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23最新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百科介绍)

由网友(苦闷丢进酒杯)分享简介:异济大教土木匠程教院(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Tongji University),创立于一九一四年,是异济大教下设的2级教院,[一]院少周颖,党委书忘黄雨。[二]截至二零二一年一二月三一日,正在二零零七年国度重心教科评价中,土木匠程1级教科,和布局工程、岩土工程、桥梁取地道工程等四个...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Tongji University),创建于1914,是同济大学下设的二级学院,[1]院长周颖,党委书记黄雨。[2]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在2007年国家重点学科评估中,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以及结构工程、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等4个二级学科获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拥有四个二级重点学科的一级国家重点学科。院内设有建筑工程系、地下建筑与工程系、桥梁工程系等5个系。有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有校聘教职员工369人。[1]

1981年,以结构工程为代表的土木工程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首批博士学位授予点;1984年,土木工程学科首批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2009年、2012年的教育部学位中心评估中,土木工程学科整体水平在国内连续排名第一,在2016年的学科评估中获得A+。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科自2017起连续四年ARWU软科学科排名世界第一2021年US News学科排名世界第一[1]

现任校长

顾祥林

主要院系

建筑工程系、地下建筑与工程系、桥梁工程系、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水利工程系

博士后流动站

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中文名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国家重点学科

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个

博士点

9个个

学校地址

上海市杨浦区赤峰路赤峰路66-2号

学院简介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 新闻报道

土木工程学院除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之外,还承接国家级和省部委级重大和重点科研项目以及各类企业委托的技术开发项目,积极参加全国和上海地区的各类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研究和开发,项目涉及土建工程的各个领域,在国内外土建工程界有着良好的声誉。

土木工程学院的目标是培养高质量的建设人才,努力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积极参与国内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中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在土木工程学科的应用基础和高新技术领域探索创新,培养面向未来国家建设需要、适应未来科技进步、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国际视野和领导意识的拔尖创新人才,为提高我国在国际土建工程领域的地位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教育部学位中心发布的学科评估中,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连续多年在土木工程专业(0814)中获得第一名的位置。

历史沿革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14年11月,日本帝国主义攻占青岛,取代德国在青岛的殖民统治。德人开设的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被迫停办,该校一些教师和43名学生转来上海德人开设的同济医工学堂,学堂于年秋为转来的30名土木科学生在工科内增设土木科,成为同济土木系科的开端。

1930年:国立同济大学成立工学院,土木科改为土木工程系。

1932年:成立高等测量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抗战八年,六次迁校。一迁上海市区,二迁浙江金华,三迁江西赣州,四迁广西八步,五迁云南昆明,六迁四川李庄。

1946年:复员返沪,工学院落住在其美路(今四平路)一个中学校内(今校本部)。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学校焕然一新。一方面参加各项政治活动;一方面制定新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适应时代要求。6月25 日,同济大学师生兴高采烈,庆祝接管

1949年10月8日,同济大学生与百万市民一起“欢庆开国,保卫世界和平”大游行。

1952年:院系调整后,土木相关学科设有结构系、测量系铁路公路系。1960年:有关各系改称建筑工程系、路桥系、勘测系,同时学校设立工程结构研究所。

1985年:建立地下工程系。

1987年:建立结构工程学院,下设建筑工程系、桥梁工程系和结构工程研究所。

1997年:建立土木工程学院,下设建筑工程系、地下建筑与工程系、桥梁工程系、测量与国土信息工程系、结构工程与防灾结构所。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挂靠土木工程学院。

2006年:建立水利工程系,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研究室划出地下系,并入水利工程系。

2007年:土木工程被评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2010年:开始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2012年:测量与国土信息工程系划出土木工程学院,成立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整体实力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整体实力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桥梁工程学科为上海市“重中之重”重点学科; 桥梁与隧道工程、结构工程、岩土工程3个二级学科为全国重点学科;地质工程为上海市重点学科。几十年来取得的科研成果和业绩享誉海内外,培养造就的土木工程方面的专业人才遍布国民经济建设的各条战线,在国际学术界和工程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师资队伍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397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1人,在校研究生指导教师220人、正高级职称114人、副高级职称112人。现有9个博士点学科、12个硕士点学科。设有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人才培养

李国豪

孙钧

项海帆

范立础

沈祖炎

李国强

陈以一

朱合华

葛耀君

顾祥林

校容校貌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主要教学科研场地有:新土木大楼,桥梁馆,岩土大楼,结构实验中心。(均位于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内)

学科设置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地质工程、土木工程

硕士点及博士点设置

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日期硕士学位授权日期
工学土木工程岩土工程1984.011981.11
结构工程1981.111981.11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1984.011981.11
桥梁与隧道工程1990.101986.07
土木工程施工2003.122003.12
土木工程信息技术,(原土木工程计算机仿真)2003.122003.12
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2003.122003.12
风工程2003.122003.12
工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工程2003.071984.01
工学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2001.01
水工结构工程2001.01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2003.07
理学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2003.07

专业介绍

土木工程专业所培养的新世纪的工程专门人才,将具备更深厚的科学素养及人文素养,具有从事土木工程各个领域如建筑工程(高层或超高层的宾馆、办公楼、商厦、多层或高层的居住建筑和大跨度的体育场馆、展示厅、车站、侯机楼、大型工业厂房)、地下工程(地下铁道、隧道)、桥梁工程(各种形式的公路桥、城市高架桥、大跨度及特大跨度桥梁结构、铁路桥)、岩土工程(各种构筑物的地基、基础,基础与结构的共同作用)、铁路与城市铁道工程(高速铁路、城市间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道路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高速公路、高架道路)等所需要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可以到与土木工程有关的设计院、研究所、高等院校、施工企业、房产企业、投资部门、政府管理部门等从事设计、研究、施工、管理、教学、开发等工作。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依托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的优势学科,培养具备港口工程、航道工程、河床演变与整治和海岸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交通、水利、市政、海岸工程等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业和管理人才。

地质工程

地质工程专业为各类土建、水利工程(铁路、桥梁、地铁、市政、港口、大坝、住宅等)进行场地评价、原位测试、岩土体特性与评价、特种地基加固处理等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毕业生能在工程建设中通过对地质信息进行系统分析,为各类工程的合理配置、不同类型建筑物基础背景条件的评估,供水系统中地下水的研究、开发与管理,以及地质环境的分析及治理工艺的发展等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历任领导

历任院长:项海帆、李永盛、李永盛、朱合华、顾祥林(现任)

历任党委书记:程鸿鑫、楼梦麟、陈世鸣(现任)

组织机构

职务姓名
院党委书记陈世鸣
副书记,纪委书记石振明
副书记张艳丽
副书记罗烈

行政工作

职务姓名
院长顾祥林
副院长黄宏伟
副院长李建中
副院长赵宪忠
副院长熊海贝

系、所:建筑工程系、地下建筑与工程系、桥梁工程系、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水利工程系

实验室: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结构动力实验室、桥梁试验室、工程结构静力实验室、岩土工程实验中心、建筑结构实验室、计算机辅助教学实验室

信息中心:岩土工程信息中心、各系资料室、结构工程师编辑部、《建筑钢结构进展》编辑部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