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上县(安徽省阜阳市下辖县)

由网友(╰笑朢離亽ヤ)分享简介:颍上县是安徽省阜阴市下辖县,颍上简称“慎”,颍上县位于淮河、颍河接汇处,总面积一九八七平方私里,耕地一二.五万私顷,二零二一年户籍人嘴一七九.四三万,常住人嘴一一九.八万人,辖三零个州里、三四八个村(社区),颍上区位优胜,接通就捷。阜阴机场以及京9铁路阜阴编组站距县乡六零私里,毗连京沪以及京9两大铁路支线的阜淮铁路竖脱县境...

颍上县是安徽省阜阳市下辖县,颍上简称“慎”,颍上县位于淮河、颍河交汇处,总面积1987平方公里,耕地12.5万公顷,2021年户籍人口179.43万,常住人口119.8万人,辖30个乡镇、348个村(社区),颍上区位优越,交通便捷。阜阳机场和京九铁路阜阳编组站距县城60公里,连接京沪和京九两大铁路干线的阜淮铁路横穿县境。[1]2020年获评中国特色小吃百佳县市。[2]

颍上地肥水美,物产富饶。是皖北地区的鱼米之乡,盛产小麦、水稻、玉米、红薯、水产等农产品。襟淮带颍的水资源优势、承东接西的地理环境、四季鲜明的气候特征孕育了颍上优良的生态环境。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铁矿储量上亿吨,煤炭储藏量达100多亿吨。

截至2021年末全县有中等职业教育高校5所,普通中学61所。其中,高中5所,初中55所。小学174所,幼儿园204所。截至2021年全县共有卫生机构422个,其中医院1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05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5个,其他卫生机构1个。[3]

颍上历史悠久。据南照镇铜台孜发现的陶器、石器等文物考证,此地为新石器时代遗址。至迟在原始社会晚期,这里已有人类聚居。按其沿革,远在夏商时代,属豫州。周为“慎邑”,属楚国。秦为“慎县”,属泗水郡。汉高祖初,“慎”属楚王韩信封邑,信被诛,置汝南郡。[4]

中文名

颍上县

外文名

Yingshang County

别名

慎城、慎邑

地区生产总值

465.0亿元(2021年)[3]

下辖地区

30个乡镇、348个村(社区)

电话区号

0558

著名景点

八里河风景区、尤家花园、管仲老街、管鲍祠、明清苑等

机场

阜阳西关机场、合肥新桥国际机场

火车站

颍上站、颍上北站

车牌代码

皖K

县委书记

张银军

县长

程晓醒

面积

1987平方公里

人口数量

总人口1794317人(2021年)[3]

行政区类别

国家/地区

安徽省阜阳市

政府驻地

慎城镇城北新区政务南路

邮政编码

236200

地理位置

安徽省西北部

气候类型

北温带与亚热带之间过渡型气候

汽车站

颍上县客运汽车站[5]

行政区划代码

341226

地理坐标

东经115°56′~116°38′、北纬32°27′~32°54′

建制沿革

临泉县 安徽阜阳市辖县

颍上县历史悠久。据南照镇铜台孜发现的陶、石器等物考证,此地为新石器时代遗址。至迟在原始社会晚期,这里已有人类聚居。

按其沿革,远在夏商时代,属豫州。

周为“慎邑”,属楚国。

秦为“慎县”,属泗水郡。

西汉高祖初,“慎”属楚王韩信封邑。韩信被诛,置汝南郡;武帝置13州刺史部,“慎”属豫州部汝南郡。

新莽改“慎县”为“慎治”,汝南为汝汾。

东汉复为“慎县”,属汝阴郡。

三国时,魏景初二年(238年)划属汝阴郡。

西晋怀帝时,中原大乱,晋豫州淮北地区被北方石赵夺去,“慎县”属扬州管辖。

东晋永和五年(349年)收复,仍属豫州汝阴郡。

南北朝属宋地,把山西雁门旧县侨置慎地,名为“楼烦令”(按《宋书》郡县均带官名),属豫州刺史、西汝阴太守。将“慎县”置于南汝阴郡合肥以东,后避讳称梁县(今肥东县梁园镇)。齐仍为楼烦,属汝阴郡。永元二年(500年),没于元魏,属扬州。梁武帝六年(507年),设置下蔡、楼烦、宋3县。下蔡、楼烦共为下蔡郡,属豫州。宋县(今南照集以北和阜南县东部),属汝阴、弋阳2郡。东魏以下蔡、楼烦共为下蔡郡,属扬州。北齐以下蔡、楼烦属扬州汝阴郡。陈楼烦县没于北周,属同北齐。

隋大业二年(606年),楼烦县改名颍上县,当时并有原下蔡(今凤台西南一带)、楼烦(慎地)2县的辖地,属豫州汝阴郡。

唐朝,属河南西道,颍州汝阴郡。乾元元年(758年),复属颍州。

北宋初年,属京西北路,顺昌汝阴郡。

南宋绍兴三十一年,即金世宗大定元年(1161年),金军占领顺昌,将顺昌改为颍州,辖颍上县。

金元光二年(1223年),改属寿州府寿州。

元至元二年(1265年),省颍上县入颍州,后复置颍上县,仍属颍州。至元三十年(1293年),属河南江北行省汴梁路汝宁府颍州。

明洪武四年(1371年)二月,属中都临濠府颍州。洪武六年(1373年)九月,属中立府颍州。洪武七年(1374年)八月,属凤阳府颍州。

清顺治初,属江南左布政使司凤阳府颍州。雍正二年(1724年),升颍州为直隶州;十三年(1735年),又升颍州府,颍上县均属其辖。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1月,裁府留县,民国三年(1914年)分道,属淮泗道。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废道设行政督察区,区下设县,属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8月,划属第三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属阜阳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7年,颍河以北的谢桥、龚集、江口、杨湖、夏桥一带,属共产党新四军领导的阚疃县民主政府。

1948年2月,颍河以南属豫皖苏分局及豫皖苏边区第四分区,成立颍阜县民主政府。

1948年4月,豫皖苏边区第六分区在颍河北岸设颍上县民主政府。

1949年1月6日,颍上县解放,恢复旧建置,成立颍上县民主政府。

1949年3月,成立中共颍上县委、颍上县民主政府,同年4月21日,划属皖北行署阜阳专员公署。同年10月,颍上县民主政府改称颍上县政府。1950年8月,改称颍上县人民政府。

1952年4月12日,皖南、皖北行政公署合并,成立安徽省,阜阳仍为专员公署,辖颍上县。

1954年7月,成立颍上县人民委员会。

1968年8月,“文化大革命”期间,改为颍上县革命委员会。

1980年5月15日,复名颍上县人民政府。

2019年4月29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颍上县退出贫困县序列。[6][7]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颍上县下辖22个镇、8个乡。[8]

区划详情

22个镇:慎城镇、谢桥镇、南照镇、杨湖镇、江口镇、润河镇、新集镇、六十铺镇、耿棚镇、半岗镇、王岗镇、夏桥镇、江店孜镇、陈桥镇、黄桥镇、八里河镇、迪沟镇、西三十铺镇、红星镇、十八里铺镇、鲁口镇、古城镇。

8个乡:建颍乡、五十铺乡、盛堂乡、关屯乡、垂岗乡、赛涧回族乡、刘集乡、黄坝乡。[8]

名称下辖
慎城镇辖26个社区、9个行政村[9]
谢桥镇辖5个村、9个社区,164个自然村[10]
南照镇辖8个行政村、1个社区、4个居民社区[11]
杨湖镇辖9个行政村,3个居民社区[12]
江口镇辖16个行政村,1个居民社区,共323个村(居)民小组[13]
润河镇辖12个行政村,3个居民社区,122个自然庄
新集镇辖10个行政村、1个居民社区[14]
六十铺镇辖8个行政村、3个居民社区、170个自然庄[15]
耿棚镇辖18个村、2个居民社区
半岗镇辖13个行政村,共有自然庄93个[16]
王岗镇辖6个行政村,2个居民社区[17]
夏桥镇辖1个居民社区、11个行政村、122个自然庄[18]
江店孜镇辖9个行政村、1个居民社区,123个自然庄[19]
陈桥镇辖9个行政村[20]
黄桥镇辖11个行政村和1个居民社区
八里河镇辖11个行政村[21]
迪沟镇辖2个社区、7个行政村[22]
西三十铺镇辖9个行政村,1个居民社区、73个自然庄[23]
红星镇辖4个行政、3个居民社区,119个自然村
十八里铺镇辖13个行政村(居),124个自然庄,155个村民组[24]
鲁口镇辖6个行政村,2个社区,48个自然庄[25]
古城镇辖1个居民社区、7个行政村
建颍乡辖1个社区,13个行政村
五十铺乡辖7个行政村,1个社区,117个自然庄[26]
盛堂乡辖1个社区、7个行政村、165个村民小组[27]
关屯乡辖7个行政村,199个生产组,88个自然庄[28]
垂岗乡辖5个行政村,1个居民社区[29]
赛涧回族乡辖6个行政村[30]
刘集乡辖12个行政村,1个居民社区[31]
黄坝乡辖3个居民社区、6个行政村[32]

自然环境

颍上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淮河与颍河交汇处、淮北平原最南端。南临淮河,中跨颍水。地理座标为东经115°56′—116°38′,北纬32°27′—32°54′。以县城为起点,东至江店孜镇蒋郢孜东27.1千米与凤台县接壤;西到六十铺西五十铺大赵庄34.5千米与阜阳市颍州区、颍东区、阜南县毗邻;南至淮河13千米与霍邱县、寿县隔河相望;北至陈桥镇毛沟桥29.4千米与利辛县交界。全县东西长72.5千米,南北宽56.1千米,总面积1988.5平方千米。占安徽省总面积的1.4%,占阜阳地区总面积的10.9%。县界周长261千米。

地形地貌

颍上县属典型的淮北冲积平原,境内无山丘,地势平坦,由西北向东南略倾斜。最高海拔为29.5米,最低海拔为18.5米,坡降为1/10000。继第三纪以来,地壳继续发生以沉降为主的地质运动,第四纪冲积物在地表沉积,不断改变着地貌形态。加之近代黄河多次南泛侵蚀、沉积,以及淮河各支流的分割,境内又构成不同的小地形,根据地貌形态和成因,可分为三个类型:

河间平原

分布在西淝河、颍河及淮河之间的平缓地带,是县内主要的地貌型。由西向东南微倾斜,海拔24—29米。成土母质以河湖相沉积物为主,受黄泛沉积影响不明显,土壤中的钙质成份经长期淋溶作用,在一定的深度聚集形成砂礓或砂礓盘。有些隆起的地方经剥蚀作用,砂礓层深埋在1米以内,或露出地表。在缓坡地段的上侧,地下水位较低、砂礓层较深。土壤质地一般为重壤至粘土。

黄泛平原

分布在颍河两岸洼地,宽5—15千米。原地表为黄泛沉积物覆盖,土壤主要是沙土至粘土或不同质地组成,尤以粘土居多。一般自然肥力较高,是本县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

河谷平原

分布在淮河沿岸,原为河漫滩,地表多为厚度不等的淮河冲积物覆盖,地势平洼,土壤较肥沃,汛期易受洪涝灾害,生产水平高但不保收。

气候特征

颍上县属北温带与亚热带之间过渡型气候,由于受西伯利亚和太平洋、印度洋冷暖气流的交互影响,夏热冬冷,四季分明,雨水充沛,但年内和年际间分配不均。

气温

颍上县气温年平均气温15.0℃,年际变化在14—16.1℃之间,80%年份在15℃以上。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28.1℃,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1.1℃。极端最高气温41.2℃(1966年8月8日),极端最低气温-22.8℃(1969年1月31日)。旬平均气温变化特点是:1—2月份,旬均气温维持在4℃以下,3月份气温回升,因受冷空气影响程度不同,起伏曲折,变化不稳。4月份明显回升,7月中旬—8月上旬达到高峰,11月中旬起,气温递降明显。平均无霜期221天。

降水

颍上县常年平均降水904.6毫米,由南向北递减,南部沿淮约950毫米,西北部约880毫米。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有季节性变化,而且年际间差异很大,一般是夏季多冬季少,春雨多于秋雨。个别年份降水强度大,暴雨多而集中。总的看来降水比较充沛,尤其是4—9月份降水较为集中,6—8月份更是雨热同季,较有利农作物对水热资源的利用。但降水不均,易造成不同程度的旱涝灾害。

日照

颍上县历年平均年日照时数为2213.3小时,年日照率为50%。最多年份2497.6小时,日照率59%;最少年份1806.5小时,日照率43%。在各月的分布中,以7月份照时数最多,平均224.9小时,2月份日照时数为最少,平均141.7小时。年太阳能总幅射量平均119.9千卡/立方厘米;6月份最多,为13.9千卡/立方厘米,12月份最少,为6.2千卡/立方厘米。

蒸发

颍上县蒸发年平均蒸发量为1757.1毫米,相当于年降水量的2倍。各月之间,1月份蒸发量最小,平均64.0毫米,6月份最大,平均为216.6毫米。干旱高温年份蒸发量增大。

颍上县属亚热带季风区,年平均风速为3.2米/秒,一般风力为2—4级,有时也有5—7级大风。

水文概况

颍上南部淮河岸线98千米,其在颍上县境内的主要支流有涧河、润河、颍河、西淝河、济河。颍河从东北入境,至东南入淮,贯流103千米。除天然河流之外,境内还有淮颍大沟、阜颍河、八里河引河、谢展河、人民河、小清河、八丈沟、灰沟、六南河9条人工河,总长129千米,排灌效益150万公顷。主要湖泊有唐垛湖、秋稼湖、第三湖 、焦岗湖、戴家湖、五里湖 ,面积898.6平方千米。[33]

河流

淮河:是境内最大河流,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太白顶的固庙,流经河南、安徽至江苏扬州的三江营入长江,干流长1000千米。从淮源至豫皖交界的洪河口为上游,长360千米。从洪河口至洪泽湖出口的三河闸为中游,长490千米;洪泽湖以下为下游,长150千米。淮河从太白顶东南流经红石潭、出山店、长台关、息县、淮滨至洪河口。北岸进入安徽省阜南县境,过王家坝闸东南下,南岸入固始,至三河尖。东北流,至曹台孜东1千米许入颍上县境。东北流1千米,有涧河自西北来会,过涧河口至南照集,东流10千米,润河自西北来会,过河口至润河集,东南下7千米至关屯渡.再东流经赵家集、秋稼湖闸、庙台集、垂岗集、新渡口、管家沟涵洞,再折向东南1.5千米左右至余家滩,再折北1千米,东岸为寿县所属正阳关,又北流1.5千米,颍河自西来会,其北岸为沫河口。又折西而北流,经鲁口子、王台子、朱台子、刘台子至陆家沟口出县境。全长98千米,四季通航。

润河:发源于阜阳市临泉县新集西北两千米许,经阜南至信家坝入颍上县境。东南下,越陈家桥、吴家桥、徐家桥、马家坝、汪家坝;杨家坝、灵台庙、陶家坝,再东南流3千米,至润河集西头人淮。全长20余千米,是县内主要内河之一。润河支流繁多,左岸有马家沟、六南沟、徐家沟、淮颍大沟、貉子沟;右岸有尹黄沟、雷家冲、淌子沟、张家湖沟等。

颍河:又名沙河,发源于河南省登封县,东流经禹县、临颍、西华、周口、项城,过沈邱闸、界首、太和、阜阳城,至洄溜集,右岸进入颍上县境。再东南至口子集东倒栽槐,左岸进入颍上县境,东流经新集、江口集,过县城东南流经张泊渡、刘集、杨湖,至沫河口与淮河成丁字形相会,流经颍上县境103千米。

西淝河:据民国《颍上县志》载:“西淝水,汉书名夏淝水,为沙水故道,别而为淝,上承河南鹿邑之清水及练沟水,清水自北来,练沟水自西北来,统于孟家桥,桥以下始为淝。今以西淝名者,取别于东淝、北淝也”。今因开挖茨淮新河,把阚疃以上之水截引,直接人淮,故现在西淝河应以阚疃闸下为起点。东南流至利辛县之展沟集半千米,南岸进入颍上县境,纳毛沟水来会。东流至瓦寺东北,折而南至巨鲁集北,有界沟来会。至川塘东北,复东流,过侯家洼偏北东下,过杨村集再东南,至铁佛寺(俗名铁箍寺)东,折南流至马拐子东,复东南下,至汤店子老集东偏北1千米许,有济河来会。西淝河(南岸)从展沟集东毛沟口起至济河口止,在颍上境内总长约14.7千米。

济河:源出于阜阳市颍泉区伍明沟上的抱龙桥,上通老茨河,东南流,经阜阳城北,过阜蚌公路、口子集,至门东郭庄,在杨楼子东,进入颍上县境,与乌江交会.稍东经杨庄桥至汤岗子,折东北下,过大徐庄桥东流至王山庄门前,折东南至谢桥集西北的李桥以南,又东下,过济河闸,转而东南流至庄坝子桥,东流至大胡家西北角,急折北偏西而去至孙岗东北,直北流,至老集东,艾东北下西淝河。从杨楼子东至济河口止,经颍上县境30千米许。相传,济河两岸为古森林区,地势险要,河内为航运通道,河岸有重要营房、集镇、动物园和城池。不仅当地农民挖河泥时曾发现有古木帆船、陶瓷器皿,而且在1958年修整开挖济河施工中,又有古树、石斧、石箭、石刀、石锤、象牙、鹿角和恐龙化石等古物出土。济河两岸地下蕴藏有丰富的煤炭矿藏。[33]

湖泊

八里河:是一个内陆湖,北距颍城5千米,东西长15千米,南北平均宽1千米,水面15平方千米左右,流域面积483.6平方千米。

第三湖:起自颍上县耿棚镇灵台湖,东流至大尤湖入八里河,全长16.2千米,流域面积113平方千米。

焦岗湖:位于颍上东南部,颍河左岸和淮北大堤之间,北临济河和西淝河,东居颍上、凤台两县交界处,流域面积480平方千米,湖底最低高程17米。

五里湖:距县城约2.5千米,全长14.9千米,流域面积137.8平方千米。[33]

土壤类型

棕壤是颍上唯一的地带性土壤。主要分布在润河、颍河、八里河、焦岗湖、第三湖沿岸自然地段上侧,总面积约20万亩。成土母质为黄土性古河流沉积物和第四纪红土。

砂礓黑土在颍上仅有一个普通砂礓黑土亚类,分布最广,是具有腐泥状黑土层及潜育砂礓层的暗色土壤。主要分布在江口、陈桥、谢桥、夏桥、江店、六十铺、红星、耿棚、新集等乡镇,总面积为82.5万亩。

潮土是颍上肥力较强,成土年代较短,面积仅次于砂礓黑土的第二大土类。主要分布在颍河两侧,淮河左岸、西淝河右岸的沿河湖洼地,总面积为41.25万亩。有黄潮土、灰潮土两个亚类。

水稻土主要是在棕壤及砂礓黑土上改种水稻,经长期水耕热化而成的土类。分布在江店公路以南、第三湖、润河以南、八里河沿湖地区以及垂岗以北地区的一些老稻区,总面积约为21.5万亩。[33]

植被条件

颍上县原属草甸植被,两三千年前已开垦利用,逐步被人工植被代替。自然植被只能在沟边、路旁发现少数的白茅、马唐、鸡眼草等。县内现有植被虽属于华北区系,又具有南北过渡的特点,从而反映了县内土壤形成的过程和土壤类型也具有南北过渡的特征。[33]

自然资源

颍上县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为8.54亿立方米,正常年份为8.1亿立方米,干旱年份为5.3亿立方米,特大干旱年份为2.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为4.63亿立方米,正常年份为4.0亿立方米,干旱年份为2.3亿立方米,特大干旱年份为0.8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为3.91亿立方米,正常年份为4.1亿立方米,干旱年份为3.0亿立方米,特大干旱年份为1.73亿立方米。现状水资源可利用量为4.83亿立米。其中: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1.9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为3.26亿立方米,出境水量为196.8亿立方米。[33]

土地资源

颍上县国土面积为1859平方千米,人均土地面积0.106公顷。耕地面积12.48万公顷,占总面积的67.14%,其中,基本保护农田11.06万公顷;林地面积3.52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8.96%;可养水域面积1.14万公顷,占总面积的6.13%;其他用地1.45万公顷,占总面积的7.8%。

植物资源

颍上县主要植物资源有微管束植物942种,隶属173科,其中蕨类植物22科35种,裸子植物7科27种,被子植物880种。

野生药用植物:有颍半夏、半边莲、紫苏、车前草等。

林木:以落叶阔叶树种为主,针叶常青树种次之。其中:用材乔木有椿树、楝树、榆树、槐树、泡桐、杨树、柳树、松柏等;灌木有荆条、杞柳、紫穗槐等;果木有梨、苹果、桃、李、枣、柿、石榴、樱桃、葡萄等;风景树有法梧、蓬松、刺松、马尾松、柳杉、雪松。竹木以小圆竹为主。

水生植物:有藕、菱、茭白、荻、芦苇、芡实等。

动物资源

颍上县野生动物有黄鼠狼、野兔、野猫、刺猬、水老鼠等。

鱼类隶属7个目、10个科、48种。以鲤科为主,共34种,占72.8%,其余如鳅科、银科、鲶科次之。主要经济鱼类有鲢鱼、鳙鱼、鲤鱼、草鱼、青鱼、鲂鱼、鲫鱼、黑鱼、鲶鱼,以及黄鳝、虾、蟹、螺蛳、河蚌等。

矿产资源

颍上县已探明的矿物资源有煤矿、铁矿、河沙、石英沙等。

煤:分布在谢桥、陈桥、江口、夏桥、江店、杨湖等乡镇,煤炭储量为20多亿吨,是两淮煤炭的主要基地;煤田东西走向,长11.5千米,宽4.5千米,面积52平方千米。煤层总厚743米,共含煤31层,其中可采16层,厚度32.7米。煤质优良,含硫磷低,适合作配焦、动力用的工业煤。其中谢桥煤矿储量达8.9亿吨,已于1983年12月10日破土动工兴建年产400万吨的大型矿井。

铁:已探明南照、耿棚地下蕴藏的铁,与霍邱县西北的铁矿,隔河相连。

砂:沿淮的南照、润河、半岗河段,黄砂资源丰富。[33]

人口

2021年,全县年末总户数478595户,总人口为1794317人。其中:城镇人口为434223人,乡村人口为1360094人;男性人口为948546人,女性人口为845771人。年末全县常住人口119.8万人,与上年末持平。[3]

政治

党委领导
职务姓名
县委书记张银军
县委副书记程晓醒、徐云飞
政府领导
职务姓名
县长程晓醒
副县长虢磊、房鲲鹏、岳岿、王文才、卜涛、吴彬、孙利(挂职)、李汪苗(挂职)
人大领导
职务姓名
主任胡伟
副主任姜杰、蔡静、马树行、王云山
政协领导
职务姓名
主席刘铭
副主席陈莉(女)、蒋灵 、孟慧、黄庆虎、马艳荣(女)

以上内容参考来源:颍上县人民政府[34][35][36]、新浪新闻[37]

经济

202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5.0亿元,按照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9%,两年平均增长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9.4亿元,增长8.4%;第二产业增加值191.4亿元,增长8.8%;第三产业增加值204.3亿元,增长9.1%;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15.6:39:45.4调整为14.9:41.2:43.9。单位GDP能耗0.2585吨标准煤,同比下降3.0%。[3]

第一产业

2021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同比增长10.6%,实现增加值76.0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农业产值49.2亿元,增长4.6%;林业产值19.5亿元,增长8.1%;牧业产值47.0亿元,增长19.4%;渔业产值9.7亿元,增长5.4%;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活动产值13.8亿元,增长9.9%,实现增加值6.6亿元,增长9.8%。  

2021年,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79246公顷,比上年减少147公顷。油料种植面积3316公顷,比上年扩大619公顷。棉花种植面积225公顷,比上年减少56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6262公顷,比上年扩大806公顷。

2021年,全年粮食总产量99.9万吨,其中:小麦产量57.9万吨,稻谷产量20.5万吨,玉米产量17.7万吨,豆类产量3.4万吨,薯类产量0.4万吨。油料产量7366吨,棉花总产量173吨。  

2021年,肉类总产量为11.0万吨。肉猪出栏88.5头,同比增长30.5%;牛出栏3.6万头,同比增长0.2%;羊出栏44.0万只,同比下降9.5%;家禽出栏1271万只,同比下降7.4%;禽蛋产量3.1万吨,同比下降6.0%。年末牛存栏5.7万头,同比增长16.3%;生猪存栏50.2万头,同比下降0.6%;羊存栏16.8万只,同比增长1.5%。全年水产品产量49792吨,同比增长3.9%。养殖面积9800公顷,同比增长0.8%,养殖产量45060吨,同比增长4.9%。 

2021年,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不含农用运输车)124.6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6%,农用拖拉机45106台,同比增长2.9%。其中,大中型拖拉机7617台,同比增长3.8%,小型拖拉机37489台,同比增长23.2%,全年化肥施用量(按折纯量计)46002吨,同比下降0.1%。农村用电量65210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0.1%。[3]

第二产业

工业

2021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235家,全年新增23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2.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产值增长28.2%,股份制企业产值增长11.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产值增长113.3%。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4.8%,制造业增长10.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4%。规上工业销售产值增长11.8%,工业产销率为97.3%。

2021年,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6.6%,高于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1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同比下降2.9%,增加值同比下降1.3%。

2021年,分行业看,全县29个工业大类有17个行业保持增长,全年纺织业同比增长1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同比增长34.6 %,化学纤维制造业同比增长26.7%,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26.8%。

2021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全年小麦粉、服装、家具、锂离子电池、化学纤维产值保持快增长,产值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1.1%、51.0、33.1%、51.0%、38.4%。

2021年,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7.7亿元,同比增长16.8%;实现利润总额47.7亿元,同比增长36%,平均用工人数23852人,同比增长6.4%,应交增值税11.6亿元,同比增长22.4%。

建筑业

2021年,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6.9亿元,同比增长10.5%。资质以上建筑企业54家,期末从业人员5193人,实现总产值17.4亿元,同比增长34.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9.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9.4%,竣工产值4.4亿元,同比增长43.6%。[3]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达到190个,新开工项目113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139个,占全部投资项目的73.2%,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12个,占全部投资项目的58.9%。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8%,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69.2%,技改投资同比增长72.8%,民间投资同比增长7.2%。

2021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85.9亿元,同比下降20.0%,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26.6亿元,同比增长2.8%。商品房销售面积82.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9.0%;商品房销售额52.1亿元,同比下降10.5%;竣工面积15.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6.7%;商品房待售面积8.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5.4%。

商贸、餐饮、外经 

2021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6.3亿元,同比增长22.4%;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36.5亿元,同比增长30.5%。分城乡看,城镇增幅高于乡村。城镇实现零售额142.2亿元,增长23.5%;乡村实现零售额94亿元,增长20.8%。从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47.2亿元,同比增长17.9%;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50.6亿元,同比增长23.3%;住宿业实现零售额3.2亿元,同比增长25.8%;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5.2亿元,同比增长24.7%。

2021年,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增长46.1%,饮料类增长21.7%,烟酒类下降6.8%,化妆品类增长25.5%,金银珠宝类增长30.2%,日用品类增长19.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3.2%,中西药类增长43.2%,石油及制品类8.4%,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35.2%。

2021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7%。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与上年同期持平,衣着上涨2.1%,居住上涨0.5%,生活用品及服务下降0.9%,交通和通信上涨5.1%,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0.3%,医疗保健与上年同期持平,其他用品和服务下降5.8%。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1.7%,鲜菜价格上涨5.7%,畜肉价格下降17.6%,降幅比前三季度扩大2.3个百分点。

2021年,全年利用市外亿元以上项目总资金是159.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工业项目资金是97.6亿元,同比增长29.6%。实际利用省外亿元以上项目资金128.5亿,完成序时进度116.8%。

邮电、旅游

2021年,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7.9亿元。其中,电信业务总量6.3亿元,增长6.9%;邮政业务总量1.6亿元,增长11.3%。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总量1175万件,增长22%;快递业务收入0.85亿元,增长12.7%,移动电话用户103.1万户,比上年增加6.6万户,年末互联网用户39.6万户,比上年增加1.0万户。

2021年,全年共接待游客641万人次,同比增长1.2%,旅游综合收入43亿元,同比增长7.2%。

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2021年全年全县实现财政收入45.8亿元,同比下降2.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1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税收收入20.5亿元,同比增长1.0 %,非税收入9.6亿元,同比增长25.8%。财政支出84.8亿元,同比下降2.4%。其中,教育支出增长3.0%,公共安全支出增长12.9%,科学技术支出同比增长3.2%,卫生健康支出支下降1.0%。

2021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564.0亿元,同比增长5.5 %,比年初增加29.4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415.6亿元,同比增长16.3%,比年初增加58.1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424.5亿元,同比增长12.5%,比年初增加47.1亿元,其中住房贷款余额269.2亿元,比年初增加30.8亿元;贷款占存款比例为75.3%,较上年同期提高4.7个百分点。

2021年,全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8.4亿元,同比下降1.0%,其中,财产险6.1亿元,增长4.4%;人身险3.1亿元,下降10.3%。财产险中农业保险1.1亿元,增长37.5%,健康险1.5亿元,下降15.0%;人身险中寿县2.3亿元,下降9.1%;意外伤害保险459.3亿元,下降41.4%;健康险6984万元,下降11.3%。[3]

文化

颍上县东临吴越,西接中原,中原文化与吴越文化在此交融。这里孕育出了“相桓公,霸诸侯,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春秋时期杰出政治家管仲,此外这里还孕育了常任侠、戴厚英、杨多良、郑守仁、陈国良、李增智等一代名流。

颍上县古迹有慎县古城遗址、建于明万历年间的管鲍祠、河洲书院,名胜有八里河国家风景区、迪沟生态旅游风景区、尤家花园、五里湖生态湿地公园等。有“东方芭蕾”之称的颍上县花鼓灯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戏曲

推剧

推剧是颍上县王岗区垂岗乡黄洼村老艺人唐佩金于1932年在花鼓灯基础上,吸取琴书和凤阳歌中的营养而创作的一种独特剧种,初名“四句推子”。1952年,由颍上文艺班搬上舞台后,改名“推剧”,易学、易唱、易懂,深受群众喜爱,在颍、凤、寿、霍各地甚为流行。文艺班解体后,部分演员加入凤台推剧团。推剧的特有剧目有“拾棉花”、“送香茶”等。

端公戏

“端公”是旧社会的一种迷信职业,专门为人家唱喜道吉。民国期间,在颍上县境沙南、沙北广大农村较为流行。1940年前后,发展成“端公戏”。它的传统剧目多低沉悲哀。如“休丁香”、“薛凤英上吊”等,很受当时社会的喜爱。新中国建立后,提倡科学,破除迷信,端公改行,端公戏也随之绝迹。

民歌

颍上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口头创作的一种具有地方色彩的歌曲,有特殊的节奏、音韵、章句和曲调形式。有伴随劳动节奏歌唱,具有协调的鼓舞情绪动作的,属于“劳动歌”;有反映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生活歌”;有劳动人民用来诉说苦难、祈求幸福、鞭挞丑恶和赞美光明的“时政歌”;有抒发青年男女相恋而激发出的悲欢离合思想感情的“情歌”。如民歌《小小鲤鱼红红腮》(慢赶牛调)、《过千山渡万水东京城头奔》(四句推调)、《花鼓灯》(鼓架子调、兰花调)、《小小旱船头朝南》、《栀子花六瓣子开》、《五更治淮河》(男女对唱)等。

民乐

解放前后,颍上县民间唢呐班较多,主要是为民间婚丧嫁娶营业性服务。唢呐吹奏时配有笙、笛、锣、鼓,分文场和武场,文场乃是吹“百鸟朝凤”及一些地方戏曲和歌曲;武场则是边吹奏边玩魔术,如唢呐筒里取纸条,耳、目、口、鼻吸烟等。

灯舞

花鼓灯

清朝末期,颍上花鼓灯叫“红灯”,是城乡群众在“元宵”之夜举行的灯舞。全班除敲锣打鼓人员之外,演员7人:“杈伞把”1人,“花鼓橛子”3人,“腊花”3人。表演时,全体演员伴随锣鼓节奏快慢变化起舞。1925年,民间老艺人唐佩金给红灯配上京胡、二胡、唢呐、笛子等乐器,并创作“游场”曲牌,演员随音乐旋律起舞,比原来伴锣鼓起舞更优美典雅。1932年,唐佩金又用他独创的“四句推子”曲调来演唱花鼓灯舞台戏文,使红灯改变为花鼓灯流传下来。1956年和1983年,中央、安徽省多次派人来颍上调查整理花鼓灯资料,把淮河岸边的这朵民间艺术之花搬上北京舞台。

马叉

颍上马叉演员6—10人,扮古代武士状,头扎英雄巾,身着筒衣,袖口、领口均绣有图案花纹,腰缠绦带,脚登武士靴,通身以蓝色为主,手执马叉。杠杆两端各装三股铁叉。挥舞起来马叉在演员身上各部位上下翻滚,有时马叉骤然腾空,演员再用身体某部位承接,极为精彩。

肘阁

颍上肘阁主角多以少儿扮演。以特制的铁杆,下端固定在强有力的男子肩、臂、腰间,上端固定在扮演的少儿肋下、腰、腿各部位,防止晃动,保证安全。扮演传统剧目《白蛇传》中的《断桥会》、《借雨伞》、《水漫金山》等片断。

锣鼓棚子

锣鼓棚子是流行于颍上县的一种形式清雅、浑重的民间歌舞。融吹、打、歌、舞为一体。每班由10—12人组成。前面由5人敲打锣鼓开路,后面紧跟的是4人抬着的1个大方桌,桌上摆放笙、箫、笛、管及弦乐之类的民间乐器。方桌的4脚上扎着彩棚,盘龙罩顶。乐队边走边打,沿街游行,并做出各种神情的表演。有鸣炮邀请演唱者,灯班停下,弹唱民间小调,跳起旱船、车灯舞,也用“四句推子”演唱故事小段。锣鼓棚子始于何时,无考。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前后,城关、杨湖、南照等地都有此种灯舞,解放后失传。

交通

交通

2021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全年实现增加值44.9亿元,同比增长6.6%。[3]

颍上县地处淮北平原最南端,东西部地区结合部,占有呼南应北、承东接西的地理优势。阜淮铁路横贯全境,与京九铁路、京沪铁路相连。滁新高速公路、济广高速公路从境内通过,合霍阜高速公路在建中,东连京沪高速公路,西接京珠高速公路。105国道与102、224、328省道在境内交汇。距阜阳西关机场57千米半,距合肥新桥国际机场135千米,淮河、颍河流经颍上200多千米,沿岸大小码头50余座,常年通航,颍上船闸复线工程即将竣工并投入使用。正在建设的商合杭高铁从境内通过,建成后到杭州只有3小时的路程。

运输

2021年,全年完成客运量106万人次,客运周转量为9497万人公里;全年完成货运量2436万吨,货运周转量为415695万吨公里。[3]

社会

2021年,全年共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1家,通过认定26家(含复审6家),新认定20家,动态管理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为54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企业申报19家。

2021年,全年专利授权数964件,发明专利授权112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712件,外观设计专利140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615件,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1件。全年产出和转化科技成果300余项,完成技术合同登记56.0亿元,吸纳38.5亿元,其中企业吸纳34.1亿元,输出17.5亿元。[3]

教育事业

2021年,年末全县有中等职业教育高校5所,在校生7891人。普通中学61所,在校生80547人。其中,高中5所,在校生19632人;初中55所,在校生19632人。小学174所,在校生124921人。幼儿园204所,在园儿童4541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0%,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100.0%。[3]

文化事业

2021年,全县共有32个公共文化场馆,其中: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0个。县图书馆共接待到馆读者66000人次,外借书刊61600册次,共开展各项馆办阅读推广活动25项。[3]

体育事业

2018年,颍上县先后举行“徽商银行”杯2018环江淮万人骑行大赛·颍上站暨环八里河国际自行车公开赛、2018年全国国际跳棋精英赛、2018年安徽省青少年赛艇、皮划艇锦标赛、2018年第五届全省高校龙舟公开赛等体育活动。[38]

卫生事业

2021年,全县共有卫生机构422个,其中医院1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05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5个,其他卫生机构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卫生院2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3个,村卫生室317 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 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个。

2021年,年末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员,其中,卫生技术人员6352人,管理人员363人,工勤技能人员374人,其他技术人员213 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2596人,注册护士2903人。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7429张,其中,医院床位4344张,卫生院床位2285张。[3]

民生保障

2021年,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84元,增长10.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050元,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30元,增长11.4%。

2021年,全年参加失业保险35534人,基金征收1887万元,参加工伤保险人数66741人,基金征收1290万元,参加职工养老保险41732人,基金收入36214万元。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达148.8万人,城乡医保全覆盖。  

2021年,全年共有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48298人,累计发放23911.1万元。全县共有农村五保供养对象10627人,累计发放资金8862.8万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保障人数25603人,其中一、二级困难残疾人14596人;三、四级困难残疾人11007人,累计发放保障资金1610.5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保障人数24487人,累计发放保障资金1807.2万元。办理结婚登记10717件,办理离婚登记2633件。

2021年,年末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已完成16314人,失业人员再就业数267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25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年末乡村从业人员为81706人,其中从事农业的人员为367471人。[3]

环境保护

2021年,年末有环境监测站1个,污水处理厂3个。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县城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94%。全县共完成人工造林3869亩,其中四条生态廊道造林1818亩,完成退化林修复3477亩,完成森林抚育面积4466亩,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个,省级森林村庄5个。办理采伐许可证6份,采伐蓄积2254立方米。[3]

安全生产

2021年,全年发生火灾事故352起,过火面积0.7万平方米,受灾户352家,直接经济损失414万元。[3]

旅游

八里河风景区(AAAAA级)位于颍上县南部的八里河镇,南临淮水,东濒颍河,北距颍城8千米,西迄阜阳58千米,东南距合肥170多千米。景区是在1991年特大洪水后充分利用低湖沼泽洼地,综合治理而成,1996年对外开放。主园区“世界风光”、“锦绣中华”、“鸟语林”、“碧波游览区”,占地3600亩,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环保“全球500佳”,被安徽省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并成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2013年,颍上县成为阜阳市乃至皖北地区第一家、安徽省第七家国家5A级景区。[39]
尤家花园景区(AAAA级)尤家花园,又称“淮上公园”,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颍上县城西五里湖畔,占地84公顷。建于民国三十四年(1923年),原来是当地乡绅尤荫轩的私人花园,名叫“游园”。人们又习惯以姓命其园,故欲称“尤家花园”。解放后,才改为“淮上公园”。1954年公园曾被洪水淹没,后经政府拨款整修,基本恢复了原貌。尤家花园三面绿水萦绕,北面花墙高峙,园内3条溪水横贯东西,公园分为四个景区。
五里湖生态湿地公园(AAAA级)位于颍上县城区西侧,北起三岔沟,南至八里河马砖桥,规划总长度为9.8千米,规划面积6平方千米,总投资5亿元人民币。根据五里湖的地形地貌,共分为三大部分,北段城市森林、中段印象水乡、南段湿地天堂和六大景观节点构成。从北至南,由城市森林公园、迎宾公园、尤家花园及故居,民俗展览馆、文化馆、体育场区、低碳接待中心及湿地鸟岛等景观节点组成。
江心洲滨河公园位于颍上县城北新区东旁,闸西居民安置西旁,占地22公顷。是一个集文化、休闲、绿化、美化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型景观公园,以人文、自然、和谐为主题进行设计构思。滨河公园分为五大功能区。一是正在建设中的中国管园,二是文化教育功能区,三是治水文化功能区,四是祈雨文化功能区,五是沿河地域民俗文化功能区。功能区之间相互连接,又各具特色。每个功能区都有配套的服务设施,比如广场、超市、餐馆、停车场、公厕等。
迪沟生态旅游风景区(AAAA级)迪沟生态旅游风景区位于安徽颍上县东北部的迪沟镇,地处济河、西肥河交汇处,东临凤台,北与利辛相接壤,224省道纵穿南北。1994年以前,迪沟还是一条荒凉的湾地,后来因势利导,结合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在600亩58年遗留下来的小农场的基础,边规划,边实施,建成了生态旅游与佛教文化为一体的旅游风景区。整个风景区由竹音寺,五百罗汉堂和生态园组成。
小张庄公园位于谢桥镇,1991年被联合国授予环境保护“全球500佳”。党和国家领导人乔石、万里、田纪云、温家宝等先后亲临小张庄视察,联合国官员及十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前来参观和考察。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在视察时题词:“发展生态农业,利国利民”。小张庄农业生态旅游以张庄公园为主线,环保塔、张庄温室、韩西新村、张庄广场和小张庄度假村等分布在公园四周,是公园景色的延伸,共同构成小张庄生态旅游体系。
管鲍祠文化馆管鲍祠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名管子祠,祠内有管鲍享殿和管仲衣冠冢和管仲父墓。始建年月已不可考,因同时纪念管仲、鲍叔牙两位贤人,改名为管鲍祠。明万历六年(1578年),由文学家、戏曲作家屠隆在颍上县令任上重建,并作名文《管鲍祠碑记》。管鲍祠修成后,明末毁于战乱,清道光六年(1826年)重修。现存的享殿与管仲墓,为民国年间重修。
清凉寺清凉寺位于颍上县城南17.5千米,邱家湖北坡半岗镇南,寺庙占地5000平方米,周围清溪围绕,院内绿荫掩映,有玉塔龙井,砖砌花墙,现存泥金颜体楹联一副,桐邱鸣鹤、淮渚潜龙立于主殿二旁。清凉寺与明太祖朱元璋有关。大明成化年间,西蜀富顺名僧祖云禅师,游抵清凉寺,见寺颓废,慨然以兴废为己任,建大雄宝殿5间,天王殿山门,如来金碧争辉,然师疾驾鹤西归,清同治年间主持们茂林禅师又募资重修。

南照风景区位于颍上县西南南照镇。南照古镇最早始于水台,明正德《颍州志》载,水台在颍州(今阜阳)南50千米,相传楚平王荒滩筑台,以为游观之计。南照建镇的确切年代,据清同治九年(1870年)《颍上县志》东岳庙碑记记载,南照即古港口镇也,临淮水,水之阳有东岳神庙敕建于唐,是南照镇创建远在李唐之前证。古迹遗址有楚平王观水台,铜台子、古板桥、明代双塔、浆洗塘、南照寺、东岳庙、文昌宫、清真寺,文物有兰亭石刻,大小铁钟、石龟等。

管仲老位于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解放路辅路,颍上县新城和老城交界地带,紧邻解放路繁华商业区,是一个以文化旅游为特色,具有浓郁的皖北水乡家园记忆和人文情怀的商业街区。通过仿古建筑、天井式设计、绿化园艺、休闲业态等方面的规划设计,将传统人文和现代商业进行了有机融合,打造成一个集餐饮、购物、娱乐、文化等功能为一体的时尚旅游街区。[40]

明清位于颍上县迎宾大道北,城北江心洲滨河公园旁,是一座明清古建筑群。占地38亩,总面积为13000平方米,分八大外院、五大内院共13个院落。明清苑把建筑文化、管子文化、民俗文化、颍淮文化有机融合,打造皖北地区独具特色的建筑博物馆,是皖北地区形制完整、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41]

八里河水世位于颍上县八里河景区东北方八里河镇政府门口公路向东直行2千米处颍上高速出口出来向南直行8千米处。八里河水世界是集娱乐性、休闲性、互动性、观赏性为一体的主题水上乐园。[42]

永兴古镇位于颍上县新集镇与颍东区杨楼孜镇交界处,颍河岸边。这里孕育了永兴古镇,而且还留下了县级重点文保单位——李家祠堂,以及与这座集镇有关的土地庙、江踏子、过街排坊等文物遗址,供后人凭吊、叹惋。沿着新集镇街道向东走,翻过颍右堤就能看到一块刻有“永兴古镇”的石碑,竖立在堤坝东侧的高台上。这里是第五批安徽省千年古村落。

花园小位于颍上县城西五里湖生态湿地公园西侧,以十八里铺镇花园村为核心,东至五里湖大沟,西至尤家花园西侧,南至慎城镇大武村,北至迎宾大道,人口近6872人,面积4平方千米。花园小镇以百年名园“尤家花园”为依托,规规改建民国风情特色文化街,打造万亩紫薇园,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成具有花园特色的智慧型小镇。[43]

著名人物

古代名人

管仲鲍叔牙甘罗甘茂张大本
张路斯

近现代名人

金才宋日昌尤荫轩官俊亭吕文远
张会亭张星桥汪炳璋郭传义苏廷海
蒋法武郑守仁陈国良李增智胡悦谦
唐佩金杨多良胡铁鹏王万龙常任侠
李会亭马鲁廷高翰府戴厚英金杨善
肖瑟若曹冷泉官俊亭王克勤释永信
刘丽张宏

资料来源:[44]

荣誉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45]

全国水利建设管理先进县[45][46]

全国绿化模范示范县[45][46]

全国政务公开先进县[45][46]

全国劳务输出示范县[45][46]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45][46]

全国科普示范县[45][46]

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45]

国家园林县城[45]

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47]

全国生态示范区[46][48]

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46][49]

全国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县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46][50]

全国水利建设管理先进县[46]

安徽省文明县城[46]

2019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51]

2019年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市)[52]

“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县[53]

2019年安徽县域经济总量20强[54]

2020中国特色小吃百佳县市。

2021年5月,颍上县入选 “2021中国未来投资热点百佳县市”。[55]

2021年5月,安徽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通报2020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结果,颍上县作为2020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单位予以通报表扬。[56]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