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

由网友(何物能清心)分享简介:王元(一九三零年四月三零日⑵零二一年五月一四日),出熟于浙江兰溪,籍贯江苏镇江,结业于浙大,闻名数教野,华罗庚数教惩患上主,曾任中国数教会理事少。一九五二年,浙大结业落伍进中国科教院数教研究所,1年后又被调配到该所数论组师从华罗庚师长教师。一九五二年—一九七八年,正在中国科教院数教研究所事情,历任帮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王元(1930年4月30日-2021年5月14日),出生于浙江兰溪,籍贯江苏镇江,毕业于浙江大学,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数学奖得主,曾任中国数学会理事长。

师从华罗庚的他给兰溪写了封信 字里行间满是乡愁

1952年,浙江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一年后又被分配到该所数论组师从华罗庚先生。1952年—1978年,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2年,因哥德巴赫猜想研究,获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4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1990年,因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获陈嘉庚物质科学奖。2007年,因均匀设计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21年5月1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1]

中文名

王元

代表作品

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

职业

教学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

毕业院校

浙江大学

籍贯

江苏镇江

国籍

中国

出生日期

1930年4月30日

逝世日期

2021年5月14日[3]

人物经历

1930年出生于浙江兰溪。[4]

1937年,举家内迁至四川[4]

1942年,王元小学毕业,考取了位于合川县的国立第二中学。

1946年,王元随家一起回到南京,转入社教附中(后更名为南京市立六中)就读高中二年级[5]

1948年,王元高中毕业考入浙江国立英士大学数学系。

1950年,因初步大学院校调整计划,王元转入浙江大学[6]

1952年,王元从浙江大学毕业,因成绩名列前茅,经陈建功、苏步青推荐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一年后又被分配到该所数论组师从华罗庚先生[6][5]

1952年—1978年,王元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5]

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断了王元的工作,他受到了错误的批判与不公正的待遇[5]

1978年,王元被提升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5]

1980年,王元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2021年5月14日中午12时46分,中国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元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1]

主要成就

  • 科研综述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王元首先在中国将筛法用于哥德巴赫猜想研究,并证明了命题{3,4},1957年又证明{2,3},这是中国学者首次在此研究领域跃居世界领先地位。1973年与华罗庚合作证明用分圆域的独立单位系构造高维单位立方体的一致分布点贯的一般定理,被国际学术界称为“华-王方法”。70年代后期,王元对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作了系统总结。80年代,王元在丢番图分析方面,将施密特定理推广到任何代数数域,在丢番图不等式组等方面作出先进的工作[7]

  • 学术论著

学术著作:

时间著作题目作者出版社出版地
1978年《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王元、华罗庚斯普林格出版社[8]

《华罗庚的数学生涯》王元

1991年《代数数域上的丢番图方程与不等式》王元德国施普林格出版社[9]

《统计中的数论方法》王元


《哥德巴赫猜想》王元[9]

1991年《代数数域上的丢番图方程与不等式》[9]王元

198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普及数学方法的个人体会》王元、华罗庚

1995年《华罗庚》(繁体字本)王元九章出版社台湾
1997年《微积分》王元、方源[5]

1998年《华罗庚》王元开明出版社北京
1999年《华罗庚》(英文版)王元

2000年《华罗庚》(日文版)王元[10]

学术论文

截至2003年6月,王元先后发表了一百多篇学术论文[11]

代表论文如下:

1, Wang Yuan. On the representation of large even number as a sum of two almost-primes. Science Record (New Ser.),1957,1 (5)

2, Wang Yuan (ed.). Goldlbach conjecture. World Scientific,1984

3, K. T. Fang,Y. Wang. Number-theoretic methods in statistics. Chapman and Hall,1993

4, Wang Yuan. Bounds for solutions of additive equations in algebraic number field,Ⅰ ,Ⅱ. Acta Arithmetica,X L V Ⅲ,1987

5,, Wang Yuan. Diophantine inequalities for forms in an algebraic number field. Journal of Number Theory,1988,29 (3)

6, Wang Yuan. Diophantine equations and inequalities. Springer-Verlag,1991

  • 科技奖励
获奖时间获奖项目所获荣誉
1982年哥德巴赫猜想研究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94年
何梁何利奖
1990年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陈嘉庚物质科学奖
1999年
华罗庚数学奖[8]
2007年均匀设计研究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8]

人才培养

  • 培养学生

王元先后培养了阮卫东、张寿武(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等一批数学人才。

  • 编写讲义

王元与华罗庚合作完成了数学分析讲义《高等数学引论》。

  • 书籍获奖
获奖时间获奖项目所获荣誉
2002年11月书籍《华罗庚》吴大猷科普著作金签奖[10]
  • 学术讲座

2004年4月2日下午,王元应邀在重庆市巴县中学讲学。王元就师生们关心的“如何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怎样学好数学”“如何看待奥林匹克竞赛”等问题进行了指导。王元以通俗的语言,表现出数学的内在趣味。最后王元院士讲到:“中学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将学习的基础打好。只有基础打好了,才有可能做更多更重要的研究。”[12]

荣誉表彰

获奖时间所获荣誉
1980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1984年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专家[13]

社会任职

时间兼任职务
1986年至2002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六届至第九届)委员
1988年至1992年中国数学会理事长[8]

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13]

《数学学报》主编

中国密码学会名誉理事长

联邦德国《分析》杂志编辑

新加坡世界科学出版社顾问[6]

斯普林格《图论与组合》杂志编委[8]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委员[9]

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12]

个人生活

1952年,王元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经陈建功、苏步青推荐,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一年后就被分配到该所数论组,师从数学家华罗庚先生。

王元出生于兰溪,王元父亲王懋勤时任兰溪县长。在王元三岁时,父亲调省工作,去杭州居住。抗战爆发后,举家迁兰溪避难,就住在水阁塘乡蒋家。王元与弟弟王克曾就读于蒋氏公学。

1937年,王元举家内迁至四川[4]

王元喜欢看小说,《红楼梦》《三国演义》《儒林外史》看了一遍又一遍。

人物评价

王元在解析数论、代数数论以及数论方法应用等方面均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在国际数学界和港台数学界享有声誉。(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评)

王元不仅是一位在数学专业领域里取得杰出成就的科学家,更是将数学这门科学通俗解析,让大众感受数学中的乐趣[6]。(光明网评)

王元不仅对科研怀有热情,对教学工作也同样认真负责;他26岁便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3+4”命题,使中国首次在这一领域跃居世界领先地位;他是中国数学界的元老级人物。(中国科学院大学评)

王元院士除了在数论基础领域的突出贡献,在数论的应用以及科普上都有大量的成果和贡献;同时,王元院士在年轻人才的培养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13]。(中国科学院院士杨乐评)

王元院士学识广博,除了数论的基础研究,还在数学的分析、应用领域,以及书法、教育等领域有颇多建树;他鼓励青年人开展独立研究,不迷信权威;他为中国培养了大量出色的数学家[13]。(学生、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张寿武教授评)

王元先生是中国数学界五位研究数论的老一辈数学家[11]。(浙江大学数学研究中心评)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