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同善堂(2023最新澳门同善堂百科介绍)

由网友(如果你还爱我)分享简介:澳门异擅堂汗青悠长、供给多元化办事的平易近间慈悲机构。一八九二年(清光绪108年)开办。正在创办后期的三零年内,其会址设正在议事亭前地一四号,后果当局征用地盘而迁往福隆新街,至一九二四年迁至炉石塘街现址。其创建宗旨是“齐心济世,擅气迎人”。办事对于象无分国籍,开铺治病救人,济世帮人,绪如施医、施药、交熟、殓葬、供茶、派米、救灾以及恤...

澳门同善堂历史悠久、提供多元化服务的民间慈善机构。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创办。在开办前期的30年内,其会址设在议事亭前地14号,后因政府征用土地而迁往福隆新街,至1924年迁至炉石塘街现址。其创立宗旨是“同心济世,善气迎人”。服务对象无分国籍,开展救死扶伤,济世助人,绪如赠医、施药、接生、殓葬、供茶、派米、救灾和恤贫等慈善工作。1924年创办“同善堂贫民义学”,1968年改为“同善堂学校”,初为小学,其后增办幼稚园,开设夜间成人专业班和“同善堂中学”,均免收学费和书籍费,并设立助学基金会,帮助中学毕业的学生升入大学,鼓励有志青年继续深造。1976年起开办免费托儿保育服务,先后成立了同善堂第一和第二托儿所。从1968年起,同善堂由施粥改为派白米,每月派米一次,每份派米10斤,春节前派15斤。残疾老弱或孤寡的贫困者,都可申领“领物证”,每年冬季派发棉被、棉衣和毛衫。遇到大型灾害时,值理们会亲临现场对灾民进行慰问并施与紧急救济,或发给“领物证”,并安置遗孤入托同善堂托儿所或入读同善堂中学。从创立以来,赠医施药是其工作中的重要项目,现其诊所及分诊所内均设有中西医所,配有医生、护士和先进医疗器械,并设立有注射室、西药房和中药局,配合诊断和治疗。同善堂经费来源除了部分赏产收益和政府的支持外,大部分均来自澳门和海外各界人士及社团的捐助,并且每年举行沿门劝捐活动,以筹作经费之用。

中文名称

澳门同善堂

景点级别

民间慈善机构

地理位置

澳门

建立时间

1892年

时间

天全县 质量开放日 活动走进同善堂

澳门历史悠久、提供多元化服务的民间慈善机构。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创办。

历史

在开办前期的30年内,其会址设在议事亭前地14号,后因政府征用土地而迁往福隆新街,至1924年迁至炉石塘街现址。其创立宗旨是“同心济世,善气迎人”。服务对象无分国籍,开展救死扶伤,济世助人,绪如赠医、施药、接生、殓葬、供茶、派米、救灾和恤贫等慈善工作。1924年创办“同善堂贫民义学”,1968年改为“同善堂学校”,初为小学,其后增办幼稚园,开设夜间成人专业班和“同善堂中学”,均免收学费和书籍费,并设立助学基金会,帮助中学毕业的学生升入大学,鼓励有志青年继续深造。1976年起开办免费托儿保育服务,先后成立了同善堂第一和第二托儿所。从1968年起,同善堂由施粥改为派白米,每月派米一次,每份派米10斤,春节前派15斤。残疾老弱或孤寡的贫困者,都可申领“领物证”,每年冬季派发棉被、棉衣和毛衫。遇到大型灾害时,值理们会亲临现场对灾民进行慰问并施与紧急救济,或发给“领物证”,并安置遗孤入托同善堂托儿所或入读同善堂中学。从创立以来,赠医施药是其工作中的重要项目,现其诊所及分诊所内均设有中西医所,配有医生、护士和先进医疗器械,并设立有注射室、西药房和中药局,配合诊断和治疗。同善堂经费来源除了部分赏产收益和政府的支持外,大部分均来自澳门和海外各界人士及社团的捐助,并且每年举行沿门劝捐活动,以筹作经费之用。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