进程的强大商帮。他们,是最早参与上海的开发,叱咤十里洋场,一度垄断上海大半产业的传奇群体。

粤商、徽商、晋商、浙商、苏商一道,在历史上被合称为“五大商帮”。

唐代以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南移,江浙一带成为中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商品经济较为发达,也产生了中国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

清朝末年及民国初年,浙江商人成为中国民族工商业的中坚之一,为中国工商业的近代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民国时期,浙江财阀是国民政府的经济基础。

大陆改革开放之后,浙江商人活跃于国内外商界,为中国国内除台商之外最活跃的商帮之一,为各地的发展尤其是欠发达地区注入了活力。

著名浙商

湖州人沈万三是明初天下首富,清末镇海人叶澄衷是中国近代五金行业的先驱,以经营辑里丝起家的刘镛、张颂贤【徽商】、庞云鏳、顾福昌这“四象”为首的湖州南浔商人是中国最早的强大商人群体。以虞洽卿、黄楚九、刘鸿生为代表的宁波商人曾经叱咤于当时的远东第一大城市上海。

现代有名的商界人士有:

■ 海外——张忠谋、殷琪、董浩云、邵逸夫、包玉刚、曹光彪、董建成、王德辉、陈庭晔、吴光正、李达三、邱德根、安子介等。

■ 大陆——杨元庆、马云、丁磊、陈天桥、李书福、郭广昌、鲁冠球、冯根生、徐冠巨、宗庆后、宋卫平、邱继宝、黄巧灵、王均瑶、王阳元、鲍岳桥、求伯君、任正非、沈国军、江南春、叶立培、周成建、楼忠福、吴鹰等等。

浙江商人的特点为:“舍得”、“和气”、“共赢”、“低调”、“敢闯”;

浙江商人名词释义:最为活跃商人为温商,最为吃苦敢闯的商人是萧绍商人,最为活跃的商人城市为义乌市,最有代表性的商帮为的宁波商帮,最低调的浙商是越商。

现代浙商

浙商是谁,谁是浙商?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同这样一个观点: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浙江商人是当今中国最具活力也是最会赚钱的人群。

知名的零点调查公司不久前在北京地区进行的一项企业界人士调查结果显示,浙江商人是北京市场上的超级活跃群体;仅次于广东商人。 在上海,在沪浙军达50多万人,浙籍企业在沪投资总额、企业总数和资产总额,均居全国兄弟省市之首。

不仅仅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从通都大邑到穷乡僻壤,甚至在欧陆各国城市,到处都有操浙江口音的投资者和生意人。在各地的“浙江村”、“温州路”、“义乌街”,很难听懂的“浙江话”成了各地的本土语言。仅在西部省份,就有300万浙商在“你发展,我发财”。就目前说,450万浙商活动在世界各地。

下面这份不完全名单足可以说明浙商的实力和活力:

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当选浙江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会长,开创中国私营企业家出任省级领导的先例;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会长、万向集团创始人鲁冠球,是国内第一位领衔全国性行业协会一把手的企业一线负责人;在美国《财富》杂志的首次投票评选中,此前没有全国性知名度的华立集团董事长汪力成荣登“2001中国商人”榜首。而在总共8人中,浙商就有2人;资深企业家冯根生,是1988年第一届中国优秀企业家20位得主中,仍然活跃在生产经营第一线仅有的二人之一,并且越活越青春;阿里巴巴创办人马云,获选2000年《福布斯》杂志封面人物,成为50年来中国企业家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各地商帮

浙商有湖州商帮,龙游商帮,宁波商帮,萧绍商帮,绍兴商帮(越商),温州商帮,台州商帮,义乌商帮等著名浙商群体。

湖州商帮

湖商,是继徽商、晋商之后,在近代中国涌现的具有强烈地域特征的商人群体。与潮州商帮、宁波商帮同时涌现,对近代中国的政治与经济影响深远。

南浔镇的丝商在清末迅速崛起,形成了以“四象、八牛、七十二条金狗”为代表的中国近代最大的丝商团体。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及较早开埠,使以南浔丝商为代表的湖州商界接触到西方近代思潮,并加入到了推翻清政府统治的革命运动之中。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经费绝大部都由以张静江【祖籍徽州】为主的湖州丝商筹集和捐赠的,而南浔的丝商成为支持后来民国财政支柱的江浙财团的中坚力量之一,也是蒋介石在财政上的主要支持力量。

湖州人是在上海开埠后较早前住参与上海开发的人群。大量的湖州商人在当时陈其美的上海督军府任要职。湖州的丝商在上海举办了大量的绸厂,并控制了码头和租界大半房产,拥有的房产仅次于沙逊

宁波商帮

甬商是中国近代最大的商帮,为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推动了中国工商业的近代化。第一家近代意义的中资银行,第一家中资轮船航运公司,第一家中资机器厂等等,都是宁波商人所创办。宁波商帮对清末大上海的崛起和二战后香港的繁荣都做出了贡献。宁波商人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不乏世界级的工商巨子。

代表人物有:虞洽卿(旧上海)、叶澄衷(旧上海)、方液仙(旧上海,国货大王)、张尊三(日本,鱼翅大王)、吴锦堂(日本、关西财阀)、胡嘉烈(新加坡,南洋巨商)、包玉刚(香港,世界船王)、董浩云(香港、世界船王)、邵逸夫(香港,影业巨子)、邱德根(香港,娱乐业)、曹光彪(香港、毛纺大王)、陈廷骅(香港、棉纱大王)、张忠谋(台湾,芯片大王)、丁磊等等。

越商

绍兴越商,是中国一大商帮,从民国时期逐鹿上海滩、控制金融命脉的绍兴帮,到21世纪叱咤风云,享誉海内外的越商,绍兴商帮继往开来,在全球市场实行资本扩张、并购重组,涌现了大批量的行业巨头和上市公司。越商奉行低调稳健、实业投资的理念,在新兴产业、全球化浪潮中继续勇立潮头,敢为天下先。

得益于强大的越商团体,绍兴成为中国顶级的富豪集聚地和创业之都,大量的青年才俊,企业名家在绍兴这片热土上深耕细作、繁荣兴旺。

绍兴从商历史悠久,早在盛唐时期,绍兴就有“日出华舍万丈绸”的美誉,青瓷、绸缎、造纸远销海内外。截止2006年,绍兴在沪企业4000多家,总资产达2000多亿元,据上海方面初步统计,上海每百元零售总额中,有5元左右是绍兴人创造的,上海新矗立的每5座高楼中,有一座是绍兴人建造的。 截止2008年,绍兴商人在上海总资产达到3500亿!

越商这个中国唯一低调实力兼备的文化理念带动资本扩张的商帮,在海内外创办了大批行业巨头和规模企业。

龙游商帮

明清时期中国十大商帮之一,主要指历史上今浙江境内金丽衢地区商人的集合,它以原衢州府龙游县为中心。龙游商帮于南宋已初见端倪,于明朝中叶最盛(明代万历年间有“遍地龙游”之谚),清代走向衰弱。龙游商帮的商人主要经营书业,纸业,珠宝业等。 明万历年间,它与徽商、晋商以及江右商人在商场中各霸一方,名重一时,故有“遍地龙游”之谚。  龙游商帮的兴起离不开龙游当时的经济社会环境。“四省通衢汇龙游”,历史上的龙游为古代重要盐道饷道,南来北往的交通枢纽。且龙游自古多山林,盛产竹木茶粮,这些土特产品成为龙游商人最重要的外贸商品。

温州商人

温州早有经商传统,改革开放之后,温州商人更活跃于国内外商界。温商有遍布全国及海外的各级商会以及建有“温州街”、“温州商城”等。温州商人以精明、吃苦耐劳、敢闯敢干、得风气之先著名,即使是在条件较为艰苦的非洲,也能够找到温州商人的身影。温州的产品几乎在世界各地都能见到,如著名的温州打火机。现有“温州模式”一说(见经济学家董辅礽的研究)。

萧绍商帮

史书记载“越人,喜奔竞,善商贾。”萧绍地区即古越文化的核心地区,萧绍商帮是指活跃在萧绍平原上的萧山,绍兴本土企业家群体,萧山和绍兴是浙江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是中国最大的纺织化纤制造基地。萧绍商人以“奔竞不息,勇立潮头,敢为天下先”的气魄闻名于世。其代表人物有:鲁冠球,马云,陈天桥,金良顺,张志祥,冯亚丽,徐冠巨,虞阿五,姚新泉,宋卫平,陈建成,高志伟,阮伟祥,裘德道,陈妙林等。

台州商人

台州早有经商传统,改革开放之后,台州商人更活跃于国内外商界。新台商有遍布全国及海外的各级商会以及建有“台州街”、“台州工业园”、“武汉汉正街”、“浙商新城”等。台州商人以精明、吃苦耐劳、敢闯敢干著名,从东北、到新疆、南到海南,在中国只要有民营经济的地方就有台州商人的身影,台州的产品几乎在世界各地都能见到,如著名的台州塑料制品。

义乌商人

义乌以制造、经营小商品闻名于世,其小商品行销全球。现义乌小商品市场是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公认的世界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交易中心。义乌商人“鸡毛换糖”的商业行为,被列为浙商标志性事件第一名。义乌商人以其“一分钱利润”的精神发家,在义乌商人当中信奉这这样一个原则:在自己赚钱的同时,想尽一切办法让合作对象也赚钱。 义乌商人遍布世界各地,人称“蚂蚁商人”。中东欧洲非洲南美等等全世界都有着义乌商会。在这片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土地上,义乌人正在创造世界的奇迹。 义乌商人特点“谦虚”“勤奋”“低调”“共赢”。

社会启示

1、务实求生存,创新谋发展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根源,使浙商生存困难,发展更是难上加难。以义乌为例。义乌的“货郎担”作为农民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强烈的求生欲望和求利动机。但是,义乌的“货郎担”不是一般的商人,其求利本性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恶劣的农业生产条件下求生存的一种方式。当然这也成了今天义乌商业文化的渊源。务实的创业精神使浙商生存下来,强烈的创新意识使浙商发展起来。自主创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企业长远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必然的途径。创新是永恒的话题,更是企业发展不懈的动力。小企业靠创新长大,大企业靠创新做强。创新是重要的,但创新的风险是巨大的。在这个道路上,充满着非常多的困难和曲折,但不乏智慧和创新精神的浙江商人紧跟潮流,通过创新来学习,通过创新创造新增长。

2、浙商精神是永恒的

浙商精神就是:勤奋务实的创业精神、勇于开拓的开放精神、敢于自我纠正的包容精神、捕捉市场优势的思变精神和恪守承诺的诚信精神。人们难以想象,浙江桐乡不出羊毛,却有全国最大的羊毛衫市场;浙江余姚不产塑料,却有全国最大的塑料市场;浙江海宁不产皮革,却有全国最大的皮革市场;浙江嘉善没有森林,却有全国最大的木业加工市场。浙江人正是凭着这种“四千精神”,在千锤百炼中“无中生有”,闯出了一片创业模式的新天地,取得了令世人注目的辉煌成就,也使浙江人自己获得了“东方犹太人”的美誉。浙商身上折射出一种精神,“四千精神”是浙商精神的形象体现。她激励着浙江人去创业,去创新。浙商精神激励浙商去不断创新创业模式,推动和促进了浙江乃至国内外区域文化的丰富发展和区域经济的繁荣兴旺。

3、浙商文化内涵丰富,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如果说,一个由英特尔引发的改变已发生在社会中,那么,由浙商文化引发的创业创新能量正在影响和改变着区域文化。浙商的文化模式在区域文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浙商文化并不是单纯的浙商创业历程的总和,浙商文化超过了浙商创业历程的总和,在其文化模式的组合中,蕴含着浙商文化元素中并不具有的特质,其行为范式也蕴含着裂变的能量,它好比火药不仅仅是硫磺、木炭、硝石的总和一样。别人还在犹豫,他们已经在行动,这就是浙商,一步领先,步步领先。浙商文化是浙商在创业创新活动中特有的心灵历程、团队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法律制度和组织结构,是浙商智慧的结晶,是浙商人格力量的升华。

4、浙商文化已经成为区域文化软实力的支柱之一

强烈的品牌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是浙商的创业核心。在创立品牌过程中,创牌意识是基础,自主创新是关键,人才培养是根本。浙商已经悟出其中的奥妙。浙商的努力,推动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推动和促进了区域教育、体育、旅游、电视、娱乐、经贸信息等文化教育产业和慈善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大大提升了区域文化软实力,促进了经济和文化良性互动和一体化建设。

5、政府支持是浙商创业创新的武器

浙江各级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关心,是浙商成长的外在动力。政府为浙商构筑了一个施展身手的平台,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

浙商群体是一支生机勃勃的优秀企业家队伍,既然能够在如此艰辛的历变中取得成功,相信浙商也一定能够牢牢抓住创新这个创业使命的核心,在国际舞台上进一步展现浙商的雄姿,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对外传播

2005年6月5日,随着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浙江省工商联会长徐冠巨先生的一键按钮,浙商网经过7个月的试运行后正式开通。

浙商网由浙江在线新闻网站打造,是浙商唯一的官方新闻门户,也是天下浙商人气最旺的网络社区。网站在商界、政界、学界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网站现设八大板块,近90个栏目,涵盖浙商动态、财经报道、投资理财、招商引资等各大领域,并制作了电子杂志、视频新闻。

2007年4月,浙商网将《每日财经新闻导读》升级、改版成《浙商邮报》。《浙商邮报》周一至周五每日发送,内容涵盖了浙江经济报道、国内外财经要闻、浙股浙企动态、天下浙商近踪、浙商决策参考等几大版块内容。将给广大浙商网的网友带来新的阅读感受,让大家知晓更多财富信息。

2008年5月10日,“天下浙商财富风云”暨改革开放30周年浙商大会在杭州西子湖畔召开。

2010年4月25日,欧洲浙商总会在葡萄牙成立。

浙商杂志

《浙商》杂志2004年创刊,由浙报传媒控股集团主管主办,浙报传媒、 杂志浙江广电集团、浙江省民营企业协会联合投资。5年间,以“引领中国民营商业力量”为己任,《浙商》成为国内发行量最大的高端财经杂志之一。今天,浙商传媒已构建了以《浙商》杂志系列刊为核心,以浙商大会等重大活动为平台,以浙商全国理事会为重要支撑,浙商手机财报为新媒体通道,以投资服务、培训等为衍生产业的全新营运模式,并正努力成为国内独特的财经综合服务提供商。

《浙商》杂志为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全国各浙江商会和浙江省内各私营(民营)企业协会为会员提供订阅服务。 除了全国各城市机场和书报亭拥有杂志的零售外,浙江国航航班、VIP值机柜台、京沪杭等近10000个商务场所还会提供免费阅读服务。

大事记

2004年

6月1日《浙商》杂志试刊号出版。

6月6日 首届浙商论坛举行。

7月1日《浙商》杂志创刊号正式出版。

10月 浙商理事会正式成立。

11月8日天下浙商网正式推出。

2005年

5月20日“2005浙商财富快车”在永康举行,至今共有近5万名浙商参加了“浙商财富快车”活动

2006年

1月17日 第3届风云浙商颁奖典礼在杭州举行,马云等10位浙商获奖。

6月1日首次独家发布年度“浙商投资分析及投资环境评估报告”。

6月2日- 4日 2006浙商大会暨浙商论坛、首届浙商投资博览会在杭州举行。

10月15日《浙商·投资中国》试发行,成为《浙商》杂志下半月刊的雏形。

2007年

1月31日 “2006年度风云浙商”颁奖典礼在杭州举行,江南春等10位浙商获奖。

3月31日浙江省新闻出版局正式批复同意《浙商》杂志变更为半月刊。

5月30日 2007浙商(中国)投资博览会开幕。

5月30日-6月1日 2007浙商大会暨浙商论坛在杭州举办,全国政协副主席黄孟复、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等领导出席大会并讲话。

10月《浙商》杂志以132971册的平均期发数通过BPA Worldwide发行认证。

11月牵头发起设立红石创投基金、蓝石创投基金。

2008年

1月1日《浙商》杂志正式改版为半月刊,上半月刊为《浙商·商业人物》,下半月刊为《浙商·投资理财》。  3月29日浙商太太俱乐部成立。

6月20日- 22日 2008浙商论坛暨浙商(创业与投资)博览会在浙江义乌举行。

11月《浙商手机财报》推出。

2009年

1月14日浙商风尚会揭幕晚宴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举办。

5月30日2009浙商大会启幕,全国政协副主席黄孟复、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等领导出席大会并讲话。《浙商》杂志首次独家发布“2009浙商全国500强”榜单。

5月31日 “浙商理事会创投专业委员会”揭牌。

11月8日“2009国际家族企业论坛”上,《浙商》杂志公布“2009最受尊敬的家族企业”及“2009中国民营企业少帅榜”榜单。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