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巴尔虎左旗(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的旗)

由网友(青春荒唐我不负你)分享简介:新巴我虎右旗,又称东旗,新右旗,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我市,位于呼伦贝我市东北部,东取陈巴我虎旗、鄂温克族自治旗为邻,南取兴安盟阿我山市交界,西取新巴我虎左旗相依,东南毗连谦洲里市,北取俄罗斯以额我古缴河为界,东北取蒙古邦交界。总面积为二.二二万平方私里。[一]下辖二个镇、五个苏木,[二]二零二二年新巴我虎右旗地域出产...

新巴尔虎左旗,又称东旗,新左旗,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位于呼伦贝尔市西南部,东与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族自治旗为邻,南与兴安盟阿尔山市接壤,西与新巴尔虎右旗相依,西北连接满洲里市,北与俄罗斯以额尔古纳河为界,西南与蒙古国交界。总面积为2.22万平方公里。[1]下辖2个镇、5个苏木,[2]2022年新巴尔虎左旗地区生产总值295445万元。[3]

新巴尔虎左旗东南部为山地丘陵,中部为高平原,北部海拉尔河一带为低山丘陵,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4]境内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石油、二氧化碳、煤炭、银、铅、锌等10余种。[5]2018年12月29日,国家民委决定命名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为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6]

1957年,新巴尔虎左翼旗人民政府改成新巴尔虎左翼旗人民委员会。1958年,全旗各苏木建立人民公社,有2镇9个人民公社,4个牧场。1959年,国务院批准新巴尔虎左翼旗更名为新巴尔虎左旗。1968年,成立新左旗革命委员会,各人民公社相继成立革命委员会。1969年,新左旗随同呼伦贝尔盟划归黑龙江省管辖。1979年,新左旗随同呼盟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建制。1980年,撤消新左旗革命委员会,改称旗人民政府至今。[7]旅游景点有巴尔虎蒙古部落景区,道乐都景区等。[8]

人口数量

41467人(2021年)[9]

GDP总计

270115万元(2021年)[9]

邮政区码

021200

政府驻地

阿木古郎镇

所属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

别名

东旗、新左旗

机场

海拉尔机场

车牌代码

蒙E

所属城市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

称号

“内蒙古自治区2016年度校园足球工作优秀旗县”

方言

汉语东北官话、蒙古语巴尔虎土语

外文名

Xin Barag Left Banner

著名景点

甘珠尔庙、“诺门罕战争”遗址

地理位置

地处大兴安岭北、呼伦贝尔市西南

电话区号

0470

下辖地区

2镇、6苏木

行政区类别

气候条件

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火车站

嵯岗站

所属国家

中国

建议游玩时长

1-2天

面积

2.2万平方公里

中文名

新巴尔虎左旗

建制沿革

注册环评工程师跟注册岩土工程师哪个更难考 http www.fengpintech.com uploads 20190523 33871558581906.jpg 保定市建筑科技教育中心

公元前209年,东胡被匈奴族击败,属匈奴左贤王辖地。

隋唐时,室韦及室韦都督府进行管辖。

辽代,由乌古敌烈统军司辖。

金代,归东北路招讨司辖。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后,右翼万户长木华黎统治,后为哈布图·哈萨尔封地,元代归岭北行省和林路辖。

明朝时,特古斯铁木尔辖游牧地。后置海喇儿千户所等所辖。

清雍正十二年(1734),清廷自愿入籍的喀尔喀蒙古军臣汗部(今属蒙古国境内)巴尔虎兵丁2984人移住呼伦贝尔地区,按索伦兵制,将其中2400人编为40佐,分隶左右两翼八旗,并任命左右翼总管和副总管。内分四旗,是军政合一的纯游牧旗,两翼放牧地大体在乌尔逊河和呼伦湖两岸。为区别于前两年移住呼伦贝尔地区的巴尔虎蒙古部,新移此地者称新巴尔虎,前移者称陈巴尔虎。由清政府军政处派统领一员进行统辖。

清乾隆八年(1743),清政府停止派统领,由1名副都统总管坐镇呼伦贝尔,归黑龙江将军统辖。新巴尔虎左翼缩建成12个佐,镶黄、镶白两旗住牧在北部,正白旗住牧在中部,正蓝旗住牧在南部。镶黄、正白两旗为一个合旗,设副总管;镶白、正蓝两旗为一个合旗,设一名副总管。

清光绪六年(1880),改副都统衔总管为副都统。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裁撤呼伦贝尔副都统,该设兵备道加参领衔,兼辖旗务。

民国四年(1915),属呼伦贝尔“特别区域”辖。民国九年(1920),撤消“特别区域”,新巴尔虎左翼归呼伦贝尔副都统管辖。

民国十六年(1927),新巴尔虎左翼四旗总管额尔钦巴图将总管衙门定居于正白旗头佐游牧地沙赉特氏人祭祀的“十三敖包”(今阿木古郎镇),结束了近200年的游牧式办公生活。

东北沦陷后,民国二十一年(1932),新巴尔虎左翼四旗合并称新巴尔虎左翼旗,任命原左翼四旗总管为伪旗长,并在原总管衙门的基础上组建旗公署。

民国三十四年(1945),属呼伦贝尔地方自治政府辖。

民国三十七年(1948),随同呼伦贝尔盟(以下简称呼盟)隶属内蒙古自治区(以下简称自治区)。

民国三十八年(1949),归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管辖。

1950年,改新巴尔虎左翼旗为新巴尔虎左翼旗人民政府。

1953年,属自治区东部行政公署辖旗。

1957年,新巴尔虎左翼旗人民政府改城新巴尔虎左翼旗人民委员会。

1958年,新巴尔虎左旗各苏木建立人民公社,有2镇9个人民公社,4个牧场。

1959年,国务院批准新巴尔虎左翼旗更名为新巴尔虎左旗。

1968年,成立新左旗革命委员会,各人民公社(镇)相继成立革命委员会。

1969年,新左旗随同呼盟划归黑龙江省管辖。

1979年,新左旗随同呼盟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建制。

1980年,撤消新左旗革命委员会,改称旗人民政府至今。各苏木(镇)相继改称公社管理委员会,1984年,相继改称苏木(镇)人民政府。[10]

行政区划

新巴尔虎左旗下辖2个镇、5个苏木,分别为阿木古郎镇、嵯岗镇、新宝力格苏木、吉布胡郎图苏木、乌布尔宝力格苏木、甘珠尔苏木、罕达盖苏木。阿木古郎镇为新巴尔虎左旗人民政府驻地。“阿木古郎”系蒙古语,意为“太平”。[2]

自然环境

新巴尔虎左旗位于呼伦贝尔草原西南腹地,大兴安岭北麓,位于东经117°33′~120°12′,北纬47°10′~49°47′,土地面积2.2万平方公里。新巴尔虎左旗毗邻两国一盟四旗市,西南与蒙古国接壤,东北与俄罗斯隔额尔古纳河相望,南接兴安盟阿尔山市,西隔乌尔逊河、呼伦湖与新巴尔虎右旗、满洲里市相邻,东与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族自治旗相连。边境线总长305公里。

地形地貌

新巴尔虎左旗东南部为山地丘陵,中部为高平原,北部海拉尔河一带为低山丘陵,南部为大兴安岭北麓山林区,多山,最高处为乌尔根乌拉山,海拔1573米。[11]

气候

新巴尔虎左旗境内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冬季漫长严寒,积雪期为140天左右。春季干旱,多大风,最大风力7~8级。夏季温和雨水集中,秋季气温急降,无霜期短。年平均气温0.2℃,年降水量280毫米左右。[11]

水文

流经新巴尔虎左旗境内的河流主要有额尔古纳河、乌尔逊河、海拉尔河、辉河、哈拉哈河等,河网密度为6%,河泡面积约470.35平方公里。

自然资源

2009年,新巴尔虎左旗境内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石油、二氧化碳、煤炭、盐、碱、硝、银、铅、锌等10余种。新巴尔虎左旗煤炭资源预测储量超过760亿吨,占内蒙古自治区的1/10,呼伦贝尔市的1/3,煤种以褐煤为主并伴有少量的长焰煤。

植物资源

2011年,新巴尔虎左旗森林覆盖率为3.7%,林木总蓄积量为1711418立方米。

2011年,新巴尔虎左旗境内生长的牧草有羊草、无芒雀麦、宽穗雀麦、偃麦草、野大麦、星星草、小画眉草、糙隐子草、丛生隐子草、画眉草、狗尾草、苇状看麦娘、硬质早熟禾、草地早熟禾、散穗早熟禾、山野豌豆、大针茅、赖草、寸草苔、灰野豌豆、黄花苜蓿、圆柱披碱草、假梯牧草、冷蒿、草芸香、天蓝苜蓿、扁蓿豆、细茎黄芪、肥披碱草、银穗草等370余种。可食用的植物有柳蒿、沙木、草原白蘑、金针、木耳、细叶百合、山丹、黄花菜、野韭菜、山葱等。野果类植物有山丁子、稠李子、山杏、悬钧子、山刺梅等。野生药物植物有甘草、黄芪、杏仁、玉竹、芍药、列当、麻黄、地榆、远志、柴胡等200余种。

动物资源

2011年,新巴尔虎左旗境内栖居的野生动物有鹿、狍子、黑熊、黄羊、野猪、狐狸、沙狐狸、猞猁、獾子、刺猬、草兔、旱獭、水数、松鼠等46余种。珍奇禽类有天鹅、丹顶鹤、飞龙、乌鸡、班翅山鹑(山半斤儿)、鹌鹑、大雁、鸿雁、野鸡、野鸭、百灵鸟等。

人口

2021年,新巴尔虎左旗总人口41467人,同比增长0.1%。人口出生率为5.29‰,人口死亡率为9‰。年末新巴尔虎左旗总人口中,城镇人口18604人,比重达44.9%;乡村人口22863人,比重达55.1%。少数民族人口33321人,占全部人口的80.4%,其中:蒙古族人口32237人。[9]

民族

新巴尔虎左旗境内居住着汉族、蒙古族、回族、满族、朝鲜族、达斡尔族、俄罗斯族、白族、黎族、锡伯族、维吾尔族、壮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民族。

经济

2021年,新巴尔虎左旗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270115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1906万元,同比增长8.5%;第二产业增加值40744万元,同比下降10.9%,其中:工业增加值20303万元,同比下降21.7%;建筑业增加值20441万元,同比下降1.1%;第三产业增加值107465万元,同比增长5.4%。三次产业结构为45.1:15.1:39.8。[9]

2021年,年末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22人,失业人员再就业82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564人,登记失业率为3.6%。

2021年,新巴尔虎左旗一般公 共预算收入完成12084万元,同比增长61.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07470万元,同比下降26.9%。[9]

第一产业

2021年,新巴尔虎左旗粮食播种面积16853公顷,同比增长0.8%,全年粮食总产量为50818吨,同比增长0.8%。粮食单产200.86公斤/亩,同比下降0.1%。

实施呼伦湖二期工程,建成供水基本井174眼、集中供水5处,治理环湖沙化土地11.8万亩,生态移民15户,旅游景区治理2家。实施禁牧868万亩,草畜平衡1302万亩,退牧还草10万亩。完成绿化造林0.4万亩,栽植苗木24.4万株。[12]

第二产业

2021年新巴尔虎左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64.2%。2021年鲜冷藏冻肉产量为945.6吨,同比下降11.1%;乳制品产量为548吨,同比增长126.5%;发电量为23135万千瓦时,同比下降9.3%。[9]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新巴尔虎左旗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491万元,同比下降25.2%。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20万元,同比下降74.8%;房地产开发项目同比下降33%。[9]

国内贸易

2021年,新巴尔虎左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3705万元,同比增长3.3%。[9]

对外经济和旅游

额布都格口岸截止2021年11月:出入境人员为2372人次,入境人员1186人次,出境人员1186人次。出入境车辆为2372辆次,入境车辆1186辆次,出境车辆1186辆次。进出口货物42747.6吨,进口货物41823.3吨,出口924.3吨。其中,原油进口41764吨。

全力克服边境疫情防控、国际贸易局势复杂多变的负面影响,实现进出口贸易各项指标稳中有升。在全区首创“原油货车甩挂”通关模式,第一时间恢复口岸原油运输通道。编制完成《额布都格口岸发展规划及专题研究》,积极申报粮食进口指定口岸,亿云集团与蒙古国阿拉泰集团签订煤炭进口合作协议,煤炭资源达到进口条件。[9]

邮电通讯业

2021年,新巴尔虎左旗邮政业务总量完成437.9万元,同比下降1.6%;新巴尔虎左旗固定电话用户2009,同比增长27.2%;移动电话用户48244,同比增长2.1%;互联网用户15945户,同比增长47.3%。[9]

金融、保险

至2021年末,新巴尔虎左旗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137373万元,同比下降4.6%。其中:广义政府存款26847万元,同比下降14.9%;住户存款104001万元,同比下降2.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88448万元,同比增长5.1%。其中:住户贷款81169万元,同比增长4.5%;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7280万元,同比增长11.5%。

至2021年末,新巴尔虎左旗保险业务总收入为7105.81万元,保险赔付额为2583.54万元。[9]

社会事业

2021/2022学年初,新巴尔虎左旗教职工人数为702人,其中:专任教师466人(中学160人,小学219人,幼儿园87人,职业高中0人)。初中4所,招收学生276人,在校生757人,毕业生286人。小学2所,招生数334人,在校生数1862人,毕业生299人。幼儿园6所,学前教育在园幼儿902人,其中女童443人。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普惠性幼儿园普及率100%,初中升学率100%。[9]

卫生文化

2021年,实施“互联网+小药箱”提档升级工程,升级改造锡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启动运行蒙医医院住院部、鼠疫野外监测站。

2021年,民族奶制品加工基地和民族产业创业园投入使用,改造5个电商直播间和展销大厅,整合升级5家乳制品加工企业,15项农畜产品签订地理标志品牌协议,乳肉产量分别达到10.3万吨和2.2万吨,粮食产量突破1亿斤。诺干湖旅游度假区二期酒店项目主体完工,广汽寒区试验场竣工运营,成功承办抖音﹒呼伦贝尔网红那达慕,举办内蒙古金托诺第二届旅游那达慕等活动,蒙古马颂等大型文化实景演出获得市场高度认可,2家牧户列入全区第一批农村牧区文化示范户。[9]

社会保障

2021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9213元,同比增长7.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058元,同比增长7.1%;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221元,同比增长7.2%。

2021年,基本医疗保险参保34825人,参保率达到94%;养老保险参保33321人,参保率达到103%。[9]

历史文化

狩猎也称打猎、打围,蒙语叫“阿布”或“阿布拉胡”。狩猎曾是蒙古民族一种很重要的生产方式,是游牧民族一种古老传统习俗。[13]

勒勒车:从古代到近代,蒙古族牧人重要的交通工具就是勒勒车,即牛车。“勒勒”是牧人赶车吆喝牲口的声音,“勒勒车”因此而得名。勒勒车又叫大轱辘车。因常以牛拉动,故也叫蒙古式牛车。[14]

敖包蒙古语的音译,也叫“脑包”或“堆子”,意思是“堆子”,即人工堆积成的石堆、土堆或树堆。敖包,最初是道路和境界的标志,起指路、辨别方向和行政区划的作用。[15]

刁帽子,也称抢帽子。过去,蒙古族在娶亲途中,娶亲者和送亲者纵马奔驰,互相追逐,都想争先到家,成为优胜者。为此双方在途中要进行刁帽子竞赛。[16]

蒙古包主要由架木、苫毡(覆盖物)、绳带三大部分组成。[17]

蒙古马耐力赛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牧区特有的一种体育竞技项目。[18]

天葬是喇嘛教传入呼伦贝尔地区后出现的一种丧葬习俗。[19]

呔咕歌是一种直接为畜牧业生产服务的蒙古民歌体裁。一般由女人在牧场上接羔时歌唱。[20]

民族文化

蒙古族长调歌词中比喻往往和蒙古族人民生活和环境密切相关,多以日、月、风、雨、山、水、草、木、花、鸟、五畜做比,尤用马匹作比喻见多,如“走马”“黄骠马”“小黄马”等。[21]

风景名胜

伊和乌拉景区

“伊和乌拉”系蒙古语,意为“大青山”,以山得名。大青山脚下有北魏拓跋鲜卑古墓群,这类石板墓在新巴尔虎右旗也有发现。伊和乌拉嘎查地处高原丘陵地带,无霜期110天左右。[22]

巴尔虎蒙古部落景区

巴尔虎蒙古部落景区位于巴尔虎草原的腹地,地处国道301和满洲里至额尔古纳公路交界处,距边城满洲里36公里。该景区是以游牧部落为景观的旅游景点,该景区分为中心区、民族竞技表演区、民族娱乐活动区、民族歌舞表演区、牧民生活体验区。[23]

七仙湖旅游度假村

七仙湖旅游度假村位于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南部,203省道(新左旗——阿尔山市)和202省道(海拉尔——阿尔山市)交界处,203省道东侧5公里,202省道南侧2公里。距离新左旗100公里,距离阿尔山市106公里,距离海拉尔市194公里。[24]

巴尔虎民俗园

巴尔虎民俗园位于呼伦贝尔南部道乐都景区,该景区有蒙古长调敖包和“中国长调故乡新巴尔虎左旗吉祥物“三颗樟子松”。[25]

荣誉记录

2018年12月29日,国家民委决定命名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为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6]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