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研究(同济大学主办的报刊)

由网友(顾辰西)分享简介:《德国研究》创刊于一九八六年,是由中华国民共以及国教诲部主管、异济大教主理、异济大教德国答题研究所启办的教术期刊[一]。据二零二零年六月《德国研究》官网显示,《德国研究》编委会有编委一零人、参谋二人[一]。据二零二零年六月六日中国知网显示,《德国研究》共出书文件一五二二篇、总被下载五五七八零五次、总被引九五五二次,(二零...

《德国研究》创刊于1986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同济大学主办、同济大学德国问题研究所承办的学术期刊[1]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举办 德国蓝皮书 德国发展报告 2022 发布会

据2020年6月《德国研究》官网显示,《德国研究》编委会有编委10人、顾问2人[1]

据2020年6月6日中国知网显示,《德国研究》共出版文献1522篇、总被下载557805次、总被引9552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1.076、(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606[2]。据2020年6月6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德国研究》共载文1017篇、基金论文量为206篇、被引量为5784次、下载量为47324次,2017年影响因子为0.85。

中文名

德国研究

语言

中文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编辑单位

《德国研究》编辑部

出版周期

季刊

国际刊号

1005-4871

现任主编

朱绍中

属性

中文核心、CSSCI、CAJCED

外文名

Deutschland-Studien

类别

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

主办单位

同济大学

创刊时间

1986年

国内刊号

31-2032/C

邮发代号

1005-4871

编辑部地址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办刊历史

1986年,《联邦德国研究》创刊。

1994年,该刊更名为《德国研究》[2]

1996年,《德国研究》杂志创刊十周年并召开会议。

2014年12月,该刊成为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办刊条件

  • 主要栏目

《德国研究》主要栏目有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社会、文化等。

  • 刊登内容

《德国研究》主要刊登德国研究及其相关的欧盟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等内容[1]

  • 读者对象

《德国研究》的读者对象为中国德语师生、德语工作者等。

人员编制

据2020年6月《德国研究》官网显示,《德国研究》编委会有编委10人、顾问2人[1]

《德国研究》编委会名单
职务名单
顾问梅兆荣裘元伦
编委朱绍中李乐曾郑春荣吴建广孙周兴
李国强戴启秀刘立群连玉如辛蔷[1]

办刊成果

据2020年6月6日中国知网显示,《德国研究》共出版文献1522篇[2]

据2020年6月6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德国研究》共载文1017篇、基金论文量为206篇。

收录情况

《德国研究》是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9-2020)来源期刊(含扩展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2011年版、2014年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政治学类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等数据库收录[1][2][3]

影响因子

据2020年6月6日中国知网显示,《德国研究》总被下载557805次、总被引9552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1.076、(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606[2]

据2020年6月6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德国研究》被引量为5784次、下载量为47324次;据2017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该刊影响因子为0.85(社会科学综合刊均影响因子为0.61),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670种)中排第1881名。

荣誉表彰

2004年,该刊曾获得上海市社会科学期刊编校优量优良奖。

文化传统

《德国研究》以满足中国德语师生、德语工作者的需要,促进中德文化交流为宗旨。

投稿指南

1.投稿要求主题明确,观点新颖,逻辑清晰,论证充分,文字简练,投稿文责自负,切勿一稿多投。

2.投稿请附200字左右的中德(或中英)文内容摘要、3至5个关键词和作者简介(请注明工作单位、职务职称、通讯地址、邮编、电话号码和电子信箱,以便该刊联系)。

3.投稿字数以Word字符数(计空格)15000~20000为宜[4]

现任领导

职务名单
主编朱绍中
编委会主任肖友瑟
编委会副主任伍贻康顾俊礼姜锋
副主编李乐曾戴启秀郑春荣[1]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