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鞍钢集团的下属区域子公司)

由网友(一分钟的六十秒)分享简介:鞍山钢铁散团有限私司是1野以钢铁研发、出产、发卖为主的企业,是冶金工业部直属的大型公营工业企业,是第1个5年规划时期苏联援修的重心工程名目,位于辽宁省鞍山市。鞍山钢铁初修于一九一六年,前身为日伪期间的鞍山制铁所以及昭以及制钢所。一九四八年一二月,西南行政委员会核准建立鞍山钢铁私司。[一]一九九七年七月二四日,鞍钢新轧八.九...

鞍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钢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主的企业,是冶金工业部直属的大型国营工业企业,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援建的重点工程项目,位于辽宁省鞍山市。鞍山钢铁始建于1916年,前身为日伪时期的鞍山制铁所和昭和制钢所。1948年12月,东北行政委员会批准成立鞍山钢铁公司。[1]

走进百年鞍钢,看 大国重器 挺起钢铁脊梁

1997年7月24日,鞍钢新轧8.9亿H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2011年2月,与英国斯坦科集团在签署协议,成立鞍钢英国控股公司,联合收购英国USS加工中心。旗下有钢铁、耐火材料等产业。

2018年12月,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在《财富》发布的“2018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创新公司”榜单中排名第44。

中文名称

鞍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外文名称

Anshan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成立时间

1918年5月15日

最新重组日期

2010年5月

上级公司

鞍钢集团有限公司

公司性质

央企区域子公司

总部地点

辽宁省鞍山市铁西区环钢路1号

公司官网

http://www.ansteelgroup.com/

更名时间

2017年1月25日

备案号

辽ICP备11001828号-2

公司概述

鞍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部坐落在辽宁省鞍山市,鞍山地区铁矿石资源丰富,已探明的铁矿石储量约占全国储量的四分之一。周围还蕴藏着丰富的菱镁石矿、石灰石矿、粘土矿、锰矿等,为黑色冶金提供了难得的辅助原料。中长铁路和沈大高速公路穿过市区,大连港、营口港、鲅鱼圈港与海内外相通,交通运输条件便利。鞍钢始建于1916年,前身是日伪时期的鞍山制铁所和昭和制钢所。1948年鞍钢成立,是新中国第一个恢复建设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最早建成的钢铁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共和国钢铁工业的长子”。60年来,鞍钢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累计生产钢3.81亿吨、铁3.75亿吨、钢材2.77亿吨;上缴利税1245亿元,相当于国家对鞍钢投入的23倍。鞍钢累计向祖国各地输送了近6万名优秀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为各地培养了11万余名各类人才。经过六十年的建设和发展,钢铁主业已形成鞍山、鲅鱼圈、朝阳三大生产基地的发展格局,具有钢、铁、钢材2500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成为以汽车板、家电板、集装箱板、船板、重轨、石油管、管线钢、容器板、冷轧硅钢;矿山机械,矿山机电,矿山设备,矿井仪器,煤矿仪器等为主导产品的精品钢材生产基地。能够生产16大类钢材品种,120个产品细类,600个钢牌号,42000个规格的钢材产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领域。

全面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船用钢通过9国船级社认证,石油管通过API认证,建筑材料通过英国劳氏公司CE标志认证书,钢铁主体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OSHMS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钢材产品按国际先进水平标准组织生产有了可靠保证。鞍钢将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四个转变”,即在长大方式上,从投资新建为主向投资新建与兼并重组并重转变;在产业布局上,从内陆发展向沿海发展和国际化经营转变;在自主创新上,从核心技术的“追随者”向“领跑者”转变;在对外输出上,从单一的产品输出向技术输出和管理输出转变。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国务院国资委的大力支持下,鞍钢与攀钢于2010年5月联合重组为鞍钢集团公司。被誉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共和国钢铁工业的长子”;攀钢是中国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防军工配套服务的重要基地和最大的三线企业。重组后的鞍钢集团公司已形成跨区域、多基地、国际化的发展格局,成为国内布局完善、最具有资源优势的钢铁企业。在东北地区,形成了鞍山本部、鲅鱼圈新区,朝阳新区三大基地;在西南地区,拥有攀枝花、成都、江油、西昌、重庆生产基地;在华北地区,天津天铁冷轧项目已建成投产;在东南地区,福建莆田项目建成投产。2010年,鞍钢集团公司铁、钢产量双超3000万吨,营业收入超过1500亿元。

在经济全球化和资源国际化的形势下,推进国际化经营已成为鞍钢集团公司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取向。两次收购澳大利亚金达必公司共36.28%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并合资开发卡拉拉铁矿项目,建立了第一个海外原料生产和供应基地。收购意大利维加诺公司60%的股权,建立了第一个海外钢材加工基地。与全球最大的钢铁贸易商英国斯坦科集团在西班牙组建合资公司,建立了第一个海外销售合资公司。与美国钢发展公司签订协议,成为中国第一家在美国投资建厂的钢铁企业。

加强与国外顶级企业的合资合作,通过与“巨人一起登山”,提升了多角化产业发展水平。与英国维苏威公司合资建设耐火材料项目,与科德控股(欧洲)有限公司合资建设冷轧工作辊镀铬项目,与比利时贝卡尔特公司合资建设重庆钢帘线项目,与德国贝克吉利尼公司合资建设水处理项目,与韩国斯多博格三一公司合资建设保护渣项目,与美国铁姆肯公司合资建设的轴承修复项目。这一系列合资合作项目的成功实施,使鞍钢集团公司多角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成为新的效益增长点。

始终以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为己任,不断拓展钢铁行业“清洁、绿色、低碳”的发展内涵。“十一五”期间节能319万吨标准煤,超额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在2010年5月召开的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会议上,鞍钢作为唯一一家企业介绍了经验。2008年在渤海湾建成了引领世界钢铁工业发展的绿色样板工厂——鲅鱼圈钢铁新区,实现了从传统制造向低碳绿色制造的转变。依靠自主创新,鲅鱼圈钢铁新区实现了重点领域和关键节能环保技术的突破,建立起铁素资源和能源循环、水资源循环、固体次生物资源化的综合利用体系。开创了中国钢铁企业同时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的先河,成为钢铁企业利用清洁能源的“示范基地”。

发展历程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俄国战败后签订了《朴茨茅斯和约》,日本夺取了原由俄国控制的长春至大连之间的南满铁路和旅大租借地。

1906年,日本为加强对东北的政治和经济侵略,于大连设立了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作为在经济上侵略中国东北地区的大本营。

1909年8月,满铁派人对鞍山地区进行非法的秘密探矿,先后调查了铁石山、西鞍山、东鞍山、大孤山、樱桃园、关门山、小岭子、弓长岭等十余座铁矿山,并发现了大石桥菱镁矿、烟台粘土矿等资源,发现鞍山地区是开矿建厂冶炼钢铁的宝地。满铁总裁中村雄次郎提出掠夺鞍山地区钢铁资源的计划,由大汉奸于冲汉和日本人镰田弥助出面,组建中日合办振兴铁矿无限公司。

1916年7月中日合办振兴铁矿无限公司总局在奉天成立,资本14万日元,名义上中日投资各半,实则由满铁全额初资。在千山设采矿总局,两年后总局迁鞍山。1917年获得了大孤山、樱桃园、东鞍山、西鞍山、王家堡子、对面山、关门山、小岭子、铁石山等8个矿区的开采权。其总面积达14578亩。1921年又获得的白家堡子、一担山、新关门山等3个矿区的开采权。仅在1926年—1933年采量480万吨。该总局经营到1940年宣布解散,并入昭和制钢所。

1916年满铁在办公司的同时开始鞍山制铁所的建厂工作。1916年,日本政府批准建立鞍山制铁所,1917年4月3日举行“地镇祭”,动工修建高炉。1918年5月15日,“鞍山制铁所”正式成立,八田郁太郎任鞍山制铁所所长,建厂工程大部分在年底完成。1919年3月,炼焦厂开始生产焦炭。4月29日,1号高炉点火,标志鞍山制铁所正式投产。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了东北全境。1933年,日本政府在军部支持下,将原定在朝鲜兴建的昭和制钢所改迁鞍山,由满铁全额出资,在鞍山制铁所已有基础上,兴建制钢厂、轧材厂,成为钢铁联合企业。株式会社鞍山昭和制钢所为日本法人,属满铁的子会社,社长为伍堂卓雄。昭和制钢所成立前与满铁签订了继续雇用原鞍山制铁所全部工作人员的协议,从而兼并了鞍山制铁所。1936年6月4日,振兴公司将大孤山等11个矿区的矿业权租给昭和制铁所直接从事开采。1937年7月1日,昭和制钢所接管了振兴公司的产权债务。1940年12月7日,昭和制钢所办完了矿转让手续,彻底兼并了振兴铁矿无限公司,形成了采矿、选矿、炼铁、轧钢的连续生产作业系统。随着日本军备规模的扩大,鞍钢的生产规模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1941年,已经具备年产生铁250万吨、钢锭130万吨、钢材75万吨的能力。其钢铁生产能力占日本控制的总生产能力的28.4%,规模仅次于九州的八幡制铁所(今天的新日铁)。当时满洲国另外一个钢铁生产企业——本溪湖煤钢会社(隶属于日本大仓财阀),规模仅相当于昭和制钢所的三分之一。1943年,昭和制钢所的生产能力达到最高,当年生产铁130万吨、钢84.3万吨、钢材49.5万吨。据《鞍山志·鞍钢卷》记载:“1935年—1945年,昭和制钢所及满洲制铁会社鞍山工厂累计生产生铁905.6万吨、钢547.4万吨、钢材327.8万吨。

1948年12月,东北行政委员会批准成立鞍山钢铁公司。[1]

1949年4月,第一炼钢厂二号平炉出钢。

7月,举行开工典礼。

1950年,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签订关于恢复和改造鞍山钢铁公司技术援助协议。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苏联编制的总体规划初步设计书。同年,鞍山钢铁公司开始三大工程建设,1953年建成。

1963年3月,鞍钢研制成功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16Mn),为南京长江大桥提供特长特厚桥梁钢板。

1965年10月,鞍钢受冶金工业部委托,召开国家样板矿山会议。鞍钢弓长岭铁矿井下矿、大弧山铁矿被定为样板矿山。

1975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成立鞍山钢铁公司,建立鞍钢党委、革命委员会。[1]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鞍钢己形成从采矿、选矿、炼铁、炼钢到轧钢综合配套,以及焦化、耐火、动力、运输、冶金机械、建设、技术研发、设计、自动化、综合利用等辅助单位组成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能够生产700多个品种、25000多个规格的钢铁产品。形成年生产铁1600万吨,钢1600万吨,钢材1500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

2010年7月21日,美国东部时间5月13日,鞍钢集团总经理张晓刚与美国钢发展公司总裁在纽约签订《鞍钢向美国钢发展公司进行股权投资协议》等三个投资合作备忘录。如果合作如愿达成,中国钢铁行业将在美投资设立首家钢厂。作为世界第一钢铁大国的“钢铁长子”,“走出去”是鞍钢转变发展方式、向国际化迈进的重要一环。虽然在美国设厂的计划由于美国方面的某些阻力尚未正式签约,但鞍钢仍在为此项目努力着,更没有动摇“走出去”的决心。在鞍钢鲅鱼圈新厂的一切,颠覆了过去对钢铁工业的印象。在鞍钢这座现代化的新厂,电炉炼钢代替了燃煤,工业用水来自海水淡化,太阳能、风能维持工厂照明供热……不折不扣的“绿色炼钢”,在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钢铁工业转变发展方式的进展。

长期以来,钢铁工业因高耗能、高污染、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而饱受诟病。中国钢铁产能过剩严重、价格持续低迷的形势下,钢铁工业如何体现科学发展的要求,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道无法回避的大考题。

2011年7月21日,鞍钢总经理张晓刚、总经理助理林大庆会见了来访的日本邮船株式会社社长工藤泰三一行,双方就扩大两企业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就当前世界经济形势、钢铁和造船行业发展、企业节能减排等交换了意见。张晓刚对工藤泰三的来访表示欢迎。他表示,日本邮船株式会社业务涵盖广,与钢铁企业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鞍钢与日本邮船株式会社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不管市场如何波动,双方始终用战略的眼光看待问题,互相支持,互相促进。受世界经济调整的影响,中国钢铁经济形势不乐观,国内钢材市场低迷的情况还将持续,对鞍钢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挑战。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鞍钢生产规模会进一步扩大,国际化经营的范围也会扩大,这意味着鞍钢和日本邮船株式会社未来合作的机会增加,希望双方共同努力把彼此间已有的良好合作推向更广泛、更深入。

工藤泰三首先对鞍钢多年来给予日本邮船株式会社的支持表示感谢,并介绍了日本邮船株式会社的基本情况。他表示,日本邮船株式会社远洋航线运输从中国开始并逐步发展,鞍钢是日本邮船株式会社的战略客户之一,在今后的发展中,日本邮船株式会社愿意与鞍钢继续深化和扩大合作。

日本邮船株式会社1885年成立,目前是全球最著名的运输公司之一,运营着几百条海运轮船,包括集装箱船、钢铁原料运输船等。

2016年11月23日,山西焦煤集团与鞍钢等六大钢铁集团在京签订了2017年炼焦煤中长期合同。

成员单位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大连华冶联自动化有限公司

鞍山冀东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营口市鞍钢水业有限公司

全资子公司

鞍钢矿业公司

鞍钢国际经济贸易公司

鞍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

鞍钢自动化公司

鞍钢耐火材料公司

鞍钢设计研究院

鞍钢房产物业公司

直属单位

鞍钢设备检修协力中心党校

鞍钢职工大学

鞍钢铁路运输公司

鞍钢日报社

鞍钢电讯厂

参股公司

鞍钢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鞍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鞍钢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鞍钢钢绳有限责任公司

鞍钢重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鞍钢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

组织框架

鞍山钢铁

  • 规划发展部
  • 安全环保部
  • 企业管理部
  • 审计部
  • 计划财务部
  • 法律事务部
  • 人力资源部(党委组织部)
  • 办公室(党委办公室)
  • 党委宣传部(企业文化部)
  • 纪委
  • 工会
  • 团委
  • 组织图

企业文化

鞍钢是新中国最早成立和恢复建设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最早建成的钢铁生产基地。在恢复生产和建设发展中,为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1949年至2005年,累计生产生铁3.28亿吨、钢3.34亿吨、钢材2.33亿吨。累计实现利税1238.88亿元,上缴税金931.24亿元,相当于中国同期对鞍钢投资的17倍,并向中国冶金行业输送技术管理人才5万余人。与此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先后涌现出以老英雄孟泰、“走在时间前面的人”王崇伦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模范人物,产生了著名的“鞍钢宪法”,形成了鞍钢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其中最本质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创新、求实、拼争、奉献”的鞍钢精神。这是鞍钢企业文化历经几十年的传承和积淀形成的核心内容,得到了职工的广泛认同。成为鞍钢发展的精神支柱和文化财富。企业目标建精品基地创世界品牌

内涵释意:

建精品基地、创世界品牌,是鞍钢发展目标的基本定位。鞍钢作为中国国有特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和世界知名企业,坚持把生产质量上乘、品质优异的产品作为对客户的庄严承诺。鞍钢将依托自有矿山资源优势、技术研发优势、企业管理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等综合竞争优势,建设世界级精品钢材生产基地和成套装备技术输出基地,在世界上创出中国钢铁企业响亮的民族品牌。

企业精神创新求实拼争奉献

内涵释意:

创新,就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超越和突破,不断推进企业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求实,就是求真务实,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干实事,重实效,讲诚信;拼争,就是拼搏进取,勇争第一,追求工作和事业的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奉献,就是通过创造一流的经营成果,报效国家,壮大企业,造福社会,回报投资者,实现国家、企业、社会、个人四者利益的和谐统一。

企业核心价值观钢铁强国造福社会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内涵释意:

钢铁强国是中华民族百年强国梦的体现,秉承了无数中华儿女的远大志向和鞍钢几代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目标,也是鞍钢作为“共和国钢铁长子”的永恒追求。钢铁的脊梁永远承载着强国的重担。鞍钢人以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为己任,把自身的理想和追求融入到钢铁强国的伟大事业之中,立志在实现国家富强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经营理念以精品回报客户以诚信实现双赢

内涵释意:

客户是衣食父母,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企业的基本使命就是提供客户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客户的需求就是企业的追求。鞍钢作为特大型钢铁企业集团,每年生产数以千万吨的钢材产品,向客户提供具有卓越品质的产品,是鞍钢人不可动摇的神圣责任。同时,鞍钢是具有良好商业信誉的国有企业,鞍钢人在经营活动中要象爱护自己的眼睛那样维护企业的信誉,坚持诚信为本,把客户作为企业价值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诚信经营使客户受益,实现鞍钢价值与客户价值的共同增值。

管理理念以人为本追求卓越严格标准严格执行

内涵释意:

鞍钢作为劳动、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特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必须坚持严格管理和科学管理的统一。要树立现代管理思想,注重人的因素,把激发、调动和保护员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潜力作为企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有效的管理,引领全体员工创造卓越工作绩效,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同时,要从现代化大生产的特点和规律出发,坚持依法治厂,从严管理,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规章制度,维护正常的生产和工作秩序,为企业生产运营和职工人身安全提供稳定可靠的环境。

安全理念最大的价值是生命最高的责任是安全制度是安全的保障执行是安全的关键

内涵释意:

世界上最宝贵的莫过于人的生命。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安全是第一位的大事,安全的责任重于泰山。关爱生命,保证员工的生命安全,是企业的永恒主题。企业各项规章制度是人类社会大生产规律的总结,是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是员工生命安全的科学保障,必须百分之百地贯彻执行。一时的疏忽,会酿成终身的悔恨。公司

公司高管

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义栋

党委副书记:李镇

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衣晨光

党委常委:李忠武、孟劲松、肖明富、王保军、张红军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申长纯

企业精神

创新:就是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推进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

求实:就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干实事,重实效,讲诚信。

拼争:就是要追求第一,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做好一切事情。

奉献:就是要创造优良的业绩,报效祖国,服务社会,回报投资者。

发展战略

在长大方式上,从投资新建为主向投资新建与兼并重组并重转变;

在产业布局上,从内陆发展向沿海发展和国际化经营转变;

在自主创新上,从核心技术的“追随者”向“领跑者”转变;

在对外输出上,从单一的产品输出向技术输出和管理输出转变。

战略目标

到2015年,年产钢进入世界钢铁行业前10位,成为钢铁业特强、多角化产业协调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能够引领世界钢铁工业发展的特大型跨国集团。

总体发展战略

壮大钢铁主体:实施资本运作,构筑核心优势,做强做大采矿、黑色金属冶炼及加工,钢铁贸易和冶金工程技术服务三项主业。

实施多角化经营:发展装备制造、建筑施工、耐火材料生产等相关产业,使之成为具有相当经营规模和较强竞争能力的经济效益增长点。

拓展国际化经营:以优化和延伸产业链为核心,完善国际化经营体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拓展发展空间。

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做到规模扩张、结构调整和挖潜增效相结合,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发展规划重点

⑴加快鞍山、营口鲅鱼圈、朝阳三大钢铁基地建设,优化产业布局。

⑵提升国际竞争能力、资源整合能力,推进联合重组,提高钢铁主业的综合竞争力。加强和完善产业链建设,对原材料、生产、销售各个环节实施一体化管理;充分利用鞍山区位资源优势,加强国内外铁矿石、煤炭等战略资源开发,为企业中长期发展提供资源保障;从战略布局的角度,加强海内外钢铁厂的兼并重组和建设。

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核心技术优势,在钢铁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支撑技术领域实现新的跨越,在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开发领域取得新的突破。

⑷推进管理创新,以客户需求为驱动,以价值创造为导向,以竞争力提升为核心,以战略管理为主导,通过组织再造和流程再造,建立科学高效的现代管理模式。

⑸实现节能减排,开发应用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改造现有的生产工艺装备,建设生态文明型企业。

⑹提升企业文化,以“创新、求实、拼争、奉献”为核心,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时代特征的企业文化内涵。

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早在鞍钢恢复生产后,广大职工就开展了增产节约、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活动,“万能工具胎”、精轧机“反围盘”、“快速炼钢法”等一大批新技术涌现出来,使当时的鞍钢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到了“九五”以后,鞍钢的创新达到一个新的高峰。这一时期,鞍钢结合自身实际,始终坚持以我为主,致力于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成果,实现了自主集成转炉、连铸、热连轧、冷连轧等生产线,成功掌握了热连轧、冷连轧等钢铁核心工艺技术,并成功输出到凌钢和济钢,可谓成果倍出。在此基地上,成功建设了鞍钢鞍山基地西部500万吨板材精品基地和鞍钢营口鲅鱼圈基地。

产学研销一体化的产品创新机制,使鞍钢开发出一大批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产品。鞍钢形成了以上述高端产品为主导的热连轧钢板及钢带、冷轧薄钢板及钢带、涂镀板、宽厚板及中板、冷轧硅钢、大型轨梁、无缝钢管和线材八大精品系列。在品种、规格、材质方面覆盖汽车用钢、石油用钢、铁路用钢、桥梁及建筑用钢、电力用钢、交通运输用钢、轻工家电用钢和军工用钢等各个重要应用领域。成为目前国内能够生产高档汽车面板的钢铁企业之一和全球最大的集装箱钢板供货企业。

创新体系建设

通过多年的发展,鞍钢集团形成了产、学、研、销一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即以研发机构为主导,以主体厂矿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国家级院校所为协作,以知名专家为支撑,能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的自主创新体系。

成立了由两院院士和国内钢铁行业著名专家组成的技术咨询委员会,参与鞍钢集团重大自主创新项目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咨询工作。对科技重大项目实行分层目标管理,明确技术开发和产业转化的目标,确定投入产出目标责任,将新产品开发、技术指标、自主知识产权及科技成果等内容纳入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知名学府和先进企业开展高水平、深层次的合作与交流;强化从源头到终端、从局部到整体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闭合科技管理工作;完善科技人员工作业绩评价办法,实现了科研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科研资源的协同效用,推进了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前沿技术研究工作。

节能减排

企业发展战略,注重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树立循环经济发展理念,积极开展绿色制造工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探索世界钢铁工业发展的新概念工厂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坚持技术进步与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同步进行,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铁、钢生产实现了大型化、连续化和现代化,废水、废气、废渣实现再资源化,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促进节能降耗。积极生产高强钢、耐候钢等一大批长寿高效的“绿色产品”。鞍钢用实际行动较好地破解了企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呈现出产量规模扩大污染大幅度下降的良好局面。今日的鞍钢已成为天蓝水碧,树木成林,绿草茵茵,鸟语花香的花园式工厂。

污水处理

采取系统内部水循环和系统间串接使用等方式,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效率,改造水净化和循环系统,建成集中工业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水作为生产补充水回用生产中。收集尾矿库溢流水用于矿山复垦灌溉。在2003年鞍钢完成了辽河流域水污染治理任务,结束了选矿废水污染河流的历史。

精品基地

鞍钢鞍山基地

鞍钢鞍山基地位于辽宁省鞍山市,为鞍钢集团公司总部所在地。

鞍钢鞍山基地始建于1916年,前身是鞍山制铁所和昭和制钢所。1948年鞍山钢铁公司成立,经过60年的建设发展,鞍山基地具备从采矿、选矿、炼铁、炼钢到轧钢综合配套,以及焦化、耐火、动力、运输等单位组成的大型钢铁生产企业。主体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年产钢1600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形成了从热轧板、冷轧板到镀锌板、彩涂板,冷轧硅钢、重轨、无缝钢管、型材、建材等完整产品系列。

鞍钢鞍山基地包括东部1100万吨老区和西部500万吨精品板材基地。对于东部1100万吨老区,“九五”以来,鞍钢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通过实施“平改转”、“全连铸”、提铁降硅、全冷矿入炉等,创造性地探索出了一条“高起点、少投入、快产出、高效益”技改之路,新建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焦炉、高炉、冷轧、镀锌、彩涂板、冷轧硅钢生产线,形成了从热轧板、冷轧板、冷轧硅钢到镀锌板、彩涂板的完整产品系列。完成了大型厂、厚板厂、无缝厂的改造,使从矿山、焦化、炼铁、炼钢、连铸到轧钢全流程的工艺装备全部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为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品种结构的优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加速老区改造的同时,鞍钢西部500万吨钢精品板材基地建设于2004年11月得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项目包括炼铁、炼钢、连铸、热连轧、冷连轧等为一体的高效、紧凑、节能、生态保护型的短流程生产线,能够年生产铁520万吨、钢500万吨、钢材460万吨。工程于2006年5月17日正式竣工投产。

鞍钢西部500万吨钢精品板材基地集鞍钢自主技术创新之大成,所有大型设备均实现国产化,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整体技术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后,使鞍钢成为以汽车板、家电板、集装箱板、造船板、管线钢、冷轧硅钢等为主导产品的精品板材生产基地,总体生产规模、产品结构和技术装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跻身最具国际竞争力的钢铁企业行列。

至此,鞍钢鞍山基地改造和建设基本完成,整体装备水平跃入世界先进行列,总体产量规模达到1600万吨。

鞍钢鞍山基地全面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船用钢通过9国船级社认证,石油管通过API认证,建筑材料获英国劳氏公司CE标志认证书。鞍钢股份公司和鞍钢集团矿业公司两大主体单位。鞍钢股份公司为鞍钢集团控股上市公司,分别在深圳和香港上市。鞍钢集团矿业公司为鞍钢集团全资子公司。

鞍钢营口鲅鱼圈基地

鲅鱼圈钢铁项目位于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是鞍钢全流程自主设计、集成、施工建设的一座现代化精品钢材生产基地。拥有能源动力、焦化、烧结、炼铁、炼钢、轧钢以及原料仓储、成品码头、水库、铁路运输、理化检验等公辅配套设施设备,具备年产650万吨铁、650万吨钢、200万吨宽厚板和450万吨热轧板等系列钢铁产品的生产能力。主要生产未来市场需求有较大增长空间的高档次、高附加值的高强度板、造船板、舰艇板、桥梁板、容器板、工程机械板、管线板等专用中厚板及高端热轧薄板等精品板材,满足建筑桥梁结构、造船、机械、压力容器和管线等行业对高质量宽厚板及薄规格品种板材的需求,将板材产品生产规模化、系列化、高附加值化。特别是建设素有“轧机之王”、世界上最大规格的5500mm宽厚板轧机,填补了国内空白,产品满足了国民经济的特殊需要。

鞍钢鲅鱼圈钢铁项目的建设坚持自主创新与集成创新相结合,加强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大力应用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及国产装备。在项目建设的各个系统各个领域大量运用鞍钢自主创新和自主集成成果,实现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一系列新突破,成为中国首个自主设计、技术总负责、工艺技术最先进、装备水平和产品档次最高的现代化全流程钢铁厂。

鞍钢鲅鱼圈钢铁项目建设的目标定位于世界一流钢铁精品生产基地和具有行业引领意义的实践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概念钢铁工厂。在建设过程中,全面落实“减量、再利用、循环”的循环经济“3R”原则,通过技术装备大型化、现代化,全面实现清洁生产工艺,通过循环经济运行模式,最大限度地增强对铁素资源、能源、水资源和固体废弃物的循环和再利用能力,年自发电量比例达到56%,水循环利用率达97.8%,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达到99.3%,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与环境的矛盾冲突。积极推进太阳能、风能、海水淡化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在厂区安装3台风力发电机组,年总发电量将达到825万千瓦时。在7处办公楼安装太阳能加热设备,解决现场职工洗浴用热水。研究实施海水淡化,2006年5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鞍钢鲅鱼圈钢铁项目,2008年9月10日正式投产运行。该项目的建成投产,优化了鞍钢产品结构和产业布局,全面增强鞍钢产品的竞争力,全方位满足用户在品种规格方面的不同需要,对辽宁实施“五点一线”发展战略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重大意义和影响。鞍钢鲅鱼圈基地由鞍钢股份公司鲅鱼圈分公司管理。

国际化经营

走出国门,实施国际化经营,不仅是企业做大做强的需要,也是鞍钢人放眼世界的不懈追求。

自1981年产品走出国门,鞍钢开始了并不平坦的国际化之路。90年代以后,随着鞍钢的发展,进出口贸易总额有所增加。并且开始海外资源的探索,成立了鞍澳合资公司。同时,在全国冶金行业较早地开始了从印度、巴西采购进口铁矿。钢材出口量逐渐增加超过百万吨的量级。进入新世纪,鞍钢以产品出口为先导,逐步加大国际化经营的力度,使鞍钢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附加值产品,如重轨、船板、冷轧板、无缝钢管、镀锌板、彩涂板、冷轧硅钢等成功走进国际市场,成为包括德国大众、美国通用、韩国现代造船等众多国际知名企业的全球供货商,用户遍布美国、英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总量在全国同行业居于前列,出口创汇额从1982年的1957万美元提高到2008年的23.02亿美元。鞍钢产品的国际影响和信誉进一步提高,鞍钢正在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品牌。

与此同时,鞍钢加快营销网络全球布局,先后建立香港公司、澳大利亚公司、欧洲公司、美国公司、韩国公司、日该公司、印度公司、中东公司等10个海外公司。同时加强国际化产业链布局,在西班牙与英国斯坦科公司合资建有鞍钢西班牙有限公司,收购意大利维加诺公司60%的股权,使鞍钢拥有首个海外钢材加工中心。

此外,按照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的要求,统筹考虑资源与市场,鞍钢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资本市场的动作,成为澳大利亚金达必公司第一大股东;与美国GE公司、韩国STX公司、比利时贝卡尔特、英国维苏威、日本美达王集团等国际知名企业进行战略合作。

多角化经营

鞍钢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以钢铁为主体的大型企业集团。在机械制造、工程建设、电气、设计、耐火、矿渣、自动化、综合利用等领域,形成了富有特色和一定竞争优势的产业。在钢铁主业大发展的同时,鞍钢将这些原来依附主业的辅助产业也列入发展规划,形成多角化发展的战略格局。

在装备制造工艺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方面,鞍钢已形成了冶金成套设备、水电产品和专项产品三大类产品格局,产品出口到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成功地为三峡电站试制出70万千瓦水轮机下环,具备了生产大型先进水轮机部件的能力,改变了此类部件依赖进口的局面。

鞍钢按照与世界先进企业一起“登山”的原则,频频与世界顶级企业展开合作,在“非钢”领域寻求突破。与比利时贝卡尔特集团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成立合资公司,专门生产及销售高附加值的优质轮胎用钢帘线。与通用电气公司缔结战略伙伴关系,以提升自身在低压电器产品制造和生产组装方面的能力。与维苏威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合资组建耐火材料公司,共同开发静压耐火材料和功能性耐火材料等高品质产品。这些举措,不仅盘活了原有非钢产业资产,而且为鞍钢发展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技术装备

鞍钢拥有9座炼铁高炉,总有效容积20191立方米,具备年产铁1600万吨能力。

实(试)验室、模拟装置

1、炼钢实验室

配有50Kg真空炉、150Kg中频炉复合吹炼实验炉。可进行真空冶炼;对转炉工艺、氧枪供氧等工艺参数模拟。

2、连铸实验室

包括连铸模拟实验室、连铸水模实验室。可通过热模拟掌握连铸钢水拉速、冷却结晶,解决钢坯裂纹;通过水模实验,掌握钢水罐吹氩动能分布和流场状态。

3、轧钢模拟实验室

包括500mm中厚板四辊可逆轧机、六辊异步单机架冷轧机、水冷实验室。通过轧钢模拟,为大生产提供工艺参数;对热态钢板、钢棒、型材进行冷却速度和热交换系数的测定。

以下是主要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产地

1、透射电镜、H700H200KV、日本

2、扫描电镜、SEM-505120KV、荷兰

3、X光衍射仪、D-50060KV、德国

4、热模拟试验机、GLEEBLE1500、美国

5、全自动相变仪、FTM-41600℃、日本

6、显微硬度计、HV-20002000g、日本

7、卧式金相显微镜、Neoph-22000X、德国

8、卧式金相显微镜、Neoph-212000X、德国

9、卧式金相显微镜、Neoph-322000X、德国

10、金相显微镜、PMG32000X、日本

1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Z-8000波长19096、日本

12、氢测定仪、RH-2±0.03ppm、美国

13、氧氮分析仪、TC-1360.00001-0.02%、美国

14、X光荧光仪、3070E20-60KV,2-100mA、日本

15、离子色谱仪、DX-3006-8ATM(KG/cm2)、美国

16、碳硫分析仪、CS-3440-0.5g、美国

17、全谱直读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RIS27.12MHz,2KW、美国

18、MTS万能材料试验机、NEW-810500KN、美国

19、万能试验机、FRZ-100KN100KN、德国

20、万能试验机、WAW-Y500500KN、中日

21、腐蚀测试系统、M398、美国

2006集团总体销售收入为750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交货值达到150亿元人民币,占总体收入的20%,过去三年内平均年增长率59%。

鞍钢集团国际经济贸易公司是鞍山钢铁集团公司(简称鞍钢)的全资子公司,承担鞍钢进出口贸易的独家代理工作。公司成立于1981年,是冶金行业第一家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成立的具有独立进出口权的对外贸易服务企业。公司自成立以来,不断发展壮大,注册资金由成立之初的5000万元人民币增长到6.7亿元人民币,年销售钢材能力在300万吨以上,年进出口总额近4亿美元,固定资金总额34.58亿元。

公司与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代理销售,与600多家大型生产企业形成了密切的直供关系,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信誉。公司下设钢铁营销部、设备技术进出口部、储运部、海外公司管理部等10个部门,在中国各大经济区的中心市设有7个分公司和25个销售点,在香港、澳大利亚设有2个海外分公司。

工业旅游

鞍钢工业游从1999年的游客主动要求参观鞍钢前提下,到鞍钢创办旅行社(即:鞍钢国旅)有组织的开始工业之旅,到半日游、一日游定式线路,走过一段不平凡的工业之旅之路。

“九五”期间,随着鞍山市旅游业的发展和鞍钢技术改造步伐的加快,鞍钢工业游专题旅游项目呼之欲出。1998年德国一批游客来到鞍山,在参观鞍钢期间,看到鞍钢蒸汽机车极为高兴,认为鞍钢发展工业游,蒸汽机车游将吸引大批德国游客。

1999年,上海宝钢集团开展工业游的消息传到鞍钢,对鞍钢领导层又是一个触动。1998年和1999年,鞍山市社会各界组织的大小学生、妇女、军人、老年人集体组织参观鞍钢的团队络绎不绝,使鞍钢开展工业游已成为现实。于是,1999年10月,鞍钢在争得鞍山旅游主管部门的同意后,成立钢花旅行社,确定“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主题的旅游线路,使鞍钢工业之旅成为现实。

经过筛选,确定鞍钢两条半日游和两条一日游的旅游线路。一日游:A线:大孤山铁矿--齐矿调军台选矿厂--烧结厂--炼铁厂--二炼钢厂--热轧带钢厂(1780机组);B线:大孤山铁矿--齐矿调军台选矿厂--烧结厂--炼铁厂--二炼钢厂--大型厂。半日游。A线:大孤山铁矿--炼铁厂--二炼钢厂--热轧带钢厂(1780机组);B线:大孤山铁矿--炼铁厂--二炼钢厂。游客在领略钢城风光,了解中国的冶铁历史,了解点石成金的奥秘的同时又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在2000年“五·一”黄金周期间,东南亚、港澳地区游客包机到达沈阳后,专程到鞍钢参加鞍钢工业游项目,许多老华侨、华人在参观鞍钢,2000年,境外来鞍钢旅游的游客有近3000人次。

人才战略

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有效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高全员整体素质,努力开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人才辈出的局面,为构建和谐鞍钢、成为能够引领世界钢铁工业发展的特大型跨国集团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总体思路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结构优化为主线、以高层次人才开发为重点、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职业生涯设计为手段、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为载体的人才培养新途径,实现管理人员职业化、技术人员专家化、操作人员专业化。

以能力建设为核心,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培养员工的持续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员工的开拓创新能力。

以结构优化为主线,通过引进、交流和培养,形成学识结构、专业结构、能级结构、年龄结构、岗位结构科学合理的人才梯队。

以高层次人才开发为重点,努力打造以高级经营管理专家、高级工程技术专家、高级生产技能专家为核心的国际一流人才群体,形成高度密集的主营业务人才优势。

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努力探索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新途径,全面适应人才竞争的新形势。

以职业生涯设计为手段,拓宽人才成长的渠道与空间,增强企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为载体,引导员工实现由“要我学习”到“我要学习”观念的转变,坚持终身学习,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全面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

主要措施

⑴以提升员工创新能力和岗位操作技能为核心,大力开展岗位技能、岗位规程和员工素质培训。

⑵完善专业技术职称评聘机制,形成与之匹配的薪酬体系。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实施特殊激励政策。

⑶建立人力引进福利支持机制,对鞍钢急需的高层次人才重点在住房、家属工作安置等方面提供政策优惠和支持。

⑷每年组织创新能力培训,进行技术创新、技术诀窍交流。

⑸通过实施内部人力资源交流,为优秀人才职业发展创造更多机会,使其在关键岗位发挥作用。

社会责任

鞍钢集团对社会公益事业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到1998年的特大洪水,从2008年初的冰冻雪灾到四川汶川大地震……,每次危难关头,鞍钢人都将对全社会的爱化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坚定信念,并赋予举全公司之力扶危济困的行动,在社会公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慈善事业捐赠

鞍钢集团每年向贫困地区、残疾人保障以及慈善等机构捐助大量资金,支持社会慈善事业。2003年以来,向鞍山市贫困地区捐赠180多万元资金、价值277多万元的物资;向鞍山市慈善总会捐赠慈善款1000多万元;向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捐款20多万元;上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600多万元;向辽宁省劳模疗养院捐赠建筑用钢材价值120多万元;向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捐赠价值36万元工艺椅。

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帮助近千名考上大学的困难员工子女顺利入学和完成学业。2006年以来,救助特困、困难员工子女1400多人,发放救济金170多万元。另外,向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捐赠100万元,用于改善贫困中小学办学条件;向鞍山市教育基金会捐赠扶困助学金40万元。

公共事业

实施焦炉煤气民用工程,将生产回收余热、余能用于市民供暖,每年可节约动力煤15.3万吨;每年向本市区提供1亿多立方米的焦炉煤气,提高了市民生活质量,改善了市区环境。2003年以来,为离退休人员累计发放救济金2900多万元,救济困难退休人员9.6万余人次,为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做出了贡献。

支援边远困难地区

长期支持边远地区经济建设和教育事业,有计划地实施捐建学校、修建公路、建设医疗设施等项目,支援青海省湟源县、云南省砚山县、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等边远困难地区,为边远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青年志愿者活动

成立鞍钢集团青年志愿者协会,有万余名青年加入了青年志愿者队伍,其中1540多名青年员工被批准为全国注册志愿者。同时,建立了青年志愿者日常服务、青年志愿者星期六义务奉献日和青年志愿者服务月活动制度,设立了100多个青年志愿者服务站。

获奖荣誉

中国企业五星品牌

全国企业文化建设突出贡献单位

2009年度中国最诚信企业

铁路用钢

集装箱用钢板

船体结构用钢

全国十佳企业管理案例奖

中国工业行业排头兵企业

2008年度中国最佳诚信企业

2008年创新型企业

2004年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2001年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200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2018年1月27日,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名单公布,鞍山钢铁入选

中国核心企业集采供应商50强

企业排名

2016 年5月12日,中国品牌价值500强评审委员会揭晓第十届中国品牌价值500强榜单。鞍钢排名第113。

2018年12月,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在《财富》发布的“2018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创新公司”榜单中排名第44。

337调查

2016年5月26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宣布,对宝钢、首钢、武钢、鞍钢等中国钢铁企业及其美国分公司共计40家企业在美销售的碳钢与合金钢产品发起“337调查”。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