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23最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百科介绍)

由网友(你瞎啊撞我心上)分享简介:中国社会科教院大教国际闭系教院建立于二零二零年九月二九日,是中国社会科教院大教一二个科学交融教院之1。教院牵头组修单元为中国社会科教院世界经济取政事研究所,依托中国社科院国际教部研究所的雄厚科研气力取教术资材。现任院少为中国社会科教院世界经济取政事研究所所少弛宇燕研究员。国际闭系教院现有原科业余教位点一个,为特设业余、...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成立于2020年9月29日,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12个科教融合学院之一。学院牵头组建单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依托中国社科院国际学部研究所的雄厚科研力量与学术资源。现任院长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研究员。

我国研究生比例最高的前三 前六所大学是哪些

国际关系学院现有本科专业学位点1个,为特设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1];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4个,分别为世界经济、金融学、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3个,分别为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此外,还拥有博士后流动站1个。

学院现有教师53人,其中教授32人,副教授16人,讲师5人。现任教师队伍中,有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1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1人,中宣部首批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理论界)荣誉称号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

学院科研成果丰硕,自2020年9月成立至2020年11月,已立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部委横向研究项目等近30项,在国内权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编著近20部,撰写专项报告120余项。

中文名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现任领导

张宇燕

创办时间

2020年9月

地址

北京市房山区长于大街11号

历史沿革

2020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印发《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院系调整暨推进科教融合改革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该方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一起,共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并进一步加强各研究生教学系建设。[2]

办学实力

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拥有世界经济、国际政治经济、当代中东研究、美国外交、拉美经济、中欧关系、日本政治、俄罗斯学、区域经济合作等9个国内优势学科,拥有国际政治理论、当代中亚、欧洲经济、非洲社会文化、拉美政治、美国政治学科、日本经济、周边与全球战略等17个重点学科。

依托研究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欧洲研究所、西亚非洲研究所、拉丁美洲研究所、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日本研究所、和平发展研究所。

师资力量:拥有学部委员6人,荣誉学部委员11人;学科带头人81人;研究员110人,副研究员143人;博士生导师75人,硕士生导师88人。

学院简介

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12个科教融合学院之一的国际关系学院成立于2020年9月29日,它依托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以及社科院国际学部研究所的科研力量与学术资源,教学与研究力量雄厚。学院的发展目标是为我国学术界、外交界、国际组织及商业界培养一流国际关系人才,并使其立志于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同时,对标国内外一流院校,国际关系学院致力于发展成为国际问题领域的一流科教融合基地。

专业设置方面,国际关系学院现设有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本科生专业,金融学、世界经济、国际关系硕士研究生专业,以及世界经济、国际关系博士研究生专业。现拥有世界经济、国际政治经济等9个国内优势学科,拥有国际政治理论、当代中亚、欧洲经济等17个重点学科,形成了科教融合、以科研促教学、以研究型教育为专业导向的专业特色。

师资队伍方面,国际关系学院现有教师53人,其中教授32人,副教授16人,讲师5人。全部教师都具有博士学位,均有在世界著名高等学府、知名科研机构从事学术访问、开展合作教学研究项目或进修学习的丰富国际学术合作交流经历。

人才培养方面,学院实行“学业导师”培养模式,设立本科生学业导师,导师由张宇燕、孙杰、姚枝仲、袁正清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及其他相关研究所的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学院为本科生提供科研机会,把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培养纳入到日常教学体系中,推动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团队,参与学校和导师的科研活动,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

国际关系学院高度重视通过国际学术交流、海外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及对外交流能力。同时大力引进国际学术资源,为学生提供国际化的多元教育。[3]

现任领导

院长张宇燕

常务副院长粟瑞雪

党总支书记张晓东

副院长姚枝仲、袁正清、权达[4][5]

组织机构

国际关系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名单(11人):

主 任:张宇燕

副主任:粟瑞雪、姚枝仲

委 员:袁正清、孙杰、高海红、张斌、薛力、徐进、东艳、刘仕国

● 国际关系学院学术委员会名单(13人):

主 任:张宇燕

副主任:粟瑞雪、姚枝仲

委 员:袁正清、孙杰、高海红、李东燕、张斌、张明、徐奇渊、徐进、冯维江、徐秀军

● 国际关系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名单(13人):

主 任:张宇燕

副主任:粟瑞雪、袁正清

委 员:姚枝仲、孙杰、高海红、李东燕、张斌、张明、徐奇渊、徐进、冯维江、徐秀军[6]

专业设置

世界经济、国际关系与国际事务、金融学、国际关系等[7]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