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县(2023最新榆树县百科介绍)

由网友(回不去的苍白)分享简介:行政区种别县下辖地域辖四个街谈、一五个镇、八个城、一个平易近族城中文名称榆树县人 嘴一二三万面 积四七二二平方私里所属地域中国吉林基原内容榆树县一九九零年一二月二六日,打消榆树县,创造榆树市(县级),由少秋市代管吉林省少秋市榆树市基原详情榆树,位于吉林省中北部,紧嫩平本要地本地,处于少秋、吉林、哈我滨3市组成的3角区中间,幅员...

行政区类别

下辖地区

辖4个街道、15个镇、8个乡、1个民族乡

中文名称

榆树县

人 口

123万

面 积

4722平方公里

所属地区

中国吉林

基本内容

榆树 落叶乔木植物 搜狗百科

榆树县

1990年12月26日,撤销榆树县,设立榆树市(县级),由长春市代管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

基本概况

榆树,位于吉林省中北部,松嫩平原腹地,处于长春、吉林、哈尔滨三市构成的三角区中心,幅员面积4722平方公里,有耕地30.7万公顷,总人口123万。有一个省级开发区和一个省级工业集中区,辖24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388个行政村,2711个村民小组。

行政区划

全市辖4个街道、15个镇、8个乡、1个民族乡:华昌街道、正阳街道、培英街道、城郊街道、五棵树镇、弓棚镇、闵家镇、大坡镇、黑林镇、土桥镇、新立镇、大岭镇、向阳镇、泗河镇、八号镇、刘家镇、秀水镇、保寿镇、新庄镇、育民乡、红星乡、太安乡、先锋乡、青山乡、延和朝鲜族乡、恩育乡、城发乡、环城乡。其中,五棵树镇、刘家镇、先锋乡委托长春五棵树现代农业产业开发区管理。

历史沿革

榆树境内四万多年前即有原始人群生息、繁衍。

1951年在大于乡周家油坊屯,发现古人类化石、原始哺乳类动物化石、打制石器。1977年又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打制石器和骨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定称为“榆树人”,命名为“榆树文化”。

西汉榆树属秽貊族夫余国。东汉先隶于元菟郡,后归辽东郡。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勿吉族灭夫余国,榆树为勿吉族伯咄部。隋属伯咄??。唐初为室韦达?部地,隶于室韦都督府。先天二年(713年),唐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榆树属渤海国扶余府。辽属东京道宁江州。金属上京肇州路。元属开原路屯田万户府。明为努儿干都司撒叉河卫。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榆树隶属于吉林将军。康熙三十一年()692年),移吉林副都统于伯都讷,榆树为伯都讷属境。雍正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1727年1月12日),添设长宁县,隶于奉天府尹,榆树为其属境。乾隆元年七月五日(1736年8月11日)撤县,所属民人、民地拨归永吉州管理。乾隆十二年二月二十一日(1747年3月12日),裁永吉州添设吉林厅,同时添设伯都讷巡检,隶于吉林厅,管理境内狱事。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裁伯都讷巡检,改设理藩院委署主事,驻伯都讷,管理蒙务。嘉庆十六年(1811年),裁理藩院委署主事,置伯都讷厅理事同知。同时添设分防巡检两员,分驻伯都讷和孤榆树屯,“管理监狱捕务,弹压私采开荒等事”。光绪八年正月二十八日(1882年3月17日),伯都讷厅衙门迁至孤榆树屯,改理事同知为抚民同知,原孤榆树屯分防巡检改为厅衙门司狱。光绪三十二年正月二十二日(1906年2月15日),伯都讷厅升府,移府衙门于新城(今扶余),在孤榆树屯地方设榆树县。宣统元年四月十五日(1909年6月2日),榆树县改为榆树直隶厅,隶于吉林省西北路分巡兵备道。1913年3月改称榆树县,隶于吉林省滨江道。

东北沦陷时期榆树县隶于吉林省。

1946年1月1日成立榆树县民主政府。5月22日改称榆树县人民政府,隶于吉北专署。1947年2月,划出黑林、秀水区和大坡村,舒兰县划出法特区成立榆南县,隶于吉北专署。1947年11月撤销榆南县,黑林、秀水、大坡复归榆树县。1948年6月22日,撤销吉北专署,榆树为吉林省直辖县。1955年北月,榆树县人民政府改称榆树县人民委员会。1956年7月3日,榆树县隶于吉林省怀德专署,10月6日,怀德专署改为公主岭专署。1958年10月23日,撤销公主岭专署,榆树县划归长春市辖。1966年1月10日,划归德惠专署。1968年7月26日,成立榆树县革命委员会。1969年7月3日,撤销德惠专署,改归长春市辖。1980年9月,县革命委员会改称县人民政府,1990年12月26日,撤销榆树县,设立榆树市(县级),由长春市代管。

经济发展

近年来,榆树综合经济实力日益增强,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55亿元,比上年增长17%;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5.94亿元,比上年增长10%,本级财政收入剔除农业税因素首次突破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亿元,比上年增长33.3%;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00元,比上年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4681元,比上年增长15%。全市呈现各业兴旺、城乡繁荣、政通人和的喜人景象。

农业成就

榆树历史延革绵长。榆树文化底蕴丰富,人才济济,在清代就有黑林镇太平川于家“叔侄五进士、兄弟两翰林”。榆树自然资源丰富,松花江滔滔北上,流经榆树四个乡镇;拉林河涣涣东来,横贯榆树九乡黑土;卡岔河纵贯南北,滋养着两岸数十万乡亲。榆树交通条件便利,榆陶铁路连接京哈干线,102国道、京哈高速公路与五棵树开发区擦境而过,黑大一级公路、榆陶一级路、科铁二级公路全面开通,构建“两横一纵”、四通八达的公路主骨架,榆树到达长春、吉林、哈尔滨三大城市均在1.5小时左右。榆树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承载功能不断增强。榆树农业资源富足,是全国重点商品粮基地县(市)之一,处于世界著名的黄金玉米带上,盛产玉米、大豆、水稻、高粱,素有“粮豆之乡”、“松辽平原第一仓”的美誉。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48亿斤,被评为全国十大产粮标兵县市。畜牧业发展迅速,全市生猪发展到310万头、黄牛103万头、禽3600万只、奶牛2万头。

工业成就 

榆树工业实力不断提升。以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为主攻方向,举全市之力加快项目建设。通威饲料、锦丰方便面、四海生猪、上海汉德肉牛、金源马铃薯淀粉等项目相继落户榆树,建成投产;大曲酒厂、化肥厂、淀粉厂、酒精厂等一批老企业通过招商改制,焕发了新的生机。“榆树钱”、“好酒王”、“吉久王”等酒类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及周边国家和地区,成为知名品牌。

城市定位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指引下,伴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强音,榆树市委、市政府认真谋划“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宏伟蓝图。未来五年,我们要牢牢把握加快发展这个中心,把为百姓造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一线四点”战略,推进“一二三四五”工程,以加快发展促进科学发展,努力打造富裕、文明、和谐的中等生态食品经济城。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