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2023最新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百科介绍)

由网友(后来的我很好)分享简介:中国地量大教研究熟院是中国最先修有研究熟院的三三所低校之1,是天下尾批专士硕士教位授予单元,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现任院少赖旭龙[一]。校训为“勤勤俭俭,求实务虚”。[二][三]按照二零二零年六月黉舍官网显示,黉舍有1级教科国度重心教科二个,涵盖一零个2级教科;1级教科省级重心教科一六个;此中地量资材取地量工程取地量教二个...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是中国最早建有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是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现任院长赖旭龙[1]。校训为“艰苦朴素求真务实”。[2][3]

关注 因这个原因,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42名博士 10名硕士被退学

根据2020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涵盖10个二级学科;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16个;其中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与地质学2个一级学科全国排名第一;一级学科博士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4个,学位点有8个学科门类;拥有14个专业学位类别授予权。[2]

学校1952年成立了研究生班;1978年学校恢复研究生招生,成立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1986经国家教委批准成立武汉地质学院研究生院;1987年11月研究生院随之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1996年正式建立研究生院。[2][4]

校训

艰苦朴素、求真务实

简称

地大研究生院

主要院系

地球科学学院、资源学院

类别

理工

学校类型

公立大学

属性

211工程、特色985工程

主管部门

教育部

学校地址

武汉

中文名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校歌

勘探队员之歌

国家重点学科

10个 个

创办时间

1952年

硕士点

135个 个

博士点

66个 个

博士后流动站

12个

学校代码

11415

专职院士

10人 人

基本概况

1952年建院的同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院校地质系的地学研究生也同时转入北京地质学院,并成立了研究生班。建校后的13年间研究生教育规模发展较快,直到“文化大革命”研究生教育中断之前,该校培养研究生达321人。现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404人,博士研究生1187人,专业学位研究生2917人。

现任领导

院长:唐辉明

常务副院长:殷坤龙

副院长:陶应发

研工部部长:喻芒清

师资力量

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博士导师248人,教授414人,副教授672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5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5人,“楚天学者计划”入选教授3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03人。近年来,学校新增国家创新研究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湖北省教学名师9人。2008年,我校成秋明教授成为继我校赵鹏大院士之后,再次荣获国际数学地质学会最高奖——克伦宾奖的第二个亚洲人。高水平的学科和高水平的导师队伍为我校研究生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和良好的发展条件。[5]

学科设置

该校对学科建设、导师队伍建设、培养条件和培养环境建设高度重视,加大投入,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潜心建设,大力加强学科建设和导师队伍建设以及研究生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经过20年的不断建设和发展,使该校的学科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尤其是该校的优势学科——地球科学学科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随着该校学科水平的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授权学科点也不断增加,学科覆盖面迅速扩大,该校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涵盖8个二级学科;一级学科省级优势学科2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3个;二级省级优势学科1个;二级省级特色学科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0个;其中,“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与“地质学”2个一级学科全国排名第一;一级学科博士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3个,该校现有学位点涵盖学科门类9个;拥有工程硕士、MBA、MPA、艺术硕士、法律硕士、资产评估、翻译、会计、旅游管理、工程管理10个专业学位授予权,其中工程硕士包涵19个工程领域。[5]

发展现状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研究生院就提出了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中心的办学思想,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多次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优化学科结构和课程体系。

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加强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积极拓展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途径。创新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的机制,建立了创新人才和特殊人才的培养制度,全面实施“研究生教育培养机制改革”和“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鼓励研究生潜心研究,大胆创新。近年来,该校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明显提高。该校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篇,提名奖10篇,省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75篇(截止于2010年)。由于学校高度重视全员育人工作和综合素质培养,研究生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有的获“全国三好学生”和“全国百优大学生”称号,不少研究生在全国科技发明大赛中获奖。[5]

获得奖项

该校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明显提高。该校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篇,提名奖8篇,省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68篇(截止于2009年)。由于学校高度重视全员育人工作和综合素质培养,研究生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有的获“全国三好学生”和“全国百优大学生”称号,不少研究生在全国科技发明大赛中获奖。[5]

社会影响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培养的研究生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科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多人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证书、“五一”劳动奖章、侯德封奖、省部级劳动模范、地质金、银锤奖,有的已成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学科带头人以及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人。[5]

质量创新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建设,该校已建成为以理工为主,理、工、文、管、经、法、哲、教、农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学科性大学,研究生院已建成为以地球科学为优势的、多学科、多类型的研究生培养基地。该校研究生教育事业已步入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轨道。今后,我们将继续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中心,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继续坚持改革,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秉承“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地大精神,为迈向“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努力奋斗,开创该校研究生教育的新局面。[5]

发展前景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我国加入WTO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正在继续深化改革,不断改进研究生培养制度和培养方式,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方针实行开放式办学,加强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高导师队伍整体水平,创造优越的育人环境,以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将“中国地质大学建成地球科学类世界一流大学”贡献力量。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