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主办的期刊)

由网友(一直都在努力)分享简介:《大教化教》创刊于一九八六年,是由中华国民共以及国教诲部主管,中国化教会、高档黉舍化教教诲研究中间主理的期刊。[一]截至二零一九年四月二日,《大教化教》第六届编委会有编委四一人,参谋八人。[二]据二零二零年九月一五日中国知网显示,《大教化教》共出书文件五一六九篇、总被下载一一一零二七零次、总被引二五一四五次,(二零一九)...

《大学化学》创刊于1986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化学会、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主办的期刊。[1]

大学化学杂志 2003年04期

截至2019年4月2日,《大学化学》第6届编委会有编委41人,顾问8人。[2]

据2020年9月15日中国知网显示,《大学化学》共出版文献5169篇、总被下载1110270次、总被引25145次,(2019)复合影响因子为0.876、(2019)综合影响因子为0.811。[1]据2020年9月15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大学化学》共载文量为2947篇、被引量为17009次、下载量为146999次、基金论文量为1042篇;2018年影响因子为1.22。[3]

中文名

大学化学

语种

中文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创刊时间

1986年

国内刊号

11-1815/O6

邮发代号

82-314

现任主编

王颖霞

外文名

University Chemistry

类别

化学

主办单位

中国化学会、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中心

出版周期

月刊

国际刊号

1000-8438

属性

CA、JST

办刊历史

1986年,《大学化学》创刊。

1987年,《大学化学》刊期为双月刊。

2014年12月,《大学化学》入选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4]

2016年,《大学化学》刊期改为月刊。[5]

办刊条件

  • 主要栏目

《大学化学》主要设有今日化学、教学专论、计算机与化学、化学实验、师生笔谈、自学之友等栏目。[3]

栏目详情
栏目名称栏目内容
今日化学刊发科普文章。向从事化学教学的教师、化学专业的大学生以及对化学有兴趣的高中生介绍当前化学及其相关交叉学科前沿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最新进展以及发展趋势。撰稿人应从事并熟知所评述专题的研究工作,有宽广的学术视野,内容新颖系统、深入浅出、可读性强。
教学专论研究高校化学教育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对化学教学中具有基础性、引领性的问题发表创见;交流化学教学改革和建设经验,讨论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介绍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等。要求以问题为导向,观点先进并有新意,有实践作为基础,避免空泛的议论和设想。
化学实验实验教学目标、标准和考核研究;新实验设计和现有实验改进;现代化仪器设备在实验中的应用;实验室管理的新经验等。要求立意新颖、内容翔实、数据可靠,经过实做验证,可行性强,易于推广,符合安全、绿色和环保要求,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验素养和研究能力。
师生笔谈交流学习心得,探讨能启发创造性思维的问题,介绍具有启发性的解题方法等。要求文章内容与教学紧密联系,主题突出、易读易懂。
自学之友刊登疑难解析、专题辅导、点滴经验等。要求文章观点明确、一事一议、短小精悍。[5]
  • 读者对象

《大学化学》的读者对象为高等学校化学教师、研究生、本科生、中学化学教师、对化学有兴趣的中学生,以及化学教育领域的各级管理人员和其他岗位上的化学工作者。[5]

人员编制

截至2019年4月2日,《大学化学》第6届编委会有编委41人,顾问8人。[2]

《大学化学》第6届编委会委员
职务名单
编辑委员会委员柴雅琴、陈蓁蓁、杜凤沛、郭玉鹏、韩喜江、胡水明、黄驰、贾春江、焦桓、李永军、梁永民、林肃浩、刘晨江、吕萍、吕鑫、马军安、钱雪峰、邱建华、沈永、谭亮、万坚、王佰全、王敏、王媛媛、魏朔、吴德峰、肖斌武、谢钢、许华平、许家喜、徐首红、阴彩霞、袁耀锋、张建民、张剑荣、张志成、郑成斌、周仕东、朱芳、朱平平、庄林
顾问华彤文、段连运、裴坚、高松、郭子建、张希、郑兰荪、周其林
资料来源:[2]

办刊成果

据2020年9月15日中国知网显示,《大学化学》共出版文献量5169篇。[1]

据2020年9月15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大学化学》共载文2947篇,基金论文量为1042篇。[3]

收录情况

《大学化学》被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台湾华艺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美国化学文摘等多家数据库、CA化学文摘(美)(2014)、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8)收录。[1][5]

影响因子

据2020年9月15日中国知网显示,《大学化学》总被下载1110270次、总被引25145次,(2019)复合影响因子为0.876、(2019)综合影响因子为0.811。[1]

据2020年9月15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大学化学》被引量为17009次、下载量为146999次;据2018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大学化学》影响因子为1.22,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19种)中排第1243名。[3]

文化传统

《大学化学》的办刊宗旨为促进深化大学化学教育改革。[5]

投稿指南

1.文章题目宜简单明确,能突显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独特之处,中、英文题目含义应一致。

2.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姓全拼且均用大写字母、名首字母大写。

3.请在文章首页脚注处给出通讯作者的Email地址。

4.中、英文摘要按照“拥有与文章同等量的主要信息”的原则,应能简明、确切地阐述文章的创新性内容。

5.英文关键词须与中文关键词相对应,应是摘要和题目中出现过的关键内容,便于计算机检索。选出3–6个词为宜。

6.引言应开门见山、切入正题,阐述选题的重要意义。[6]

现任领导

《大学化学》第6届编委会领导
职务名单
主编王颖霞
副主编孟长功、申世刚
执行副编辑程功臻、李娜、孙兴文、王玉枝、张树永、朱亚先、邹鹏[2]

历任领导

《大学化学》历任领导
届次职务姓名
第1届主任华彤文
第2届主编华彤文
第3届主编常文保
第4届主编段连运
第5届主编裴坚
(表格资料来源:[7][8][9][10][11]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