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中国导弹与卫星发射基地)

由网友(哥的世界,不准你放肆)分享简介:太本卫星发射中间(Taiyuan Satellite Launch Center)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的低本地域,为中国的导弹取卫星发射基地之1,初修于一九六七年。该发射中间领有水箭以及卫星测试厂房、设备处置惩罚间、发射操做举措措施、航行追踪及安齐节制举措措施,具有多射向、多轨谈、遥射程以及低精度丈量威力,担任太阴异步轨谈景象形象、资材...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Taiyuan Satellite Launch Center)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的高原地区,为中国的导弹与卫星发射基地之一始建于1967年

看过来 这一年多,我们发射了哪些 争光星

该发射中心拥有火箭和卫星测试厂房、设备处理间、发射操作设施、飞行跟踪及安全控制设施,具备多射向、多轨道、远射程和高精度测量能力,担负太阳同步轨道气象、资源、通信等多种型号的中、低轨道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任务

北京时间2023年3月30日18时50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宏图一号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1]

中文名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2]

简称

TSLC

始建

1967年

隶属

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

所属城市

忻州市

发射中心主任

郝卫中[3]

外文名

Taiyuan Satellite Launch Center

地址

山西省岢岚县芦芽山荷叶坪

正式使用

1988年9月7日

所属国家

中国

发射场区

7号发射场区、8号发射场区、9号发射场区

海上发射部门

烟台海阳中国东方航天港[4]

基地简介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25基地)“英文名称:Taiyuan Satellite Launch Center”始建于1967年。基地已建成具有多功能、多发射方式,集指挥控制、测控通信、综合保障系统于一体的现代化发射场,航天发射综合能力实现了从年执行1次发射任务到每年执行10次以上高密度火箭卫星发射任务的跃升。中心先后成功地发射了中国第一颗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一号”,第一颗中巴“资源一号”卫星,第一颗海洋资源勘察卫星等,创造了中国卫星发射史上的9个第一。[5]

历史发展

中国四大航天发射场之一的太原卫星发射中心2007年迎来组建四十周年,随着十九日成功发射中巴第三颗“资源一号”卫星,该中心四十年来已成功将三十八颗国内外卫星送入太空,航天发射成功率达百分之一百,居世界前列。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主要承担太阳同步轨道和极地轨道航天器发射任务,自一九六七年组建以来,该中心广大科技人员以建设世界航天发射场为目标,在晋西北黄土高原上,自力更生、开拓创新,大力开展航天发射技术研究与试验,突破了一系列重大航天发射技术难题,现已取得七百余项科技成果。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已建成具有多功能、多发射方式,集指挥控制、测控通信、综合保障系统于一体的现代化发射场,航天发射综合能力实现从年执行一次发射任务到每年执行十次以上高密度火箭卫星发射任务的跨越。该中心此前先后成功发射中国第一颗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一号”、第一颗中巴资源一号卫星、第一颗海洋资源勘察卫星等,创造出中国卫星发射史上的九个第一。

伴随中国航天发射技术越来越多地走向国际市场,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也承揽发射多颗国外商业卫星:上世纪九十年代,连续六次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十二颗铱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此后还成功发射巴西、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四颗商业卫星。本次成功发射中巴第三颗“资源一号”卫星,在国际上享有高科技领域“南南合作典范”的美誉。

发射场区

7号发射场区(旧工位):1979年竣工,发射长征二号丙/丁和长征四号乙以及东风新型远程弹道导弹试射。后经过现代化改造重新投入使用。

9号发射场区(新工位):2008年竣工,具有低温发射能力。发射长征二号丙/丁和长征四号乙/丙。

8号发射场区:地下发射井,用于东风五号试射。[5]

发射历史

1968年12月18日,中国自己设计制造的第一枚中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1988年9月7日和1990年9月3日,该中心用长征4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中国第一颗和第二颗风云一号气象卫星送入太空同步轨道。

1997年12月8日,该中心第一次执行国际商业发射,成功地将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制造的两颗铱星送入预定轨道。

1999年5月10日,该中心用长征4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和实践五号科学实验卫星送入轨道高度为87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这是该中心连续第七次成功地以一箭双星方式进行的航天发射。

1997年至2002年的5年多时间里,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一共发送22颗卫星,成功率100%,扭转了“八五”期间、“九五”初年中国航天发射的严峻局面,使中国航天在国际上重树雄风。

2003年10月21日,中心发射“资源一号”02星和“创新一号”搭载星取得成功。

2004年7月25日,“探测二号”卫星从这里冲向太空,准确入轨。

2004年9月9日,两颗“实践六号”卫星从这里成功进入太空,相映生辉。

2004年11月6日,中心发射“中国资源二号”卫星再传捷报。

2010年11月5日凌晨,中国第二颗“风云三号”气象卫星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至此,该中心经过43年的不懈努力,航天发射试验综合能力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2012年5月10日15时6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十四号送入太空。同时,成功搭载发射了“天拓一号”卫星。“遥感卫星十四号”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搭载的“天拓一号”卫星是一颗微小卫星,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和遥测探测。

2014年9月8日上午11点22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4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21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此次任务还同时搭载发射了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天拓2号卫星。

2015年9月19日早上,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六号在太原发射,将20颗卫星送入距离地球524公里的轨道, 一箭20星创亚洲之最。发射载荷包括:浙江大学皮星二号A/B(ZDPS-2A/2B)、清华大学3颗卫星(包括西电空间实验一号皮卫星)、国防科技大学天拓三号(TT-3)手机卫星(CAS-3I)和XX星4颗、哈尔滨工业大学紫丁香二号、深圳东方红海特开拓一号卫星和DCBB(CAS-3G)、航天东方红希望二号2A-2F(CAS3A-3F)。同时,长征六号的首飞,也是中国研制的液氧煤油发动机首次太空出征。

2017年11月15日2时35分,中国“风云三号”D星搭乘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作为中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系列的第4位成员,“风云三号”D星将帮助人们更早获知未来天气状况,降低自然灾害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它所具备的对气溶胶、温室气体探测能力,将在应对气候变化,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一带一路”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018年5月9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4号丙火箭将高分五号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此次任务中由发射中心试验技术部二室牵头制作的多个3D打印装备器件得到成功运用,这标志着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以航天装备应急保障能力为代表的发射能力实现新跨越。

2018年9月7日11时15分,海洋一号C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丙火箭成功发射,这是“海洋一号”系列的第三颗卫星,也是中国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十二五"任务中4颗海洋业务卫星的首发星。

2018年10月25日06:57:00,海洋二号B星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将接替超期服役的海洋二号A星。海洋二号B星是中国海洋动力环境监测网的首发星。未来组网完成后,海洋动力环境监测网将具备高时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和高精度的海洋动力环境数据获取能力,成为“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重要支撑和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工程之一。

2019年4月30日6点52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实施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一箭双星”发射任务,将天绘二号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6]

2019年9月12日11时26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资源一号02D卫星(又称5米光学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7]

2019年10月5日2时51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8]

2019年11月13日14时35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以一箭五星方式成功将宁夏一号卫星(又称钟子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9]

2019年11月28日7时52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二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10]

2020年7月25日11时13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资源三号03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任务搭载发射了龙虾眼X射线探测卫星、天启星座一零星。[11]

2020年9月7日13时57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一号02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2020年9月27日11点23分,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发射环境减灾二号A、B星。[12]

2020年11月6日11时19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将NewSat9-18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电子科技大学号卫星、北航空事卫星一号和八一03星。

2021年4月9日7时01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六号03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13]

2021年4月27日11时20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以“一箭九星”的方式成功将齐鲁一号、齐鲁四号、佛山一号等9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14]

2021年7月3日10时51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以“一箭五星”的方式成功把吉林一号宽幅01B卫星、3颗吉林一号高分03D卫星和星时代-10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15]

2021年7月9日19时59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把钟子号卫星星座02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16]

2021年9月7日11时01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遥四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光谱观测卫星(高分五号02星)。[17]

2021年10月14日18时51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18]

2021年11月5日10时19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把广目地球科学卫星(又称“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SDGSAT-1)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19]

2021年11月20日9时51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一号03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20]

2021年12月26日11时11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资源一号02E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21]

2022年1月17日10时35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十三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06次飞行。[22]

2022年3月29日下午17时50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的中国首款固体捆绑运载火箭长征六号改,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两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23]

2022年4月16日2时16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24]

2022年5月5日10时38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宽幅01C卫星及搭载的吉林一号高分03D(27~33)等8颗卫星发射升空。主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25]

北京时间2022年7月16日6时57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四维03/04两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26]

北京时间2022年8月4日11时08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乙遥四十运载火箭,成功将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以及搭载的交通四号卫星和闵行少年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27]

北京时间2022年8月10日12时50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遥十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3D09星、云遥一号04-08星等十六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批卫星主要用于商业遥感、大气成像等领域。[28]

北京时间2022年8月24日11时01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北京三号B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29]

北京时间2022年9月25日6时55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试验十四号和试验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30]

北京时间2022年9月27日7时50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以“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将试验十六号A/B星和试验十七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31]

北京时间2022年10月7日21时10分,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黄海海域使用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采用“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微厘空间北斗低轨导航增强系统S5/S6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32]

北京时间2022年10月13日6时53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5米S-SAR 01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33]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12日6时52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云海三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34]

2022年12月9日2时21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五号01A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35]

北京时间2022年12月9日14时35分,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黄海海域使用捷龙三号遥一运载火箭,采用“一箭十四星”方式,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3D47-50星、东坡08-10星等14 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36]

北京时间2022年12月27日15时37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一号04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37]

2023年1月15日11时14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以“一箭十四星”发射方式,成功将齐鲁二号/三号卫星及珞珈三号01星、吉林一号高分03D34星等14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38]

2023年3月10日6时41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绘六号A/B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39]

北京时间2023年3月30日18时50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宏图一号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1]

对外业务

中国航天发射技术开始走向国际市场。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承揽发射了多颗国外商业卫星。20世纪90年代,中心与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签订了“铱星”通信网的卫星发射服务合同,从1997年9月开始,连续6次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将12颗铱星送入预定轨道。在整个组网发射中,该中心以发射时间最准、入轨精度最高,赢得客户的高度赞誉。此后,中心还成功发射了巴西、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4颗商业卫星。2007年9月发射第三颗中巴“资源一号”卫星,被誉为“南南合作的又一经典之作”。

所获荣誉

中国航天在这里写下了多个“第一”: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一号”,第一颗中巴“资源一号”卫星,第一颗海洋资源勘察卫星等,创造了中国卫星发射史上的9个第一。

随着中巴第三颗“资源一号”卫星顺利升空,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组建40年来,已成功将38颗(至2007年9月)国内外卫星送入太空,航天发射成功率达100%,居世界前列。

航天试验技术研究依托发射任务取得重大突破,人才培养在攻关克难中结出累累硕果。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有1000余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4项获部委级一等奖,22项获部委级二等奖。2人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分获国家中青年人才奖和伯乐奖,20人获中国航天基金奖,2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06人考取硕士、博士研究生或取得学位。如今,这里真正成为一座荟萃航天英才和尖端技术的“卫星城”。

公众开放

2018年4月19日,由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会获悉,2018年“中国航天日”之际,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将对外开放,民众可直接接触到卫星遥感影像、卫星发射塔架模型等航天实施设备。[40]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