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23最新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百科介绍)

由网友(我很怪但我不坏)分享简介:东南师范大教外国语教院(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Literature),建立于一九九九年一二月,座落于甘肃省兰州市,是东南师范大教创造的1个教院。[一]院少是低育紧。[二]截至二零二一年四月一八日,黉舍有兼任西席一三九人。[一]...

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Literature),成立于1999年12月,坐落于甘肃省兰州市,是西北师范大学设立的一个学院。[1]院长是高育松[2]

截至2021年4月18日,学校有专任教师139人。[1]有英语、俄语、日语等专业。[3]其中,英语、翻译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俄语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1]

1939年,西北师范学院设立英语系;1952年,设立俄语教研组;2003年,设立日语系;2004年,设立翻译系;2012年,设立阿拉伯语系。[1]

中文名

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创办时间

1999年12月

所属地区

甘肃兰州

地位

学校最大的教学科研单位之一

简称

西北师大

类别

公立高校

主要院系

英语系、俄语系、日语系、翻译系、阿拉伯语系、公共外语教学部

地址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东路967号

大学简介

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环境

西北师范大学发端于1902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改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1939年改称国立西北师范学院,1941年迁往兰州,1958年改称甘肃师范大学,1981 年复名为西北师范学院,1988年更名为西北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现为教育部重点支持的西部地区十四所大学之一、甘肃省重点大学。学校自独立设置以来,已培养各类学生18万余人,社会科学在西北历史与地理、民族 教育、课程与教学论、古籍整理、敦煌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优势突出、特色鲜明。[4]

学院简介

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是学校最大的教学科研单位之一,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1939年国立北平师范大学[5]西迁陕西城固,更名为西北师范学院,同年设立英语系。1941年西北师范学院迁入甘肃兰州,1950年学校撤消英语系,改设俄语教研组。1958年恢复招收英语专业本科生,更名为外语系。1990年外语系分设外语系与外语教学部。1999年12月学校进行院系机构改革,将原外语系与公共外语教学部合并,成立外国语学院。学院于2002年、2003年及2013年分别增设日语系、翻译系及阿拉伯语系。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155人,其中专任教师140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7人,副教授33人,讲师85人,硕士生导师31人,具有博士学位者(含在读)27人。教育部民族教育司预科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甘肃省领军人才2人,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2人,校级教学名师3人,1人担任西部地区外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1人担任甘肃省外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1人担任甘肃省高等学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1人担任甘肃省教育学会中小学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1人担任剑桥少儿英语中国西部主考,4人担任剑桥少儿英语口试考官培训官4人,2人担任雅思口试副主考。

专业设置

学院有英语、俄语、翻译、日语,阿拉伯五个专业教学系和一个公共外语教学部,有英、俄、日、法、德、阿拉伯语等6个语种,设有外国语言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翻译研究所、英语教学论研究所、俄语国家社会文化及教育研究中心 、符号学研究中心、日本文化研究中心、西北基础教育与民族教育外语教学研究中心、外语培训中心、外语教育技术中心、甘肃省语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教学科研机构。学院现为甘肃省高等学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主任单位、甘肃省翻译协会会长单位和甘肃省教育学会中小学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单位。

学院资质

学院于1993年获得英语语言文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硕士点下设语言学、英美文学、翻译学、应用语言学、跨文化交际、俄语语言学等研究方向,同时还有英语教学论、俄语教学论两个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向及教育硕士英语学科教学招生方向,英语教学论方向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2010年获得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获得翻译专业硕士(MTI)学位授予权。英语语言文学为甘肃省重点学科。英语专业于2007年被评为教育部全国首批3个英语特色专业之一。2008年,英语专业接受教育部普通本科专业教学质量评估,评估结论为“优秀”。

科研成果

近三年,学院教师承担科研项目112项,出版著作、教材、译著47部,科学研究论文185篇,教学研究论文158篇,获各类奖项45项。建设省级精品课程4项,校级精品课程8项,校级重点课程3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校级教学成果奖8项,拥有校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

办学成果

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104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93人,教育硕士学生140人。通过严谨的专业学习和全方位的素质教育,学生具备了扎实的外语语言基础和较强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在“兰洽会”、“新亚欧大陆桥经贸研讨会”等活动中担任翻译。5位学生赴北京做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担任翻译工作,评价良好;3位赴上海世博会进行志愿服务的同学被评为省级优秀志愿者。近3年来,在全国外语类大赛中,1人获得“外研社杯”英语演讲比赛全国二等奖;4人获“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决赛优胜奖;3人赴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参加“泛亚洲英语辩论赛”;2人获第十二届“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决赛二等奖,2人获第十二届“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决赛优胜奖;1人获得第十三届“外研社”杯全国辩论赛总决赛三等奖;1人获得第十四届“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决赛优胜奖;2人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专业组特等奖,1人获俄罗斯国情文化知识大赛全国优胜奖;1人荣获全国俄语大赛优秀奖;1人获得第五届中华杯日语演讲大赛西北五省赛区比赛二等奖,2人获得“中译杯全国口译大赛”甘、青、宁、新四省(区)一等奖。由5名同学组成的外国语学院“译甸园”创业团队荣获甘肃省首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三等奖。

办学设施

2006年,学院建成了甘肃省内高校第一个同声传译实验室,为翻译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支持。学院现有供语言教学使用的语言实验室11间、多媒体教室10间、计算机网络教室3间、自主学习教室7间、微格教室25间、卫星接收系统1套、外语调频广播系统1套。学院资料中心藏书约9万余册,中外文期刊100多种,并与学校图书馆实现网络资源共享,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证。

发展思路

多年来,学院秉承西北师范大学优良的师范教育和民族教育传统,以“立足甘肃,面向西部,为基础教育、民族教育与高等教育培养高水平外语师资;情系农村,放眼世界,搭建西部农村地区与世界文化交流的桥梁”为学科发展定位,充分体现面向西部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和民族教育外语教学并重的办学特色,培养了大批大中专学校及中小学外语教学骨干教师,也为兄弟院校培养和输送了大批高质量的研究生,为甘肃省乃至西部地区基础教育、民族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院领导

[6]

书 记王景副书记朱晓娟
院 长副院长副院长副院长副院长
曹 进俞婷凌 茜高育松王建人

教育基地

本学院在外语基础教育研究方面业已取得丰硕成果。张儒林教授主持的“甘肃省英语教学和英语教师调查”是对我省外语教学第一次全面、系统、科学的调查和分析。陈冠英教授参与了国家新一轮外语教学课程改革,是国家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修订小组的核心成员。武和平教授参与主编的《英语教学策略》一书,运用参与式教学和体验教学原理,重新审视外语教师教育的理论模式。本学科还担负着为西北地区培养基础教育外语师资的重要任务,与本地区的一大批中小学建立了长期的、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基础教育外语教学过程中的课程资源、教学手段和外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情况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调查研究。就外语教育改革中课程设置、课程标准、人才培养规格、学生的全面发展、外语个性化教学、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网络教学和教师教育等重要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与此同时,本方向还承担了培训全省骨干外语教师等教学任务,是甘肃省最重要的基础外语教育人才培养基地。

师资培训

西北师大地处丝绸之路重镇兰州,周边大都是经济欠发达省份和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研究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少数民族地区外语教学研究方面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 靳琰 教授 和曹进副 教授主持的“甘肃藏族学生英语学习障碍和对策研究”,探讨了藏族儿童英语学习的主要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近年来,我院依托西北少数民族师资培训中心、藏族师资培训中心,为西部培养了 9 届共 266 名少数民族学生,积累了丰富的培养经验。在民族外语教育的现代化手段实施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网络教育、远程教育所取得的成就获得社会好评。

社会效益

我院培养的本科生、研究生具有独立思考和开拓创新的学术能力,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他们思想活跃,科研意识强,成绩突出,成果丰富,正活跃在西部地区尤其是甘肃的外事、教育、新闻、文化、科学、政府机关、高等院校、科研、国防等部门,从事文学翻译、外语教学、中外交流、理论研究等工作,并成为该学科领域一支中坚力量和学科带头人,正在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外国学院各专业的研究和发展,对繁荣外国语言学理论研究,促进语言学理论向现实教学模式的转化,推动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外语教学改革以及促进西北地区外语学科建设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机构设置

英语系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近年来,英语系在不断继承和发扬百年老校优良的师范教育和民族教育传统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基础教育英语教学和民族教育英语教学并举的办学特色,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基础英语教育及民族英语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英语系现有教师47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6人,讲师24人,助教1人。近年来,教师梯队更趋合理,具有博士学位和国际化教育背景的教师人数稳步增加。

该系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较熟练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在中等学校进行英语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并能够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旅游等部门从事教学、翻译、科研、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2007年英语专业获教育部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立项支持,为全国师范类3个英语特色专业之一,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为甘肃省唯一的英语重点学科。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该系教师以《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为引导,着力革新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打造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外语人才。近年来,该系教师多次获省级、校级精品课程立项及各类教学成果奖;学生中有4人获“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决赛优胜奖;3人赴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参加“泛亚洲英语辩论赛”,2人获第十二届“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决赛二等奖,1人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专业组特等奖。该系培养的众多毕业生已成长为当地的教学骨干,受到教育部门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该系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教育部、甘肃省、省教育厅及学校科研项目,并在《光明日报》、《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电化教学》、《电化教育研究》以及《外语学刊》等重要报纸和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出版学术专著、译著、专业教材多部,获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学校多媒体教学课件大赛奖3项。通过多年的课程研究和课程建设,2004年《英国文学史》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07年,《普通语言学》课程获甘肃省精品课程立项;2008年,《英语写作》课程获学校精品课程立项,《英国文学史》课程获得省级精品课程立项,《英语教育学》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美国文学史》课程被评为校级重点课程。

俄语系

俄语专业是我校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学校于1950年设立俄语教研组,开始招收本科生,2000年学校成立外国语学院,俄语教研组改设为俄语系,2002年开始培养俄语教学论和俄语语言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该系现有教师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4人,助教4人,80%以上的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是一支职称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学缘结构科学的教师队伍。

该系以培养具有扎实的俄语基础和语言基本技能人才为目标,先后为国家培养输送千余名俄语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分布于党政机关、外事经贸、旅游文化、新闻出版、科研院所、部队、企业教育等部门从事科研、管理、翻译和教学工作,绝大多数已成为所在部门或单位的骨干。

该系师生先后出版《俄罗斯文化史》、《文化学》、《文化理论与俄罗斯文化史》、《世界文化百题》、《俄罗斯白银时代文学史》(四卷本)等专著10余部,发表《哈尔滨俄罗斯侨民文学在中国》、《俄语语法中的模糊现象》、《Конфуцианско-даосская культура и ее социальный характер》、《Технологии обучения русскому произношению китайских студентов》《Сравнительный анализ звуковой системы русского и китайского языков》等科研论文80余篇。

日语系

日语系成立于2002年,2003年正式招生。现有教师7人,其中副教授1人,讲师6人,长期聘请外教2人。全系教师均具有硕士学历。目前,日语系已形成一个职称、学历、学位、学缘、年龄结构合理,具有较高的专业教学能力和较强科研水平的学科梯队。

日语专业以培养复合型日语人才为宗旨,致力于培养人文素质高、基本功扎实、知识体系完备的人才。 经过近五年的努力发展,日语系不断扩大对外交往,狠抓教学纪律,规范课堂教学,在人才培养、教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日语专业教师发表论文十余篇,并承担了省级、校级的科研任务。

阿拉伯语系

阿拉伯语系成立于2014年,阿拉伯语专业现有教师5人,其中包括副教授1名,讲师2名,外籍教师2人;其中1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具有硕士学位,所有教师均有海外留学经历。阿拉伯语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开阔的视野和知识面,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旅游、教育、传媒等领域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阿拉伯语专业本科学制四年。学生修满教学计划规定学分,符合毕业条件,准予毕业;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评定合格,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阿拉伯语专业制定了严谨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科学合理。一、二年级教学以语言基础训练为核心,围绕听、说、读、写、译五项语言基本技能,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语言技能。高年级阶段开设中东热点问题、阿拉伯社会与经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高级语法等多门选修课,及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同时,通过出国访学、基地实习等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阿拉伯语专业必修课包括:基础阿拉伯语、高级阿拉伯语、语法、口语、视听说、翻译理论与实践等,专业选修课包括:阅读、写作、报刊、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阿拉伯国情、阿拉伯经济与社会等。

学位点介绍

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招收培养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两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于1980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199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包括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英语语言学和翻译学等四个研究方向,1996年国家教委批准为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教师进修班招生单位。本学科以英语语言学和英美文学为主干学科,语言学同文学研究互相补充,相得益彰。文学研究在运用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探讨西方文学作品方面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果,在国内同学科中具有一定优势。语言学研究注重理论研究成果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在研究少数民族外语教学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专业为研究生设置了系统的培养方案,开设9门必修课及部分选修课。12位授课教师均为副教授以上职称,现共有硕士研究生导师14名。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是我院新增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专业,该专业包括应用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和俄语语言研究等三个研究方向,拟于2004年开始招生。本学科立足于英语教学理论的研究、英语师资培养以及对国外语言学理论的介绍与研究,以应用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和俄语语言研究等学科为主干,辅之以心理语言学、符号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等相关学科,形成语言学、跨文化交际、翻译学、英语教学论、俄语教学论、学科教育(英语)硕士等并存的课程构架,本专业配有梯队较为合理教学科研力量。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入世后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的发展对于高级外语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作为西部地区外语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之一,我院两个硕士学位点将为缓解我省和西部地区外语人才短缺,提高西部地区高等院校和基础教育外语教育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人才培养

近五年来,英语语言文学,英语教学论、俄语教学论、学科教育(英语)等专业和方向已招收和培养各类硕士研究生400余人,他们正活跃在全国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外语教育战线,已成为省内外各高等院校的外语教学、科研及管理的骨干力量。

本学科在全面培养研究生从事教学和科研能力的从业能力的同时,特别注重培养学生以科学的态度、方法收集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终身继续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使其具有较强的社会竞争力和团结协作意识;培养研究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合理的社会活动能力。

学位点管理

在师资队伍管理上,采取了开放、滚动、合作、竞争的激励机制,科研方向同主干课程设置基本保持一致。在主干课程稳定的基础上,根据教师的专长,增设部分非主干课程和选修课程。使教师在科研方向的选择上既服从于一个中心,又有尽其所能的自由选择。使本学科形成一支人才全面的教学科研队伍。这既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促进了科学研究多方向发展。

学院配合研究生处对在读的各类硕士研究生实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定了《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作业、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格式要求与规范》,对研究生从作业、开题到学位论文答辩的各个环节实行严格监控,并对学位论文开题和答辩的整个过程进行纪律监督,以保证培养人才的规格和质量。

发展规划

根据西北师范大学第十次党代会通过的学校未来五年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纲要,外国语学院将在未来五年中进行并完成包括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等内容的结构性调整,将研究生培养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本学科两个硕士学位的优势,立足西部地区普通外语教育和科学研究,积极发展少数民族外语教育,并为西部地区培养出高质量、宽口径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乃至西北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学院将加强对学位点的教学和科研财政支持,学位点还将多方筹措资金,资助专著和教材的出版。同时,还将大力加强师资队伍结构建设,努力提高科学研究水平,积极筹备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点的申报工作。

学术成果

序号姓名职称级别(未审)论文著作项目获奖名称刊物或出版社名称、获奖名称出版年月
1曹进正高B公共新闻研究:理论、实践与批评甘肃省第十二届社科优秀成果奖评奖二等奖2011年1月
2王琦杨文琴正高B二语习得中的注意机制研究甘肃省第十二届社科优秀成果奖评奖 二等奖2011年1月
4武和平正高西部地区小学英语教师培训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第六届“新标准”杯基础英语教育优秀论文大赛二等奖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编辑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主办)2011年4月
19周静初级第十五届“外研社中国银行杯”全国英语辩论赛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2011年5月
82曹文中级第十五届“外研社中国银行杯”全国英语辩论赛优秀评委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2011年5月
83曹文中级B第十五届“外研社中国银行杯”全国英语辩论赛三等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2011年5月
84孙理和中级2009-2010年度参政议政工作 先进个人中国民主同盟甘肃省委员会2011年4月
134郭亚文中级校级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教学质量优秀教师奖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10月
135郭亚文中级校级西北师范大学2010-2011学年度“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8月
136尹鹏初级校级西北师范大学2010-2011学年度“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8月
145武和平刘全国周雪殷刚魁王秀秀正高校级体验——反思——实践:基于“专业发展范式”的英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西北师范大学教学成果奖(2011082)2011年10月
147赵卫博副高校级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实验教学管理奖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10月

项目统计表

序号姓名职称级别(未审)论文著作项目获奖名称刊物或出版社名称、获奖名称出版年月出版刊号
5武和平正高教学资源整合与利用研究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2011年4月2010-2013年NAFLE02113
6武和平正高B1优秀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2011年10月GPA115026(2万)
9陈玉洪中级B1帕慕克与东西方文学传统的比较研究(7万)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基金项目)2011年9月11YJC752002
10刘全国副高A3西藏自治区基础教育双语教学研究:模式构想与政策建议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西藏历史与现状综合研究项目”2011年8月
15王秀秀中级D基础教育英语教学资源整合与利用研究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一般规划课题2011年6月GS[2011]GHBG004
51蒋世强中级D高中英语网络自主学习监控体系的研究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2011年6月
99张宝林中级D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西部地区中学生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一般规划课题2011年6月
104周亚莉副高校级翻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2011014A)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教学研究立项重点项目2011年
113姜秋霞正高校级基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大学英语“体验翻译”教学实验研究(2011024B)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教学研究立项一般项目2011年11月
114蔡兰珍正高校级西部(甘肃)无语境大学英语学习者口语语用意识和能力培养实验性研究(2011025B)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教学研究立项一般项目2011年11月
115凌茜正高校级基于大学英语课堂的中国文化嵌入的实证研究(2011026B)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教学研究立项一般项目2011年11月
116丁瑶副高校级基于本土文化的依托式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研究(2011048B)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教学研究立项一般项目2011年11月
117董晓华副高校级基于4C/ID模式的翻译教学设计研究(2011049B)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教学研究立项一般项目2011年11月
118吕文澎副高校级“高级英语”课堂教学多模态话语研究(2011050B)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教学研究立项一般项目2011年11月
119徐国柱副高校级中国翻译教学模式研究的研究(2011051B)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教学研究立项一般项目2011年11月
120韩波中级校级英语阅读语篇分析教学对非专业学生的帮助(2011071B)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教学研究立项一般项目2011年11月
121李莉中级校级西部师范院校俄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研究(2011072B)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教学研究立项一般项目2011年11月
122李升炜中级校级英语专业本科《英国文学史》教材开发(2011073B)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教学研究立项一般项目2011年11月
123孟庆利中级校级日语精读课多媒体合作学习教学实验研究(2011074B)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教学研究立项一般项目2011年11月
124余源中级校级俄语专业(本科)建设探究(2011075B)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教学研究立项一般项目2011年11月
125王国强初级校级高师院校非师范日语专业建设:问题与对策(2011082B)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教学研究立项一般项目2011年11月

成果统计表

序号姓名职称级别(未审)论文著作项目获奖名称刊物或出版社名称、获奖名称出版年月
8武和平张维民正高A2后方法时代外语教学方法的重建课程·教材·教法2011年6月
11王琳中级DASSURE模型在信息检索教学中的应用甘肃科技2011年6月
12王琳中级D数字语言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发展
13王琳中级D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科技资讯2011年6月
14王秀秀中级D浅议高校图书馆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问题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1年9月
16王琦(1/2)高级B英语教师在线合作行为:一项基于虚拟实践共同体的案例研究外语电化教学2011年7月
17赵秀兰副高D优美的诗句化不开浓浓的哀思——从《当丁香花开放在庭院时》评惠特曼的诗歌艺术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6月
18武和平(1/2)正高B网络游戏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述略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4月
20李莉郎得明中级D浅析俄罗斯传统家庭模式的成员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2月
21李莉中级C甘肃省英语专业二外俄语教学现状与改革对策中国俄语教学2011年2月
22刘莉中级D论外语课堂教学中学生语言创新能力的培养潍坊学院学报2011年2月
23俞婷正高B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的思考人大复印报刊资料G381《中学外语教与学》2011年第2期2011年第2期
24黄彩霞副高D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自我提问研究大学英语(学术版)2011年3月
25靳琰张丽婷正高B网络批评言语行为释究—基于网络论坛对“44个汉字整形”评论的语料分析外语电化教学2011年1月
26靳琰杨昊昕正高B自然语言的网络再造电化教育研究
28白丽梅(1/2)副高D高中学生英语学习成败自我归因研究海外英语2011年7月
29白丽梅(1/2)副高D语言交际中的会话含意与语用推理考试周刊2011年2月
30白丽梅(1/2)副高D关联理论的语用推理特征出国与就业2011年3月
32白丽梅(1/2)副高D二语习得中的语法教学理论述评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2月
33张晓燕中级D他者的悲剧性存在—解读《野草在歌唱》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2月
34张晓燕中级D父权制社会中女性受支配的根源——《野草在歌唱》的女性主义解读赤峰学院学报2011年5月
35张晓燕中级D被困的灵魂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5月
36景芳洲(2/2)中级清末民初语言变革中的国家意识社会科学论坛
37景芳洲(2/2)中级清末的白话报刊与现代文学的发生甘肃社会科学
38蔡兰珍(2/2)正高C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解析与对策—以武威市凉州区和寨九年制初级中学为例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1年7月
39蔡兰珍(2/2)正高D怎样提高课堂英语的可理解水平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1年11月
40蔡兰珍正高C跨文化研究工具翻译及原则中美英语教学2011年2月
42宁振业副高CA Study on Teachers'Feedback of English Major Compositions美中外语2011年4月
43马伊莎中级D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变海外英语2011年3月
45吕文澎王静副高CProgress and Prospects of Non-literary Transla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chinaTheory and Practice in Language Studies2011年11月
46周雪赵卫博赵鸿章副高B基于Blog-Wiki混合技术的西部大学英语教师知识管理平台构建分析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5月
49周亚莉吴晓昱副高C甘肃藏族地区英语新课程改革中的文化冲突:问题、成因及其对策研究兰州学刊2011年3月
50任重远副高CReading Aloud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language美中外语2011年7月
52蒋世强中级CA Subcategory Study on English Causative Verb美中外语2011年8月
53蒋世强陈玉洪中级D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甘肃省中学生英语学习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学理论2011年4月
54蒋世强黄彩霞中级D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自我提问研究疯狂英语教师版2011年9月
55蒋世强陈玉洪中级D加强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促进英语学习方式的转变读写算
58王秀秀D浅谈学习型社会高校图书馆员的素质教育甘肃科技2011年1月
59张丽萍中级D从典型范畴角度看英汉宾语的词类,句法位置异同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3月
60梁海英中级D大学跨系选修课《英语教师课堂口语》教学中的行动研究甘肃科技纵横2011年8月
61曹进(1/2)正高D从概念合成理论视阈解读中国相声中的语言幽默东南传播2011年2月
62龚贻 吕文澎中级C语法隐喻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对《红楼梦》两个译本之比较中美英语教学2011年2月
64曹进(1/2)正高D央视“春晚”传播符号学解析东南传播2011年1月
65武凌云中级D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和二语习得的本质科技信息2011年10月
66武凌云中级D二语习得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研究综述考试周刊2011年2月
67徐国柱 吕文澎副高C高校翻译人才培养的社会取向中美英语教学2011年2月
68杨晓红中级D汉语新词英译方法小议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10月
69曹步军中级《悲悼》的历史与人文重构美国文学研究2010年4月
70孟庆利中级D《枕草子》里自然风物描写的横向现实性特征—以与中国古典诗歌的比较为中心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10月
72冯洁中级D影响日语听力的因素及其对策发展
73冯洁中级D大学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方法研究甘肃科技纵横2011年10月
74钟莉婷中级C语言磨蚀理论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的影响中美英语教学2011年2月
75毛刚 钟莉婷中级弗莱论加拿大文学的发生发展兰州大学学报2011年5月
77李升炜中级C从《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看中美文化的冲突与交融时代文学2011年10月
78李升炜中级D《德伯家的苔丝》的“圣经”原型阐释文学界2011年6月
79李升炜中级D从《喜福会》的母亲形象解读女性主义西安社会科学2011年8月
81刘全国 慕宝龙副高D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外语课堂三语接触模式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年3月
85杨海琴中级D浅析“动态对等”原则指导下的“现代中文译本”科教导刊2011年4月
86曹进 曹文正高D言语交际视角下农民工语言使用的嬗变—以兰州市城关区及安宁区为例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87杨海琴中级D口译特点与口译训练方法科技文汇
88曹文中级D模因化之后的取舍:网络中的语言认同—从“门”字语言谈起科技信息2011年1月
89杨晓红中级D中国传统小说的诗学传统与林译小说的归化策略文学界2011年6月
90姜秋霞 俞婷正高B教学改革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描述分析与反思中国外语2011年7月
91王素华 吕文澎副高C论贝克特《马龙之死》的元小说叙事策略前沿2011年4月
92王素华副高D直面贝克特小说的荒谬艺术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2月
93刘全国(1/2)副高C我国民族地区英语课堂三语教学模式探索青海民族研究2011年1月
94白丽梅杨玲副高D成败归因对中学生英语学习行为影响研究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10月
95王茹花中级D论“文化翻译观”的创新与意义校园英语《教研版》2011年6月
96王茹花中级D新历史主义批评视野中的美国战争小说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6月
97张宝林王茹花张生庭中级B生态焦虑与人文反思——以《月亮谷》的个案管窥杰克伦敦的生态思想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11月
98张宝林王朝一中级D西部中学英语教学应加强学生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安徽文学2011年
101吴晓昱中级D清朝末年陕西新式学堂的外语教育对当今外语教育的启示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1年11月
107凌茜(1/2)正高CAn Empirical Study of Using Imitation—Based Error Correction to Reduce Repeated Errors in English Writing of Rural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Sino-US English Teaching2011年10月
108凌茜(1/2)正高D浅析词块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疯狂英语教师版2011年9月
109凌茜(1/2)正高D高中英语预习任务设计探究疯狂英语教师版2011年6月
111梁海英中级CThe Sapir-WhorfHypothesis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US-China Foreign Language2011年9月
112龚贻中级D突出语篇意识的口译听力教学——以《高校英语听力教程》为例海外英语2011年11月上
126张焕香中级D夏目漱石前期三部曲中的“过去”安徽文学2011年
127张焕香中级从早期三部曲看夏目漱石小说的传统美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1年6月
128温省州D高校二级学院办公室工作探析发展2011年6月
129温省州D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问题探究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1年9月
130温省州D充分利用校园网络环境建设语言教学平台甘肃科技纵横2011年10月
131温省州D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分析及职后培训问题探讨甘肃科技纵横2011年12月
137代莉中级D试探龙形象在中西文化中的不同意义丝绸之路2011年10月下半月
138丁瑶中级D大学英语学习者语法能力发展模式海外英语2011年11月
140高育松薛小梅副高B语义、频率和母语对中韩英语学习者习得英语中动结构的影响调查现代外语2011年2月
141张清菡郭亚文中级D《魔戒》的生态批评解读东南传播2011年12月
142徐亚宁中级D从语言的差异来看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4月
143周雪副高D一种教育时尚:课堂学习共同体海外英语2011年12月上
144蒋贤萍副高D莎士比亚的伦理诗学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12月
146余源中级C俄汉语中礼貌言语体裁——请求语的对比描写言语与社会群体——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ISBN978-966-8736-05-7)2011年

专业简介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本专业于1993年获得英语语言文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是甘肃省重点学科。本专业现有三个研究方[7]向:英美文学,翻译学,语言学。英美文学方向的研究重点是英美文学,比较文学,西方文论等。既注重西方经典作家作品的个案研究,又注重综合分析比较,吸收文艺学、美学等学科的新成果。语言学的研究重点是应用语言学,符号语言学,跨文化交际,语言学理论的研究及其运用等,翻译学研究中外翻译理论流派,翻译史及翻译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翻译理论研究和从事各类翻译实践的能力。

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普通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英美文学概论、跨文化交际学、语用学、中西文化、西方文论、翻译通论、比较文学、英美小说研究、高级翻译鉴赏与实践、译介学、TEFL、语言学文献导读与论文写作、心理语言学、语言符号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本专业于2003年获得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本专业的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的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理论基础,并能将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理论应用于相关领域的专门人才。本专业不仅注重介绍语言学研究领域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其主要流派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还注重探讨如何借鉴国外研究成果来推动国内外国语言学的研究,学科建设和发展,努力为教育部门和其它相关机构培养更多的高级语言学教学和研究专门人才。

本专业研究方向包括:应用语言学,跨文化交际,俄罗斯语言与文化,日语语言与文化。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普通语言学、TEFL、语言学文献导读与论文写作、语言用学、跨文化交际学、社会语言学、语言符号学、心理语言学、语言学习理论及研究方法

课程与教学论(英语)

英语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广泛性和实践性强等特点的学科,重点为运用语言学,教育学等相关理论系统深入地研究英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探讨英语教和学的最佳途径,设计切合现代外语教学特点的教学方法,为英语学科教学改革提供具体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策略。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国内外外语教学的基本理论、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教学模式、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实验等。研究领域涉及:普通语言学,二语语言习得理论,心理语言学,教育学理论,教育心理学,英语教育基本原理及方法,英语教育研究方法,外语教师教育,中外外语教育比较等。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普通语言学、英语教学论、外语教育研究方法、语言学习理论及研究方法、外语教师教育

翻译硕士专业

翻译工作是对外交流和国际交往的重要桥梁和纽带。随着我国对外文化、经济交流合作的迅速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翻译专门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翻译专业人才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日显重要。翻译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是翻译学科发展的新方向,它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专业译员为教育目标,课程设置以翻译能力培养为本位,教学大纲设定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原则,具有明确的职业指向性。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笔译综合技能、商务笔译、工程笔译、翻译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口译综合技能、交替口译、商务谈判与口译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英语)

教育硕士专业硕士学位(简称ED.M)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硕士学位设置的目的是给中小学教师提供系统的进修学习机会,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使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既要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又要懂得现代教育基本理论和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的理论及方法,具有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进而满足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素质的更高要求。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英语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英语教学论、英语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外语教师教育、外语教育研究方法

杰出校友

本科阶段毕业生:

吕德文,男,1974届,甘肃农业大学外语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刘 禾,女,1979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终身人文讲席教授,

哥伦比亚大学学术委员,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

郭颖纯,男,1981届,甘肃省政府外事侨务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甘肃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主任。

包惠明,男,1982届,原兰州市二十七中校长。

杜亚琛,女,1982届,原上海电视大学外语系主任、教授。

费亚夫,男,1982届,甘肃省侨联主席。

高 翔,男,1982届,上海政法学院外语系主任、教授。

高稼农,男,1982届,原甘肃省文化厅副厅长。

喇敏学,男,1982届,西北民族大学统战部部长。

李志强,男,1982届,甘肃联合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李晓玲,女,1982届,原兰州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刘龙喜,男,1982届,兰州工业学院外语系副校长、教授。

孙迎春,男,1982届,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发明,男,1982届,兰州外国语学校校长、高级教师。

王法吉,男,1982届,原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

王建新,男,1982届,原北京邮电大学外语系副主任、教授。

王新民,男,1982届,政协甘肃省委员会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

王学政,男,1982届,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法规司司长。

杨永林,男,1982届,清华大学语言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张治新,男,1982届,甘肃省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心党支部书记。

周福忠,男,1982届,兰州商学院副校长、教授。

贾俊民,男,1983届,天水师范学院外语学院院长。

张晓玲,女,1983届,甘肃省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心研究员,特级教师。

张永辉,男,1983届,甘肃省政府口岸办公室主任。

包 勤,女,1984届,西北师大第二附属中学外语教研室主任。

顾云波,女,1984届,美国教育发展组织成员,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市联合高中ESL教研组长。

李春涛,女,1984届,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务处原处长、高级教师。

刘 品,女,1984届,兰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办公室主任。

王 旭,女,1984届,甘肃省商务厅副厅长。

王谋清,男,1984届,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

王奕君,女,1984届,厦门大学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外语教研室主任。

张 华,女,1984届,甘肃省旅游局国际与港澳旅游事务处处长。

杨际军,男,1984届,青岛大学国际学院外语教学部主任,副教授;
青岛卓越翻译公司经理,青岛现代交际外语培训学校校长。

陈 辉,男,1985届,苏州科技学院教授。

陈剑锋,男,1985届,上海政法学院教务处处长。

窦 琴,女,1985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外语系主任。

冯晓霞,女,1985届,甘肃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处出入境管理科科长。

李发元,男,1985届,兰州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原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教育处一秘。

王亚民,女,1985届,华东师范大学俄语系教授。

文亚光,女,1985届,西北师大附中教研室主任、高级教师。

张养志,男,1985届,北京印刷学院科技处处长、教授。

朱 莉,女,1985届,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司建国,男,1986届,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国语学院外语系主任、教授。

张晓东,男,1986届,甘肃省教育厅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

高会民,男,1987届,哈尔滨市外事侨务办公室副主任。

刘 诚,男,1987届,甘肃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局长。

马 聪,男,1987届,中共甘肃省委统战部副巡视员。

杨继军,男,1987届,甘肃省美术出版社副社长。

田文燕,女,1987届,五邑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

朱富民,男,1989届,甘肃省教育出版社副社长。

安尼瓦尔,男, 1989届,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纪检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副厅级)。

许 斌,男,1989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矫治局机关党委副书记。

阿伊努,女,1989届,新疆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

帕丽旦木,女,1989届,新疆工商银行乌鲁木齐新民路支行副行长。

马忠林, 男,1989届,甘肃临夏州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 副主任。

李 庆,男,1989届,宁夏回族自治区外办副处级干部,现任中国驻南非大使馆 一秘。

侯建艳,女,1989届,扬州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科长。

马彩云,女,1989届,历任甘肃积石山县人大副主任、和政县副县长,

现任甘肃临夏州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 调研员。

李宗宏,男,1990届,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

马志刚,男,1990届,美国大使馆北京美国中心文化事务专员。

王发强,男,1990届,兰州市第五十中学校长。

许洁英,女,1991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驻华代表处国家教育项目官员。

郭 红,女,1991届,天津师范大学英语系主任。

刘 玮,女,1992届,兰州工业学院外语系主任。

阿曼古丽,女,1993届,新疆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俄语教研室主任。

魏军梅,女,1993届,甘肃政法学院人文学院英语系主任、教授。

杨德祥,男,1993届,甘肃政法学院研究生处副处长。

马志刚,男,1994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现代外语》编辑,博士

吴 岩,女,1994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

王 鹏,男,1995届,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主任。

艾尼瓦尔,男,1996届,吐鲁番市第二中学副校长。

刘丹亮,男,1996届,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系副主任。

刘晓霞,女,1996届,兰州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丁旭辉,男,1997届,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部主任。

李永霞,女,1997届,兰州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梁旺兵,男,1997届,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

马仲荣,男,1997届,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外语系副主任。

邵 正,男,1997届,兰州市第八十四中学副校长。

石 静,女,1997届,兰州商学院外语学院副院长。

汤 斌,女,1997届,北京唐城译苑翻译公司副总经理。

王 勇,男,1997届,兰州盛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安民,男,1997届,兰州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双语词典研究所所长。

郑 燕,女,1997届,兰州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主任。

马瑞雪,女,1998届,甘肃农业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主任。

陈永辉,男,1999届,兰州军区某部团职干部。

周 斌,男,2000届,兰州军区某部团职干部。

李 卓,男,2002届,兰州军区某部团职干部。

杜 鹃,女,2004届,兰州一中教师,甘肃省直十大杰出青年。

研究生阶段毕业生:

李国庆,女,1988届,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姜秋霞,女,1988届,兰州城市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周玉忠,男,1988届,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

李银仓,男,1989届,兰州商学院外语学院院长、教授。

武和平,男,1995届,西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教授。

赵丽萍,女,1997届,甘肃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

马 福,男,1999届,青海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

张长江,女,1999届,甘肃中医学院外语教研室主任。

罗桂保,男,2002届,兰州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

柏 桦,女,2003届,兰州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乔令先,女,2003届,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外语系主任、教授。

孙乃玲,女,2003届,兰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何 瑛,女,2004届,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院长。

弋文武,男, 2004届,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甘肃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副主任。

水无砥,男,2005届,兰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姜 虹,男,2006届,兰州外语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主任。

傅启龙,男,2007届,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系主任。

魏 行,男,2007届,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博士)。

李晓江,男,2008届,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主任。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