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山县(安徽省马鞍山市辖县)

由网友(哥的帅你永远也学不来)分享简介:含山县,别号竖山,是安徽省马鞍山市下辖县,地处少江下流北岸,东取马鞍山市以及县交界,西取巢湖市相连,南取芜湖市有为县以裕溪河相隔,北交滁州市齐椒县。截至二零二二年,齐县面积一零二八平方私里[一],下辖八个镇。[二]二零二二年齐县经济整年GDP实现二五零.六九亿元。[三]截至二零二一年年底,含山县户籍人嘴为四四二零五一人。...

含山县,别名横山,是安徽省马鞍山市下辖县,地处长江下游北岸,东与马鞍山市和县接壤,西与巢湖市相连,南与芜湖市无为县以裕溪河相隔,北接滁州市全椒县。截至2022年,全县面积1028平方公里[1],下辖8个镇。[2]2022年全县经济全年GDP完成250.69亿元。[3]截至2021年年末,含山县户籍人口为442051人[4] 

含山县县境地形大体是西北高东南低,为丘陵山地。县境平原圩区属长江下游平原的一部分,为冲积平原。县境地处北中低纬度地区,属北亚热带温润性季风气候[5]含山县物产富饶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可供开采的矿藏有石灰石、石膏、大理石、煤、磷等10多种,农业资源特色明显,拥有优质水稻、棉花、油菜、畜产、水产及茶叶、麻油等特色农产品。全县森林覆盖率达35%。[1]

2021年末,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18所。市级以上研发平台68个,全县县属国有及企事业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967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62个,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808人。[4]

含山县,隶属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唐武德六年(623年),分历阳县西部地区原龙亢县境域设含山县,因“群山列峙,势若吞含”得名,素有吴头楚尾之称。[6]

含弓戏是安徽省地方稀有剧种之一,流行于含山、和县、巢县、无为、当涂、芜湖等地。因发源于含山,原为盲艺人操弓拉二胡卖唱的滩簧,故称“含弓”。发展为戏曲后改今称。它起源于清朝嘉庆年间长江北岸的含山县,以弓弦(二胡)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它的历史可以比京剧还要悠久。曾经广泛流行于含山县及巢湖其它县市并在江南一带的芜湖、当涂也颇有流传。[7]

含山生态优美,旅游景点众多。主要有国家4A级风景区褒禅山、国家4A级风景区太湖山。褒禅山风景区有因楚国名将伍子胥过昭关的历史故事而闻名遐迩的古昭关,声名远扬的褒禅山华阳洞,含氡等多种微量矿物质的昭关温泉等。太湖山风景区有别号“江北小九华”的太湖寺,佳木葱茏、清雅幽深的太湖山国家森林公园。运漕古镇距今1700多年历史,“过街木楼石板路,青砖小瓦马头墙”是其典型风格。[1]

中文名

含山县

外文名

Hanshan County

别名

横山

国家/地区

安徽省马鞍山市

政府驻地

环峰镇

邮政编码

238100

地理位置

马鞍山市西部

火车站

含山西站

车牌代码

皖E、皖Q

行政代码

340522

县委书记

钱俊[9]

地理坐标

东经117°53′—118°13′、北纬31°24′—3l°53′

所属国家

中国

面积

1037平方公里[8]

人口数量

442051人(2021年户籍人口)[4]

行政区类别

下辖地区

8个镇

电话区号

0555

著名景点

褒禅山华阳洞风景区、太湖山国家森林公园、运漕古镇、凌家滩遗址

气候类型

北亚热带温润性季风气候

方言

江淮官话-洪巢片-淮西片

人均GDP

68535元(2021年)[4]

GDP

233.02亿元(2021年)[4]

置县时间

唐武德六年(623年)

年平均降水总量

10.69亿立方米

代理县长

刘志远[10]

建制沿革

最新安徽61县 市 经济实力排行榜新鲜出炉 看看你的家乡排第几

含山秦时为 历阳县地,属九江郡。 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历阳属 淮南国。元狩元年(公元前122),淮南国除,历阳仍属 九江 郡。 武帝置十三州时,改九江郡为 扬州,历阳属扬州。后汉因之。

西汉末年,王莽篡政,改九江郡为延平郡,改历阳县为明义县。

三国时,历阳属吴。

西晋时期,历阳先属扬州淮南郡,永兴元年(公元304),属新设历阳郡。东晋大兴二年(319),分历阳县境西部侨置龙亢县,县治在今县南40里,相传即今杨府城村,属扬州历阳郡。

南北朝时期,宋永初二年(421),龙亢属南豫州历阳郡,元嘉七年(430),属豫州历阳郡。大明三年(459),属南豫州历阳郡。齐建元二年(480),属豫州历阳郡。永明二年(484),属南豫州历阳郡。梁太清二年(548),侯景破历阳,江北之地尽属东魏。 北齐天保六年(555),齐、梁通和,遂改历阳为和州,龙亢归和州。陈宣帝末,北周尽取江北之地,将龙亢县地并入历阳县,至此龙亢县废。

隋开皇十三年(593),历阳县属和州。大业三年(607),历阳县属历阳郡。

唐武德六年(623),分 历阳县西部地区原龙亢县境域设含山县,[11]县以境内的含山命名。含山,又名横山。《清一统志》说:“在含山县西三十里,崔巍雄峻,群山列峙,势若吞含,唐因以名县。”《太平寰宇记》又说;“以县境众山所含,故名含山县。”武德八年(625),含山县废,并入 历阳县。长安四年(704),在原含山县境置武寿县,属淮南道和州。 神龙元年(705),复名含山县,领属关系未变。自此含山县名沿用至今。

唐 天宝元年(742),和州改为历阳郡,含山属淮南道历阳郡。 乾元元年(758),历阳郡再改为和州,含山属淮南节度使和州。 贞元十六年(800),属舒庐滁和都团练使和州。 天祐元年(904),属淮南节度使和州。五代十国时期,含山初属吴、南唐,后属后周,均隶和州。

两宋时期,含山属淮南西路和州防御使。

元至元十三年(1276),含山属淮西总管府和州镇守 万户。至元十四年,属庐州路总管府和州安抚司。至元十五年,属和州路。至元二十八年,和州路降为和州,属庐州路和州。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含山县废,县南部分入无为州,余并入和州,属南京庐州府。明洪武七年(1374),属南京凤阳府。洪武十三年,复置含山县,属京师直隶和州。

清 顺治二年(1645),含山属江南左布政使司直隶 和州。康熙六年(1667)属安徽布政使司直隶和州。

民国元年(1912),废道、府、州,含山县直属 安徽省。民国3年至17年,属安庆道。民国18年至37年,先后属安徽省第八、第五、第九视察区和行政专员督察区。

民国27年,日军侵占含山县城,国民党政府转移谢集乡农村。次年4月3日迁回县城。民国30年7月,县城再度沦陷,县城北迁仙踪镇。民国34年7月17日县城光复,8月2日,县城由仙踪镇迁回 县城。

民国29年,日伪于含南运漕镇另立含山县政府,民国31年迁铜城闸镇。

民国31年,由共产党领导在福山、陶家厂一带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成立和含行政办事处,属皖中行署,后改属皖江行署。民国32年秋冬,成立含巢行政督导处,后改为含巢行政办事处(为县级政权),驻福山乡,属和含专员公署,直至1945年9月新四军北撤。

1949年1月21日含城解放,含山属江淮 解放区第五专区。同年6月,改属皖北行署巢湖专区。

1952年1月30日改属安徽省芜湖专区。1958年12月15日,含山县、和县合并为和含县,属马鞍山市,县治设历阳镇。1959年4月和含县属芜湖专区。1959年6月1日,含山、和县分开,各还原建制。1965年7月28日含山改属巢湖专区(后专区改为地区、行署),1999年8月5日撤销巢湖地区设地级巢湖市,属地级巢湖市,2011年8月,原地级巢湖市区域调整,含山县划归 马鞍山市。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含山县下辖8个镇、1个开发区。[12]

区划详情

8个镇:环峰镇、运漕镇、铜闸镇、陶厂镇、林头镇、清溪镇、仙踪镇、昭关镇。

1个开发区:安徽含山经济开发区。[12]

自然环境

含山县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含山地处 长江下游北岸, 东经117°53′—118°13′, 北纬31°24′—3l°53′。东与马鞍山市和县接壤,西与巢湖市相连,南与芜湖市无为县以裕溪河相隔,北接滁州市全椒县。全县辖8个镇,96个村、21个 社区。总面积1032.8平方公里,耕地34.2万亩,山地38.4万亩;

气候

县境地处北中 低纬度地区,属北亚热带温润性 季风气候。特征为 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冬寒夏热,春秋温和,春温多变,秋高气爽;雨量适中,但夏多冬少,分配不均,夏雨集中,梅雨显著;日照多,无霜期长,光热水等 气候 资源颇为丰富。四季划分县境民间以农历1、2、3月为春季,4、5、6为夏季,7、8、9为秋季,10、11、12为冬季。以气候统计分析,按阳历12、1、2月份为冬季,3、4、5月份为春季,6、7、8月份为夏季,9、10、11月份为秋季,亦以1、4、7、10月份为冬、春、夏、秋四季的代表月。县境大致3月下旬入春,5月下旬入夏,9月下旬入秋,11月下旬入冬。春秋两季各占两个月,春季略少;冬夏两季各占4个月,冬季略长于夏季。

地貌

丘陵、山地: 县境地形大体是西北高东南低。[13]东南部为长江下游平原的一部分。中部和西北丘陵起伏,山丘错杂,山势大部分坡缓谷宽;山脉走向以南西北东向为主,山顶海拔高程一般在300米左右,最高峰是苍山主峰,海拔高程481米。主要山峰自北向南有:青龙山、大茅芦尖、马山、方山、黑山、苍山、大犁头尖、六宕山、太湖山、林头山等。县低山高丘面积381.7平方公里,低丘山地371.3平方公里,分别占县总面积的36.96%和35.95%。

平原、圩区: 县境平原圩区属长江下游平原的一部分,为冲积平原。圩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支流裕溪河水系和滁河水系两岸。牛屯河、得胜河两岸也有小片冲积平原。平原地层主要由淤泥质亚粘土和泥炭层组成。圩区总面积279.8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7.09%。圩区内沟渠密布,土地肥沃,是县内的主要产粮区。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地表水县年平均降水总量10.69亿立方米,年径流量246.8毫米,年径流总量2.55亿立方米。人均占有632.4立方米,亩均占有601立方米。

地下水县境有泉水多处。主要有:昭关的马跑泉、太湖山的飞锡泉、东关的卓刀泉、白石洞泉、褒山的女儿泉、 白龟泉、谢集乡的陈村汤泉、六宕山的三石板泉、清溪镇的西王汤泉、张公乡的泉水井等。少数地方将地下水充作部分生活用水和 工业用水。褒山华阳、巨兴姚垄、半湖汤山、东关毛滩、张公泉水井等地枯水年曾利用地下水灌溉。

矿产资源

县境矿种较多,主要为非 金属矿产,有 石灰石、白云石、石膏、耐火粘土、萤石、 重晶石、磷矿、硫铁矿、建筑砂矿、磨刀石矿、砖瓦粘土矿等;其次为燃料矿产,有烟煤、 无烟煤、泥炭;少数金属矿产,有赤铁矿、褐铁矿、方铅矿。其中可供开采的矿种10余种。少数矿种开采时间长,如磨刀石矿具有300多年开采历史。石灰石矿和建筑砂矿储量大、质量好、品种多,矿山布局较合理,是县内矿产优势资源。硬石膏矿品位高,少数矿种如铁矿、方铅矿、 磷矿、硫铁矿等。

动植物资源

县境动植物资源丰富, 农作物品种较多,树种300多种,鱼50多种,药材518种,其中经济价值大的品种有:含山百日红鸭、太湖山 鹿茸、巨兴红打瓜籽、姚庙玫瑰花、三汊河 螃蟹、义城圩菱角、都胜圩荸荠等,均名闻遐迩。

人口

2010年全县 常住人口为376436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人相比,十年共减少19705人,下降5.1%,年平均下降0.50%。全县流出到县外半年以上人数为66843人。

全县普查登记的 户籍人口为444460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人相比,十年共减少434人,下降0.1%。

性别构成

全县常住人口中, 男性人口为191498人,占50.87%; 女性人口为184938人,占49.1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5.14下降为103.55。

年龄构成

全县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60624人,占16.10%;15-64岁人口为272950人,占72.51%;65岁及以上人口为42862人,占11.3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9.9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6.5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39个百分点。

城乡人口

全县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25776人,占33.41%,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50660人,占66.5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城镇人口增加49487人, 乡村人口减少78121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58个百分点。

家庭户人口

全县常住人口中共有 家庭户115310户,家庭户人口为368991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2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8人减少0.28人。

地区人口数 (人)比重 (%)
2000 年2010 年
全县合计376436100100
环峰镇10123424.0326.89
运漕镇318739.478.47
铜闸镇258807.336.88
陶厂镇323878.208.60
林头镇6695118.3717.79
清溪镇4227912.2211.23
仙踪镇5556814.9114.76
昭关镇202645.475.38

2021年末,全县总户籍达137667户,户籍人口总计44205 1人,比上年末减少1090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169534人,乡村户籍人口272517人,年末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38.4%,比上年末提升0.3个百分点。[4]

政治

党委领导
职务姓名
县委书记钱俊
县委副书记刘志远、马蓉
政府领导
职务姓名
代理县长刘志远
副县长郝甲林、裴小勇、张永星、马恒生、郑国辉、汪媛霞、汪晓沛
以上参考资料均来源:含山县人民政府[14]
人大领导
职务姓名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徐良
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定国、刘国伟、孟祥展、贺家明
参考资料来源:含山县人民政府[15]

经济

202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3.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高于全市水平2.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24亿元,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97.02亿元,增长15.6%;第三产业增加值111.75亿元,增长10.5%。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8535元,比上年增长16.8%。

2021年,深入开展铸造产业整治提升集中攻坚行动,在全省率先试点铸造产能置换,成功举办首届绿色智能铸造产业论坛,绿色智能铸造产业产值达82亿元,带动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5%,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增长20.7%;工业效益良好,规上工业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8.9%,企业亩均税收比上年增长27.8%。

2021年,全县加强与高等学校院所合作,与中科院过程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共建产学研基地,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4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9家,创新带动能力不断增加。全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高速增长达1.38倍;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6%,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高6.1个百分点;节能降耗成效显著,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强度同比下降6.2%。

2021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6.41亿元,同比增长19.8%。限额以上商品零售中,升级类商品零售增速超3成,其中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68.4%,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55.2%,化妆品类增长33.1%。全年新增电商主体97家,电商交易额增长39.6%。

2021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0%和11.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快2.5个百分点,城乡收入比由上年的1. 64缩小到1.60,低于全省的2.34和全市的1.99。[4]

第一产业

2021年,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5.9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7%;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7.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0%。

2021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50007.87公顷,比上年增加 203.85公顷,增长0.41%。粮食种植面积39982.41公顷,比上年增加151.61公顷,增长0.4%;其中,稻谷种植面积29978.65 公顷,减少611.15公顷,下降2.1%;小麦种植面积9678.44 公顷,增加761.34公顷,增长8.5%;玉米种植面积294.7公顷,增加11.7公顷,增长4.1%。棉花种植面积156.51公顷,减少 97.79公顷,下降38.5%。油料种植面积7226.33公顷,增加38.33 公顷,增长0.5%。糖料种植面积41.13公顷,增加0.13公顷,增长0.3%。蔬菜种植面积2327.9公顷,增加98.6公顷,增长4.4%。

2021年,全年全县粮食产量25.81万吨,增长1.2%;其中,稻谷20.46 万吨,下降0.5%;小麦4.78万吨,增长9.7%;玉米1410吨,增长9.0%。油料2.07万吨,增长1.8%;棉花148吨,下降44.6%;糖料1817吨,增长0.4%。蔬菜12.53万吨,增长5.5%。

2021年,全年生猪出栏量总计14.53万头,比上年增长28.9%;年末生猪存栏6.15万头。全年肉类总产量20992吨,比上年增长 17.8%;其中猪牛羊肉产量12775吨,增长27.5%。禽蛋产量9948 吨,下降3.4%。

2021年末,全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共计47家,省级以上著名农产品商品数31个,“三品一标”农产品个数67个,“三品一标”农产品基地面积达13.85万公顷。

2021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共计51.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3%;全县共计拥有农用拖拉机7174台,比上年下降7.3%;排灌动力机械58512台,比上年下降10%。全县机械播种面积3.05万公顷,机械收割面积4.32 万公顷,分别比上年增长10.9%和2.2%。农村生产生活总用电量15043万千瓦时,比上年下降20.5%。

2021年,实施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全年三大粮食作物防治面积97万亩次,植保专业化防治面积91万亩次,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77.8%,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覆盖率达61.3%。加大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6.5%。强化粪污治理管控,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6.5%。

2021年末实现全县村庄全覆盖,共整治标准版村庄1421个,升级版335个,精品版67个;创建市级村庄清洁行动示范村26个,完成1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和3个市级中心村建设任务并通过省市验收;创建“美丽庭院”3500户。[4]

第二产业

2021年,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73.17亿元,比上年增长 14.6%。截至12月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计163家,累计实现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5%。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4.1%,股份制企业增长16.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2.1%,其他私有企业增长15.8%。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1.8倍,制造业增长12.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 12.9%。规模以上工业25个行业大类中有19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76%。

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87.5%,企业产销情况衔接良好,全年产品销售率达98.4%,保持较高水平,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企业总体盈利水平良好,全年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10.7%,全员劳动生产率255965元/人。

2021年,全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3.85亿元,比上年增长 18.7%。年末,全县在统的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施工企业总计32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1.62亿元,比上年增长40.4%。全年累计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89.7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2.8%;房屋竣工面积53.0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4.1%;年末建筑业从业人员6854人,比上年增长14.3%。[4]

第三产业

能源消耗和电力供应

2021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总计57.17万吨标准煤,同比上升7.2%;规模以上工业每万元增加值单耗 1.489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2.6%;重点能源消费品种中,原煤消费量54.44万吨,焦炭1009.58吨,天然气270.93万立方米,电力消费量10.44亿千瓦时。

2021年,全县全社会用电量18.5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7.5%;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2.30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9%;全行业生产经营用电16.2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0.1%。全行业中,第一产业用电1848.9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0.4%;第二产业用电14.0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7.4%,其中工业用电13.9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6.8%;第三产业用电1.9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4.6%。

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2021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25.4% (不含巢马城际铁路项目投资额)。其中,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33.9%,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8.4%,民间投资增长 13.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49.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8.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0.5%。工业投资增长18.4%,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5.4%。

2021年,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3.2亿元,比上年增长1.4%。商品房销售面积24.03万平方米,增长3.7%;商品房销售额13.9 亿元,下降1.9%;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13.5万平方米,下降4%。

2021年,全县深入开展“项目攻坚年”活动,深化“七未” 项目调度攻坚,加强项目全周期管理、全过程督办,成效显著。全县100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计划132%,井利电子、可尔海思等30个亿元以上项目建成投产,盐湖特立镁、恒丰汽车零部件等42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77个,常青轻量化、长源液压等8个20亿元以上项目成功落户。

商贸流通与旅游

2021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6.41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6.97亿元,增长29.5%;按经营地统计,限上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54亿元,增长29.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0.39亿元,增长27.5%。按消费形态统计,限上商品零售额6.54亿元,增长28.3%;餐饮收入0.43亿元,增长50%。

2021年,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5708万美元,比上年下降73.5%。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72亿美元,增长3.6%。

2021年,全年接待游客人数、总收入分别达450 万人次、32亿元,两项指标均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

财政、金融和保险

2021年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73亿元,同比增长 20.6%。其中,税收收入10.94亿元,增长16.5%,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为70%。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8.18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31亿元,增长18.2%;教育支出6.16亿元,增长0.4%;民生支出33.43亿元,增长13%。

2021年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83.98亿元,同比增长14.8%;其中,居民存款214.98亿元,增长15.3%。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12.35亿元,同比增长22.3%;其中,中长期贷款76.39亿元,同比增长55.2%。[4]

交通

含山县地处马鞍山市与省会合肥对接前沿,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是东向发展、合肥都市圈、南京经济圈、江北集中区的交集之地。境内丘陵、圩区相间,交通以公路为主,兼有内河航运和铁路。公路有“三横一纵二高”,善尉路在北,省道S105路居中,巢二路(合裕路)在南,大江路(省道226线)纵贯全县,合巢芜高速公路横穿县南部四镇,北沿江马巢高速公路终于 含山县 林头镇 卧虎村附近,与合芜高速公路交叉,在含山境内设含山南互通立交,于2013年12月31日建成通车。初步形成以含城为中心的公路交通网络。

2021年,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7.4亿元,比上年增长6.1%。

2021年末,全县公路总里程累计达2190公里,同比下降 1.1%。年末共计开通公共交通路线16条,实有公共汽(电)车营运车辆数399辆,同比增长202.3%;年末,全县民用车辆拥有量达49914辆,其中汽车拥有量35569辆,其中私人汽车33259 辆。全年完成旅客运输量1350万人,比上年增长4.3倍;货物运输量1391万吨,比上年增长94.5%。旅客运输周转量40500 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6倍;货物运输周转量4175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1倍。[4]  

社会

2021年,全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年共计举办各类招聘会214场,累计邀约企业4450次,提供岗位4896个,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107人,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84.8%,就业困难人员帮扶率达93%,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

2021年开展育婴员、养老护理员、农作物栽培技术、计算机维修等各类培训达18班次,培训651人;其中举办3期脱贫稳就业技能培训,培训42人。为全县39家企业2802名新录用员工开展了岗前技能培训,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1148人,新增技能人才1267人。通过企业高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完成培训 549个高级工,培养新技师30人,职业技能鉴定1190人;完成新技工系统培养招生201人。[4]

教育事业

2021年末,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18所。全县普通中学23所,在校学生16069人;其中普通初级中学20所,在校学生 10273人;普通高中3所,在校学生5796人。全县共有小学46 所,在校学生21977人;全县共有幼儿园47所(含学前班),在园幼儿8939人。中职教育学校一所,在校学生4749人。特殊教育学校一所,在校学生4人。

2021年,全县幼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101.2%,学前一年毛入园率99.8%;学龄儿童入学率101.2%,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0.6%;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1.2%,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7.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8.1%。

2021年,全县普通高考报名人数2850人,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提前录取449人。三所高中学校参加高考1723人,本科达线人数943人,达线率58.2%.其中,一本达线人数503人,达线率31.1%.推进中考制度改革,参加中考人数3172人,三所高中均完成招生计划,录取1973人,2名学生被安徽省海军青少年航空学校录取;中职招生695人;公布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20 家,注销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资质17家,“营改非”2家。

2021年,改扩建幼儿园2所,投入180万元;实施校舍维修项目22个,涉及项目学校14所,改造面积3.92万平方米,投入728万元。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含山实验小学项目竣工,投入5700万元。支持育才实验学校二期项目建设。实施年度智慧学校建设项目41所,投入480万元,更新班班通设备75套,投入100万元。[4]

含山县高中有七所:含山高级中学 、含山二中、含山县运漕中学(完全中学)、仙踪中学(完全中学)、林头中学(完全中学)、含山陶厂中学(完全中学)、含山县第三中学(完全中学)

含山县初级中学生十八所一览表

学校名称办学类型学校英文名称地址
含山县褒山初级中学初级中学Baoshan Middle school of Hanshan County含山县环峰镇褒山行政村
含山县九连初级中学初级中学Jiulian Middle school of Hanshan County含山县环峰镇胡蒋行政村
含山县张公初级中学初级中学Zhanggong Middle school of Hanshan County含山县环峰镇张公社区街道
含山县东山初级中学初级中学Dongshan Middle school of Hanshan County含山县环峰镇三官行政村五里岗村
安徽省含山县第一中学初级中学The first middle school of HanShan County in Anhui Province含山县环峰镇鼓楼社区环峰东路132号
含山县黄墩初级中学初级中学Huangdun Middle school of Hanshan County含山县运漕镇黄墩行政村
含山县海口初级中学初级中学Haikou Middle school of Hanshan County含山县运漕镇庙赵行政村
含山县张疃初级中学初级中学Zhangtuan Middle school of Hanshan County含山县林头镇龙台行政村张疃村
含山县东关初级中学初级中学Dongguan Middle school of Hanshan County含山县林头镇东关社区
含山县铜闸初级中学初级中学Tongzha Middle school of Hanshan County含山县铜闸镇新街
含山县长岗初级中学初级中学Changgang Middle school of Hanshan County含山县铜闸镇长岗行政村
含山县关镇初级中学初级中学Guanzhen Middle school of Hanshan County含山县陶厂镇铜庙行政村圣河村
含山县清溪初级中学初级中学Qingxi Middle school of Hanshan County含山县清溪镇清溪社区时家城
含山县钜兴初级中学初级中学Juxing Middle school of Hanshan County含山县清溪镇巨兴行政村土龙岗
含山县姚庙初级中学初级中学Yaomiao Middle school of Hanshan County含山县仙踪镇姚庙社区
含山县河刘初级中学初级中学Heiliu Middle school of Hanshan County含山县仙踪镇骆集行政村范庄
含山县谢集初级中学初级中学Xieji Middle school of Hanshan County含山县昭关镇潭泉行政村大庙胡村
含山县福山学校一贯制学校Fushan school of Hanshan County含山县林头镇福山行政村
含山县高级职业中学(职高)其他学校附设中学班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of Hanshan County含山县陶厂镇南峰社区

科学事业

2021年,全县县属国有及企事业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967人,其中,农业技术人员73人,科研技术人员90人,教学人员3248 人,卫生技术人员858人,其他类型人员698人。中级技术职称以上人员3191人,工程技术人员465人。

2021年年末全县市级以上研发平台68个,其中,市重点实验室3 个,企业技术研究中心38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7个;科技 “小巨人”企业48家,高新技术企业共计72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科研机构77个,上报规模以上工业R&D经费支出计5.2亿元,比上年增长38.7%。

2021年,全县专利授权量698件,其中发明专利272件,实用新型专利386件,外观设计专利40件;年末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总计742件,其中本年新增专利数297件;全县市场主体总数达33432户,其中企业6859户,个体工商户26573户。

2021年本年新增企业法人945户,同比增长6.8%。[4]

文生体育

2021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62个,其中医院2个,卫生院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血防站1个,个体诊所36个;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80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638人,注册护士759人,药师(士)78人,技师(士)122人。医院、卫生院共有床位2030张;村卫生室97个,农村有医疗点的村占总村数的100%。

2021年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2个,公共博物馆1个,馆藏品量969件,同比增长11.7%;公共图书馆1个,年末藏书35 万余册,同比增长40.0%;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8个,农村文化乐园6个。

2021年,全年组织各类文艺汇演356场,同比增长50.0%;农村公益电影放映1140场;农村文艺演出238场,同比增长50.0%;全年正常开放公共文化场馆场5088次。

2021年,全县拥有体育场馆4个,全年组办体育赛事活动65场,同比增长16.0%;参与活动人数达20500人次, 同比增长17.0%;全年组织农民健身活动95场;年末从事体育产业活动的组织与企业76个,全年体育彩票销售收入2800万元,同比增长21.0%;全年体育产业规模达1.1亿元,同比增长19.0%。[4]

城乡建设

2021年,完成老城区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规,编制高铁新城概念性规划。投资16.8亿元实施81个城乡建设“四合一”项目,华阳路改造主体完工,运漕路南延加快建设,新增和改造绿化14.5万平方米,完成征迁1.7万平方米。改造老旧小区12个、棚户区3个,新建安置房252套3.6万平方米。

2021年,完成数字城管升级改造,拆除违建7200平方米。

2021年,大力实施“百村示范、全域整治”环境提升工程,提升自然村1673个,打造升级版村庄335个。完成农村改厕2000户,创建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2个。新改建农村道路114公里,建制村客运通达率100%。实施重点水利工程 7个,牛屯河、义城圩、大家圩等防洪治理工程加快推进。[4]

改革工作

2017年,去库存方面,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189866平方米,比上年末减少56036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待售面积80358平方米,减少47740平方米。降成本方面,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8.1元,比上年减少0.8元。补短板方面,全年全县在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交通运输和仓储邮政业领域方面的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45%和26.9%。

邮电通信

2021年,全年邮政行业业务总量0.81亿元,比上年增长9.9%。全年邮政寄递服务量520.3万件,比上年下降11.5%。其中,包裹0.18 万件,比上年下降30.8%;函件43.15万件,比上年增长83.3%;订销报纸累计数276万份,比上年下降10.2;订销杂志累计数12.58万份,比上年增长6.3%;快速业务总量194.67万件,比上年增长42.5%。

2021年,全县电信业务收入1.76亿元,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1.9 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7.73万户,每百人拥有电话(含移动)67.02 部,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1.05万户。[4]

民生社保

2021年,全县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656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138元,比上年增长9.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50元,比上年增长11.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1.6,比上年缩小0.04。

2021年末,全县社保卡持卡人数44.04万人,社保卡覆盖率达97.62%。全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36945人;全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35864人,其中,女性职工养老保险14803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1286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3709人。

2021年年末全县城乡低保累计保障16629人次,累计支出资金10886万元;保障五保对象2445人次,发放补助资金2113.5万元;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6040人,累计发放资金437.2万元,其中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8814人,累计发放金额626.31万元。

2021年,全县城乡居民参保人数为360928人,参保率为 99.2%。全年城乡医疗救助累计支出1773.84万元。其中,资助各类人员参保24977人,资助参保资金627.89万元;直接医疗救助9377人次,救助资金支出1145.95万元。[4]

生态环保

2021年,含山县以非金属矿产为主,兼有燃料矿产和少数金属矿产。非金属矿有石灰石、白云石、石膏、耐火粘土、萤石、重晶石、磷矿、硫铁矿、建筑砂矿、磨刀石矿、砖瓦粘土矿等;燃料矿有烟煤、无烟煤、泥炭等;少数金属矿产有赤铁矿、褐铁矿、方铅矿等。全县可供开采的矿种10余种,其中,硬石膏矿品位高,石灰石矿和建筑砂矿储量大、质量好、品种多。全县森林覆盖率达25.08%。

2021年,全县PM2.5年均浓度为31.6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2.9%。环境空气全年达标天数302天,比上年提高4.9个百分点;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266.7吨,比上年下降14.9个百分点;氮氧化物排放量1081.9吨,比上年下降45.7个百分点。[4]  

安全生产

2021年,全年安全生产事故5起,与上年持平;全年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人数为5人,比上年下降16.7%;安全事故直接财产损失475.2万元,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向好。[4]

旅游

含山 旅游景点众多,主要有 太湖山、华阳洞两个国家AAA级景区。褒禅山风景区,包括因楚国名将伍子胥智过昭关的历史故事而闻名遐迩的古昭关、因北宋宰相王安石传世名篇《游褒禅山记》而胜名远扬的褒禅山 华阳洞、商周时期的仙踪大城墩 遗址、江淮之间现存唯一一座大三孔明代石桥——仙踪江淮桥以及与半汤 温泉一脉水系的昭关温泉等。太湖山风景区,包括别号“江北小九华”的 太湖山,群峰连绵、佳木葱茏、清雅幽深的太湖山国家森林公园,华东第一的太湖山养鹿场,98年中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凌家滩古文化遗址等。

城市排名

2016年4月,安徽61县市经济实力排行榜出炉,含山县2015年GDP总值123亿元,排名第46。[16]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